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國史大綱:全2冊> 七 漢儒之政治思想

七 漢儒之政治思想

2024-10-09 21:38:08 作者: 錢穆

  士人們在政治上逐漸得勢,他們所抱的政治思想,要逐漸發揮效力。

  漢儒論政,有兩要點。

  一為變法和讓賢論。

  此派理論遠始戰國晚年之陰陽學家,鄒衍五德終始論鄒衍思想另詳下論古代宗教思想章。下及董仲舒公羊春秋一派「通三統」的學說。董氏說詳春秋繁露。大抵主張天人相應,政治教化亦須隨時變革,並不認有萬世一統之王朝,亦不認有曆古不變之政制。

  他們根據歷史觀念,主張如下一套之進程:此據漢儒所傳鄒衍第二學說,與第一說呂氏十二紀、淮南時則並不同。

  一、聖人受命。地上各代開國之君,皆符應於天上某帝之某德(如青帝木德、赤帝火德、黃帝土德、白帝金德、黑帝水德。)而降生。

  

  二、天降符瑞。受命必有符瑞,如以土德王者黃龍見之類。

  三、推德定製。包括易服色、更制度、改正朔等。如水德王者服色尚黑,以十月為歲首,數尚六之類。董仲舒所謂「天不變,道亦不變」,乃指政治上最高原理言,與制度更易並行不悖。

  四、封禪告成功。聖人受天命為地上君,故定製度,蘄太平,成功則必祭天(封禪。)報告。

  五、王朝德衰,天降災異。天運循環,成功者去,如春、夏、秋、冬之更迭互乘,無不衰之德。董仲舒謂:「雖有繼體守文之君,不害聖人之受命。」

  六、禪國讓賢。見災異降,知天命改,應早物色賢人讓國;否則革命起,終無以保其位。

  七、新聖人受命。此下迴圈不息,中國已往五帝三代,皆在此公式支配下演進。

  武帝以前,漢儒鼓吹變法;武帝以後,漢儒漸漸鼓吹讓國,始終是循著上述的理論。

  眭弘、在昭帝天鳳三年。蓋寬饒在宣帝神爵二年,相距不二十年。均以請漢室讓位伏誅,然其後谷水等仍主天運循環、漢德巳衰之說,漢廷乃無從裁抑。永之言曰:「天生蒸民,不能相治,為立王者以統理之。方制海內,非為天子,列土封疆,非為諸侯,皆以為民也。垂三統,列三正,去無道,開有德,不私一姓。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即漢宗室劉向亦言:「王者不可不通三統,明天命所授者博,非獨一姓。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國。」可見此為當時普遍信仰之理論。

  二為禮樂和教化論。

  另一派漢儒,認為政治最大責任,在興禮樂,講教化;而禮樂和教化的重要意義,在使民間均遵循一種有秩序、有意義的生活,此卽是古人之所謂「禮樂」。在此點上,西漢中葉以後的學者,頗不滿於漢武帝之郊祀、封禪種種奢侈的浮禮。此等乃對上帝、對天,而非對民眾、對人;一虛一實,一恭儉一驕奢,意義迥殊。要達此境界,不僅朝廷應恭儉自守,又應對社會一般的經濟不平等狀態加以調整。武帝對當時社會經濟不平衡之狀態,並不能有所矯救。特以對內、對外浪費無度,使社會一時走上共同破產而已。經昭、宣之休養生息,社會經濟復蘇,如閑日之瘧,舊病後發。故當時學者,頗主還複王朝之恭儉,而轉移目光,對社會經濟有所整頓。

  此派理論,亦遠始戰國晚年之荀卿。如其禮論篇即可為代表。惟禮論並不主帝王之恭儉,是其異。直至漢儒賈誼、晁錯亦時言之。董仲舒,董氏大體為齊學,而議論有近儒學處。下及王吉、貢禹等皆是。前一派於漢為「齊學」,後一派於漢為「魯學」。皆先秦東方學之傳統。齊學恢奇,魯學平實,而皆有其病。齊學流於怪誕,其病在不經。魯學流為訓詁,其病在尊古。立論本意非不是,而不能直湊單微,氣魄、智慧皆不夠,遂不足斡旋世運,而流弊不免。

  王莽的受漢禪而變法,卽是此兩派學說之匯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