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帝國的新形勢與帝國政策的調整
2024-10-09 08:46:42
作者: 錢乘旦
1783年9月英美簽訂《巴黎和約》,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第一英帝國解體。美國獨立迫使英國重新思考對帝國的態度,而對法國的戰爭又使英國取得了大片殖民地,並在印度逐漸取得優勢。從1783年美國獨立到1793年英國對法宣戰這十年間,英國政府面對支離破碎的帝國,及時調整帝國政策,逐漸放棄了舊的重商主義的殖民政策,加強了對殖民地政治上的控制,承擔起對殖民地的「道德義務」,逐步將第一帝國時期名分各異,管理混亂的殖民地置於英國政府的控制之下,由原來的多元管理,轉變為一元管理,從而奠定了新帝國的基礎。
帝國政策的調整是在舊帝國土崩瓦解、帝國形勢萬分危急的情況下進行的。1783年12月,小威廉·皮特(William Pitt,the Younger)出任英國首相,組成新的內閣。上任時他面臨的局勢是十分嚴峻的,北美獨立戰爭耗費了英國1億英鎊的軍費,此時英國國庫空虛,甚至連王室的撥款都得拖欠。[151]由於美國獨立,英帝國的形勢變得十分危急,英帝國的前景難以預料。然而,在小皮特當政的頭十年內,他恢復了英國「在歐洲曾有過的重要地位」[152],新的英帝國開始形成。在這十年內,英國議會制定了1784年《印度法》和1791年《加拿大憲法》,加強了對殖民地的政治控制,英國政府改變了舊的重商主義殖民政策,從掠奪殖民地並實行貿易壟斷,轉為占領戰略基地和促進帝國貿易,逐漸向自由主義殖民帝國過渡。
促使皮特政府進行改革的因素有以下幾個:
(1)美國獨立戰爭的教訓。美國獨立戰爭對於英帝國的發展影響深遠,美國獨立戰爭前,在重商主義殖民體制下,英國政府在政治上對殖民地的管理十分混亂,控制相當鬆弛,而殖民者則把英國自由的傳統移植到了美洲,因而殖民地享有極大的自由。加上北美殖民地創建、發展時期正是英國政治上動盪時期,殖民地與英國議會的關係並沒有處理好,殖民地承認英王的主權,但並不意味著它們對英國議會負責。[153]英國對殖民地的統治主要體現在經濟方面,帝國的政治家在尋求國家財富時,完全將自己限制在商業這方面,並未將帝國各部分都納入到一個總的渠道里,結果殖民地不喜歡英國政府在經濟方面的限制,這在很大程度上引發了美國獨立戰爭。[154]
美國獨立後,英國政府對其殖民政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人們認為必須牢牢控制住英國剩下的海外領地,對其內部事務嚴加整肅。[155]他們認為美國獨立戰爭最根本的原因是給了殖民地太多的自由,對殖民地的控制過於軟弱:「我們曾經讓舊的殖民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發展,讓他們力所能及地去成長,結果卻失去了他們。那麼我們是否可以通過對殖民機構更多的控制來糾正給予殖民地太多自由的舊的殖民政策,從而發展壯大殖民地?」[156]所以,美國獨立戰爭之後,英國對殖民地政策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抑制殖民地的自由,對此大法官愛德華·瑟洛(Edward Thurlow)做了精闢的論述。他認為殖民地在政治形式上對母國缺少依賴是英國在舊殖民地失敗的根源,「我們給了他們政治自由,這些自由必然包括主權,其結果便是獨立」。因而他希望英國「在(殖民地)政府行政部門最大限度地存在和施加影響」[157]。在英國人看來,應當在殖民地培育一批「受人尊敬的」貴族階層,而憲法結構中的上院在立法方面的作用應該加強。在瑟洛看來:「一個世襲貴族階層可以在殖民地創建一個獨立的利益階層」,而殖民地按照自己的方式獨立於母國的想法正是英國失敗的根源。[158]
英國政府感覺如果不是給了殖民地太多權力,美國獨立戰爭也許不會發生,因此決意緊緊抓住他們的權力。英國政府認為:「正是因為美洲殖民地被無意中授予太多的自由,最終轉變成了導致發生巨大災難的許可證」,所以,「平息騷動的殖民者的方法是少一點自由而不是多一些。他們必須明白,服從國王的旨意是一個臣民的首要職責」[159]。
美國獨立戰爭之後,英國政府開始執行抑制殖民地自由的政策,以防止再次發生類似災難,正如一個官員所說的那樣:「如果殖民地不能幫助加強帝國的海軍霸權,給大不列顛帶來商業利潤,還不如根本沒有殖民地。」[160]
請記住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基於這種思想,英國政府在美國獨立之後便開始調整帝國政策,為防止民主思潮泛濫和激進主義加強,最好的辦法便是加強英國的直接控制力,限制殖民地議會的權力。因此,加強控制、抑制民主,成了美國獨立之後皮特政府調整其殖民政策的出發點。
