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大汗之死002
2024-10-09 05:12:59
作者: 度陰山
李睍順從地跟著那位蒙古軍官向一個帳篷走去,就如同他幾年前順從地跟著禮儀大臣坐上龍椅一樣。他走到帳篷門口,停下腳步,回頭看了剛才跪過的帳篷一眼,自言自語地說了句:「根本就沒有成吉思汗。」
他這句話如果在兩個星期後說,就是事實,而他這個時候說,就不是事實。李睍是如何死的,沒有記錄,最大可能是受到和札木合一樣的刑罰:活活被勒死。
一個月後,中興府被攻陷,正如成吉思汗吩咐的那樣,西夏人無一倖免,全被屠殺。西夏滅亡,西夏人滅種。
成吉思汗歸天
1227年七月初,成吉思汗拖著病體從六盤山來到清水縣,這裡成了他在人間的終點。七月的第一天,成吉思汗大有病入膏肓的模樣,他枯坐在帳篷里,如雲的美女簇擁著他,他視而不見。有人把李睍已被處決的消息輕輕告訴他時,他只是微微點了點頭,什麼都沒說。
他蜷縮在兩件厚厚的羊皮襖里,冷得直發抖。那段時間,窩闊台和拖雷始終和他一起吃飯。有一天晚飯,他放下筷子,昏黃的眼睛看向兩人,語重心長地說道:「我命不久矣。賴天之助,我已為你等建下一個廣大帝國,自國之中央達於四方邊極之地,皆有一年行程。如果你們想保護它,使它不至於瓦解,必須要兄弟同心,一定要團結,團結就是力量。還要為你們的下屬增加財富。你們三人之中,應該有一人來繼承我的汗位。」
他看向窩闊台:「就是你。」接著說,「拖雷是我最小的兒子,按蒙古傳統,應該繼承我的產業。你兩人不得違背我的遺命。」話鋒一轉,「察合台在草原守家,你兩人合力不要讓他生亂心。」
窩闊台和拖雷一起下淚,成吉思汗擺了擺蒼老無力的手,說:「現在哭喪,還不是時候。」至於什麼時候才是時候,成吉思汗已經心中有數。
談話的第二天,成吉思汗被人抬著來到清水境內的西江河畔,他看著涓涓清水不停向東流,心中立即起了一陣感傷。蒙古人不喜歡山水,詩情畫意的山水是柔弱民族才喜歡的東西,蒙古人喜歡遼闊的草原,喜歡翻越各種荒無人跡的沙漠,然而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他開始喜歡小河溝一樣的水,大家都知道,他已柔弱不堪。
他看著水,吃力地抬頭看了看藍天,屏退眾人,只留下窩闊台和拖雷。他指著東方,從牙縫裡蹦出一句:「金人,世仇,不可不滅。」
窩闊台和拖雷謹聽教誨,成吉思汗說出了他的第二道遺囑——滅金——金精兵在潼關,南據連山,北限大河,難以速破。若假道於宋,宋金世仇,必能許我;則下兵唐鄧,直搗開封。金急,必徵兵潼關。然以數萬之眾,千里赴援,人馬疲敝,雖至不能戰,破之必矣。
七年後,窩闊台按此方略,滅掉金國。事實和成吉思汗的計劃稍有出入,南宋抽風沒有借路,是蒙古兵團強行借的路。
說完這段話,成吉思汗喘息好久,才又說道:「必須要遵守大札撒,後代子孫絕不許違反。」
窩闊台點頭如搗蒜,成吉思汗費力地向夕陽指了指:「你們是八九點鐘的太陽,而我現在就是它。」
去世的前兩天,成吉思汗在病榻上睜著無神的雙眼,像是喃喃自語,像是問詢耶律楚材:「世人會如何評價我的一生?」
