三 青年王闓運的風流韻事

2024-10-10 20:22:21 作者: 唐浩明

  「你們聽說了嗎?皇上近來為割地賠款的事情暗自哭過幾場,對康有為的變法方略動了心。」演珠剛走,夏壽田便把話題引向了國事。

  「真有這事?」楊度表示出很大的興趣,「只要皇上動了心,這變法維新就一定可以興起來。」

  「人家日本,就是因為明治天皇下決心維新,還不到三十年,國家就強盛到這等地步。我們只要變法維新了,有十年時間就可以報這個仇。我們地大物博,人又多,蕞爾小國日本哪裡是我們的敵手。」夏壽田長期生活在書齋中,腦子裡滿是天朝大邦的歷史概念,眼下自己的國家究竟貧困虛弱到了怎樣的地步,他知道得並不多。

  「十年時間就可以強盛起來嗎?」楊度表示懷疑。他在鄉間長大,對種田人的貧苦生活印象極深。

  「君臣齊心,百姓努力,有什麼辦不到的?打敗仗也是好事。當年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二十年後不是把吳國滅了嗎?」夏壽田對國事似乎很樂觀。

  本章節來源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

  曾廣鈞冷笑:「臥薪嘗膽,談何容易!去年,致遠號壯烈殉國、三千海軍一敗塗地的時候,老佛爺還在頤和園大肆慶賀六十大壽哩!」

  楊度說:「聽說去年太后的壽慶辦得很奢華,老百姓很氣憤。不過,太后歸太后,只要皇上能不忘國恥就行了。」

  「你們不在京師不清楚,國家的大權並不在皇上的手中,老佛爺還死死抓住沒放哩!」

  「太后歸政皇上,不是有好幾年了嗎?」楊度驚問,「六十歲的老太太,不去享清福,還要死死抓住國家大權做什麼?」

  「你們不知道,就是老佛爺自己不想抓,她手下的人也要她抓呀!你們想想,皇上的人掌了大權,對他們會有什麼好處呢?」曾廣鈞喝了一口茶,輕輕地搖了搖二郎腿。

  楊度說:「聽重伯這口氣,朝廷里有兩派人,太后的人和皇上的人。」

  「重伯,你當了多年的翰林,對朝廷里的事最清楚。你跟我們說說吧,也讓我們有點底,看看這變法維新到底有點指望沒有。」夏壽田畢竟是官宦人家出身的公子,對民間疾苦了解不多,對官場的鉤心斗角卻聽得熟了。他知道官場上的事,說到底就是人事之間的糾葛。

  「皇上的確是想變法維新的,但依我看,」曾廣鈞放下茶杯,臉朝夏、楊二人湊過去,嗓門稍微降低了,「這變法維新的指望不大。」

  「為何?」夏、楊不約而同地問。

  「你們知道,這變法維新的矛頭首先是指向誰的嗎?」

  「誰?」夏壽田問。

  「李中堂!」

  「誰叫他辦海軍無能,又去馬關簽訂和約,指向他也是對的。」楊度說,長郡會館罵李二漢奸的場面,又在他的腦子裡浮起了。

  「可是李中堂是太后最親信的人呀,是後黨的首領。」曾廣鈞又端起茶杯,身子仰向椅子的靠背,「皇上也有一班子人馬,朝中稱他們為帝黨。帝黨的首領是皇上的師傅翁中堂。」

  「翁中堂是個很有學問的人。」夏壽田脫口稱讚。

  翁中堂便是翁同龢,狀元出身,又是帝師,身處古今讀書人所企求的最高境遇。

  「李中堂和翁中堂是生死對頭。」

  「這話怎講?」曾廣鈞隨隨便便拋出的一句話,引起楊度和夏壽田的驚訝,他們頓增十分精神。這種秘聞,最讓關心國事的人感興趣,但一般人又如何曉得,也只有曾廣鈞這樣的人才知底細。

