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業革命與英帝國的發展
2024-10-09 08:46:35
作者: 錢乘旦
美國獨立對英帝國來說是個沉重的打擊,此時的帝國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在印度,邁索爾的統治者海德·阿里(Hyder Ali,ruler of Mysor)率領軍隊在馬德拉斯大敗英軍,燒毀村莊。一位觀察家寫道:「由於外部的攻擊和內部重壓,帝國正在四處崩潰。」[2]1781年11月25日,當英國首相諾思得知英軍在約克鎮投降的消息後,一改平日的沉著、穩重作風而揮臂狂呼:「哦,上帝,全完了!」 [3]許多外國觀察家認為,失去美洲殖民地將會使英帝國終結,就像西班牙帝國與荷蘭帝國一樣,英國應該退居二流國家之列。[4] 1783年,奧地利皇帝約瑟夫二世(Joseph II)就曾明確宣布「英國已降為二流強國」。
喬治三世國王本人贊同多米諾理論:如果英國失去了13個殖民地,「西印度一定會尾隨它們」,愛爾蘭不久會變成獨立的國家,帝國就會毀滅。[5]他認為英國永遠不會從這一次失敗中恢復元氣,它將淪為歐洲一個微不足道的國家,他自己甚至想到了遜位。[6]
在美洲殖民地重創帝國身軀之時,許多英國人都持這種觀點。
那些在本國及其殖民地仍然實行重商主義體制的其他歐洲國家對此甚感慶幸,他們認為,一旦英帝國終結,他們可以在以前被禁止的美洲殖民地做買賣,就會減少英國的出口,最終會導致英國破產。[7]在英國,許多人對帝國也失去了興趣,甚至不願意再擁有帝國。他們認為「在經歷了北美的事件後仍繼續考慮殖民地事務是瘋狂的」[8]。
然而,事實卻與他們的設想相反,失去了美洲殖民地的英帝國並沒有就此垮掉,相反在以後的一百年裡卻變得越來越大,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成了「日不落帝國」。這個看似矛盾的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工業革命的發展及其引起的英國政治、經濟、社會、宗教的變化。
18世紀中期開始,英國開始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對英國的政治、經濟、社會造成了巨大影響,引起了英國社會的全面變革。在這場劇烈的變革中還產生了新的帝國思想,影響了政府的決策,英國政府及英國人對帝國的態度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工業革命首先是一場經濟變革,表現在工業革命使社會生產力有了驚人的發展。工業革命開始後,主要工業相繼以機器生產代替手工生產,以工廠製取代作坊制和手工工場制,結果這些工業部門的生產量和勞動生產率均有較快的增長。以棉紡織業為例,1780—1800年,不列顛原棉消費由655萬磅增加到5160萬磅,與原料投入的迅速增長相併行,英國棉紡織產量也迅速增長,由1785年的4000萬碼增至至1850年的20億碼,增加49倍。到1812年,僅一個紡工生產的棉紗數量就相當於珍妮機發明之前200名紡工在同樣時間裡所生產的棉紗。[9]英國的煤炭產量在1700年為250萬噸,1750年為475萬噸,1800年為1000萬噸,1829年為1600萬噸。[10]尤其重要的是,英國經濟的增長是和勞動生產率提高並行的,據估計,1827年,有一家棉紡廠750個工人利用機器生產了相當於20萬個手紡工所生產的棉紗。[11]
英國的經濟地位也發生了根本變化,它的工業不僅在歐洲,而且在全世界獲得領先地位,成了「世界工廠」。1750年,英國鐵的產量還比不上法國,1848年已經超過世界上所有國家的總和。至1820年,英國生產了全世界煤產量的75%,生鐵產量的40%。它的工業總產值占全世界工業總產值的一半。[12]1801—1851年,英國國民生產總值增長125.6%,1700—1780年,英國工業年均增長率是0.9%—1%,1780—1870年已超過3%。這個數字雖然不如20世紀有些國家發展速度那麼快,但是在當時的世界上確實是驚人的。
英國工業的蓬勃發展,使英國迅速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它一個國家的生產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總和還要多。英國已經深深地捲入了世界經濟發展潮流,機器大工業不僅生產出可供世界市場的消費品,而且還產生了世界市場所需要的交通和通信工具。隨著工業革命向歐美其他國家的擴散,建立在資本主義大工業基礎上的近代世界市場開始形成。工業資本逐漸占據了統治地位。由此,英國工業革命開創了世界經濟史上的新階段。
作為「世界工廠」,英國龐大的遠洋船隊把數不盡的工業品運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運回國,加工成工業品,然後再運出去。英國在原材料和生活資料供應以及產品的銷售方面越來越嚴重地依賴於海外市場,1740年英國工業產值為2420萬英鎊,其中出口額僅為630萬英鎊,1770年英國工業產值增為3690萬英鎊,出口1120萬英鎊。1800年英國工業產值增至6820萬英鎊,出口額為2350萬英鎊。[13]由於工業革命的發展,1760—1810年,英國的進出口貿易都增長了3倍多(見表2-1),對外貿易成了英國經濟迅速發展的生命線。總之,工業革命的發展,為英國的帝國擴張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基礎,同時對外貿易的發展又產生了帝國擴張的內在動力。
表2-1 1760—1819年英國對外貿易(單位:千英鎊)
資料來源:Chris Cook and John Stevenson:British Historical Facts,1760- 1830,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0,p.185.
