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顧誠明史系列:南明史+明末農民戰爭史(全三冊)> 第十六章 金聲桓、李成棟的反清歸明2

第十六章 金聲桓、李成棟的反清歸明2

2024-10-09 05:02:02 作者: 顧誠

  [22] 清江西都司柳同春在金聲桓、王得仁反清後從南昌逃出,後來多次上疏清廷爭功,順治十年繪成「異慘全圖」恭呈御覽,這幅圖收入他所編輯的《天念錄》之首,題為《御覽異慘圖》。圖繪清兵四面包圍之南昌城內:有明朝衣冠的劉思賚、姜曰廣、金聲桓、金(余)應桂、王得仁、宋奎光六人站立,持刀兵丁六七人,中間屍骸若干具,上書「妻子親屬三十二口」。由此推知圖中標名姓的六個人是柳同春心目中的「罪魁禍首」。

  [23] 這裡是依據《江變紀略》的記載。魯可藻《嶺表紀年》卷二,永曆二年十一月內記,「江西巡撫吳尊周請緩入朝」,接著又說:「尊周原聲桓幕賓,反正題為巡按。」前後自相矛盾。另據乾隆五十四年《南昌府志》卷十九,《武備》記封「劉一鵬為漢城侯」。

  [24] 王夫之《永曆實錄》卷十一《金聲桓傳》記,雷德復到達廣西桂林,見著督師何騰蛟,「騰蛟驚喜,即填空頭敕,鑄銀印,間道遣使仍封聲桓豫國公,總督南、浙、江、閩,便宜行事。使先達,聲桓拜命。已,德復至南寧,詔封聲桓昌國公。聲桓曰:『吾以豫國舉義,人但知有豫國,而不知有昌國。』辭後敕,請如騰蛟敕。上許之,為加敕行」。同書卷一《大行皇帝紀》雲「仍聲桓、得仁承制封如故」,亦指此。

  [25] 順治六年二月南贛巡撫劉武元揭帖,見《明清檔案》第十冊,A10—47號。

  [26] 康熙五十九年《西江志》卷三十三,武事五。

  [27] 順治六年十一月二十日江西巡撫朱延慶揭帖,見《明清檔案》第十一冊,A11—19號。又,《清世祖實錄》卷四十六,順治六年十一月戊午日(是月丙辰朔)下記:「江西巡撫朱延慶疏言:順治五年間,江西遭金、王二逆之變,文武各官俱相效割辮從逆,惟故巡按御史董學成、分守湖東道參議成大業、新喻縣知縣張雲翬、廬陵縣知縣常庚、袁州副將尚第。」不從被殺。

  [28] 上引順治六年十一月二十日江西巡撫朱延慶揭帖。

  [29] 劉武元《虔南奏議》卷一,順治五年八月初一日題本;胡有升《鎮虔奏疏》卷上,順治五年八月初六日題本。

  [30] 《清世祖實錄》卷三十七。

  

  [31] 《滿漢名臣傳》所收《徐勇傳》,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四四二三頁。

  [32] 嘉慶二十三年《湖口縣誌》卷十七《史事》記:「順治五年戊子,江西提督金聲桓叛,道其黨王得仁攻陷九江。二月朔,據湖口。」

  [33] 康熙二十二年《彭澤縣誌》卷十四《雜記》載:「順治五年江西提督金聲桓叛,遣其黨王得仁攻陷九江,偽署吳高鎮之,屬縣皆被其害。」

  [34] 康熙五十九年《西江志》卷三十三《武事五》。

  [35] 《江變紀略》。

  [36] 順治五年三月二十二日湖廣提督柯永盛「為逆賊窺犯蘄城,官兵奮勇獲捷」事揭帖,見《明清檔案》第七冊,A7—163號。康熙三年《蘄州志》卷十二《兵寇》記:「順治五年三月,九江寇水陸並進,至蘄州□城南,參將韓友領兵擊敗之。」

  [37] 順治五年三月二十二日柯永盛「為官兵擒獲逆帥謹據實報聞事」揭帖,見《明清檔案》第七冊,A7—164號,同件又見《明清史料》甲編,第三本,第二二二頁。

  [38] 康熙二十三年《蘄水縣誌》卷一《沿革》。

  [39] 康熙九年《麻城縣誌》卷三《變亂》。

  [40] 順治七年八月湖廣四川總督羅繡錦「為報明勘確兵荒州縣逋負萬不能完,仰乞聖慈鑒允除豁事」揭帖,見《明清檔案》第十二冊,A12—6號;又見《明清史料》甲編,第三本,第二七一頁。

  [41] 順治《孝感縣誌》卷二十二《逸事編》。

  [42] 瞿共美《天南逸史》。按,原文寫作「大清鎮守湖廣羅提督」,提督當為總督之誤。王夫之《永曆實錄》卷十一說,金聲桓派使者勸羅繡錦反正,羅猶豫不決,「然已密遣優人具冠帶袍笏矣」。