這句問話像是一根魔法棒,在耶律楚材面前變幻出無數的場景。他看到用鮮血和眼淚交織而成的一條大河,滾滾東流;他看到一座座美麗大城瞬間灰飛煙滅而成廢墟;他看到蒙古騎兵踏在累累白骨上,白骨被馬蹄踩得稀巴爛;他聽到魔幻般的場景中發出聲音——長生天要我來殺你;當然,他也看到了那部偉大的蒙古法典《大札撒》,在其他民族的廢墟上閃爍著燦燦金光。
他回答了成吉思汗的詢問:「您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是按長生天旨意懲罰天下的一生,您建立了既偉大而又驚心動魄的超凡事業。只有寫一整部書敘述您的征戰、勳業、言論,才能精確地把這些事實列舉出來。」
成吉思汗伸出乾枯的雙手,眼神發出光彩:「這件事你來做!」
不多幾年後,在大蒙古國政府的主持下,用蒙古語、漢語和波斯文寫成的成吉思汗傳記面世,在這些書中,成吉思汗成了蒙古人的永恆領袖和人類史上最光輝的人物。
這位人類歷史上的巨人自和耶律楚材談話完畢,就再也沒多說一句廢話,1227年七月十二,成吉思汗病逝。巨輪一樣的夕陽落下山,在最後一抹光留在人間時,他對自己的人生做了個總結:「我有過許多殘忍的行為,我殺死了不可勝數的人,而並不曉得我做得是否有道理,然而,不管將來人們怎樣議論我,我都不在乎。」這種對後人的評價如此漠不關心的態度,正是一向我行我素的成吉思汗的真實寫照。
說完這句話,他又說了第三道遺命,也是對他從前的話的重申:「我死後秘不發喪,不能讓西夏人知道,一定要攻陷中興府,將他們全部屠殺。」
圍在他身邊的人都流下眼淚,他說:「哭吧,是時候哭了。」隨之,他的情緒傷感起來,他用一種無可奈何的眼神看著窩闊台和拖雷,憂慮地說:「我的子孫後代必將錦衣玉食,跨寶馬雕鞍,擁絕色美婦。他們永遠不會去想,此等榮華富貴所賴何人而有之也……」
這既是對後代子孫的擔憂,又是對自己離世的不甘。在那個不吉利的七月,他去見了天上的精神導師長生天,而他在人間的精神導師丘處機也離開人世,兩人同年同月死,不知是巧合,還是上天的故意安排。
成吉思汗沒有死在床上,而是像個合格的老兵,死在了前線。他波瀾壯闊的一生終結了,當我們回顧他六十餘年的戎馬生涯,感覺如同一場幻夢。十幾天前,李睍按蒙古人的指示跪在厚重的簾幕前時,他懷疑簾幕後面根本就沒有人,根本就沒有成吉思汗。但凡是成吉思汗時代和之後的人都知道,世界上有這樣一個人,一個破天荒的巨人!
成吉思汗升天后,蒙古兵團把他的遺體放在一輛十二頭牛拉的大車上,準備返回他的家鄉。靈車啟動的剎那,全軍悲悼哭泣,哭聲震天。就在這一片悲痛的哭泣聲中,靈車緩緩前進,像是今天影片中的慢鏡頭。
成吉思汗的戰友們隨車一邊嗚咽,一邊呼喚著死者:
嗚呼,我主!
雄鷹騰飛民之上兮,汝昨非翱翔於天宇耶?
嗚呼,我主!
靈車軋而行兮,今豈載汝而去耶?
嗚呼,我主!
賢妻愛子世所罕兮,汝果離之而獨去耶?
嗚呼,我主!
忠臣良將願效命兮,汝豈棄之而不惜耶?
嗚呼,我主!
雄鷹矯健展翅飛兮,汝昨非盤旋於天宇耶?
嗚呼,我主!
馬駒歡躍狂奔馳兮,汝豈忽而倒地耶?
嫩綠新革正值春兮,竟遭暴風而折披耶?
六十年征戰擎大意兮,今將住合樂一統兮,汝豈離纛而去耶?
汝豈堰眠而不起耶?