工業革命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與政治革命。工業革命使英國人口迅速增長,18世紀40年代以前,英國人口年均增長率只有0.25%,而18世紀80年代至19世紀20年代,英國人口年均增長率為1.45%。人口增長不僅是因為出生率提高,更主要的是工業革命為人口增長提供了物質條件,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
工業革命還改變了英國社會結構,原來的三層式社會結構逐漸被破壞。工廠制的發展使廠房、機器設備、原料及能源等一切生產資料集中到資本家手中,大機器工業的發展,在創造無產階級的同時,也創造了一個工業資本家階級。作為工業革命最重要的社會產物,工人階級和資本家階級形成並壯大起來。
英國社會經濟巨大的變化自然會影響到英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影響到英國人的帝國觀念。工業革命把尚處於世界市場之外的一切民族和國家統統捲入了世界貿易的漩渦。七年戰爭結束後,英國不但在北美和印度,而且在世界貿易的海洋線路上都取得了霸主地位。國內工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經濟實力的壯大以及英國在海上的絕對優勢地位等,都使英國人更努力地去橫跨大洋,尋找新市場。[14]
迅速發展的工業化使英國能夠大規模地調動資源,組織力量,發展先進的軍事技術。而18世紀後半期,英國人開始在太平洋進行系統的探險活動,以期找到未知的南方大陸(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並使之成為英國原料的倉庫和英國工業品的銷售市場。[15]
相應的,英國帝國政策的目標也由開拓殖民地,壟斷殖民地的貿易,轉移到擴大在全世界的貿易,控制戰略基地,以此來保衛帝國貿易,英帝國的利益已從美洲轉向東方。[16]工業革命中興起的工業資產階級迫切要求擯棄重商主義殖民體制,廢除對殖民地的貿易壟斷,實行自由貿易,以便使英國也可以到其他國家的殖民地進行貿易。
在這種形勢下,舊的重商主義殖民理論的根基發生動搖,自由貿易的呼聲越來越高。為了滿足生產發展的需要,工業資產階級迫切要求開放印度及東方市場,擴大英國工業產品的銷售,廢除對殖民地的貿易壟斷。根除舊的重商主義殖民體系的弊端,實行自由貿易成了英國政府所要努力實現的目標。英國著名思想家埃德蒙·伯克關於帝國問題的一系列演講,實際上代表了英國工業資產階級的觀點。
相應的,英國政府對於帝國的態度發生了轉變。英國此時強調的是占據貿易貨棧及戰略基地而非像17世紀那樣拓殖土地[17],它們儘量避免拓殖那些可能會對母國造成競爭的殖民地,也就是說,英國開始對拓殖新的殖民地不感興趣。第一英帝國解體後,英國所占領的殖民地大都對英國的貿易及戰略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印度是英國重要的原料產地和巨大的產品銷售市場,也是對中國貿易的橋頭堡,在東西方貿易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直布羅陀是地中海的門戶,具有重要戰略地位;西印度群島殖民地盛產蔗糖等熱帶產品,且地理位置重要;英國保留加拿大,主要是把它作為英國對美洲中西部貿易的通道。[18]實際上,美國獨立後,西印度殖民地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西印度生產的蔗糖產量激增,成為1815年前英國在殖民地利潤的主要來源。[19]對於英國來說,對外貿易要比統治殖民地更為重要,對於獲取新的殖民地,英國政府已經沒有太大的興趣,這與第一英帝國時期的殖民政策有很大不同。1782年謝爾本伯爵(theEarl of Shelburne)提出「我們的貿易優先於統治」的口號,便是對第二英帝國基本原則的最好闡述。[20]雖然第一英帝國解體之際,舊的重商主義殖民理論還沒有徹底退出歷史舞台,但是自由主義已經開始登上了歷史舞台,並且逐漸占據了主導地位。英國政府的殖民政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這種趨勢的影響。廢除對殖民地的貿易壟斷,實行自由貿易成了英國政府所要採取的殖民政策,成了英國政府努力實現的目標。
