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隋唐時期的中國文化與日本
2024-10-10 19:23:24
作者: 吳廷璆
1.日本吸收中國文化的歷史背景
公元前後日本還處於新石器時代,西方如希臘、羅馬等卻早已建成發達的奴隸制國家了。日本和埃及、巴比倫、印度、中國等古老國家相比,農業的出現晚了好幾千年,青銅和鐵的使用也晚了幾個世紀。儘管如此,日本還是通過朝鮮半島間接地零星地接受了中國的先進文化。
日本繩紋式文化時代還處在原始社會。進入彌生式文化時代以後,由於青銅器、鐵器和水稻從大陸傳入,生產力飛躍發展,日本從採集經濟向以水稻為主的農業社會發展。從而原始共同體崩潰,出現了階級社會,並進一步出現了國家,邪馬台國及其後的大和國就是這種國家的雛形。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大和朝廷統一國土的進展,產生了部民制。部民制是以貢納制為代表的氏族奴隸制,屬於東方型的不發達奴隸制。在部民制下,原始公社殘餘以農村公社形式長期保存下來。在部民制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統治體制是氏姓制。氏姓制的實質是以身份等級維持奴隸主統治的政治體制,它嚴重束縛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當時的大和國存在著兩個社會矛盾:一個是由皇室、氏姓貴族組成的奴隸主階級與部民、奴婢組成的奴隸階級之間的矛盾,另一個是不斷霸占地方貴族領地擴大自己屯倉的皇室與不願上繳自己領地的地方貴族之間的矛盾。
本章節來源於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
6世紀中葉後,氏族奴隸制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開始動搖和瓦解,部民大量逃亡,嚴重影響了朝廷的收入。於是朝廷內部新舊勢力展開鬥爭,接受中國先進思想和文化的蘇我稻目在569年派膽津去白豬屯倉編制田部[61]的戶籍,把田部變成獨立成戶的小生產者,這是後來「公地公民」制的原型。這樣便與代表舊勢力的物部尾輿發生衝突,兩者圍繞信佛的問題展開激烈的鬥爭,蘇我稻目主張信佛,希望通過信佛代替氏神的信仰,以統一全國思想,加強皇權;物部尾輿則反對信佛,主張信仰氏神,以維護氏族奴隸制。新舊勢力以587年(用明二年)用明天皇死後的皇位繼承問題為契機進行搏鬥,最後蘇我稻目之子馬子打倒物部尾輿之子守屋,擁立崇峻天皇。後者因不滿蘇我馬子專權,592年被馬子暗殺。當年推古天皇即位,次年(593)天皇立用明天皇的遺子廄戶皇子為皇太子(世稱聖德太子),並任命為攝政。
「聖德太子是創日本文化新紀元的偉人,應該說是日本文化的元祖」[62],在他攝政期間(593—622),中國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建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封建國家——隋朝。他是受過中國文化薰陶的人,立志建立以中國為模式的、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封建國家,挽救社會危機。
隋朝是繼秦漢之後中國大一統的時代,結束了南北朝以來分裂的局面,戰亂停止,社會繁榮,地處地方一隅的日本為之讚嘆:「天地所覆載,日月所照臨,四海萬國,生類千種,殊風異俗,不可遍舉悉識,唯文軌之所通,載籍之所存,其國最大者為隋,地廣人多,自上古聖賢之君,以道德仁義,化導其民,典章制度大備。下及近古,而其禮儀文物,人材財用,亦非諸國之比。」[63]但好景不長,隋煬帝揮霍財富殆盡,隋朝在農民大起義中滅亡。
隋統治時間雖短,但其文化南北合流,出現了比南北朝較高的文化。特別隋文帝創建的文物制度為唐以後各朝沿襲,甚至對海外也發生影響。