這聲音是如此的悲情,使拉靈車的老牛都流下眼淚。十二頭老牛突然停了下來,車夫猛力地甩鞭子,十二頭老牛如泥塑的一樣,一動不動。正史說,這是因為靈車陷入泥濘之地,無法動彈,至少有一萬名將士前來推拉,靈車紋絲不動。野史則說,靈車不動,並非是陷入泥濘之地,而是成吉思汗的靈魂不想離開。
據野史的說法,1226年成吉思汗征西夏來到今天鄂爾多斯時,不禁被當地的景色所迷,甚至把馬鞭都掉在地上。他讚嘆眼前的景色說:「此地非凡,土黃如金,水清如翠,牧草流油,馬壯羊肥。此地頭枕黃河,身臥高原,手握天柄,眼望蒼天,恰是葬身之地。」隨行將士們一聽,馬上附和成吉思汗,認為應該在這裡建立敖包(蒙古人祭祀山神、路神的土石堆)。成吉思汗欣然同意,於是,十萬蒙古士兵每人搬來一塊石頭,堆起了一個大敖包,這個敖包就是今天的金碑敖包,是敖包中的巨無霸。
靈車無法動彈的地方,恰好就是金碑敖包之地。眾將心知肚明,這是成吉思汗的靈魂不想走了,就想在此安居。於是,眾將開始呼喚成吉思汗的靈魂。一大段招魂詞剛剛念完,落地生根的靈車就突然自己啟動,十二頭牛歡快地哞哞叫,大軍繼續啟程。雖然靈車移動,可祭祀官卻認為,成吉思汗的靈魂已停留在此。於是拖雷和窩闊台就把此地改名為「伊金霍洛」,意為「聖主陵園」。同時,指派五百名士兵和形似長矛的「蘇魯錠」留在了伊金霍洛。今人認為成吉思汗的陵墓在鄂爾多斯的伊金霍洛旗,就是根據這個傳說來的。
為了對成吉思汗死亡的消息保密,靈車所過之處,凡是活物統統被殺。那些偶然碰到送靈隊伍的人、兔子、野豬、野驢霉運當頭,全都成了蒙古人的刀下之鬼。為何如此殘忍,有兩個原因。第一,那些剛剛表示臣服的金國人如果聽到這個消息,可能會有所行動,而蒙古人沒有適當的預防意外事件的措施;第二,是應古老風俗的要求,為死者尋找其在陰間的奴僕。正是這種野蠻風俗,所以蒙古士兵殺那些倒霉的路人時,一邊殺一邊虔誠地如同禱告似的說:「到陰間侍候我主去吧!」
直到靈車被送到克魯倫河上游的蒙古大本營時,拖雷才向世界公布了成吉思汗的死訊,一時之間,所有身在外地的蒙古人都紛紛回到克魯倫河,哭泣著向遺體告別。遠道者走了三個月,才走到克魯倫河,足以想見大蒙古疆土的遼闊。
人們在祭拜他時,總會想到這位世界征服者說過的那些嘉言,這些話如同天宇梵音一樣,縈繞在他們頭上。
養馬的官員會想起成吉思汗這句話:「馬肥時能疾馳,瘦時亦能馳,肥瘦得中時亦能馳,乃為良馬。」
將軍們會想起成吉思汗這句話:「將士臨敵,當思得名,如圍獵然,禱佑於天,務多獲而後已。」還有想起下面這段話,它是為將之道的真諦:「者勒蔑的兒子最勇敢,終日戰而不疲,不飲不食而不饑渴,人莫能也。然不可使為將,彼視人猶己,士卒疲矣,饑渴矣,而彼不知也。故為將者必知己之疲,然後推之於人。其行軍也,必知路之遠近,以量士馬之力。量力自弱者起,弱者能之,強者無不能也。」
主持民政事務的武人會想起他的這句話:「臨民之道如乳牛,臨敵之道如鷙鳥。」
在為人智慧上,很多人會想到他的這句話:「一言而見為善,必行其言;見為不善,則不必行其言。知己為何如人,乃能知人為何如人。」
婦女們則會想起他說過:「人不能如日光,無遠近不燭照,則家事賴有內助。夫或外出,客至其家,款待飲食,必致豐厚,而後謂盡婦職,遐邇稱譽。觀其家即可知其人也。」
喜歡急進的人則會想起成吉思汗下面這段話:「人在忙遽倉猝時,當效法達爾海烏哈。某日,他出門,有二人從行。見遠處有二敵人,從者謂以三人攻二人,必勝。達爾海烏哈曰:『我已見彼,彼豈不見我哉?』策馬而去,和自己軍隊匯合。既而知此二人,一為塔塔兒酋長,潛伏五百人於山隘,獨出誘敵,往則為擒矣。」