  [43] 魯可藻《嶺表紀年》卷二。

  [44] 《南疆逸史》卷四十八,宗藩《朱常巢、朱統錡傳》。

  [45] 康熙十四年《太湖縣誌》卷二《兵氛》。按,該書還記有閏四月太湖縣「山賊陳麟等密受偽札謀亂」,被清政府擒獲事。

  [46] 康熙二十二年《安慶府志》卷十四《兵氛》。

  [47] 順治六年六月二十四日劉弘遇揭帖殘件,見《清代農民戰爭史資料選編》第一冊下,第二六七頁。

  [48] 康熙十二年《安慶府桐城縣誌》卷二《兵事》。

  [49] 順治五年三月十二日江南總督馬國柱題本,見《明清史料》丙編,第七本,第六一一頁。

  [50] 「巡按淮揚等處試監察御史為塘報賊情事」殘揭帖(順治五年十二月初九日到),見《明清史料》甲編,第三本,第二四〇至二四一頁。順治五年四月江南上江巡視御史潘朝選揭帖中說「土賊襲破無為州、巢縣」,江南總督馬國柱、操江陳錦發滿漢軍星飛渡江,收復二州縣。見《明清史料》丙編,第七本,第六七四頁。

  [51] 《清世祖實錄》卷三十七。參見《清史列傳》卷七十九《劉良佐傳》。

  [52] 柳同春《天念錄》,順治十二年九月初六日《部覆知照》。

  [53] 徐世溥《江變紀略》。

  [54] 徐世溥《江變紀略》。

  [55] 徐世溥記:「三月丙辰,乃出師。騎步舳艫旌旗輜重,水陸亘三日不斷。」按是月丙申朔,丙辰為二十一日,據清方檔案,金聲桓兵十六日已入贛州界,十九日至城下,《江變紀略》有誤。

  [56] 順治五年四月提督操江李日芃揭帖,見《明清檔案》第八冊,A8—56號。

  [57] 錢秉鐙《所知錄》卷四。按,此詩在《藏山閣詩存》卷八《生還集》中,原題為《江城感事》,戊子九月作。

  [58] 胡有升《鎮虔奏疏》卷上,順治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備陳贛南情形疏」。

  [59] 徐啟仁投降金聲桓後,曾率部參加進攻贛州之役,後被清軍擒殺。見劉武元《虔南奏議》卷二,順治六年五月初七日「為確察南安失事情形遵旨具奏事」疏。

  [60] 乾隆十八年《南雄府志》卷十七《編年》記:「順治五年戊子,江右金聲桓、王得仁反,遣偽總兵侯攻陷南雄,守將李養臣降之。」又見胡有升《鎮虔奏疏》順治五年八月初六日「題報戰守殺賊情形疏」。

  [61] 順治六年三月二十七日南贛總兵胡有升揭帖,見《明清檔案》第十冊,A10—52號。

  [62] 胡有升《鎮虔奏議》卷下,順治八年十一月十二日「聖明親政伊始,敬陳任內事實疏」。

  [63] 順治五年十月初六日江西巡按王志佐「為要地必需良將事」揭帖,見《明清檔案》第九冊,A9—104號。參見康熙十二年《九江府志》。

  [64] 「征南大將軍固山額真譚泰等奏本殘件」,見《明清史料》丙編,第八本,第七○六至七○七頁。

  [65] 《清世祖實錄》卷四十二。

  [66] 徐世溥《江變紀略》。

  [67] 《江變紀略》。這種說法為《南疆逸史》等書所沿襲。

  [68] 《明清史料》丙編,第八本,第七○六至七○七頁,「征南大將軍固山額真譚泰等殘奏本」。

  [69] 鄂爾泰編《八旗通志》卷一四三《覺羅顧納岱傳》。

  [70] 順治五年十月江南江西河南總督馬國柱「為塘報剿殺江西逆賊情形事」揭帖,見《明清檔案》第九冊,A9—144號。

  [71] 《江變紀略》。溫睿臨《南疆逸史》卷六《姜曰廣傳》記,金聲桓「自投於城之東湖」。彭士望《恥躬堂詩集》卷十六《山居感逝》詩注中說,姜曰廣「縊於敕賜故翰林郭思顏仁臣之心坊下」。魏耕《雪翁詩集》卷四,《題姜閣老曰廣絕命辭卷後》詩中有「滿門同日赴黃泉」句。

  [72] 《江變紀略》。

  [73] 順治九年六月浙江巡按杜果題本,見《明清檔案》第十四冊,A14—166號。按,參與審訊的柳同春在《天念錄》中記王得仁答語為「一念差錯」。

  [74] 柳同春《天念錄》,順治十二年九月初六日《部覆知照》。

  [75] 《清世祖實錄》卷四十二。

  [76] 《瞿式耜集》卷一,奏疏。

  [77] 《瞿式耜集》卷一,奏疏。按,劉一鵬與郭天才等都在南昌城破後被清軍捕殺,根本沒有什麼領兵四萬入楚聽何騰蛟調度之事。

  [78] 錢秉鐙《藏山閣文存》卷五《粵論》。

  [79] 彭孫貽《茗齋集》卷四,《道經南昌府君祠下》詩前序云:「戊子,聲桓又叛,清譚泰攻滅之,屠南昌。」

  [80] 錢秉鐙《所知錄》卷三。王夫之《永曆實錄》卷十一記金聲桓贈榆林王,諡忠武;同書卷一《大行皇帝紀》又說金聲桓諡忠毅,王得仁諡忠壯。

  [81] 《永曆實錄》卷一《大行皇帝紀》。

  [82] 《清世祖實錄》卷四十;《南疆逸史》卷十六《余應桂傳》。參見《甲申朝事小紀》第四編卷七《余應桂紀略》《吳江紀略》。李元度《國朝先正事略》卷十一《楊敏壯公事略》記,楊捷時任清朝九江總兵官,「旋率兵復都昌,獲偽官余應桂等,斬之,江西平」。

