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觀點
2024-10-09 12:02:49
作者: 王志綱工作室
創業生態圈
創新是一個國家未來發展的動力所在,也是一個城市發展的活力源泉。對於一個城市來說,如何打造它的高新區,如何孵化它的創新企業,是城市轉型升級的核心課題之一。
矽谷與波士頓128號公路的經驗告訴我們,即使都在高校的集聚區,科技創新的結果也完全不同。孵化創新企業的根本不在硬體環境,而在於軟的氛圍。這一點毫無疑問,但問題在於:要如何才能培育一個適宜於創新的土壤,使得新的思路、產業如同雨後春筍一般湧現。當全世界談論這樣的創新環境時,他們心中想到的都是矽谷,他們希望以各種方式複製矽谷模式。然而並非冠以「矽谷」之名,就能行矽谷之實。矽谷的外在形態容易學習,容易複製,但是「桔生淮南為桔,生淮北則為枳」,即便緊鄰麻省理工、哈佛的波士頓128號公路地區都沒有學好矽谷,中國的高新區又有怎樣的底氣,說自己可以成為矽谷?
作為中國高新區代表的中關村建區已經超過二十年。對於中關村的探索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一派以《中關村的新革命》作者的新華社記者凌志軍為代表,認為中關村的探索是成功的,而且這個成功還將繼續下去;另一派則以網際網路觀察家方興東為代表,他也寫了一本書叫《中關村沉沒》。觀點非常鮮明:如果把矽谷比作一個不斷冒出創新思想的活火山的話,那麼中關村只不過是一個一次性的矽谷。早年的中關村雖然混亂不堪,但是充滿活力,是創新的搖籃。如今,「作為追求規模經濟的城區中關村將繼續高歌猛進,但是作為新技術棲息地的科技園區中關村已行將成為歷史」。
在他們看來,中關村的生死存亡,或者在擴展了的意義上說,高新區的生死存亡,其實根本的評判標準只有一個:適不適合創新型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因為從矽谷乃至世界各國的經驗來看,中小企業的驅動是創新的源泉。為中小企業提供完備的孵化環境,提供適宜於創新和創業的生存氛圍,被視為矽谷成功中最關鍵的因素。
對於一個國家的創新戰略來說,高新區的發展至關重要,而對於高新區的發展來說,打造適宜於創新與創業的孵化氛圍則是比硬體建設要重要得多的事情。在我們曾經為新谷設計企業發展戰略的過程中,持續地打造適宜創新和創業的孵化氛圍成為我們思考的核心問題。
中關村已死?
中關村是中國高新區的一面旗幟,無論是探討中國高新區模式的成功還是失誤,中關村都提供了一個不可多得的樣板。
1980年,中國著名核物理學家陳春先到美國考察。他參觀了矽谷,像許多去參觀的人一樣,被強烈地震撼了。這種震撼持續的時間是如此之長,以至於改變了他整個的人生道路。回國之後他提出在中關村打造中國矽谷的設想,並率先下海。二十多年後,中關村氣候漸成,但是作為先驅者的陳春先卻始終沒有熟悉商海的水性,黯然退場。
應該說陳春先是非常敏銳的,他在矽谷看到了建設高科技產業園區對於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但陳春先同時也是知識分子的典型,他用自身不無悲劇性的經歷證明,從實驗室到市場是一段多麼艱辛而漫長的路程。科技成果只有到市場上才能真正轉化為生產力,有創新實屬不易,然而能夠把創新轉換為產品的市場生存能力則更難得。
這個問題並非中國的科技人員所獨有,科技新創企業成活率低也是全世界的高新區要面對的難題。事實上,正是因為矽谷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才成為後來的矽谷。
在探討矽谷模式的經典之作《矽谷優勢》中,在比較了諸多指標和案例之後,其總結道:「矽谷持續的優勢來自多種因素,而遠不是任何個人或單個公司。更確切地說,矽谷的優勢來自其整體環境——創新與創業精神的棲息地。這個棲息地隨時間自我發展,隨著一代又一代新興企業與新技術的成長而成長。」
換句話說,矽谷成功的最根本秘密就是這樣一種適宜於創新與創業的氛圍。在這種氛圍中,新型企業得到最大程度的呵護,無論是資源、還是資本,無論是機制,還是文化,都讓這些新型中小型企業如魚得水,最終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小到大、從失敗到成功。
矽谷是這些科技創新企業的育嬰室和幼兒園。矽谷,就是一個大孵化器!因為,所謂孵化器,就是指通過提供一系列新創企業發展所需的管理和資源網絡支持,幫助新創企業成長和發展,使其具備自生能力,最終能夠獨自應對來自市場的風險。實踐證明,在缺乏扶植的條件下新創企業成活率很低,而在孵化器中成活率則能提高到80%以上。
在方興東等人看來,今天中關村科技中心地位的失落也正是出於對於草根群體,對高科技創新群體關注的缺失,是這種孵化文化的缺失。雖然有清華創業園,但方興東們認為,單就清華創業園這樣一個小的孵化器,無法替代整個中關村曾有過的那種創新氣息,那種曾經涌動在中關村的創業氣息已經無可挽回地是落了。不管這場爭論最後的結果如何,一個公認的觀點是,無論是矽谷,還是中關村,無論是高新區,還是一個城市,要想鼓勵創新,必須先打造適合創新的土壤。這種創新的土壤不僅包括硬體方面,更包括制度、文化等軟環境。
這個看似直白的道理真正操作起來卻並不那麼不言自明。
根本問題在於形成孵化氛圍