(2)帝國效忠派的出現迫使英國調整其帝國政策。美國獨立後,英帝國境內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其中突出的問題便是出現了帝國效忠派,這成為英國認真考慮調整帝國政策的原因之一。帝國效忠派起源於英國與美洲殖民地之間的紛爭,英國頒布《印花稅法》,加深了北美殖民地支持英國的「托利派」與站在對立面上的「輝格派」之間的矛盾;《獨立宣言》發表之後,那些希望通過談判來解決紛爭的人同主張用革命方式來解決問題的人便分道揚鑣,效忠英王的人在美國成了叛徒,被稱為「托利黨」,是「頭在英國、身體在美國、脖子應該扭斷的人」。[161]英國人則稱其為「效忠派」,這些人不但包括參加英國軍隊、進行親英宣傳的積極活動分子,還包括試圖保持中立的人,托馬斯·潘恩就說過:「一個人如果不是各州獨立的支持者……就是美國人所謂的托利黨人,當他將托利主義思想轉化為實際行動時,他就成了一個叛徒。」[162]效忠派的出發點甚多,一部分人是對英國懷有真正的感情,一部分人是出於對自身利益的考慮,一部分人是懼怕英軍的強大,還有的人只是對大陸會議的措施或掌權者不滿。帝國效忠派的確切人數並沒定論,H.史密斯認為在50萬人左右,占殖民地總人口的16%,由於當時有色人種在殖民地的比例比較小,效忠派占白人人口的比例為19.8%。[163]
美國獨立以後,效忠派受到圍攻、迫害,直至死亡威脅,其財產被沒收,並且被剝奪了選舉權。有的人甚至被塗上柏油,沾上羽毛遊街示眾,受盡了屈辱。1776年7月16日,制憲大會規定所有居住在紐約的人應遵守革命政權頒布的法律,並成為新政權的公民;到訪、途經或短期居留的人也必須在宣誓效忠的前提下才能獲得法律的保護;效忠於英王或為本州敵人提供幫助的人被認定犯有叛國罪,當判處死刑。[164]曾經參加第一次大陸會議的賓夕法尼亞代表,效忠派精英約瑟夫·蓋洛韋(Joseph Galloway)由於力主美利堅與英國和解,遭到了與會代表的暴力威脅甚至死亡威脅(一根絞索被留在他房間的門上),以至於他出走會議,返回他在賓夕法尼亞的農場。[165]
使效忠派感到沮喪和憤怒的不僅僅是英國政府的背叛和拋棄,還來自於他們仍稱之為「叛亂分子」的強大對手的威脅。1779年10月,紐約通過了「沒收法令」,許多「效忠派」分子全家老小都被趕出家門。雖然1783年簽訂的英美《巴黎和約》的第五、六條明文規定:
禁止對「效忠派」分子進一步迫害,由美國政府懇勸各州發還他們在戰爭中被沒收的財物;[166]但根據《邦聯條例》的規定,邦聯國會對於各州僅有「建議」的權力。因此,即使是「強烈建議」也只能表示國會的一種姿態,實際的執行權仍掌握在各州立法機構手中。在革命派與效忠派對抗最激烈的紐約州,《巴黎和約》的規定無從談起,其他多數州都沒有採取實際行動,紐約立法機構則堅稱自己沒有義務恢復效忠派的財產,接受他們為本州公民;英國不準備為其財產提供賠償,因此被沒收的效忠派財產也不應予以歸還。在深感絕望之時,很多效忠派精神錯亂,還有一些人投河、飲彈或上吊來結束生命。[167]
為了逃避迫害,早在1774年,紐約的一些溫和派便選擇移居他處以躲避危機。隨著革命的發展,更多的反對派離開殖民地躲避戰火。這種行動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一直持續,1783年則達到高潮,1778年魁北克政府就接納了1000名效忠派分子。[168]英國承認美國獨立後,效忠派斷絕了一切希望,於是便大規模逃亡。流亡者可以分為兩類:主動流亡和被迫流亡,在主動流亡的人群中有很多社會地位較高的人,他們的主要去向是英國。還有一些普通人,如小農場主、技工、勞工和小商人,從1776年開始,他們的目的地主要是新斯科舍和加拿大等地。被動流亡的效忠派並非自願出走他鄉,當革命形勢越來越嚴峻的時候,他們的命運已經不再掌握在自己手上。
流亡的效忠派有三個去處:英國、加拿大和西印度群島。英國本土是很多效忠派夢想的地方,但是由於英國距北美大陸路途遙遠,航行不便,費用也比較高,因此真正逃到英國去的人比較少。有學者統計:4.5萬名效忠派定居新斯科舍和上加拿大,9000名前往英國,8000人前往牙買加,7000人前往巴哈馬群島,1.2萬人前往獅子山,另外分別有400名前往聖·盧西亞和安地卡島。[169]在逃往加拿大的人口中,約有2.5萬人逃到英屬北美沿海殖民地,他們幫助建立了新不倫瑞克省,並在1784年建立了代議制機構。約有1萬人逃到聖·勞倫斯河谷(St.·Lawrence)[170],從而使這裡的英裔人口擴大了2—3倍;約有1萬—1.2萬名效忠派分子逃到了英屬魁北克殖民地。
大量效忠派分子逃入英屬北美殖民地,尤其是逃入魁北克省,使英屬北美殖民地人口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美國獨立戰爭爆發之前,加拿大仍是一個法裔居民占絕大多數的殖民地。在魁北克和蒙特婁之間的聖·勞倫斯河谷,大約有10萬名法裔居民。而新斯科舍和新不倫瑞克只有1.4萬名英裔居民,魁北克省只有2000名英裔居民。[171]到了1791年魁北克的英國人口已經激增至2萬人,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效忠派湧入。[172]移居到魁北克的效忠派大多數都在法裔居民尚未到達的地區定居下來,主要在聖勞倫斯河上游沿岸,以及安大略湖(Lake Ontario)和伊利湖(Lake Erie)沿岸。[173]效忠派的移入增加了英裔居民的數量,為適應新的形勢,英國政府於1784年從新斯科舍省中分出兩個新省:新不倫瑞克和布列頓角,英國人在加拿大的影響大大增加。效忠派還帶來了濃厚的英格蘭及愛爾蘭情結,加強了英國殖民地的基礎。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美國獨立戰爭在北美大陸創建了美利堅合眾國,同時也為現代加拿大奠定了基礎。