  「李、翁的結仇,起源在三十多年前。」曾廣鈞擺出一副翻古的派頭,楊、夏洗耳恭聽。「那時,李中堂還在先祖父幕府中做幕僚,翁中堂的父親翁心存在朝中做大學士,哥哥翁同書在安徽做巡撫,先祖父做兩江總督。其時金陵還在長毛手裡,先祖父駐節安慶。湘軍除先九叔親率領的吉字營圍金陵外,大部分也在安徽與長毛周旋。翁同書那時住在定遠。長毛攻陷定遠,文武官紳殉難者甚多,翁卻逃往壽州。身為巡撫,不能與城共存亡,應為可恥。但翁不僅不覺得可恥,反而想依靠苗霈霖辦事,屢疏保薦苗逆。終於養癰遺患,使苗逆坐大,攻陷壽州,反叛朝廷。先祖父身為江督,如何能容得下如此皖撫?有心參劾,又顧慮到翁心存聖眷正厚,普通參折上去不起作用。尋思要遞一份厲害的摺子。幕僚多人起草,但先祖父看後都不滿意。後來李中堂起草的那份,先祖父接受了。尤其有兩句話,先祖父擊節讚嘆。」

  「兩句什麼話?」夏壽田看過父親的幕僚所起草的奏章,自己也學著寫過,故對奏章有興趣。

  「我老家八本堂里保留了這份奏摺的底稿,先祖父在那上面畫了十多個圈圈。那兩句話是:臣職分所在,例應糾參,不敢以翁同書之門第鼎盛瞻顧遷就。」

  夏壽田聽後點頭說:「這兩句話是厲害。」

  「的確厲害。」曾廣鈞接著說,「它的厲害,就在起草者深得參劾折的『辣』字要訣上。什麼叫『辣』?就是說,一句話說出來,令你無法反對,儘管你心裡老大不願意,你也得照他的去辦。果然,這份摺子送到太后的手裡,她想看在翁心存的面子上保翁同書都保不了。因為這一保,顯然就是因為他的門第鼎盛而瞻顧遷就。其他想保的大臣也一樣被將死了,只得乾瞪眼而不能置一辭。翁同書終於被革職充軍。李中堂也因此奏而深得先祖父的賞識。先祖父稱讚他天資於公牘最相近,所擬奏咨函批,皆有大過人處,將來建樹非凡,或竟青出於藍亦未可知。所以後來叫他辦淮軍,又密保他為蘇撫。」

  「哦!」楊度感慨起來,「原來李鴻章就是這樣發跡的。」

  「李中堂發跡是發跡了,但從此也與翁家結下了深仇。」曾廣鈞喝了一口茶,接著說,「翁心存、翁同書先後死了,卻不料翁同龢點狀元後又封帝師,地位比他的父兄還要高。他不敢記先祖父的仇,則把仇恨集中到李中堂的身上,這些年來總與李中堂唱對台戲。這次讓他抓到好把柄了,他要借皇上的力量將李中堂弄得身敗名裂,遺臭萬年。」

  「李鴻章不是好對付的人,他的門徒遍於朝野。」夏壽田插話。

  「正是這話。」曾廣鈞點頭,「翁同龢雖為帝師,但論功勞,論實力,他遠不如李中堂,也遠不是李中堂的對手。翁靠的是皇上的力量,李當然鬥不過皇上,於是他就要搬出太后來。李是絕不能讓皇上得勢的,皇上既然得不了勢,變法維新也就沒有指望了。」

  盼望著能變法維新的夏壽田、楊度一時都啞了口,照這樣說來,變法維新的確沒有多少指望。夏壽田嘆了一口氣說:「家父來信也說康有為成不了氣候,要我回湖南去讀書,不要留在京師久了。家父信上沒說什麼原因,聽重伯兄這樣說,我也是要離開京師這個是非之地了。」