曾幾何時,英國朝野還有人對帝國的解體悲觀異常。1775年10月,謝爾本看到帝國的瓦解已無可挽回,他在給理察·普賴斯(Richard Price)[21]的信中曾悲哀地說:「政府同意美洲獨立之日,便是大不列顛太陽隕落之時,我們將不再是個大國和受尊敬的民族。」[22]
但是美國獨立之後,這種悲觀的思想迅速改變。
其實,英國雖然在美洲遭到了失敗,但在其他地方,英國的殖民地卻在擴大。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由於英印殖民當局的努力,不但打擊了法國妄圖重返印度的企圖,而且通過一系列戰爭,將英國在印度的統治範圍不斷擴大。在北美,受益於《魁北克法》的影響,魁北克法裔居民成了反對美國獨立戰爭的主力,加上大量效忠派分子從美國湧入,英國對於加拿大和新斯科舍的拓殖範圍進一步擴大,地位進一步鞏固。在經濟上,丟掉美洲殖民地並沒有損害英國的海外貿易,英國仍是那些非歐洲產品如茶葉、蔗糖、絲綢、棉花等主要產品的經銷商。儘管美國獨立戰爭使英國損失慘重,但英國可以憑藉其強大的經濟實力,比其他國家更容易從失敗中恢復過來。英國是所有參加這場戰爭的國家中受損失最小的國家。[23]
表2-2 1763—1791年英國對北美殖民地的進出口總額(千鎊)
資料來源:P.J.Marshall,The Oxford history of British Empire,Volume II,The Eighteenth Century,p.103.
從表2-2可以看出,美國獨立後,英國對美國的出口仍然在快速增加。美國獨立後最初幾年英美之間的貿易額有所回落,但是1787年以後又開始迅速增長。從美國方面來看,與英國的貿易反而變得更為重要,1795、1798、1801年美國出口到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的貨物總額為6324066美元、11978870美元和30892300美元。而同一年份美國出口到世界其他地區貨物總額只是47855556美元、61527097美元、93020513美元。這些年美國從英國進口的貨物總額分別為23296591美元、14275161美元和39398620美元,占美國進口總額的1/3。[24]美國獨立之後的和平年代,英國的國債減少到1000萬英鎊,進出口總值從1782年的2000萬英鎊激增到1790年的4000萬英鎊。[25]而英國的死對頭法國雖然通過美國獨立摘掉了「英王皇冠上的明珠」,但卻損失巨大,後果難以估量[26],它僅為參加北美獨立戰爭就耗去20億鋰軍費,為籌措這筆巨額款項,法國大舉借債,利息高達10%—20% 。據估計,1784年法國國債的年利息就高達1.25億鋰,到1789年這個數字提高了兩倍。而在1788年法國的財政預算中,支出額為6.29億鋰,收入只有5.03億鋰,虧空1.26億鋰。開支項目中,僅國債利息就高達3.18億鋰。[27]沉重的債務負擔,迫使法國國王召開三級會議,以解決財政危機,進而導致了法國大革命的爆發。