大量效忠派分子移居魁北克引發了嚴重的政治問題,效忠派對於1774年通過的《魁北克法》強烈不滿,要求取消該法案,實行英國法律,並提出與法裔魁北克省分離,建立一個以英裔居民為主的新省的要求。1784年秋,該省英裔居民向英國國王請願,呼籲建立代議制政府,選舉議會,該議會有權徵稅。[174] 1785年,定居在蒙特婁的效忠派向英國議會請願,要求與魁北克省分離。[175]
大量英裔和非英裔居民混居在同一個殖民地,這在第一英帝國時期是沒有的,因而英國政府需要針對這一複雜的情況,制定出新的帝國政策,以適應帝國發展的需要。1774年英國議會曾頒布《魁北克法》,允許魁北克的法裔居民保留其宗教、文化與法律,不實行英國式的代議制政府。這一法案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法裔居民,特別是法裔上層人士的要求,但許多法裔居民仍期望補弊救偏,有所改革。法裔居民中還出現了一個代表中產階級如小店主、律師等利益的新興集團,他們贊成實行議會制,希望獲得對政府的影響力。[176]
所以魁北克法實施後不久,要求變革的呼聲便日漸高漲;再加上美國獨立後效忠派分子大量移入加拿大,英裔居民與法裔居民的矛盾日益突出,就使改革變得更為迫切了。
美國獨立之後,加拿大的重要性也大大增強,英國希望加拿大在帝國經濟中取代美國,希望把加拿大作為一條走廊,英國製造商可以通過它迅速擴張到密西西比河流域。[177]為了保住加拿大這一重要的殖民地,英國政府必須認真對待新局勢,為它建立合適的政府。因而,調整舊的帝國政策也成為必然。
(3)英帝國重心轉向東方,迫使英國政府承擔起對殖民地的管理權。18世紀中期之後,英國對海外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的依賴程度進一步加深,英帝國的利益也由美洲轉到了東方。美國獨立敲響了重商主義殖民制度的警鐘,儘管作為重商主義象徵的《航海條例》許多年後才被廢除,但其影響已經開始減小,貿易互惠取代貿易壟斷的歷史趨勢已無可挽回,自由主義帝國政策將登上歷史舞台。這種政策背後的動機是英國對出口市場的需求,工業革命的發展使英國渴望得到更多的海外市場,在那裡他們可以出售其商品,同時購進國外產品和原料,以在歐洲銷售。
在這種政策指導之下,英國重視的是貿易貨棧和戰略基地,而非17世紀那樣的殖民拓殖。[178]基於這種政策,美國獨立以後,英國政府儘量避免建立新的殖民地,在當時的英國人看來,與那些新的、陌生的民族建立商業上的關係而避免那種會發生摩擦的殖民地征服,會產生愉快的「對雙方都有利的友好通商」。[179]謝爾本伯爵1782年所說的「貿易優先於統治」,實際上反映了這一時期英國政府所奉行的原則。
與此同時,隨著與東方貿易的發展,英國同中國及印度的貿易在英國貿易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而印度連結了中國及歐洲大市場,這使得印度在英帝國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然而東印度公司的腐敗以及自美國獨立戰爭以來印度殖民地日益嚴重的局勢,迫使英國政府調整對印度政策。
為改善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統治,1773年英國議會頒布了《調整法案》,這是由英國政府控制印度的第一步,在此之前,英國議會和政府是不過問東印度公司的印度政策的。但《調整法案》本身存在許多缺陷,英國在印度的政府仍不能有效地運轉。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後,法國企圖聯合土著王公,恢復其在印度的統治。為應付這一危急的局面,英屬印度大總督黑斯廷斯發動了一系列戰爭,結果使東印度公司的債務激增。到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之時,東印度公司的債務已高達2000萬英鎊,是當時英國國債的十分之一,遠遠超過任何私人債務。[180]
而美國獨立戰爭後印度的重要性以及印度內外局勢的緊迫性,迫使英國政府去認真考慮對印度的殖民政策,《調整法案》顯然已不適應印度局勢發展的需要。1779年,英國議會任命兩個專門委員會,一個由伯克主持,負責審核印度司法管理問題,另一個由亨利·鄧達斯(Henry Dundas)主持,負責調查公司與卡納蒂克(Carnatic)戰爭問題。印度問題也首次成了英國政治中重要的話題。[181]
(4)福音教派(Evangelicalism)的影響。18世紀下半葉,在宗教文化領域,興起了福音教派以及隨之而來的人道主義運動,人們的思想觀念開始發生變化,人們對帝國的理解也發生了變化。如何對待附屬國人民,這已不再是無關緊要的事了,在克萊武時代能容忍的事情,現在已變得無法容忍。[182]這種觀念的變化,影響了帝國政策的制定。