  「你也要回湖南?」楊度正愁找不到好伴,能與夏壽田同行,豈不甚好!轉念又問,「你為何不去南昌,一定要回湖南讀書呢?」

  「我先到南昌住兩個月,然後再回湖南投王湘綺先生門下。」夏壽田說,「家父說湘綺先生是當今天下第一師。」

  湘綺先生即王闓運,字壬秋。他為自己所建的樓房取名為湘綺樓,又作了一篇《湘綺樓記》道出取名的緣由:「家臨湘濱,而性不喜儒,擬曹子桓詩曰:『高文一何綺,小儒安足為!』綺雖不能,是吾志也。」於是世人皆尊稱他為湘綺先生。這位先生設帳授徒四十年,有一代文宗之稱,加之他青壯年時期與肅順、曾國藩、左宗棠、郭嵩燾等人的特殊關係,使得他在當代士林中有泰山北斗之威望。作為湘綺先生的同鄉,楊度早在發蒙之初,便已仰聞其大名了,只是離湘潭時年紀尚小,未曾拜識,這幾年客居歸德府,對他的近況不太清楚。楊度問夏壽田:「湘綺先生怕已有六十歲了吧!聽說他長年在外講學,現在回湖南了?」

  夏壽田答:「湘綺先生今年六十三歲了,他前幾年從四川回來,又在南昌教了一年書,此後就再也沒有離開過湖南,先在長沙主持思賢講舍,去年秋上去了衡州,直到現在仍在主持船山書院。晳子,你作何打算,是繼續留京師,還是回歸德?」

  「我和你一起結伴回湖南。」

  「那太好了。」夏壽田很高興,「回家以後呢?」

  「以後的事還沒想好,先在家裡住一段時間再說吧!」

  「喂,我說晳子呀,你乾脆和午詒一道去拜湘綺先生為師。」曾廣鈞建議。

  「聽說湘綺先生脾氣有點怪,不知他肯不肯收我。」

  曾廣鈞笑著說:「像你楊晳子這樣的大才,他不收,還到哪裡去找學生?」

  「那也是的。」楊度笑道。他想起一件事來,問曾廣鈞,「我小時候聽老輩人講,湘綺先生曾勸文正公自己做皇帝,有這事嗎?」

  王闓運勸曾國藩做皇帝,這是在湖南民間流傳很廣的故事,今天遇到曾氏的嫡孫,又在荒山古寺冷寂之夜,豈不是暢談良機!正在這時,碧雲寺的鼓樓傳出三通沉重的鼓聲,已是三更天了。曾廣鈞說:「三更了,睡覺吧,明天再說。」說著長長地打了一個哈欠。

  突然,一個東西「撲通」一聲掉到桌子上,把油燈震得昏昏閃閃的。瞬時間,那東西又從桌子上蹦起,衝破窗紙,逃出屋外去了。

  「有鬼!」曾廣鈞驚叫了一聲。

  楊度和夏壽田一齊轉眼望著被衝破了的窗紙,心裡也很緊張。

  一會兒,從夜色中傳來兩聲悽厲的貓叫。

  「原來是只野貓!」夏壽田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楊度看到桌面上有幾根褐黃色的貓毛,說:「的確是只貓。它這樣驚慌,大概遇到了什麼強敵。」

  「怕是碰上倭虜了吧!」曾廣鈞驚魂已定,有心思說笑話了。

  這句話很幽默,大家都笑起來了。

  楊度問廣鈞:「還想睡覺嗎?」

  廣鈞笑道:「瞌睡蟲都讓野貓嚇跑了!」

  「那就莫睡覺了,接著說話吧!」夏壽田說,「剛才晳子問湘綺先生曾經勸過文正公當皇帝,究竟有這事嗎?」

  「這事你們問我,我問誰去?」曾廣鈞擺出一本正經的樣子,「先祖父死的那年,我才六歲,先父死的那年,我才十五歲,什麼都不懂,哪裡會去問他們這些事?前些年要問只能問先伯父。先伯父那人比先祖父還謹慎,若問起這檔子事,他會害怕得撕爛你的嘴巴不行。我看呀,這事還不如去問你們的老師呢!」

  楊度、夏壽田聽了雖覺遺憾,但想想也不無道理,便也不好硬逼了。楊度說:「你的那個祖父就是膽子太小了,其實當皇帝有什麼不可以的。倘若那時真的登了寶座,我們重伯兄今日就是萬歲爺了!」