戰士們則會想起成吉思汗這段話:「圍獵時多得獸,戰陣時多殺敵。若天為其開一生路,則我可以緩,而人可以忘。」
察合台、窩闊台和拖雷會想起父汗的這句話:「教誡子弟,使毋忘本。不可使其但知鮮衣美食,乘駿馬,擁嬌妻,以免忘記我等開刃之勞。」
這些嘉言並未隨著成吉思汗軀體的下葬而銷聲匿跡,它們一直迴蕩在所有蒙古人的心中,迴蕩在大草原上,後來又迴蕩在地球四分之三的陸地上。
這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世界征服者被埋葬在肯特山的某處。埋葬後,驅萬馬將其踏平,在葬處殺一匹小駱駝;明年,青草生,掩蓋了葬地;掃墓時,則牽來小駱駝的母親,老駱駝嗅到小駱駝死處會發出悲鳴,於是,就知其葬所。不過,歲月日久,周圍樹木叢生,成為密林,後人就漸漸找不到確切的埋葬地點了。
直到今天,也沒有人確切知道成吉思汗的陵墓到底在哪裡,這成了千古之謎。我們只是知道,他生於草原,又回到了草原的懷抱。這片神秘遼闊的土地保護著他,藏匿著他,他永遠地同這片土地融為一體,但縱然世界陸地上最偏僻的角落都能感覺到他在地下發出的聲音。
成吉思汗去世的消息很快傳遍世界,世界知道了,卻屏住了呼吸。接下來要發生什麼事,沒有人知道。大蒙古國卻知道,他們必須要繼承成吉思汗的遺志,扛起長生天懲罰天下的大旗,繼續征伐四方。
按蒙古傳統,可汗需要經過忽里台大會選舉產生,在未召開忽里台大會前,大蒙古國暫時由繼承了成吉思汗物質遺產的拖雷監國。兩年後(公元1228年),拖雷主持召開忽里台大會,大會全票通過窩闊台為大蒙古國第二任可汗,再兩年後的1230年,窩闊台踐履成吉思汗的遺囑,向金國全面開戰,向西方開戰,向整個地球所有未臣服他們的地方開戰。
大蒙古國在成吉思汗之後,迎來光焰萬丈的歲月,他們重新塑造世界。
塑造世界
沉寂三年後,蒙古兵團再度按下戰爭的按鈕。蒙古兵團先克山西,1231年二月,攻陷鳳翔。窩闊台命拖雷率兵四萬,穿過南宋領土,逼向金國鄧州(今河南鄧州)。鄧州守軍有十萬人,而且拼死抵抗,拖雷無法攻克,領兵北上,掃蕩鄧州和開封之間的諸小城。窩闊台派遣多名戰將率兵一萬,渡過黃河直奔開封,他本人則隨後跟上。鄧州十萬人擔心開封有失,倉促北上,由於沿途各城鎮都被蒙古人占領,所以補給異常艱難,又被神出鬼沒的蒙古兵團四處襲擊,疲憊不堪。
1232年正月十六,這支金兵團抵達鈞州(今河南禹縣),即將入城休息。拖雷在鈞州城外的三峰山設下埋伏,用誘敵之計將金兵團引誘到埋伏圈中,全部殲滅。金國精銳喪失,滅亡已指日可待。
窩闊台抵達開封城下,緊緊圍困,金國求和,窩闊台同意。但不久,金國又反目,殺了蒙古的使者,速不台再圍開封。1233年春,開封城被圍缺糧,金政府放棄開封,跑到歸德(今河南商丘)。蒙古兵團跟蹤而至,圍攻歸德。1233年四月,速不台攻陷開封城,盡誅完顏宗室,血流漂杵。1233年六月,金國皇帝從歸德逃亡蔡州(今河南汝南),蒙古兵團如冤魂一樣緊跟不舍。1234年正月,金國皇帝完顏守緒在蔡州城絕望地上吊,蔡州城很快陷落,風光了一個多世紀的金國滅亡。
窩闊台滅金,完全是按照成吉思汗遺囑的方略。滅金之後,1235年,窩闊台在庫倫—烏里雅蘇台附近建都和林,這就是大蒙古國的首都。和林是個簡陋的都城,馬可?波羅說,它只有兩條大街,皇宮和平民居住的地方沒有多大差別。所以如此簡陋,可能是因為窩闊台沒有時間構建自己豪華的住所,因為還有很多仗要打。
滅金之後,窩闊台同時開闢兩個戰場:西征和滅南宋。