1780—1840年代,工業革命席捲英倫三島,不列顛實現了期待已久的經濟起飛。然而經濟的飛速增長和社會財富的增加並沒有給大多數英國人帶來好處,正如歷史學家哈孟德夫婦所說:「工業革命帶來了物質力量的極大發展,也帶來了物質力量相伴著的無窮機遇。……然而這次變革並沒有建立起一個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會,相反,工業革命使千百萬群眾身價倍落,迅速發展出一種一切為利潤犧牲的都市生活方式。」[183]在悲慘的社會現實面前,「經濟發展能帶來一切」的論調像紙房子一樣倒塌下來,知識分子開始思考發展的意義和人的價值,統治者也試圖尋找某種有利於社會整合的紐帶。於是,從18世紀60年代起,福音主義開始在英國社會流傳。
1787年,在首相小皮特的密友、下院議員威廉·威爾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的推動下,國教會內部的福音派迅速成長起來,1815年取得第一個主教管區,到19世紀中葉已在國教會中占有優勢。與此同時,福音派思想在中下層民眾中也迅速擴散,像公理會、浸禮會這些教派也紛紛接受福音主義的影響,出現了傳道熱情和社會責任感的復興。
福音主義的傳播促使一批出身於社會中上層的信徒,遵循其以個人獻身精神來改造社會的原則,進而推動了公眾輿論和社會力量對監獄、學校、工廠、醫院等社會機構以至整個社會風尚的變革,形成了一場與工業革命同步的社會改良運動。福音教派的復興,極大地刺激了人道主義活動的發展,而開始於這時期的人道主義運動又極大地影響了人們對殖民地的態度,影響著英國的殖民政策。
首先,由於福音主義的傳播,英國掀起了廢除奴隸貿易運動。與歐洲其他國家相比,英國從事奴隸貿易的歷史相對較晚,大約開始於1650年,但發展很快。出於加勒比海殖民地及美洲殖民地的拓殖,英國政府鼓勵奴隸貿易,英國也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奴隸貿易國,獲利最多。1672年頒發的英國皇家非洲公司(the Royal African Company)特許狀就把奴隸同黃金、象牙及蜜蠟歸類在一起交由公司貿易[184],從1680年到1686年,非洲公司平均每年運輸5000名黑人到美洲。1760年,抵達非洲港口的販奴船有146艘,可裝載奴隸3.6萬人;1761年販奴船增至190艘,裝載的奴隸也增至4.7萬人。牙買加殖民地在86年內輸入6.1萬名黑人,年均約7003人,加上其他英屬殖民地的輸入量,總數超越200萬人,其中不包括死者。[185]
18世紀末英國奴隸貿易達到頂峰,每年活著運到美洲的黑人至少有7.5萬人,他們的市場價值大約為400萬英鎊;而為了在非洲購買奴隸,歐洲大約每年向非洲運送200萬英鎊的貨物。[186]利物浦(Liverpool)、布列斯托爾(Bristol)等變成歐洲最大的奴隸貿易港,許多從事奴隸貿易的船隻都是從這裡啟航的。據統計,1783年—1793年,利物浦有878艘船,共運載奴隸303737名,價值高達1500多萬英鎊,扣除佣金、雜費和其他費用之後,年利潤在30%以上。[187]英國奴隸貿易在18世紀末占世界的最大份額,美洲奴隸至少有一半是由英國船隻運送的。[188]
七年戰爭後,英國在西非的奴隸貿易地位鞏固。根據英國外交部的數字,在18世紀末,英國每年販運的奴隸達10萬人之多,到1810年,運往英國殖民地的奴隸總數多達175萬人。[189]美國獨立之後的幾十年中,英國每年運往西印度殖民地的黑人奴隸達到4萬人。所有從事三角奴隸貿易的商人都發了財,例如1783年,船主羅伯·博斯托克(Rober Bostock)的「風暴」號(Bloom)在非洲裝了307名奴隸,到達安地卡(Antigua)後,以每個奴隸35—45英鎊的價格拍賣,然後裝上大麻、菸草返回英國,船主獲得的利潤高達9365英鎊9先令7便士。5年後,博斯托克船長成了一位「相當富有的非洲貿易商」,單趟利潤可達6萬英鎊。[190]
奴隸貿易給非洲帶來巨大災難,奴隸販子為了追求最大利潤,不顧一切往船上裝人,黑奴在運送途中的慘狀不堪目睹。在海船上,每個黑人奴隸所占空間只有5.5英尺長,1.3英尺寬,不到一個棺材的面積。「他們一個擠一個,就像書架上排列的書本一樣」。大量的黑奴死在運輸途中,其屍體隨即被拋入大海餵了鯊魚。1774年一艘販奴船一次就把132個患病的奴隸拋入大海。如果航行途中遇到風暴延誤航期,致使船上淡水、食物不夠時,奴隸販子也會把部分奴隸拋入大海,其中可能有1/4的人死於航程上。18世紀末期,每生產2噸加勒比蔗糖就要耗費一個奴隸的生命[191],據威爾伯福斯調查,平均每一船黑人奴隸在押送上船之前,死亡率為8%,在黑奴上岸後到出售之前的一兩周內,其死亡率為25%;總的來講,所販運的黑奴的死亡率為50%。[192]
如此血腥的奴隸貿易引起了人道主義者的憤慨和抗議,教友會(Society of Friends)教徒是批評奴隸貿易的先驅。1671年,該教派創始人喬治·福克斯(George Fox)就呼籲人們要敬畏上帝,善待黑人,不可暴虐相加。「役使若干年以後,應該給他們自由。」[193]福克斯的觀念影響深遠,1727年,教友會教友大會通過決議,譴責奴隸貿易和奴隸占有。18世紀20年代,英國國教的一些權威人士也開始譴責奴隸主,因為奴隸主忽略了奴隸的精神信仰。30年代,英國海軍醫生約翰第一次到訪非洲海岸和西印度群島,回英國後斷言奴隸貿易是極大的罪惡。[194]1735年,一個匿名評論家對牙買加的奴隸深表同情,於是對殖民當局進行抨擊。1740年,《紳士》雜誌刊登了一封指責奴隸主的信,說奴隸主是黑人和受壓迫者的敵人及專橫的壓迫者。福音主義認為,奴隸制度不僅使奴隸主的道德墮落,而且使奴隸處於野蠻狀態,奴隸主對奴隸的絕對權力及其拒絕給予奴隸道德關懷,必然成為腐敗與罪孽的源泉。因此,奴隸制有礙於人類的道德進步,不符合「上帝確定的自然法則」。[195]