所以,在英國國內,大多數人對於美洲殖民地的脫離並不悲觀,經過一連串失敗後,那種認為英國可以重新返回美洲殖民地的想法消失了,但失去美洲殖民地會毀掉英格蘭的想法也煙消雲散了。[28]英國的政治家及普通民眾把1783年帝國的消失看成是一個穩步發展、充滿希望的事,有的人甚至主張放棄帝國。同時,美國獨立戰爭時期喬治三世國王的權力正處於頂峰,因此英國有些政治家認為,喬治三世及其政府想在整個帝國範圍內攻擊自由派,他們因此對美國表示同情。著名的思想家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就認為:「英國應當用殖民地對她的感情紐帶來保持殖民地。如果他們想獨立,英國應允許它們獨立。」 [29]當美洲殖民地經過長期鬥爭並最終分離之時,英國人幾乎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30],比如,幾年後,謝爾本伯爵說:「在經歷了北美所發生的事情後再來考慮殖民地似乎有些發瘋。」[31]有的英國人甚至認為,在美洲恢復英國的權威並無益處,他們害怕這會在英國加強國王的權威。[32]
在這種厭惡戰爭、同情美國、反對專制的政治氛圍中,接替諾思政府的羅金厄姆(Lord Rockingham)政府不但接受了美國獨立,而且歡迎它的獨立。[33]英國在《巴黎和約》中對美國也十分慷慨,將阿巴拉契亞山以西大片土地給了美國,由此美國的邊界大大擴展,北到大湖區及聖·勞倫斯河,西至密西西比河,南到北緯31度線,與東佛羅里達劃界,美國人還保有在英屬北美海域捕魚的自由。[34]美國的領土由90萬平方公里擴大到230萬平方公里,版圖增加近1.5倍。[35]
但是,美國獨立之後,儘管英國政府對獲取新的殖民地不感興趣,並奉行「貿易優先於統治」的原則,這卻並不表明英國政府不想再要帝國,不想再要殖民地。相反,對於英國殘餘的殖民地,英國依然牢牢守住,決不放棄。而且,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英屬印度殖民地的範圍大大擴大,1783年2月17日小皮特(William Pitt,the Younger)在議會對《巴黎和約》條款進行辯論時無比激動地說:「我們要以勇敢、果斷的勇氣去審視我們剩下的殖民地,我們要加強力量,打擊干涉我們的敵人,撫慰我們舊的朋友。業已發生、經過真正智慧檢驗過的英國及個人的災難,大半已改正。」[36]小皮特在下院講道:為避免帝國進一步肢解,散落的帝國應當「靠感情和互惠的紐帶」團結在一起。[37]英國在經歷了「美洲失利這一恥辱」之後,他們所必須做的是正視現實,吸取教訓,調整政策,治理好現有的殖民地。
英國之所以要保住殘存的帝國,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考慮。
首先,美國獨立戰爭後英帝國所剩下的殖民地,大都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對英帝國的貿易有巨大的作用,英國自然不會再放棄它們。而且,隨著英國工業革命的發展,英國生產力開始飛速發展,英國也需要這些殖民地來充當英國工業品的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在英美進行和平談判之時,英國負責內政及殖民事務的大臣謝爾本伯爵便已形成了和談政策,保有加拿大殖民地是一個基本前提。他還把英國印度和加勒比殖民地看成是英國未來最珍貴的財富。[38] 1782年7月9日,美國代表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在同英國代表理察·奧斯沃德(Richard Osuald)談判時突然提出撤走全部英軍,承認美國獨立,把英屬加拿大疆界限制在聖勞倫斯河谷,保證美國在紐芬蘭的捕魚權作為實現和解的必要條件。同時,他還提出英國賠償美國戰爭損失50萬或者60萬英鎊;英國議會需公開承認給殖民地造成了苦難,犯了錯誤,美英應該達成貿易互惠協議,並「自願將加拿大與新科新舍交給美國」[39],其理由是如果英國將加拿大割讓給美國可以避免來日重動干戈。但是接受美國的要求、放棄加拿大殖民地對英國來說是極大的恥辱,英國國王及國內輿論也會反對。[40]因而雖然英國政府對於美國獨立這一要求慷慨應允,並將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的廣大地區交給了美國,使美國的領土擴大了一倍多。但是對於美國提出來的「要求英國自願將加拿大、新斯科舍交給美國」這一要求則堅決不同意。[41]這樣,為了獲得英國對獨立事實的承認,在接下來的巴黎談判中,美國不敢再繼續堅持對加拿大殖民地的領土要求。
