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七章

2024-10-09 09:32:36 作者: (宋)朱熹 (宋)黎靖德編

  鍾唐傑問:「《或問》云:『意既誠矣,而心猶有動焉,然後可以責其不正而復乎正。』意之既誠,何為心猶有動?」曰:「意雖已誠,而此心持守之不固,是以有動。到這裡,猶自三分是小人,正要做工夫。且意未誠時,譬猶人之犯私罪也;意既誠而心猶動,譬猶人之犯公罪也,亦甚有間矣。」蓋卿。

  「《或問》『意既誠矣,而心猶有動焉,然後可以責其不正而復乎正』,是如何?」曰:「若是意未誠時,只是一個虛偽無實之人,更問甚心之正與不正!唯是意已誠實,然後方可見得忿懥、恐懼、好樂、憂患有偏重處,即便隨而正之也。」廣。

  問「意既誠矣」一段。曰:「不誠是虛偽無實之人,更理會甚正!正如水渾,分甚清濁。不虛偽無實,是個好人了,這裡方擇得正不正做事。如水清了,只是微動。故忿懥四者,已是好人底事。事至不免為氣動,則不免差了。」因舉《左氏傳》云:「『正曲為直,正直為正。』曲是體段不直,既為整直,只消安排教端正,故云正直。」士毅。過錄云:「先生因子洪問意誠矣,而心猶有動之意,而曰:『如「正直為正,正曲為直」兩句,「正曲為直」,如出成界方,已直矣;「正直為正」,則如安頓界方,得是當處。』」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