工業革命推動了廢奴運動的發展,18世紀50年代以前,在英國,大多數受過教育的英國人對於奴隸制是接受的。許多歐洲人接受廢除奴隸貿易運動開始也是出於道德上的原因。而在美國獨立戰爭之前,也沒有人會預測到英國議會能在19世紀初期頒布廢除奴隸貿易法案。[196]資產階級有識之士看到,技術革新有助於獲取更多的財富,而西印度在向母國提供熱帶產品(主要是蔗糖)方面享有的貿易優先權和壟斷權,阻礙著其他國家和地區用它們的糖換取英國的工業品,從而限制了新興工業資產階級拓展工業品市場。不僅如此,西印度蔗糖在國內市場的壟斷,還使更多廉價、優質的蔗糖被排斥於英國市場之外,這既有損消費者的利益,又使工業資產階級日益不滿,因此奴隸勞動已經成為資本主義自由競爭的障礙。亞當·斯密在倡導自由勞動制度的同時,也譴責了奴隸制度的低效和靡費,他指出:「我相信,一切時代,一切國民的經驗,都證明了一件事,即,奴隸勞動雖表面上看來只需維持他們生活的費用,但徹底通盤計算起來,其代價是任何勞動中最高的。」[197]由於奴隸制度瓦解了奴隸個人的牟利動機,奴隸的勞動效率必然是低下的,因此從長遠來看,使用奴隸勞動得不償失。
18世紀70年代以後,英國到非洲和美洲遊歷或考察的人逐步增加,關於黑人的著作大量地湧現,而黑人也在英國本土隨時可見。這樣一來,「人權不是以膚色為條件的,普天之下皆為兄弟姐妹」的思想漸漸地為英國大眾所接受,英國的廢奴主義者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裡出現的。教會中的人道主義者、世俗的革命者和穩健的改革者逐漸匯合到一起,形成對奴隸制度的強大政治壓力。
廢除奴隸貿易運動開始於1787年,當年5月,「廢除奴隸貿易協會」(Society for the Abolition of the Slave Trade)正式成立,總部設在倫敦。英國各個城鎮都有它的分支或代理人,威廉·威爾伯福斯是運動在下院的代言人。為了能在樞密院、議會委員會和選民面前拿出準確的材料,協會成員走遍全國,測量船隻,查閱檔案,並詢問了大量海員,他們竭力證明一旦廢除奴隸貿易,非洲就可以為增長中的歐洲貿易提供各種產品;而且,由於西印度殖民地的人口已經可以正常增長,因此不需要再進口奴隸了。據威爾伯福斯調查,牙買加(Jamaica)的人口由1761年的14.7萬人增長至1787年的25.6萬人,這26年中,牙買加進口了16.5萬名奴隸,26年中島上奴隸平均每年死亡2150人,減少率為11%—15%。這裡有戰爭的原因,另有1.5萬人死於後來的饑荒和颶風。1782年後,這裡的出生率超過了死亡率,大約每年為1 000人到1 100人。巴貝多(Barbadoes)的情況和牙買加差不多;在聖·克里斯多福島(St.Christopher's),約有9600名婦女,1.03萬名男子,如果不是受到非人待遇,其自然增長也是可以預期的。[198]成千上萬的傳單和小冊子到處流傳,在全國出現了許多次大規模的群眾廢奴請願和簽名募捐活動。1787年,在曼徹斯特的第一次反對奴隸貿易的簽名活動中,簽名人數達1.1萬人,占當時該市人口的20%。[199]首相小皮特也同情這個運動。1788年2月11日,樞密院成立委員會,專門調查「目前非洲的貿易情況,特別是與非洲海岸奴隸買賣相關的貿易情況」,要求評估奴隸貿易在非洲以及殖民地引起的後果。[200]小皮特同意威爾伯福斯的觀點,認為奴隸貿易使非洲荒蕪凋零,是「人類的罪行」,「有史以來我們民族特徵上最大的恥辱」。1792年,小皮特在下院呼籲立即廢除奴隸貿易。[201]反對奴隸貿易運動標誌著對舊帝國那種只關心利潤,為獲取利潤而不擇手段的做法的否定,它極大地影響了英國對土著殖民地的政策。
由於福音教派和人道主義運動的傳播,人們開始考慮帝國責任問題,在這方面,埃德蒙·伯克是先鋒。伯克在1783年指出:「政治統治的每一個個體,商業權利的每一個方面,都是一種託管。」[202]這就是「殖民地託管」理論,這種理論認為帝國應該對它所統治的人民負責,為殖民地建立好政府是大不列顛的道德責任。[203]公眾對於「那波布」[204]的譴責,議會對克萊武的審判[205],對前印度大總督黑斯廷斯的彈劾都表明一種帝國「道德感」的出現,這對於英國調整土著殖民地政策起了很大作用。
所有這些錯綜複雜原因綜合在一起,促使英國政府對於其舊的帝國政策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整,以適應帝國發展的新需要。
【注釋】
[1] W.D.Hussey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1500- 196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p.138.
