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船山遺書(全十五冊)> 船山遺書 第一冊 出版說明

船山遺書 第一冊 出版說明

2024-10-10 19:32:20 作者: 王夫之

  王夫之(1619-1692),字而農,號姜齋,湖南衡陽人。明末清初偉大啟蒙思想家、哲學家。中國古典唯物主義哲學的集大成者。因晚年隱居於湘西石船山,故學者稱之為船山先生。

  王夫之早年致力於反清復明,明亡後披髮入山,隱身、授徒、著書凡四十餘年。隱居期間,先生以「述往以為來者師」(《讀通鑑論》卷六)的態度,以「六經責我開生面」的創新精神,對歷代統治者,尤其是明代統治者的成敗得失進行研究;對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思想進行了全面、系統而深刻的反思。寫下了大量富有獨創性見解的著作,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哲學、歷史、文學、天文、地理、訓詁、考據等諸多方面。凡五百餘萬言。

  《船山遺書》是船山先生的著作集。起初,繇於他堅持反清的政治立場,其名不顯,其書湮沒於世者,凡二百餘年。直到近代,在以曾國藩為代表的湘籍人士的大力推動下,其學說才為當時的學者、士人極力推崇,從而開啟了一個思想啟蒙的時代。因此,譚嗣同評價說:「五百年來學者,真通天人之故意者,船山一人而已矣。」

  其著作生前只刊行《漧濤園集》一種,且早佚。其子王敔在湘西草堂曾刊刻二十餘種,即為「湘西草堂本」。乾隆年間《四庫》開館後,曾收錄其著作6種,存目2種,同時查禁9種,即為「四庫本」。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湘潭王氏守遺經書屋第一次以《船山遺書》之名刊刻先生著作,收經部18種,151卷。即為「守遺經書屋」本。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左宗棠參與了此本的編校工作。

  同治四年(1865年),曾國藩、曾國荃兄弟為弘揚船山學說,特在南京設局重刊《船山遺書》,計收著作56種,288卷。光緒年間,又補刻了6種,10卷,附於其後。共計62種,298卷。通稱「金陵本」或「曾刻本」。後者也被稱為「衡陽補刻本」。

  1933年,上海太平洋書店重印《船山遺書》,通稱「太平洋本」。其書較「曾刻本」增加著作12種,不過錯訛較多。新中國成立後,先後有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嶽麓書社等出版社出版船山著作。

  本次出版的簡體橫排版,即以「金陵本」為底本,在內容及體例上完全忠實於底本,其他版本適當參照。編者於本書最後附加了後人的研究成果,即:傳記十種,以及劉毓崧編《王船山年譜》,王之春編《船山公年譜》。書名仍沿用舊名《船山遺書》。

  文字編校方面,僅改正了原版中明顯的錯字。異體字和古今不同寫法的詞形,則按現行標準處理。其中有國家標準的,按國家標準修改,未作規定的則不做改動。之所以儘量保留原版的編排體例和文本,主要是能使讀者能更真實地感受船山先生「入其壘,襲其輜,暴其恃,而見其瑕」的(《老子衍·自序》)語言風格和批判精神。

  限於編者的水平和條件,書中難免出現疏誤,敬請讀者諒解。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