唐(618—907)是中國史上最強盛的朝代,經初唐、盛唐,呈現一派鼎盛景象:「是時,海內富實,米斗之價錢十三,青、齊間斗才三錢,絹一匹錢二百。道路列肆,具酒以待行人。店有驛驢,行千里不持尺兵。」[64]杜甫在《憶昔》中吟詠:「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宮中聖人奏雲門,天下朋友皆膠漆。百餘年間未災變,叔孫禮樂蕭何律。」[65]社會安定則戶口孽蕃,開元二十八年戶部計帳,戶8412871,口48143609,「魏晉以來斯為盛矣」[66]。
唐是個多民族的封建帝國,極盛時勢力東起朝鮮,西達蔥嶺以西的中亞,北至蒙古,南迄印度支那。
唐的政治制度完備,中央集權。行府兵制,兵農合一,既有強大的軍隊,又不脫離生產,還可杜絕兵亂:「府兵之置,居無事時耕於野……若四方有事則待命以出。事解輒罷,兵散於府,將歸於朝。」[67]中央置三省六部十二寺(監),使三省權力分散,中書省出令,門下省審復,尚書省執行,以「相防過誤」。納諫制度使諸大臣直言無隱。諫官隨宰相入閣預聞政事,隨時可匡正政事法律嚴密而放寬,律令格式互為補充;死刑慎重,連坐放寬,賦役實施租庸調之法,「使上愛物以養其下,下勉力以事其上,上足而下不困」[68]。於是國富民強。科舉制破門閥陋習,中下層地主子弟得入仕途。
唐代繁榮表現於商品經濟發達,而其主要原因又在於實行均田制。[69]均田製造成大量自耕農,提高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
與上述政治經濟相適應的唐文化,「博大清新,輝煌燦爛,蔚成中國封建文化的高峰;也是當時世界文化的高峰」[70]。唐文化對外來文化在開放接受的同時,還加以選擇與改造,從而轉化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印度佛教全面中國化即是其例。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華嚴宗、天台宗、禪宗相繼展開,儒佛道三教調和也是唐代宗教的一大特色。
唐文苑非常興隆。自建安以來文學形式上被重視的聲律和對偶化運動,至唐完成。唐文學的主體是律詩和散文,前者以李白、杜甫、王維、元結、元縝、白居易等大詩人為代表,後者以韓愈為代表。唐詩著稱於世,詩壇百花爭艷,清康熙時編的《全唐詩》尚存詩48900首,作者2200餘人,其盛況可以想見。
唐藝苑百花齊放。書法,顏真卿始創唐新書體。繪畫,人物畫家有閻立本、吳道子。此外有李思訓、王維等山水畫家。雕刻,敦煌千佛洞的唐泥塑和龍門石窟的唐石雕最著名。這些雕刻的題材並非出自中國,但其表現卻與現實生活和現實人物無異。音樂舞蹈,唐樂可分為雅樂(祭祀、朝儀用)、清樂(民間音樂)、燕樂(宴會用)、凱樂(軍中樂)。唐代是漢樂與胡樂融合發展的時代,從西域傳入的胡樂被改造成樂舞。
唐教育發達,學校完備,中央學校有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總稱為「六學」,六學直屬於國子監,由尚書省禮部管轄,地方學校則深入鄉里,有里學的設置。
唐學術昌盛,國家領導學術研究。史學方面,設立史館修史,歷代王朝都沿襲唐代成規,新朝開館編修前朝史。唐代還出現兩部史學著作,即劉知幾的《史通》和杜佑的《通典》。天文學方面,設立太史局管理天文研究,其下分觀測部、制歷部、報時部。李淳風、僧一行、傅仁均等天文學家輩出,他們利用太史局所提供的方便進行天文學研究。醫學方面,設立太醫署管理醫學教育。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頒布的藥典《新修本草》是由太醫署完成的。地理學方面,研究成果纍纍,有賈耽的《關中隴右山南九州別錄》6卷、《吐蕃黃河錄》4卷和《海內華夷圖》1幅,李吉甫的《元和郡縣圖》42卷。玄奘的《大唐西域記》是記載古代中外交通和中亞、印度一帶歷史地理的重要文獻。
唐首都長安是全國的文化中心,「四方儒士,雲會京師」。長安「藏書之盛,莫盛於開元,其著錄者53915卷,而唐之學者自為之書者,又28469卷」。[71]長安還是個國際都市,胡商雲集,世界各國的文化流入長安,在這裡進行融合、改造,最後作為自己的東西再輸送給外國。唐文化在當時世界上地位極高,各國人民不顧旅途艱難,甚至冒生命危險來中國學習。文化交流是雙向互感的,今天先進國的文化向後進國輸出,明天也許後進國變成先進國而逆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