  廣鈞笑道:「你這話說錯了,先祖父即使真的做了皇帝,現在的萬歲爺也不是我,而是廣鑾,他是正襲的侯爵哩!說句實話,當萬歲爺,我可不稀罕,一年到頭鎖在紫禁城裡,哪有人生的真快樂!像我們今夜這樣自由自在地評說歷史,幾多有趣,做皇帝的難處多得很。據宮裡的太監說,他們伺候皇上多少年了,從來沒見過皇上的笑容,連選個老婆的權利都沒有。」

  夏壽田說:「是蠻可憐的。大家都說皇上並不喜歡皇后,只因為她是老佛爺的娘家侄女,不得不把皇后的位置給她。皇上真喜歡的是珍妃,但老佛爺又不喜歡,常常不許他們見面。這個皇帝當得真不如一個平民百姓。」

  「這件事,湘綺先生就比皇上要過癮多了!」曾廣鈞忽然眉飛色舞起來,「你們聽說過湘綺先生的風流韻事嗎?」

  楊度、夏壽田都是屬於感情豐富的才子型人物,對這種事是再感興趣不過了,遂一齊催道:「正要聽重伯兄講壬老的少年趣事,知道多少講多少,絕不許保留。」

  曾廣鈞說:「首先申明,我這都是道聽途說來的,算不得數,上不得譜傳的。」

  夏壽田說:「莫賣弄關子了,你姑妄言之,我和晳子姑妄聽之,誰還真的去考證個水落石出哩!」

  曾廣鈞說:「咱們都躺到床上去說吧!」說罷自個兒上了床,將棉被當背墊,靠在上面,「這舒服多了,你們也都靠到被子上去。」

  楊度和夏壽田也都上床斜靠著厚厚的棉被,又催著:「莫磨蹭了,快說吧!」

  「好,我說了。」曾廣鈞將他從翰林院裡聽來的逸聞彙編出來,「咸豐五年湘綺先生在湖南中了舉,第二年進京會試,那年他才二十二歲,人又長得英俊,真箇是才子年少,春風得意。這一天來到中州重鎮鄭州。湘綺先生喜鄭州人文薈萃,便在這裡滯留了幾天。一日午後,他路過一家庭院,忽聽得院中繡樓上傳來嬌滴滴的女人吟詩聲。他停步側耳細聽:平臨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十四州。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

  「詩作得不錯。」楊度插話。

  「莫多嘴,先聽重伯說下去。」夏壽田說。

  「湘綺先生也覺得詩的氣魄不小,心裡想:誰作的?走了幾步,見大門口掛一塊木牌,上面寫著『倚春院』三字。這不是妓院嗎?妓女也會吟詩作賦?湘綺先生問站在門邊的老媽子。老媽子說那是我們秋雲姑娘,她最喜歡吟詩。湘綺先生報了自己的身份,說想見見。老媽子說可以,得先交一兩銀子。先生早年喪父,家境清貧,平時生活節儉,但為了會一會這位喜吟詩的秋雲姑娘,狠了狠心,拿出一兩銀子來。老媽子帶他上樓,果然見一個女孩子坐在窗邊。老媽子笑吟吟地說,湖南進京會試舉子王壬秋先生想見見你。那女子轉過臉來,隨手將一本書放在桌上。先生見那書上寫著三個字:錦江集,心中一時慚愧,原來是薛濤的詩!再看那女子,柳眉杏眼,淡妝素抹,顯得既嬌媚又莊重。就這一眼,先生就深深地愛上了秋雲。」

  「一見鍾情。」楊度情不自禁地插了一句。

  「你看你,又來了!」夏壽田聽得入了迷,忙加制止。「重伯,你說下去。」

  「先生問秋雲,姑娘,詩壇上那麼多英雄豪傑的詩你不讀,如何偏讀薛濤的詩?秋雲答,薛濤雖是女校書,卻不是什麼人都可攀折的楊柳枝,她結交的都是川中一時名流,胸襟開闊,詩中多丈夫氣,少忸怩作態,所以我喜歡。先生想,這女子非比等閒,心裡生出一股敬意來。秋雲說,你是進京會試的舉子,應當會作詩,你能為我作一首詩嗎?先生本是詩中大匠,聽了這話,正中下懷。於是說,請姑娘出題,秋雲不假思索,隨口說,就以我們見面之事為題吧。先生在繡房中踱了幾步後說,請姑娘借我紙筆。秋雲拿來紙筆,先生借秋雲的妝檯寫了起來。秋雲湊過臉去看,先看題目,便不一般,道是名士惜傾國。」