先來看西征,1236年春,朮赤之子拔都率兵西征,這是大蒙古國第二次西征,目標是掃平欽察殘餘的叛亂。拔都兵團先到伏爾加河東方集中,然後征服了不里阿耳,再揮師南下,掃蕩卡馬河—裏海之間的欽察殘餘。欽察人已是驚弓之鳥,一見拔都兵團,立即潰逃。拔都追到裏海海岸,徹底消滅了最後一波欽察人,此次戰爭用時一年。
1237年十二月,拔都突然兵鋒指向俄羅斯。他的兵團迅速渡過伏爾加河,進攻俄羅斯,先攻破也列贊城(今俄羅斯梁贊)、科羅木納(今俄羅斯科洛姆納)。1238年二月,拔都兵團進圍俄羅斯都城弗拉基米爾,俄羅斯大公棄城而走,城破後,拔都兵團屠城三日。之後,拔都兵團分兵略地,四鄰的重要城鎮都被一一拿下。1239年春,拔都兵團進至打耳班附近,打通了高加索的南北交通線,使波斯—欽察連成一氣。1240年,拔都兵團渡過頓河,向南俄進攻。十一月,渡過第聶伯河,十二月初六,拔都兵團攻下基輔,把這座名城徹底摧毀。摧毀基輔後,拔都兵團繼續前進,攻占了俄羅斯南部諸城,還一度派兵進入波蘭境內,大肆搶掠。
徹底掃蕩南俄後,拔都兵團又把矛鋒對準了匈牙利。攻勢從1241年春開始,1241年秋結束,匈牙利全線潰敗,國王出逃,整個歐洲如驚弓之鳥,夜不能寐。
1241年十一月,窩闊台去世,皇后乃馬真暫主持政局。1242年三月,西征大軍班師,大蒙古國的第二次西徵結束。拔都留鎮欽察,建立欽察汗國,統治俄羅斯二百餘年。
1246年,忽里台大會召開,窩闊台的兒子貴由被推舉為大蒙古可汗,貴由在位三年去世,皇后海迷失主持朝政三年,拖雷長子蒙哥被推舉為大蒙古可汗。由此,大蒙古國大統的繼承,從窩闊台位下轉入拖雷位下。
1253年,蒙哥命令皇弟旭烈兀西征報達城。在此之前,札蘭丁和報達的哈里發勾結,在已被蒙古平定的波斯境內大肆進行反攻。旭烈兀這次西征,目的是徹底平定波斯動亂和伊斯蘭聖地報達,重新塑造伊斯蘭世界。1258年二月,旭烈兀兵團攻陷報達,西亞伊斯蘭世界全部歸入大蒙古國。其後,旭烈兀兵團又進攻敘利亞,對埃及發動進攻。1260年,面對埃及的頑強抵抗,旭烈兀停止了長達七年的遠征,1265年,旭烈兀在九年前建立的伊爾汗國東至今印度河下游,北至鹹海—裏海—高加索—黑海之線,南臨波斯灣與阿拉伯,西至地中海。疆域之大,實力之強,使歐洲噤若寒蟬。
蒙哥在位九年去世,其弟忽必烈在1260年繼任大汗,他不但稱汗,而且仿效漢人模式,十一年後又稱帝,定都北京,這就是元帝國。忽必烈具有雙重身份,不但是大蒙古國的大汗,還是中國的皇帝。
至此,大蒙古國的一個帝國(元帝國)和四個汗國(窩闊台汗國、察合台汗國、欽察汗國、伊爾汗國)全部到齊。
忽必烈稱帝後最迫在眉睫的事就是結束長期以來的對宋戰爭,滅掉南宋。此事要從頭說起,我們還記得1231年,拖雷兵團穿越南宋領土直奔金國鄧州的事。其實,當時蒙古兵團是按照成吉思汗的遺囑向南宋借道,可成吉思汗沒有料到,南宋居然不借道,而且還把前來談判的蒙古使者殺了。
拖雷暴跳如雷,道也不借了,命令蒙古兵團強取。遠征軍司令拖雷在大散關(今陝西省寶雞市西南)輕易地撕開了一道口子順利進入南宋,拖雷兵團在南宋境內如入無人之境,狂風掃落葉般蕩平了南宋數十州,然後又順利地離開南宋境,進入金國境內,猛攻鄧州。
1233年春,蒙古人攻陷開封。金國最後一位皇帝完顏守緒跑到蔡州,窩闊台和南宋簽訂軍事同盟,蒙古帝國要求南宋供應蒙古軍隊糧草,並且出兵,雙方共同攻陷蔡州,事成之後,兩國以淮河為界。
1234年,金國滅亡。蒙古人正在專心致志地打掃戰場,南宋突然集結二十萬大軍向三京(東京開封、西京洛陽、南京商丘)里的蒙古人發動攻擊。注意,這三處都在淮河以北黃河以南,按宋蒙當初的約定,淮河以北的地方都是蒙古人的,跟你南宋一毛錢關係都沒有。也就是說,這是赤裸裸的叛盟和侵略。
