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王
2024-10-09 07:45:53
作者: 李白 杜甫等
柳
周邦彥
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1],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閒尋舊蹤跡。又趁酒哀弦[2],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3]。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悽惻,恨堆積。漸別浦縈迴[4],津堠岑寂[5]。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
[注釋]
[1]隋堤:隋煬帝為疏導汴水進入運河所修的汴河河堤。
[2]哀弦,指哀傷之弦。
[3]榆火:在清明節之前的寒食之日,皇帝取柳榆之火以賜百官近臣,是唐代皇宮的一種風俗。
[4]別浦:大水有小口旁通的地方叫浦,一般也是送別的所在。
[5]津堠:渡口稱津,哨所稱堠,這裡指渡口附近的守望所。
[點評]
折柳送別是古人長期保留的一個文化習慣。本詞題目曰「柳」,內容卻未寫「柳」,只是借「柳」傳情達意,充分表現了他對一位早年情人的無限思念。全詞三闋,是為長調,分別為回憶當年隋堤送行的情景、眼前又將分別的傷感和漸行漸遠之後對於故地的留戀與相思。詞人融情入景,在綺麗的描寫中見其纏綿悲壯之情。但無論是景語、情語,都能委婉深摯,曲折感人。
隋代無名氏曾有《送別》詩曰:「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本詞與之相比,很顯然是增添了更為深厚和更為豐富的思想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