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三到老大
2024-10-09 05:51:17
作者: 度陰山
韓林兒是劉福通戰友韓山童的兒子。當初兩人密謀造反,韓山童被捕犧牲,韓林兒和老爹的教眾不得不過上東躲西藏的日子,直到劉福通使盡渾身解數,殺出一條血路,占據了亳州後,韓林兒喪家之犬一般的日子才告結束。1355年春,正當朱元璋在和州城對著怒氣沖沖的郭子興講道理時,劉福通已經把韓林兒迎到亳州,讓他登基稱帝,國號宋,史稱韓宋。劉福通無疑是偉大的,自己有力量稱帝,卻把這個尊位讓給好戰友的孩子,當然這也是形勢所迫:韓山童在白蓮教中屬於教主級別的人物,而劉福通的造反又打著白蓮教的招牌,人不能忘本,因為「本」才是力量源泉。同時,韓宋帝國內部的大佬極多,和劉福通地位不相上下的為數不少,劉福通把教主的兒子韓林兒拉來站台,可謂聰明至極的做法。
韓宋帝國建立後的頭等大事,就是聯絡全國各地的義軍,而活躍在滁州、和州的郭子興自然也在他們名單中。那時候郭子興屍骨未寒,韓宋帝國就派來使者對少主郭天敘說:「你們的力量無法抵擋強悍的蒙古人,不如名正言順地成為我們的下級,以後跟著我們混,好處大大地有!」
郭天敘就和舅舅張天祐商議,張天祐表示強烈同意。於是他跟隨韓宋帝國使者抵達亳州,遞上了郭家軍領導人的名單。韓林兒指著上面的人名,隨意地說道:「朕封郭天敘為滁州、和州軍區一把手(都元帥),張天祐為二把手(右副元帥)……」然後他停了一下,「等一下,你們這裡是不是有個叫朱元璋的?」
張天祐確實沒有把朱元璋的名字寫進來。此時,他戰戰兢兢地回道:「是有這樣一個人,但是……」
「朱元璋為三把手(左副元帥),就這麼定了。」韓林兒說完,就把名單扔回給郭天敘。朱元璋至此成了滁州、和州軍區的三把手。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
朱元璋對這個受封的職務很不滿意。他和張天祐與郭天敘商議,認為加入韓宋帝國是在與虎謀皮。張、郭二人卻不以為然,並說出了令人無法拒絕的原因:「韓宋帝國兵強馬壯,正在醞釀北伐,我們勢單力薄,抱上這樣一棵大樹,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啊。」朱元璋琢磨了一下,覺得張、郭二人說得還是有點道理的,但讓他煩心的是,一把手郭天敘年輕且沒有任何管理和打仗經驗,張天祐雖然年紀一大把,卻缺乏智慧,又嫉賢妒能、優柔寡斷。能人最怕的就是頂頭上司是個廢物,而要命的是,自己必須聽這個廢物的話。
夏天來時,百花爭相綻放,朱元璋和顧問李善長談起了這些糟心的事。李善長採用逆向思維,提醒他:「權力這東西,不是給職務高的,而是給有能力抓住它的人的。我們這些人之所以來到你面前,可不是因為韓宋帝國的旗幟,而是因為你的威信。」
朱元璋秒懂——其實像他這樣的人,只是想借別人之口說出自己的心聲,讓他毫無心理壓力地去做他特別想做的事而已。由於和州的部隊是他一手訓練出來的,再加上和州城中的顧問和將領絕大多數都是他的人,所以很快郭天敘和張天祐就發現自己成了光杆司令。就當他們準備在內部製造矛盾反擊朱元璋時,朱元璋馬上轉移了他們的視線。在一次重要會議上,朱元璋建議:渡長江!