進展非常順利,1234年陰曆八月,南宋軍隊光復三京,京城臨安(今浙江杭州)方面還未來得及擺慶功宴,蒙古人已發動反攻,南宋二十萬軍隊幾乎同時在三京崩潰,潰退到淮河南岸後,足足損失了一半士兵。
南宋這次突然叛盟激怒了蒙古人,而那不堪一擊的戰鬥力又使蒙古人向其發出滅亡通知書。從1235年開始,蒙古帝國的一部分兵團沿著南宋邊境,持續不斷地發動攻擊,讓南宋吃不香睡不著。
1253年,蒙古帝國劍走偏鋒,繞過南宋,深入萬山叢中的雲南地區,滅掉大理王國,隨後又使安南王國臣服。1258年,蒙古帝國分三路進攻南宋。1259年,其中一路的忽必烈強渡長江,抵達鄂州(今湖北武漢)城下,百道攻城,鄂州城馬上就要陷落,突然合州戰場傳來大汗蒙哥去世的消息。忽必烈大吃一驚的嘴還未來得及合上,又傳來消息說,他的兄弟阿里不哥正在蒙古本部舉行大汗上任典禮。
忽必烈認為自己比阿里不哥更有資本擔任大汗,於是放掉鄂州,掉轉馬頭回蒙古帝國本部和兄弟「相煎」去了。經過四年血流成河的內戰,1264年,忽必烈以壓倒性的優勢勝出。1269年,忽必烈對南宋全面宣戰。1274年,蒙古遠征軍司令伯顏攻陷鄂州,順長江東下,陷安慶,在蕪湖江面擊潰了南宋軍隊的最後一道防線。現在,蒙古軍隊可以大搖大擺地去臨安了。南宋急忙求和,伯顏按忽必烈的指示同意了。忽必烈的本意沒打算滅南宋,而是希望南宋和安南一樣,做元帝國的衛星國。
但是,南宋自己送死。伯顏派去杭州的談判使者在半路上突然被一名南宋愛國將領處決,伯顏聽到這個消息,氣得馬上變成了一個炮仗。南宋中央政府慌忙派人去向伯顏賠罪,並且發誓要嚴懲兇手。伯顏壓制自己不要爆炸,第二次派出使者。想不到南宋的愛國人士太多了,第二個使者走到半路時,又被殺掉。
伯顏氣得哇哇怪叫,命令軍隊進攻臨安,在強大的蒙古兵團面前,柔弱的臨安沒有別的出路,只能陷落。南宋中央高層對伯顏的暴怒很不理解,認為伯顏沒有誠意,如果真有誠意,死掉兩個使者,還可以再派嘛。
他們不明白的是,是他們親手製造了伯顏這個炮仗,你制了個炮仗,還點了兩把火,卻不想讓它爆,這對炮仗太不公平了。
1279年,南宋軟弱無力的流亡政府在崖山被蒙古兵團徹底摧毀,南宋正式滅亡。
從1234年宋蒙交火到1279年南宋流亡政府滅亡,前後歷經35年。在這35年時間中,大蒙古國被兩次西征分散了兵力,直到忽必烈稱汗後,才真正把所有兵力用在了宋蒙戰場。
南宋的滅亡,標誌著元帝國統一中國。大半個世界被蒙古人重新塑造了一遍,但瘋魔一樣的征伐狂仍未消失。
早在1274年,忽必烈就向日本派過使者,要他們稱臣納貢。日本人沒有理他,於是這年年末,他命令兵團東去,征討日本。蒙古兵團在博多灣擊敗了日本的九州部隊,正要乘勝進擊時,遇到颶風,損失一半兵力,狼狽撤回。
忽必烈雖然吃了敗仗,可仍舊派了使者到日本,要他們俯首。日本人怒不可遏,斬殺蒙古使者。1281年,在作了多年準備後,忽必烈集結漢人、朝鮮人兵力二十萬,下令二次征日。讓人驚駭的是,颶風重新又來,把停泊在海邊的蒙古戰艦全部摧毀,蒙古人這次幾乎全軍覆沒,再次狼狽而回。日本人後來稱這兩次颶風為神風,二戰時期日本勇往直前不顧生死的「神風敢死隊」,精神支柱就在此。
此次大慘敗後,忽必烈曾多次預謀三征日本,但在眾大臣的勸說下徹底放棄了這個艱難的計劃,日本也成為亞洲地區唯一未向蒙古人稱臣的國家。