[2] Piers Brendo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1781-1997 New York Vintage Books 2010 p.11.
[3] William Haunt The Political History of England Vol.x.New York Longmans 1969 p.226.
[4] Lord Elton Imperial Commonwealth New York Reynal & Hitchcock 1946 p.238.
[5] Piers Brendo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1781-1997 p.11.
[6] P.J Marshall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16.
[7] John Clarke British Diplomacy and Foreign Policy 1782- 1865—The National Interest London 1989 p.57.
[8]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1 —Discovery and Revolution New York Longman 1952 p.483.
[9] P.Deane and W.A.Cole British Economic Growth 1688- 195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9 pp.183-187.
[10] Leonard W.Cowie Hanoverian England 1714-1837 London G.Bell and Sons Ltd.1978 p.135.
[11] Harold Perkin The Origins of Modern English Society 1780- 1880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69 p.112.
[12] 王覺非主編:《近代英國史》,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56頁。
[13] Roderick Floud and Dorlald Maccloskey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Britain Since 1700 Vol.1 1700-186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p.40.
[14]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1—Discovery And Revolution New York Longmans Green and Company 1952 p.3.
[15]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1—Discovery And Revolution New York Longmans Green and Company 1952 p.62.
[16] W.D.Hussey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1500-1961 p.138.
[17] W.D.Hussey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1500-1961 p.138.
[18]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1—Discovery And Revolution p.4.
[19] P.J.Marshall Alaine Low The O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I The Eighteenth Century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578.
[20]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1—Discovery And Revolution p.6.
[21] 理察·普賴斯(Richard Price)(1723—1791),英國道德哲學家、財政專家,美國革命和法國革命的熱情支持者。
[22] Lord Fitzmaurice Life of William Earl of Shelburne Vol.II London Macmillan 1912 p.14.
[23] J.H.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2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1 p.3.
[24] H.C.Allen Great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A History of Anglo-American Relations 1783-1952 London Odhams Press Limited 1954 p.56.
[25] J.H.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2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7.
[26] Jerald A.Combs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M.E.Sharp Inc.1963 p.13.
[27] 張芝聯主編:《法國通史》,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130—131頁,第139頁。
[28] J.H.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2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1.
[29] T.O.Lloyd The British Empire 1558-1995 p.97.
[30] Lord Elton Imperial Commonwealth London Collins 1946 p.38.
[31] J.H.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2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1.
[32] T.O.Lloyd The British Empire 1558-1983 p.100.
[33] Ibid.
[34] Henry S.Commager ed.Document of American History Vol.1 p.117.
[35] 王繩祖主編:《國際關係史》,第一卷(1648—1814),世界知識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頁。
[36] The Speeches of the Right Honourable William Pitt in the House of Commons Vol.1 London Longman Hurst Rees Orme and Brown 1817 p.32.
[37] Sir Reginald Coupland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and the British Empire Longmans Green and Co.1930 p149.
[38] Helen Taft Manning British Colonial After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1782-1820 Hamden Connecticut Archon Books 1966 p.5.
[39]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1 Discovery and Revolution p.248.比米斯:《美國外交史》第一分冊,商務印書館1985年版,第60頁。
[40]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1 —Discovery and Revolution p.249.
[41] Ibid.p.233.
[42] Ibid.p.234.
[43] Ibid.p.299.
[44]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1 Discovery And Revolution pp.299-300.
[45] David C.Douaglas English Historical Documents 1711-1783 Vol.x.London 1969 p.202.
[46] 王繩祖主編:《國際關係史》第一卷,第273頁。
[47] P.J.Marshall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The Eighteenth Centu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579.
[48] Samuel F.Bemis The Diplomacy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5 p.85.
[49] Helen Taft Manning British Colonial After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1782-1820 p.9.
[50] John Clarke British Diplomacy and Foreign Policy p.61.
[51] Ibid.
[52] John Clarke Britain Diplomacy and Foreign Policy p.61.
[53]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1 Discovery and Revolution p.312.
[54] Ibid.p.340.
[55]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1 Discovery and Revolution p.305.
[56] Ibid.p.204.
[57] Ibid.p.103.
[58] Klaus E.Knorr British Colonial Theories 1570-1850 p.201.
[59] Ibid.p.205.
[60] J.H.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2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2.
[61] Ibid.p.1.
[62] Ibid.p.2.
[63] Ibid.
[64] Klaus E .Knorr British Colonial Theories 1570-1850 London Frank Cass & Ltd.1963 p.205.
[65] Klaus E .Knorr British Colonial Theories 1570-1850 London Frank Cass & Ltd.1963 p.207.
[66] Ibid.p.208.
[67] Klaus E .Knorr British Colonial Theories 1570-1850 p.208.
[68] Jeremy Black Trade Empire and British Foreign Policy 1689-1815 the Politics of a Commercial Stat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p.184.
[69] Leonard W.Cowie Hanvoverian England 1714-1837 New York Humanities Press 1967 p.158.
[70] A.古德溫編:《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美國革命與法國革命,1763—1793》,第八卷,第563頁。
[71] Piers Brendo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1781-1997 New York Vintage Books 2010 p.13.
[72] T.O Lloyd The British Empire 1558-198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102.
[73]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I Discovery And Revolution p.448.
[74]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I Discovery And Revolution p.448.
[75] Klaus E .Knorr British Colonial Theories 1570-1850 p.208.
[76] Ibid.
[77] Ibid.
[78] John Nicholls Recollections and Reflections Personal and Political as Connected with Public Affairs during the Reign of George III Vol.2 London Printed for Longman 1822 pp.86-87.