1782年7月4日上台的謝爾本政府執行與美國和談的政策,這實際上是捍衛帝國未來的政策。[42] 1782年8月9日英國內閣會議做出決定:1774年《魁北克法》擴大了的加拿大應該縮小,但不得小於1763年10月《王室詔諭》所規定的界線。[43] 7月,加拿大總督蓋伊·卡爾頓(Sir Guy Carleton)收到謝爾本的指示說:「法美將海陸並進,進攻加拿大的計劃已傳到了倫敦。」謝爾本寫道:「我特別希望你盡一切可能注意新斯科舍以及加拿大的安全。你應該在你的職權範圍內儘可能搜集一切情報,調動一切可以幫助的力量保護我們所占領的北方領土。」 [44]
而且美國獨立以後的英屬北美殖民地儘管人口稀少,面積不大,自然條件十分惡劣,但對於英國來說仍然十分重要。1782年,曾任過麻薩諸塞殖民地總督的托馬斯·波納爾(Thomas Pownall)在論及加拿大的重要性時說:「英國保有其西印度的種植園,占有魁北克及新斯科舍,對大不列顛來說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為這些島嶼提供木材、魚、生活用品等各種供應」;「占有這些殖民地對英國海上霸權是必需的,沒有它,英國在北美海域就沒有海軍基地,而且也不能提供足夠的物品,以抵擋一些北歐國家曾經努力建立的反英壟斷」。他還認為「魁北克省地域廣闊,物產豐饒,可以變成一個很大的貿易源泉。占有新斯科舍省的海軍基地,對保護北美的漁民也是必需的」。[45]
因而他竭力主張英國保持對加拿大的占領。其次,新成立的美國各自為政,內部混亂,前途不明,使得英國政府堅持保留北美殖民地。英國政府在1783年《巴黎條約》中慷慨允許美國獨立,並將阿巴拉契亞山脈到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大片土地給了美國,使其領土由90多萬平方公里擴大到230萬平方公里,版圖增加了1.5倍,遠遠超過了它在戰場上贏得的地區。給予如此優惠的條款,是因為剛上台的謝爾本政府希望擺脫國內反戰運動造成的困境,急於從北美戰場撤回英軍。英國把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廣袤領土慷慨贈予美國,一方面是因為急於拆散美法同盟,以便在歐洲大陸繼續與法國競爭;另一方面則是防範法國[46],同時還避免以後同印第安人進行戰爭。
這時,剛獨立的美國的弱點也十分明顯,它在外交上缺乏穩定的、有效的指導。由於沒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美國重新陷入各自為政的局面,各州政策不一,經濟上沒有前後一致的政策,它甚至有分裂的可能。這時英國無需做什麼讓步便可以恢復其在美國的市場,而占有北美殖民地原本就是希望保持「橫跨大陸到太平洋、向南到中西部的巨大經濟紐帶」[47]。因此,《巴黎和約》簽訂後,英國並沒有立即將這些土地完全交給美國,而是在邊境地區占領了一些軍事要塞。