再來看安南。早在1257年,蒙古兵團就攻破其都城,大掠而還。之後,安南始終向蒙古人稱臣。1277年,忽必烈要安南國國王到元大都(今北京),安南國國王拒絕。忽必烈認為這是挑戰他的權威,但當時滅宋戰爭正如火如荼,所以六年後的1283年,忽必烈才下令進攻安南。蒙古兵團長驅直入,攻占安南首都。不過,由於當地氣候炎熱,蒙古人無法忍受,又因為安南遊擊隊猖獗,所以蒙古人很快從安南撤兵,在撤兵途中,安南殘存的軍事力量把蒙古人誘進埋伏圈,這支蒙古兵團幾乎全軍覆沒。有仇必報是蒙古人的特點,1287年,蒙古兵團再入安南,幾乎是上一次的複製版。攻破安南首都,四處擄掠,受不了當地炎熱,撤兵回國,半途又遭到安南的伏擊,損失慘重。
兩次擊敗蒙古人,並未讓安南傲慢,相反,1288年,他們派使者到大都,稱臣納貢。但安南國國王並不按規定進大都,蒙古人對於那地方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對安南國如此,對緬甸同樣如是。緬甸在1271年被忽必烈一紙詔書搞定,緬甸俯首蒙古人,但人人都知道他們不是真心歸附。1277年春,緬甸人侵犯元帝國邊境,忽必烈的反應極為緩慢但異常嚴厲。1283年,一支蒙古精銳兵團進入緬甸境,雙方打打停停、停停打打了六年。1289年,緬甸徹底臣服,然而也只是口頭上的。
蒙古人的最後一次擴張,是遠征爪哇國。爪哇國只是個小島,比日本還小,而且離中國更遠,可蒙古人仍然到了那裡勸降,爪哇人把蒙古使者羞辱一通,又在臉上刺字趕走,以表示對蒙古人的輕蔑。
忽必烈不是隨便受輕蔑的人,1292年,一支兩萬人的蒙古兵團乘戰艦進攻爪哇。爪哇國王先是假裝稱臣,然後趁蒙古兵團疏忽大意之時,發動突襲,蒙古兵團敗走。
以上的幾次遠征戰役,雖屢有挫折,但對於大蒙古而言,實在無足輕重。這幾次遠征的兵力都是大蒙古國子國元帝國的力量,其他四個汗國紋絲未動。
到了忽必烈統一中國,這個史無前例的大蒙古國便告完成,大蒙古國的疆域可謂驚心動魄:東臨太平洋,北抵北冰洋,西達黑海沿岸,南到南海。版圖達3500萬平方公里,注意,地球陸地面積是15000萬平方公里。這個國家打通了東西方緊閉千年的大門,使得亞、非、歐三洲成了一家。
然而,僅僅百餘年後,大蒙古國就開始把它吃到嘴裡的肉紛紛吐了出來,而且嘔吐得很悲慘。1369年,在大明北伐軍的進攻下,元帝國最後一任帝妥懽帖睦爾下令退出大都,又退出長城,最後退回了他們的老家蒙古草原。他們並不是第一批被打回老家的蒙古人,早在60年前,統治新疆、中亞地區的窩闊台汗國就已滅亡,殘餘蒙古人逃回蒙古草原。當兩方蒙古人唏噓不已時,又一噩耗傳來:統治中亞的察合台汗國宣告死亡,僥存性命的蒙古人狼狽不堪地逃回老家。19年後的1388年,統治今高加索、伊朗、伊拉克的伊爾汗國破滅,伊爾汗國滅亡的114年後,公元1502年,統治匈牙利、波蘭、歐洲部分地區的欽察汗國內部分裂,如一座冰山在烈日下消失不見。
至此,大蒙古國的一個帝國和四個汗國全部滅亡,成吉思汗一手締造的大蒙古國灰飛煙滅。這群蒙古人和160多年前一樣重新住進蒙古包,重新尋找牧地,重新和周邊的部落斤斤計較、打打殺殺。偉大的過去忽然成為夢幻泡影。不久之後,他們就成了貧苦的遊牧人,一如千百年前他們的祖先一樣。他們繞了個大大的圈子,回到了當初的出發點。再之後,藏傳佛教傳入蒙古草原,蒙古健兒萬分信仰,所有的激情沉寂如井水,成吉思汗時代的蒙古人再也不會降臨人間。
這已和成吉思汗無關,當然,這又是另外的故事了。
成吉思汗的啟示
讀成吉思汗,到底對我們有何意義,或者說,我們能從成吉思汗身上學到什麼,來指導我們的人生。這個問題的答案恐怕並不惹人喜歡,也許,我們從成吉思汗身上什麼都學不到,即使學到,在當今世界,也無法用上。
