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前言
2024-10-09 12:08:14
作者: 施寒微
施寒微
這部《中國文學史》是對中國語言及文字傳統進行研究的成果。中華文明擁有全人類最為豐富的文字遺產,從中折射出各種跌宕起伏的命運與經歷,特別是人們在思考世界以及人在天地間位置的過程中所體現出的聰明和智慧。想要理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我們就必須了解中國的文學。從廣義上講,這個文學既包括詩歌和小說,也包括哲學,以及多種多樣的知識記錄和付諸語言的對世界的理解。當然,中國文化的特點並不僅僅體現在書面記錄的知識中,還包括了音樂傳統、風俗習慣等其他元素。但是,語言和文字對中國不同年代、不同群體的人來說,都在其學習與塑造過程中起著核心作用,並且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本書首發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我之所以會寫這部《中國文學史》,是想要更好地了解那些擅長讀寫的中國精英們的精神世界。當然,我也清楚自己在寫作的時候,是循著前人在經典化過程中開拓的道路前行,這其中也包括我的老師們。現代意義上的文學史是從18世紀才出現的,中國20世紀的文學史撰寫者們依照的也是國際上通行的方式。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部《中國文學史》可以看作是形成於近代的國別文學史範疇下的當代研究成果。
文學史中也會有轉折、摒棄或者新發現,這個過程歷經各個朝代、不同世紀,從來不會終結。因此,研究書面流傳下來的資料對每個想要更好地認識中國的人而言都必不可少,對那些具有中國血統,身份因此與這種傳統聯繫在一起的人也是如此。這或許會讓人感到是一種負擔,但幾千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吸收和研究豐富多樣的傳統非但不會抑制我們的創造性和自由,反倒會讓我們更加有創造力,更加自由。
對中國人來說,中國文學從某種程度上是他們建立自我認知的基礎,對這個世界醜陋一面或者成功人生的思考滲透其中。不論是《詩經》,屈原的《楚辭》,司馬遷的《史記》,還是《搜神記》這樣的故事集,或者《金瓶梅》《三國演義》《紅樓夢》這樣偉大的小說,抑或是謝靈運、杜甫、蘇東坡的詩,魯迅、郭沫若、巴金以及20世紀諸多女作家的作品,當我們想要解釋過去,決定未來的時候,所有這些文學作品都可以為我們提供借鑑。
就這樣,中國文學在中國是人們互相理解的平台,同時,它作為世界文學的一部分,又將中國文化與其他文化聯繫在一起。這些文化之間的交流已經有悠久的歷史,對邊遠地區或遙遠國度敘事題材和學說的研究在中國一直享有重要的地位。人們還沒有接觸現代西方文學和創作的時候,包含有敘事題材及誦讀形式的佛經就早已經來到中國,在這裡經過適應性的改變,同時促進了新的文學作品的產生。
我們要不斷地重新認識各種傳統,藉此更新和加強我們的自我認知,並堅持思考和質疑,能明白這一點的人,就能夠體會到探究自己和「他者」的文學傳統能夠帶來多麼大的樂趣。正因如此,能夠與中國和中文世界的讀者分享我最初用德語撰寫的這部《中國文學史》,我感到非常高興。
2020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