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籍的翻譯與出版
2024-10-10 19:24:10
作者: 吳廷璆
中國清代康、乾兩朝的文化出版事業繁榮,巨型著作如《佩文韻府》《皇清經解》《古今圖書集成》《大清會典》等陸續傳到日本,成為治學的參考文獻。
日本在清人著作的影響下,也編了大型類書和叢書,如山岡明阿撰《類聚名物考》,塙保己一撰《群書類從》530卷和《續群書類從》1150卷。
日本還翻譯了許多清人著作。享保年間(1716—1735)深見玄岱父子譯《大清會典》。吉宗也搜集幕府初期以來法典、法令、詔書編成《法度書》15冊。享保四年(1719)清世祖順治頒布的《六諭衍義》傳入日本,吉宗令荻生徂徠加訓點,室鳩巢譯成日文,成為民間的教科書。《朱子家訓》在日本流傳很廣,作為習字帖或掛軸出版。
魏源的《海國圖志》於1850年傳日,1854年出版該書美國部分的譯本就有7種。其他英、俄、法等國部分先後譯成10多種單行本。漢文原本或翻印或訓點,廣為流傳。
據統計,江戶昌平校及聖堂官版翻印的書籍,自周至清共有193部,其中清人著作有40部。地方各藩出版的漢籍,自天保(1830—1840)至明治維新(1868)共有50種,例如加賀藩的《欽定四經》、仙台藩的宋版《春秋左傳》、津藩的《資治通鑑》、熊本藩的《尚書正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