任何人的成功必有條件,成吉思汗的成功條件是我們無法複製的。
第一,成吉思汗崛起時,正是蒙古草原各部、中原王朝和西亞各國處於沒落之時,沒有任何力量可以與他抗衡。
第二,成吉思汗的成功更多要歸功於他有一支所向無敵的蒙古兵團,這支蒙古兵團有著顯著的機動性,使得他們對千里奔襲、閃電戰等一系列快速作戰方式駕輕就熟。在那個時代,天下戰爭,唯快不敗。注意,成吉思汗兵團只有在遊牧民族中才能產生,所以很多民族無法複製。
第三,成吉思汗個人的素質。
談到成吉思汗,第一個讓人想到的就是用兵如神。的確,成吉思汗一生親自指揮的戰役有百餘次,吃過的敗仗不超過三次,這讓很多軍事家驚羨萬分。然而,成吉思汗的用兵是天賦,天賦是學不來的。他能在混亂的戰場上,一眼就看到敵人的弱點,這種技巧,沒有幾人能學得來。
對忠誠特別看重,是成吉思汗個人素質中的一大特點。只要他認可你的忠誠,就會委之以重任。
自我控制,也是成吉思汗難能可貴的素質之一,這是很多人都缺少的素質。他見丘處機大為失望時,卻沒有表現出來,這就是自我控制。
對敵人冷酷無情,或者說,恩怨分明,應該是我們向成吉思汗學習的又一個素質。一個有原則的人才能做出事業來,老好人永無出頭之日。
當然,成吉思汗的成功密碼中也有不可取的地方。很多人都把成吉思汗的組織能力當成聖經,其實,我們前面早已說過,「十進位」的組織方式是落後的,現代管理學認為,一個人管理的極限是4—5人,而不是10人。所以,要學成吉思汗的組織能力,不如隨便找本現代管理學書籍來看,比他要高明一百倍。
自成吉思汗死後的幾百年裡,深受其害的各路人馬,歐洲人、俄羅斯人都對他口誅筆伐,用他們的思想把他塑造成一個冷酷無情的屠夫。這對成吉思汗是不公平的,至少沒有辯證地看問題。世界征服者名單中,亞歷山大、愷撒、穆罕穆德、拿破崙,哪個不是殺人千萬,血流成河,這是歷史的局限,也不必單單揪著成吉思汗不放。
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們重新塑造了世界,在此之前,你很難想像,從亞洲腹地到歐洲,會有一條人走的路。
他不僅是蒙古民族的英雄,而且還是人類的英雄,縱然不去狂熱崇拜,也要理性地正視他。因為他是人類的巔峰狀態!
(全文完)
成吉思汗過世僅百餘年後,乞丐皇帝朱元璋便在劉伯溫的指引下,將曾經烜赫一時的大元帝國一舉滅亡。馬上掃描讀客二維碼,並回復「劉伯溫」,免費內容立即發送到你手機,預讀《帝王師:劉伯溫》一萬字!
[1]進如山桃皮叢:要像灌木叢那樣分小隊低姿勢聯絡前進,使敵人看不清有多少人;在攻擊時,四處開花,讓敵人難以應對來自一個方向的攻擊;完成攻擊後,各小隊向四方疏散,敵人被擊傷卻又無法有質量地還擊。
擺如海子樣陣:主要應用於進攻上的軍事原則。在被包圍後,各個單位開始發動進攻,由前面一長排士兵放箭,隨即又由下一排士兵取而代之。他們就如同波浪般打擊敵人,快速出現,隨即又快速消失,返回後方之後又組成另一波攻擊,每波輪流上陣,永無休止。
攻如鑿穿而戰:集中優勢兵力組成一個「鑿子陣形」的尖頭分隊深入敵人縱深,使進攻者得以把最大的力量集中到一點上。
這三條原則是互相聯繫、渾然一體的,它們是成吉思汗兵法中最重要的原則。鐵木真之所以能征服世界,其戰術思想的靈活高超是原因之一。在其後來的征戰中,這三條原則已成為他的殺手鐧,只是在形式上有所變化,靈魂始終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