[79] Klaus E .Knorr British Colonial Theories 1570-1850 p.209.
[80] Piers Brendo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1781-1997 New York Vintage Books 2008 p.15.
[81] Klaus E .Knorr British Colonial Theories 1570-1850 p.210.
[82] Hugh Edward Egerton A.P.Newton A Short History of British Colonial Policy p.258.
[83] Klaus E .Knorr British Colonial Theories 1570-1850 p.248.
[84] Ibid p.212.
[85] Piers Brendo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1781-1997 p.13.
[86] Piers Brendo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1781-1997 p.13.
[87] 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下),郭大力、王亞南譯,商務印書館1974年版,第181頁。
[88] 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下),郭大力、王亞南譯,商務印書館1974年版,第163頁。
[89] 同上書,第167頁。
[90] 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67頁。
[91] 同上書,第175頁。
[92] 同上書,第176頁。
[93] 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64頁。
[94] 同上。
[95] 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45頁。
[96] 同上書,第186頁。
[97] 同上書,第185頁。
[98] 同上書,第186頁。
[99] 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86頁。
[100] 同上書,第176—177頁。
[101] Ramsay Muir A Short History of 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Vol.2 The Modern Commonwealth 1763-1919 London George Philip and Son 1927 p.127.
[102] Ramsay Muir A Short History of 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Vol.2 The Modern Commonwealth 1763-1919 London George Philip and Son 1927 p.127.
[103] 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86頁。
[104] 同上書,第187頁。
[105] 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87頁。
[106] C.R.Fay Great Britain from Adam Smith to the Present Day London New York Longmans Green and Co 1928 p.3.
[107] 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92頁。
[108] Klaus E.Knorr British Colonial Theories p.193.
[109] Ibid p.128.
[110] Ibid.p.197.
[111] Stephen Taylor Hanoverian Britain and Empire Woodbridge The Boydell Press 1998 p.296.
[112] 轉引自陳志瑞博士論文《自由與保守——埃德蒙·伯克的政治思想》,第40頁。
[113] 同上。
[114] To Admiral Augustus Keppel November 1779 Correspondence of Edmund Burke Vol.IV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8 p.196.
[115] To Sir Charles Bingham October 1773 Correspondence of Edmund Burke Vol.VI p.475.
[116] To Charles O'Hara 17 August 1775 Correspondence of Edmund Burke Vol.IV p.187.
[117] H Weiner ed Great Britain Foreign Policy Vol.3 p.2110.轉引自王覺非《近代英國史》第311頁。
[118] The Works of the Right Honorable Edmund Burke Vol.II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899 pp.89-120.
[119] Ibid.pp.89-120.
[120] Edited by George Bennete The Concept of Empire-Burke to Attlee 1774-1947 p.40.
[121] Edited by Stephen Taylor Hanoverian Britain and Empire p.290.
[122] Edited by George Bennete The Concept of Empire-Burke to Attlee 1774-1947 p.41.
[123] Ibid.p.42.
[124] Edited by Stephen Taylor Hanoverian Britain and Empire p.291.
[125] Edited by George Bennete The Concept of Empire-Burke to Attlee 1774-1947 p.42.
[126] Ibid.
[127] Edited by Stephen Taylor Hanoverian Britain and Empire p.295.
[128] Ibid p.296.
[129] W.D.Hussey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1500-1960 p.146.
[130] W.D.Hussey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1500-1960 p.147.
[131] Edited by George Bennete The Concept of Empire-Burke to Attlee 1774-1947 p.50.
[132] 查爾斯·詹姆斯·福克斯(Fox Charles James 1749—1806),英國政治家,輝格黨下院領袖。在第一屆羅金厄姆政府中出任英國歷史上第一個外交大臣,主張無條件承認美洲殖民地的獨立,1783年出任波特蘭公爵政府國務大臣,提出改革東印度公司的「福克斯法案」,法國革命期間,他反對英國對法國的革命政權開戰。
[133]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1 Discovery And Revolution p.113.
[134] D.D.Hom May Ransome English Historical Documents 1714- 1783 Vol.X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69 p.821.
[135] Edited by George Bennete The Concept of Empire-Burke to Attlee 1774-1947 p.50.
[136] Edited by Stephen Taylor Hanoverian Britain and Empire p.297.
[137] ④Edited by George Bennete The Concept of Empire-Burke to Attlee 1774-1947 p.51.
[138] Iain Hampsher-Monk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Edmund Burke Documents in Political Ideas London New York Longman 1987 p.153.
[139] Edited by George Bennete The Concept of Empire-Burke to Attlee 1774-1947 p.53.
[140] Iain Hampsher-Monk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Edmund Burke p.155.
[141] J.Steven Watson The Reign of George 1760-1815 p.311.
[142] 轉自陳志瑞博士論文《自由與保守——埃德蒙·伯克的政治思想》,第45頁。
[143] Edited by George Bennete Concept of Empire-Burke to Attlee 1774-1947 p.54.
[144] Ibid.p.55.
[145] Speeches in the Impeachment of Warren Hastings Esquire February 19 1788 From the Works of the Right Honorable Edmund Burke Vol.X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899 pp.144-145.
[146] H.H.Dodwell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V British India 1497-1856 Cambridge At the University Press 1929 p.312.
[147] W.D.Hussey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p.147.
[148] 布賴恩·拉平:《帝國斜陽》,錢乘旦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9頁。
[149] W.D.Hussey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p.147.
[150] 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192頁。
[151] Ieonand W.Cowie Hanoverian England 1714-1873 London 1978 p.365.