最後,法國、西班牙各懷鬼胎,出於國際鬥爭的需要,英國也會保留殘餘的殖民地。1779年4月12日,法國、西班牙兩國在《阿蘭惠斯條約》(Treaty of Aranjuez,1779)中提出「收復失地」的要求,西班牙要收復直布羅陀、梅諾卡、牙買加、佛羅里達等殖民地,將英國人從宏都拉斯趕出去,分享在紐芬蘭的捕魚權。法國想恢復其在印度的統治地位,把英國人從紐芬蘭趕走,分享宏都拉斯的伐木場,收回塞內加爾和多米尼克島。[48] 1783年到1790年,英國人不再對殖民地的哲學命題進行爭論,殖民地被英國人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英國人在西印度的投資也急劇增加。[49]英國雖然在北美大陸失利,但在印度及其他地方卻取得了勝利。法國在印度的失敗增加了英國在東方建立一個新帝國的希望,這讓英國得到補償。[50]英國占領熱帶殖民地與它對法國、西班牙的仇視相連結,允許美國獨立,並不意味著英國會讓波旁王朝從中漁利。[51]因此英國外交大臣福克斯(Charles James Fox)堅決反對法國外長韋爾熱納(Charles G.Vergennes)提出的要英國放棄七年戰爭中獲取的大多數地方的要求。[52] 1781年11月法國派德·比西(De Bussy)率四艘戰艦駛向印度,企圖重新回到印度,恢復對印度的殖民統治。這一舉動讓英國人感到萬分震驚,首相謝爾本認為,美洲殖民地的丟失使得英國保住其在印度洋的地位變得極其重要[53],因為印度在東西方貿易中地位獨特,通向印度的航線成了英國經濟的生命線之一。在此後一個多世紀裡,英國外交政策一個重要目標就是保護印度,保護通向印度的貿易航線。針對法國的行動,英屬印度大總督沃倫·黑斯廷斯(Warren Hastings)進行了有效的抵制,擴大了英國在印度的勢力範圍,迫使法國放棄了在印度恢復其影響力的企圖。因而在談判中,英國對於法國提出的「在孟加拉國享有安全、自由、獨立」的商業行動這一要求也予以拒絕。[54]
對於那些將來有可能使英國陷入與列強的糾紛,使英國再次背上沉重負擔的殖民地,英國堅決放棄。這也是美國獨立戰爭以後英國帝國政策的變化之一。在這種政策的指導下,在和平談判中,英國對西班牙讓步很大,將面積廣闊的東西佛羅里達給了西班牙。佛羅里達原來由西班牙占領,1763年轉交給英國後,英國將它分成東、西兩個部分。西佛羅里達位於密西西比河與阿巴拉契亞河(The Apalachicola River)之間,那裡人口稀少,幾乎無防禦,1781年西班牙參戰後占領了西佛羅里達。在和談時美國代表約翰·傑伊(John Jay)一再呼籲英國政府應重新占領西佛羅里達,並坦率地講美國不喜歡西班牙控制這片廣大地區。[55]在傑伊看來,西班牙威脅了美國西進的希望,當務之急是儘快重建英國對西佛羅里達的占領。英國則認為,如果西佛羅里達無法恢復,東佛羅里達也就不值得再占領,因為它將耗費英國大量的防禦費用。[56]經過慎重考慮後英國放棄了佛羅里達,但作為交換,英國占領了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直布羅陀。
因此,對英國而言,1780—1783年是帝國政策的轉折點,舊帝國時期那種大量拓取殖民地、掠奪敵國所占領的殖民地並實行貿易壟斷的重商主義殖民政策,被以拓展貿易為主、奪取戰略要地以作為其海洋防衛系統的一部分的政策取代。帝國此時的首要目標是促進英國貿易,「貿易優先於統治」成了第二英帝國所賴以建立的總原則。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保衛歐洲與印度之間的海上交通成了英國政府考慮的首要問題,為了這一目的,英國首先將注意力集中到荷蘭在錫蘭(Ceylon,現斯里蘭卡)和開普(Cape)的海軍基地[57],並且試圖占有這兩個通向印度的最重要的戰略據點。到拿破崙戰爭時期,英國終於將這兩塊地方據為己有。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英國放棄了北美大片土地,將它慷慨地交給美國和西班牙。
美國獨立和第一英帝國解體是英帝國發展史上一件十分重大的事情,英國國內對此也議論紛紛,有些人失望、有些人悲觀、有些人高興,還有許多人對帝國的發展問題提出了有益的建議。