這個建議很有必要。當時和州城有三萬士兵,糧餉供應異常緊張,在幾次擊退元軍的進攻後,和州城發生了饑荒。如果堅守下去,不必等到元軍再來進攻,和州城就會因缺糧而陷落。要想解決糧食問題,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渡過長江,進入當時經濟最發達的江南地區。
可在郭天敘和張天祐看來,這簡直是天方夜譚:渡長江必須有水軍,但是和州城的部隊全是旱鴨子,除非長了翅膀飛過去。
懦夫眼中全是困難,而在豪傑眼中,困難只是暫時的,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朱元璋就是豪傑。有人建議他把和州的一部分商船改成戰艦,可他覺得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下,憑空建立一支水軍,希望太渺茫了,不如用現成的東西。他把目光瞄準了離和州不遠的巢湖,那裡有一支強勁的水軍,領導人是比郭子興造反還要早的白蓮教教徒趙普勝。趙普勝是南系白蓮教首領彭瑩玉的小弟,彭瑩玉在1351年夏造反時,趙普勝在含山縣(今安徽馬鞍山市)積極響應,後來退守巢湖水寨,組建了一支水軍,稱霸一方。當然,同時響應彭瑩玉的,還有在廬州(今安徽合肥)的門徒——左君弼。
趙普勝和左君弼是道友,所以一直在談判是否合併。可雙方對誰老大、誰老二的排名無法達成共識,最後不歡而散。之後,左君弼開始頻繁地攻打趙普勝。趙普勝不是左君弼的對手,一直想找個強大的合伙人。朱元璋得知了趙普勝的心思後,馬上向他拋出繡球。趙普勝心花怒放,派手下大將俞通海去和州,並邀請朱元璋來巢湖水寨視察。
朱元璋在得到趙普勝求救的消息後,大喜過望,立刻加班加點地惡補水軍知識。一到達巢湖水寨,他就能夠指出趙普勝水軍的優劣,這一「紙上談兵」立即發揮出奇效,趙普勝等人對他淵博的知識驚嘆不已。
當時正值長江漲水,朱元璋帶領著這支水軍東出湖口,進入了長江,輕而易舉地擊敗了控制長江北邊水域的元軍,為正式渡江開闢出一塊完美的前沿陣地。
回到和州後,朱元璋召開了重要的渡江工作會議,郭天敘和張天祐像兩個木偶一樣坐在主位上,朱元璋則在簡陋的地圖上說明著情況。有人主張採用斬首行動繞過採石(今安徽省馬鞍山市西南隅,長江東岸,採石渡口與和州渡口隔江相望)、太平(今安徽當塗),直攻金陵,打元軍一個措手不及。朱元璋不同意,認為這過於冒險。他決定還是要穩紮穩打,先攻採石、太平,再趨金陵。因為如果繞過採石、太平直接攻打金陵,一旦久攻不下,再被兩地的元軍和金陵守軍前後夾擊,那就是死路一條。
眾人覺得很有道理。朱元璋這才轉頭問郭天敘和張天祐:「兩位元帥有什麼問題?」
郭天敘瞪大了眼睛,張天祐則聽愣了神,兩人沒有聽出問題。即使他們有問題,似乎也只是徒費口舌,因為事情已經一目了然,在神不知鬼不覺中,朱元璋已經從老三的位置繞過了他倆,坐到了老大的位置上。
等到張天祐回過神來時,朱元璋已經下令散會。張天祐給郭天敘使了個眼色,郭天敘這才反應過來,跳起來吼道:「都給我回來,我是元帥!」
還沒有走出門的將領們被這聲吼叫嚇了一跳,回頭一看,郭天敘臉色發紫,呼吸急促,好像要猝死。但他並沒有猝死,而是抓耳撓腮地對朱元璋叫道:「我說老朱,我才是一把手!」
朱元璋很平靜地點頭說:「是啊。」
張天祐跳出來說:「這麼大的事,你就擅自做主了?」
朱元璋依然很平靜地回答:「沒有啊,你們不是沒有意見嗎?」
兩人氣得直翻白眼,最後,郭天敘似乎找到了反擊朱元璋的鋒利武器:「這件事難道不應該向皇上(韓林兒)請示嗎?」
朱元璋也拿出了最好的反擊武器:「皇上正在準備北伐事宜,哪裡有時間管咱們這點破事?做臣子的應該為領導分憂,我們就不要去打擾皇上了。」
郭天敘急成了飢餓的猴子:「老朱,你是老大嗎?」
朱元璋沒有理他,逕自走了出去,只剩下郭天敘和張天祐在那裡吹鬍子瞪眼。事情已經明擺著了:朱元璋就是老大,而且自此後,他將永遠是「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