[152] A.W.Ward G.P.Gooch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British Foreign Policy 1783-191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22 Vol.I p.143.
[153] A.B.Keith Constitutional History of the First British Empi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0 p.136.
[154] A.P.Newton P&J Ewing The British Empire Since 1783 It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ondon Methuen 1929 p.3.
[155] A.P.Thornton The Imperial Idea and Its Enemies A Study in British Power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1985 p.7.
[156] J.H.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2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22.
[157] Ibid.p.23.
[158] J.H.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2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22.
[159] A.P.Thornton The Imperial Idea and Its Enemies A Study in British Power p.7.
[160] Martin Kitchen The British Empire Commonwealth A Short History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1996 p.13.
[161] Wallace Brown The Good Americans —The Loyalists in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And Company Inc.1969 p.226.
[162] Leslie F.S.Upton ed.Revolutionary versus Loyalist The First American Civil War 1774-1784 London Blaisdell Pubilshing Company 1968 p.65.
[163] Paul H.Smith The American Loyalists Notes on Their Organization and Numerical strength The William and Mary Quarterly Third Series Vol.25 No.2 pp.259-277.
[164] Peter Force ed American Archives Fifth Serise From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July 4 1776 to the Definitive Treaty of Peace with Great Britain September 3 1783 Vol.1 Washington D.C.St.Clair & force 1848—1853.p.1410.
[165] William H.Nelson The American Tory Boston Beacon Press 1968 p.68.
[166] Henry S.Commuger Documents of American History Vol.I p.119.
[167] Robert Ernst A Tory-eye View of the Evacuation of New York New York History Vol.64 No.4.1983 p.382.
[168] J.Holland.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VI Canada and Newfoundla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0 p.187.
[169] Ian Barnes The Historical Atla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p.252.
[170] William Hunt The Political History of England Vol.X New York 1969 p.242.
[171] Lord Elton Imperial Commonwealth p.281.
[172] Alexander Clarenee Flick Loyalist in New York During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Honolulu Hawaii University Press of the Pacific 2002 reprinted from the 1901 Edition pp.177-179.
[173] J.Holland.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VI Canada and Newfoundland 930 p.192.
[174] A.Shortt & A.G.Doughty Documents Relating to the Constitutional History of Canadian 1759-1791 Vol.I Ottuwa Canadian Archivees 1918 p.742.
[175] J.Holland 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VI Canada and Newfoundland p.196.
[176] 宋家衍:《楓葉國度——加拿大的過去與現狀》,山東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56頁。
[177]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II New Continents and Changing Values.pp.724-725.
[178] W.D.Hussy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1500-1961 p.138.
[179]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I Discovery and Revolution p.62.
[180] Percival Spear The Oxford History of Modern Indi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p.77.
[181] Percival Spear The Oxford History of Modern India p.77.
[182] 甘迺迪·O.摩根主編:《牛津英國通史》,王覺非等譯,商務印書館1993年版,第435頁。
[183] 轉引自錢乘旦《工業革命與英國工人階級》,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35頁。
[184] Piers Brendo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1781-1997 p.19.
[185] Eric Williams Capitalism & Slavery London Lowe and Brydone Ltd 1964 pp.32-33.
[186] C.W.克勞利等編:《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動亂年代的戰爭與和平,1793—1830》,第9卷,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組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769頁。
[187] Eric Williams Capitalism & Slavery London Lowe and Brydone Ltd.1964 pp.34 36-37.
[188] C.W.克勞利等編:《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動亂年代的戰爭與和平,1793—1830》,第9卷,第770頁。
[189] James Walvin Slavery and British Society 1776- 1846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2 p.3.
[190] Christopher Lloyd The Navy and the Slave Trade The Suppression of The African Slave Trade In the Nineteen Century London Frank Cass and Company Limited 1968 p.5.
[191] Piers Brendo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1781-1997 pp.16-17.
[192] Debates in the House of Commons on the salve trade 12 and 21 May 1789 from Edited by A.Aspinall and E.Anthony Symith English Historical Documents 1783-1832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59 pp.795-801.
[193] Frank J.Klingberg The Anti—Slavery Movement in England A Study in English Humanitarianis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26 p.31.
[194] Chritoopher Leslie Brown Moral Capital Foundations of British Abolitionism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06 p.64.
[195] Thomas C.H.The Problem of Freedom Race Labor and Politics in Jamaica and Britain 1832-1938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2 p.24.
[196] Kenneth Morgan Slavery and The British Empire—From Africa to Americ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p.148.
[197] 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上卷),第354頁。
[198] Edited by A.Aspinall E.Anthony Smith English Historical Documents Vol.VIII 1783-1832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pp.795-801.
[199] Seymour Drescher Capitalism and Antislavery British Mobilizat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p.70.
[200] George R.Mellor British Imperial Trusteeship 1783-1850 London Faber and Faber Limited 1951 p.46.
[201] Piers Brendo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1781-1997 p.28.
[202] George R.Mellor British Imperial Trusteeship 1783-1850 London Faber and Faber Limited 1951 p.7.
[203] W.D.Hussy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p.147.
[204] 「那波布」:Nabobs 即英印富翁、暴發戶,又叫「東方財主」,專指那些在印度發財後回到英國的東印度公司職員。
[205] 克萊武(Robert Clive),英國殖民主義者,為搶奪印度殖民地曾立下汗馬功勞。他在1757—1760、1765—1767年出任英屬孟加拉總督,任間收受賄賂,強取豪奪,給印度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1773年他在英國議會被控犯有濫用職權罪,但被宣布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