當我們回顧孵化器發展歷程的時候,我們不難發現,實際上對企業的孵化非常類似於對人的培養,孵化器就是他的家庭。當這個人還是一個嬰兒的時候,他需要百般的呵護,需要溫床般的環境,但是當人已經成長為一個少年,一個青年的時候,他需要的天地更為寬闊。這個時候的孵化器再也不能自我封閉,自我循環,而應該引入社會機制和資本,在孵化器與社會之間建立起溝通的橋樑。使得孵化企業能夠順利走向社會,最後在真實的風浪中鍛鍊生存的能力。
孵化的最高境界實際上是社會孵化,孵化器的最高境界不是這個有形的「器」,而是要形成一種無形的「場」。
這個場就是「開放型的生產結構、人才的自由流動性、鼓勵創業精神的文化、優秀的人才儲備和適於籌資的通道」。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矽穀人可以穿著T恤和牛仔褲去上班,矽穀人不會朝九晚五,矽穀人通常在咖啡吧里交流新的想法,矽穀人在車庫裡就可以創業,矽穀人追求成功,而把失敗也看作平常事……」這裡創業的門檻很低,創業的成本很低,創業風險很低,創業失敗的代價也很低,這裡信奉小的就是美的,這裡小公司受到鼓勵,而不會被大鱷擠得沒有空間。
這是一個「企業逐人才而居、人才逐環境而居」的時代。一個創業企業能否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能否吸引教育程度高和訓練有素的高科技員工,而他們是一批「以創業為工作、以創業為樂趣、視創新為生命」的人群,他們崇尚自由的創業空間,可以在咖啡館、茶餐廳、街心公園甚至是樓道等等一切適宜於聚會的地點工作與辦公,他們追求的是一種更加自由、舒適的工作方式。
所謂以人為本,就是要打造適合創業人「工作中休閒、休閒中工作」的社區環境。所謂開放式的孵化理念,就是不僅要為孵化企業提供內部支持孵化服務,包括如場地等硬體支持和如物業管理、培訓等軟體支持;更要創造一個開放式的「交流、交際、交易的平台」,提供外部孵化的互動環境,即為創業孵化企業提供一個有「圈養」到「放養」再到「野生」轉變的過渡環境。所謂創業場的孵化理念,就是就像磁場、電場一樣,構建一個「創業場」,為創業人群提供交際平台、交流空間、交往場所。
其實,由於我們頭腦中原有的孵化器的概念,容易將其想像成為一個有固定邊界的容器,但是實際上一個真正成功的孵化器更多的是一種「場」,一種氛圍,一個平台,一個生態。它就是一個小社會,一個有自己的亞文化,又時刻與大社會互動的社區空間。不光有「物」的形態,還要有軟的氛圍形態,空氣中有著一股創業創新的味道,它激勵著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人,而被激起靈感的個體又增加了這種氛圍的強度。
創業生態圈
這種理想的孵化器形態,落實到實踐中,工作室叫「創業生態圈」。
工作室曾經將孵化器發展分為三個階段:辦公園區階段、創業社區階段和創業生態圈階段。辦公園區階段的孵化器僅僅為企業提供孵化辦公場地,關注的核心是辦公場地的價格和大小,租賃價格是孵化器核心競爭力;創業社區階段的孵化器除了提供辦公空間、企業所需的政策環境和商務環境外,更多提供了一種適合創業人群工作、休閒、生活的成長環境,關注核心是創業的人。相對而言,創業社區階段相比辦公園區階段,孵化器發展有了質的飛躍,但在營造創業氛圍、創業環境方面,仍然顯得力不從心。因此,需要進一步打造創業生態圈。
創業生態圈是以創業者為中心,利用孵化器自身優勢並協同最廣泛的合作夥伴,為創業者提供全程、全方位服務,從而成為一個匯聚創業生態中各利益相關者的價值開放共享空間。它是以網際網路思維為指導,基於創業社群理念而創建的新型孵化器形態。相比前兩個階段,創業生態圈更強調孵化器內外的資源的互動、創業者之間的互動,擁有更好的創業氛圍和創業環境。
工作室認為,創業生態圈通常由三大圈層構成:
創業生態圈示意圖
最核心層是服務對象。與傳統孵化器不同,生態圈服務對象為「雙鏈」企業。一是「全孵化鏈」企業,不僅要服務初創型,還要將服務延展到成長、成熟的全孵化鏈條企業;二是「全產業鏈」企業,即服務從科技研發、產品製造、銷售服務、物流配套等全產業鏈條上的企業。
第二圈層是孵化平台。生態圈平台應更強調開放性、社交性和全程性。通過打造創業社交平台、全鏈型創業孵化平台、以及生活休閒平台等,為創業者提供全程、全方位的服務,更便於創業者社交和休閒需求。
第三圈層是支持群體。由於創業生態圈提供的服務,不再只是傳統的物業管理、工商註冊、法律顧問、財務管理等簡單服務,而主要是創業導師、社交互動、媒體傳播等高端、個性、互動的服務。在這種情況下,僅靠孵化器自身力量已遠遠不夠,必須最大限度協同和整合外部資源,以滿足創業者的需求。
創業生態圈作為一種新的孵化器形態,是對辦公園區階段、創業社區階段孵化器的揚棄。時代浪潮滔滔,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隨著國家要求之變、商業模式之變、創業需求之變,我國的孵化器行業需要與時俱進。傳統孵化器的運營者必須改變思維,真正做到以創業者為中心,從政策走向市場,從封閉走向開放,從保守走向創新,不斷思考如何才能為創業者提供獨一無二的價值,如何才能構築更好的創業生態圈。如果運營者不改變思維,甚至不改變基因,就很可能成為這個顛覆時代的犧牲品。正如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面對在線教育的威脅時,對其員工所說:「必須更換我本人的基因,同時更換整個新東方的發展基因。更換基因這個坎過不去,基本上就要死……所以我現在做好了準備,寧可在改的路上死掉,也不死在原來的基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