還在英國與美洲殖民地爭吵之時,英國民眾對大洋彼岸親戚的反叛已感到失望。起初有人建議英國應該在美洲保留一些堡壘,還有人提議建立一個帝國聯盟,在這個聯盟中,有一個共同的國王,美洲殖民地派代表參加英國議會,帝國內部實行自由貿易。[58]但是形勢的發展迫使他們不得不接受現實,儘管當時有一些失敗主義的論調,如諾斯勳爵曾哀嘆說:「如果沒有發現新大陸,歐洲會過得更好一些」[59],多數人還是接受了現實,他們對於美國獨立並不感到懊悔。由於多年來英國在北美負擔沉重,加上亞當·斯密自由貿易思想的影響,相當一部分英國人認為美國獨立使英國扔掉了一個巨大的包袱,對英國是件好事。大多數英國人可能既不理解,也不希望再次變成殖民大國[60],甚至幾年過後,謝爾本伯爵仍說:「在經歷了北美殖民地事件之後考慮殖民地有些瘋狂。」[61]許多英國人甚至認為,整個帝國政策都是錯誤的,帝國對加強英國國力貢獻甚少,幾代政治家的辛苦工作毫無結果,只是一個金色的夢。[62]英國在美洲的失敗表明,英國政治家無法勝任將殖民地團結在一起的使命,在付出了諸多努力,花費了巨額錢財仍遭到可恥的失敗之後,很少有人希望重建一個帝國。[63]所以當時就有人說:「美洲十三個殖民地與英國政府分離未必是件壞事。」[64]
針對美國獨立,英國許多學者發表文章表達自己的看法。有人認為美國獨立使英國丟掉了一個相當大的財政負擔,因此「擺脫統治和保護殖民地的費用是美國獨立的一個有益的後果」[65]。一位叫喬治·查爾莫斯(George Chalmers)的學者同樣認為:「當這個國家每年節省了巨額的軍事和內政管理的費用之時,很難說它們也喪失了商業利潤。」[66]他還說:大不列顛由於解放殖民地獲得了霸權:「我曾一直認為,現在也認為,從1763年到叛亂的前奏,這些殖民地對英國霸權是種平衡力量,而不是英國力量的支柱……如果這是真的,那麼我們的資源、我們的力量就在於聯合王國的人民,通過幾項放棄殖民地的條例,我們損失了什麼?我們損失了人口嗎?沒有。我們損失了財物嗎?沒有。和平時期他們將是代價昂貴的建設嗎?是的。在戰爭期間他們仍將是虛弱的源泉嗎?是的。」[67]
美國獨立之後,英國國內由於工業革命的迅速發展,英國經濟更加需要美國的原材料及廣闊的市場,而獨立的美國並沒有退出英帝國貿易發展的軌道,英美之間傳統的貿易關係也沒有因為美國獨立而中斷。相反,美國獨立以後英國與美國之間的貿易額急劇增長,英國向北美年均出口額由1751—1755年的130萬英鎊增至1786—1790年的200萬英鎊。[68]1763年,英國與美國的貿易額為200萬英鎊,到1793年增為300萬英鎊,到1800年增為700萬英鎊。[69]由於工業革命的迅猛發展,英國國內對棉花的需求劇增,導致美國對英國的棉花出口,尤其是皮棉出口急劇增長,美國生產的皮棉可以滿足英國蘭開郡機器紡織所需的棉花。1784—1792年,英國進出口貿易額增加了70%,並且證明了美國是個在不斷擴大的極好市場。而1788—1792年,英國對美國的出口額增加了兩倍半,其中87%是製成品。[70]18世紀90年代前,英國供應了美國4/5的進口貨物,美國1/2的貨物也是出口到英國。[71]跨大西洋貿易的繁榮印證了亞當·斯密的貿易自由比貿易壟斷優越的理論。
這種形勢使得英國國內一些自由貿易的支持者認為:舊的殖民體系並不十分必要。[72]美國獨立終止了英國對美國的貿易壟斷,英國的工商界對此十分歡迎。謝爾本政府當初之所以對美國十分慷慨,將大片土地給了美國,一個很重要想法便是想把美國納入英國貿易體系。謝爾本在他辭職時曾對他的朋友阿貝·莫萊特(Abbe Morellet)寫道:「你將會在和平條約中看到偉大的自由貿易的原則,這個原則自始至終一直激勵著他們。我會毫不猶豫地申明我的觀點:從已承認的這個原則方面看,和平是件好事。」[73]
許多英國人認為,丟失美洲殖民地不會減少英國與殖民地之間的貿易,「無論戰爭何時停止,英國與它的美國兄弟之間老的雙邊貿易會重新開始」;失去美國,大不列顛能夠保持與美洲貿易的巨大利潤,除了「貧瘠、蒼白的主權外」,母國毫無損失,因此丟掉美洲殖民地對英國是有益的。[74]