  「好題目!」這回是夏壽田忍不住打岔了。

  「名士是不錯,傾國怕是有點抬高了。」楊度斟酌著說。

  「那是要討姑娘的歡心。」夏壽田解釋,「且不管它,詩是怎麼寫的,重伯你還記得嗎?」

  「記得,記得。」曾廣鈞搖頭晃腦地念道,「同為第一人,初識艷陽春。流雲將夢遠,初花比態新。各言心有志,偶遇便相親。旁人不道好,本自隔凡塵。」

  「好詩,好詩。」夏壽田拍打著床沿讚嘆。

  「不料秋雲姑娘看後撲哧一笑,嗔道,同為第一人,口氣也太大了。我愧為第一人,你也未必就是第一人。先生笑道,王某自發蒙以來從未考過第二名,這次進京會試,狀元非我莫屬。秋雲暗自稱奇,嘴裡卻說道,你那是在湖南考試,次次第一不算稀奇。會試集的是普天下的人才,只怕大話說早了。先生說,『倘若我大魁天下,將以香車寶馬來迎你如何?』秋雲喜不自勝,說,『我望著這一天。』秋雲特留先生吃晚飯。飯後,先生出示詩稿一本,秋雲讀後欽佩不已,遂留先生過夜,以身相許。第二天早上先生告辭,秋雲回贈他一首詩:蓋世文章不世才,蟾宮新折桂枝栽。杏花十里紅如許,留俟王郎衣錦回。」

  「果真是個女才子!」楊度發自內心地稱讚。

  「後來呢?」夏壽田催問。

  「後來,湘綺先生不但沒有大魁天下,連個進士都沒中。他自覺無顏見秋雲,便繞道江寧回家。三年後再度進京路過鄭州,他想見秋雲姑娘,誰知她已死去一年多了。老媽子說,秋雲罵你寡情,又恨自己命薄,是尋短見死的。先生傷心不已,來到姑娘墓前憑弔,集唐人詩句成輓聯一副:竟夕起相思,秋草獨尋人去後;他鄉復行役,雲山況是客中過。一個『秋』字,一個『雲』字,將姑娘的名字不露痕跡地嵌了進去。」

  「渾然天成。」夏壽田贊道。

  「天衣無縫。」楊度也贊道。

  二人一齊笑道:「講得好,比唐代崔護人面桃花的故事還動人。」

  曾廣鈞得意地說:「還有哩,想不想聽?」

  「快講,快講,今夜乾脆不睡了。」楊度霍地從床上爬起,重新坐在桌子邊,望著曾廣鈞專注地聽。

  「那一年,湘綺先生應筠仙丈人之請,到廣東巡撫衙門去做師爺。珠江邊有一座南天酒樓,近日來了位廣西歌女。那歌女二十來歲年紀,芳名叫莫六雲,人長得很秀麗,只是皮膚黑黑的,人喚黑牡丹。那黑牡丹歌喉好,婉轉清麗,甜潤華美,低聲如小泉暗流,高聲如利箭穿雲,把五羊城的歌迷們迷得如醉如痴,若癲若狂。每天一到傍晚,南天酒樓便座無虛席,晚來一步就只得站著聽了。那些歌迷們就是站得兩腳發麻,也心甘情願。多少商賈巨富想納黑牡丹為妾,官場上的人物心裡也癢得難熬。內中有潮州、惠州、高州、肇慶、廣州、韶州、瓊州、廉州八個知府私下托人向黑牡丹表示這個意思。黑牡丹均置之不理。」

