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xī shuài)
2024-10-09 11:35:42
作者: 史軍、傅遲瓊
鬥蟋蟀這種活動是怎麼來的?蟋蟀為什麼叫「促織」?
夜書所見(節選)
〔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鬥蟋蟀是一種非常傳統的遊戲。
聽我講詩詞
這首詩是詩人客居異鄉,感時傷懷所作,抒發了深深的思鄉之情。蕭瑟的秋風吹打著梧桐的葉子,像是在訴說著絲絲寒意。寒風掠過江面,讓詩人不禁思念起久別的家鄉。詩人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一點兒燈火,料想應該是孩子們在捉蟋蟀,更勾起詩人對童年的回憶。在這首詩里,「促織」便是蟋蟀。
蟲兒有歷史
古時候,人們發現兩尾蟋蟀(雄性與雌性的區別在於雄性的屁股上有一對尾須,而雌性除了有尾須,還有一根長長的產卵管)十分好鬥,因而發明了斗促織的娛樂活動。
本書首發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這項活動到宋朝開始興盛,南宋的宰相賈似道因酷愛斗促織,人稱「蟋蟀宰相」,甚至還寫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專門研究蟋蟀的《促織經》。到了明清時期,斗促織更是上自天子,下至平民百姓都愛的休閒活動。明朝文人蔣一葵在《長安客話·斗促織》中寫道:「京師人至七八月,家家皆養促織……瓦盆泥罐,遍市井皆是,不論老幼男女,皆引鬥以為樂。」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也寫過關於促織的故事,其中記載:「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征民間。」
博物小課堂
雄蟋蟀為什麼好鬥?
雄蟋蟀好鬥是因為它們平時都是獨來獨往,並且有很強的領地意識,一旦有其他雄性靠近自己的領地,雙方就可能打起來。雄蟋蟀只有在繁殖的季節才會出去尋找異性,此時如果其他雄性也在場,一場惡戰恐怕避免不了。人們利用雄蟋蟀的這個習性,把兩隻雄蟋蟀放在一個小罐子裡,讓它們逃無可逃,看它們彼此爭鬥。不過它們並不是一上來就開打,而是先鳴叫警告一番,再加上人們用草或馬鬃毛在一旁撩撥,兩隻雄蟋蟀就撕咬起來,直到一方落敗而逃,這場爭鬥才算結束。
聽聽蟋蟀的聲音
蟋蟀是直翅目昆蟲中的一科,也叫「蛐蛐」。古人很早就開始觀察和飼養蟋蟀了。最早關於蟋蟀的記載見於先秦時期的《詩經》。五代時期的作品《開元天寶遺事》記載了唐朝宮中養蟋蟀的趣事:「每至秋時,宮中婦妾輩,皆以小金籠捉蟋蟀,閉於籠中,置之枕函畔,夜聽其聲。庶民之家皆效之也。」一開始,人們養蟋蟀是為了「聽其聲」。雄蟋蟀成蟲的前翅上有發音器,由翅脈上的刮片、摩擦脈和發音鏡組成。雄蟋蟀舉起前翅,左右摩擦,就能帶動發音鏡振動,從而發出聲音。古人覺得蟋蟀發出的聲音有點兒像織布機,並且蟋蟀一開始鳴叫就說明要入秋了,天氣即將轉涼,它的叫聲就好像在提醒人們趕緊織布做冬衣,因而又叫它「促織」。
自然放大鏡
在哪裡能找到蟋蟀?
蟋蟀是穴居的昆蟲,喜歡在夜間活動。它們常常棲息於地表,比如磚石的下面、土穴中或者是草叢間。一般情況下,蟋蟀在8月開始鳴叫,等到10月天氣轉冷的時候,它們會停止鳴叫。看準時間和地點,去找蟋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