美國獨立對英國工商業的一個好處是放開了對美貿易的桎梏,英國造船業也因此失去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這對英國蓬勃發展的工業生產及對外貿易有一定的幫助。因而有人對英國失去美洲貿易壟斷權,美國船隻從帝國貿易中被清除出去而大為讚賞,他們認為:英國從美國獨立所獲得的「一個很重要的好處是恢復了有價值的造船貿易」,而在過去,「英國各個港口的大部分船隻都是在美洲製造的」。[75]喬治·查默斯也得出結論:丟失殖民地給英國帶來了「真正的好處」,他說:「我們很幸運,法國人真的瞎了眼,他們極其慷慨地援助英國殖民地獨立,就像沒有看清他們干涉的價值何許,沒有看清他們的援助給英國帶來的真正的好處。」[76]
在上述思想的基礎上,對1783年之後英帝國所剩下的部分,有人提出更激進的想法,他們十分懊悔英國沒有將加拿大也一起放棄。[77]例如有位叫約翰·尼克爾斯(John Nicholls)的人就堅持認為:「對於加拿大諸省,很難保護它們,使之免受美國的攻擊。上加拿大可能希望加入美國,而下加拿大則沒有英國的價值觀念。」尼克爾斯強調:「加拿大的木材比挪威的木材質量差,其皮毛貿易可能對擁有該項貿易壟斷的西北公司是有利的,它對英國的價值與占有殖民的花費根本不成比例。」最後,他大聲發問:「我們已經在這些省花了多少錢?如果要保衛他們,我們還要浪費多少錢?」[78]詹姆斯·安德森(James Anderson)則從另一方面闡述了殖民地獨立是不可避免的,他指出:「審視強大、富裕的英帝國……我們必須認識到,英國本身作為重要的國家,美洲是其額外的附屬物,與她沒有必然的聯繫。因此,我們的目標應是保存目前母國的力量,使殖民地獨立分開——它們從來不能與英國相連成一個緊密統一的帝國,它們遲早會與英國分離,英國必須為此早做準備。」[79]功利主義的代表人物邊沁談到殖民地時也明確地提出:「放棄你們的殖民地,因為你們無權統治它們,因為它們也沒有真正被你們統治,因為這違背它們的利益,因為你們不能從統治它們中獲得任何利益。」[80]
美國獨立標誌著第一英帝國的瓦解,在帝國瓦解的過程中,英國損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那種認為殖民地對母國有益的重商主義理論受到質疑[81],伴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新的自由貿易理論已經產生。這些都將影響人們對殖民地附屬國的認識,使人們對英國殖民統治進行反思。[82]但是那些認為殖民地對英國毫無益處,主張放棄所有殖民地的主張卻並未被英國政府採納,而頑固地堅持占有、掠奪殘餘殖民地的思想也從未消失,未被人說服。美國獨立未導致人們對殘餘帝國的熱情普遍冷淡,而擔心所有殖民地最終都將取得獨立的思想也未能廣泛傳播。[83]
因此,第一英帝國的坍塌是與第二英帝國的建立相伴而來的,從美國獨立這一教訓中英國政府也認識到,更明智地統治殖民地是一件緊迫的事。在此之後,改進帝國統治變得緊迫了,當13個殖民地反叛時,加拿大卻表示效忠英國,因而英國統治階級的多數人認為,太多的政治自由促進了民主精神,反過來引發革命,導致獨立。[84]這種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英國新的帝國政策的制定,1782年8月康華利將軍在約克鎮投降時,英國在海上打敗了法國艦隊,英國人又恢復了在海上的霸主地位。在新的思想指導下,英國政府採取措施,捍衛英國仍然保留的殖民地。1784年英國頒布《皮特法案》,確立了英國在印度的雙重統治,英王與東印度公司共同統治印度,之後英國在印度的統治區域急劇擴大。1791年《加拿大憲法》則調整了英國在加拿大的統治政策。澳大利亞殖民地、斯里蘭卡、開普殖民地也相繼建立。儘管這些殖民地並非是英國政府刻意而為,但是在舊帝國的廢墟上,新的帝國已經開始建立並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