  「好個有志氣的黑牡丹!」楊度又來神了。

  「湘綺先生當時一人離家做師爺,晚上本無處消遣,便在南天酒樓定了一個最靠近黑牡丹的座位,每天準時去聽她的歌。聽得久了,黑牡丹也和先生熟了。先生常到黑牡丹的住處去玩,給她填歌詞,講典故。一來二往,黑牡丹知先生是個很有才學的人,又從別人那裡聽到,這個三十來歲的瀟灑師爺,竟是前兩年被太后處死的肅順的西席。又因奏摺寫得好,被咸豐爺特賜貂袍,成為京師有名的『衣貂舉人』。更難得的是,肅順死後,這個年輕人用自己賣文的千兩銀子撫恤過去東家的孤子。黑牡丹對這個師爺又敬又愛,決定將終身託付與他。黑牡丹畢竟是個混跡於舞榭歌台的人,覺得嫁給一個窮文人,在姐妹群中不體面。於是傾自己的全部積蓄,將羊城最大一家珠寶店裡唯一一對名貴的寶石——貓眼綠換來,自己留一隻,送一隻給湘綺先生。這天,黑牡丹在南天酒樓,對著上千個歌迷宣布,她要擇偶嫁人,做一個良家婦人了。一語未了,全場掌聲如雷。一班輕薄子弟歡呼雀躍,狂叫亂喊,問她要什麼條件。黑牡丹不慌不忙伸出三個指頭來。」

  說到這裡,曾廣鈞戛然停嘴了。夏壽田急道:「怎麼啦,說下去呀,黑牡丹伸出三個指頭,是不是有三個條件?」

  「太累了,睡覺吧,明天再說。」曾廣鈞也許真的困了,一連打了兩個哈欠。

  「那不行,今夜不說出這三個條件,你就別想睡覺。我來給你趕瞌睡蟲。」

  楊度邊說邊起身,用手在曾廣鈞的腋窩裡亂戳,搔得曾廣鈞忙告饒,只得匆匆說完。

  「黑牡丹的第一個條件是:三十五歲以下的英俊後生。這個條件一出口,南天樓一片沸騰,掌聲如暴風驟雨。青年漢子個個臉上紅通通的,興奮得熱汗直流。黑牡丹接著又說出一個條件來:舉人以上的功名出身。這下掌聲大為稀落,絕大多數人泄了氣。黑牡丹笑了起來,從衣袋裡將那枚貓兒眼拿出,說,我這裡有一顆左貓兒眼,誰符合上面兩個條件,又能在三天之內將右貓兒眼給我配齊,我就嫁給誰。這第三個條件一說出,全場都啞了喉。識貨的人都知道,一隻貓兒眼少說也要值三千兩銀子,況且要在三天之內配對,更是難上加難。黑牡丹兩天不上南天樓。到了第三天,她問有沒有符合那三個條件的,請亮相。等了許久,不見人上台。這時湘綺先生不慌不忙地走上去,對著大家自我介紹:王闓運,三十三歲,咸豐乙卯科舉人。說罷,將黑牡丹所贈的那顆右貓兒眼拿出。全場立即驚呆了,人們向先生投來各式各樣的目光,有羨慕的,有嫉妒的,有讚賞的,有憤怒的。黑牡丹走過來,挽起先生的手,對眾人說,這位先生正是我的如意郎君,今夜最後給大家唱一曲,謝謝各位這些年的捧場,明日起將息影山林,與這位先生結百年之好。這是三十年前一樁轟動廣州的特大艷聞。有好事者作詩說:撫署一幕客,名動五羊城。也有人說:湘中一寒儒,勢壓八名府。後來,黑牡丹將那對貓兒眼變賣,先生用這筆錢在雲湖橋老家重新建了一座大樓房,依然叫湘綺樓。」

  「又一個杜十娘!一個命好的杜十娘!」夏壽田擊掌叫道。

  大家一齊笑起來,吹燈睡覺。

  一直睡到中午,三個遊客才醒過來。盥洗完畢,演珠又擺出一桌好齋席。吃完飯,演珠說:「重伯學士光臨,貧僧歡喜不盡,兩位孝廉也都是飽學之士,難得有此良機。昨日寒寺送松林方丈回寺,貧僧吟了一首詩送給他。不知要不要得,請諸位方家雅正。」

  說著便把底稿拿出來。眾人看時,那上面寫的是一首古風:

  三年前見山人來,錫杖挑雲到法台。

  參禪弟子環佛地,萬松嶺上天花墜。

  今日又見山人歸,白雲常護麥苗依。

  拈花童子合掌拜,水龍陸象齊下界。

  異哉山人之來隨雲來,山人之去隨雲去。

  要知山人真行藏,但看白雲飛絮處。

  大家看後都說好。楊度說:「一片天籟蘊禪機,自是出自無牽無礙之手,功名場中是作不出這種詩來的。」

  演珠喜笑顏開,說:「阿彌陀佛,承各位碩才誇獎,貧僧今後作詩更有勁頭了。今日幸會難再,請三位施主都留下墨寶,好為寒寺增光。」

  說罷不由大家分說,便命小沙彌拿來筆墨紙硯。演珠親自攤開紙:「哪位先寫?」

  廣鈞說:「這是碧雲寺的寺規,違抗不得的。這次既是我帶二位來的,我就先寫吧!前幾天與翰苑幾個同寅游江亭,回家湊了一首七律,錄出來請你們斧正。」

  大家看他寫的是:

  節序驚人不可留,網絲檐角見牽牛。

  寒砧和笛同清響,玉露兼風作素秋。

  京洛酒痕消短褶,關河幽夢落漁鉤。

  雄心綺思成雙遣,拼得紅香委暮流。

  演珠率先讚揚,楊、夏也說好。廣鈞說:「我是一個十足的俗人,只能寫這樣的詩。午詒能夠作禪吟,今日寫一首送演珠上人。」

  演珠忙說:「請夏施主施捨。」

  夏壽田笑道:「我哪裡會作禪吟!重伯既把我逼上西天,只得胡亂作一篇了,還請上人莫笑話!」

  夏壽田凝神片刻,寫道:

  青松八九樹,結廬兩三人。各有隨緣意,俱成自在身。

  淵明形贈影,臨濟主看賓。為問禪窠老,於中那個親?

  演珠合十說:「阿彌陀佛!夏施主慧根深厚,這詩真正寫得好!」

  廣鈞說:「晳子,看你的了!」

  楊度說:「昨日游西山途中,斷斷續續地湊了一篇四言古風,還來不及推敲,正要請各位幫忙修正。」

  大家看他先寫詩題:西山篇,刺時也。接下去,龍飛鳳舞地寫著:

  木落高台,草蟲悲鳴。心之憂矣,當欲語誰?

  白日西下,暮宿於野。我思河陽,懷憂用寫。

  蕭蕭馬鳴,悠悠旆旌。念君之反,潸焉涕零。

  月白烏啼,其飛薄天。匪烏伊雉,亦息於山。

  借日執之,莫我能賢。如不執之,自墜於淵。

  雞鳴始旦,宮門視飯。列戟在廬,鼓鍾在殿。

  武騎彪彪,稅於西苑。道之雲阻,遏雲能還。

  凡百君子,胡新胡舊。哀今之政,惄焉如疚。

  蘭澤之風,芳於平林。野人作誦,以正帝心。

  式訛爾室,以斥孔壬。

  演珠讀罷說:「這才真正是三百篇之遺風,詩之正宗,滿篇憂國憂民之心,令貧僧敬佩。」

  曾廣鈞道:「晳子詩果然不同凡響,回去之後再抄一份給我,我要將它遍示翰苑袞袞諸公。」

  夏壽田也說:「幸而今天不是賽詩會,不然我們都輸在晳子腳下。」

  三人辭別演珠,走出碧雲寺,再四處看看秋山野景,便下山回城了。一路上夏壽田心想:看不出來,晳子平時和大家一樣說說笑笑,其實心中這份對國事的憂慮竟然如此沉甸!楊度很少再說話了,他的一顆心,經曾廣鈞的撩撥,早已飛向南國,飛到了那個曾經胸懷奇志而又風流不羈的一代名師身邊!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