  [83] 這是清時憲歷,清歷置閏於四月,明大統歷置閏於三月,若按大統歷則為閏三月。

  [84] 《清史列傳》卷八十《李成棟傳》。

  [85] 魯可藻《嶺表紀年》卷二記:「養甲為寧南侯左良玉督餉鹽於揚州,名董元。降□(虜)乃複姓名。揚州未陷時,養甲於南京勸馬士英為降計,士英笑而不答。養甲知失言,急出登舟。士英隨悟不應放之去,差人覓之,已解維。」瞿共美《天南逸史》記:「養甲於崇禎年間詭名董莢,由提塘起,得至總兵。弘光時,賄馬士英,提督南直鹽法,贏積過多。貝勒至,攜之入閩,因令取粵。」初讀此事,頗覺離奇,似難置信。後閱《佟氏宗譜》(康熙年間修),內收順治十三年南贛巡撫佟國器撰《先世被難述略》,文中云:「曾叔祖諱進,號靜齋,系宿學明經,解進關內收系獄中,含冤而死。子諱養甲,患難流離,易姓董,更名源,順治元年始複姓,歷官兩廣總督兵部尚書……」可證確有其事。但佟國器記其複姓名在順治元年,當是二年之誤。

  [86] 按照明後期的慣例,廣東、廣西設置兩廣總督,廣東巡撫由總督兼任,另設廣西巡撫駐於桂林,處理廣西事務,聽從總督節制。清初沿襲了這種安排,後來才增設廣東巡撫。

  [87] 清廷的正式任命佟養甲為兩廣總督兼廣東巡撫在順治四年五月,李成棟在同年六月,見《清世祖實錄》卷三十二,這以前為貝勒博洛札委。有的史籍上說李成棟只被任命為廣東總兵,不確。

  [88] 佟養甲心懷異志,後來被殺,見下文。在李成棟反正後被處死的還有清廣東巡按劉顯名,見《八旗通志》卷二百三十《劉顯名傳》。

  [89] 瞿式耜《丁亥正月昭江道中寄》書信中說,兩廣總督丁魁楚「躊躇不決」,「必待何象岡(即何吾騶)書至而意始決,其持重老成如此」。見《瞿式耜集》第二五六頁。金鐘《皇明末造錄》卷上也說:「九月,舊閣臣何吾騶航海至粵,書至總督丁魁楚,述上之變。因言即今永明王諱由榔……序親序賢宜立。」

  [90] 康熙十二年《廣州府志》卷末《藝文志》,樊澤遠《請祀鄉賢疏》。

  [91] 黃士俊撰《大明首輔象岡何公墓志銘》,轉引自馬楚堅《明清邊政與治亂》,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版,第五一五頁。

  [92] 順治四年五月初三日兩廣總督佟養甲「匯報兩廣委員補缺事」揭帖,見《明清檔案》第五冊,A5—165號。

  [93] 《東明聞見錄》。

  [94] 永曆三年五月賜左都御史兼院事袁彭年晉階為柱國、光祿大夫、太子少保,亡妻羅氏贈一品夫人誥命,實物原件。

  [95] 錢秉鐙《所知錄》卷二記,佟養甲命李成棟分兵兩路進攻南寧,「成棟辭以無餉,觀望不進。養甲趣藩司即行措辦。置布政袁彭年先以庫存八萬兩付成棟,養甲不知也。三月十七日黎明,成棟密令兵齊集教場,嘩言無糧,欲為變。自詣總督,請養甲親出拊循。養甲出城,鐵騎布滿城外,馬步五萬餘,擁之大噪。成棟先取其總督印握之,三軍歡呼,同時割辮。養甲亦自割辮,即時出榜,以反正曉諭吏民,用永曆年號……」參見嘉慶二十四年《三水縣誌》卷十三,《編年》。

  [96] 魯可藻《嶺表紀年》卷二。

  [97] 魯可藻《嶺表紀年》卷四。

  [98] 《永曆實錄》卷四《何吾騶傳》。錢秉鐙《所知錄》卷中也說,何吾騶「剃髮出降,與成棟相得甚歡。令修《粵東志》,阿諛新朝,為粵人所嗤」。何是非《風倒梧桐記》卷二云:「何吾騶投誠乞修明史,門署纂修明史額。廣東人有『吾騶修史,真堪羞死』之謠。」鑑於南明黨爭極其複雜,這些記載未必可信。

  [99] 王夫之《永曆實錄》卷四《何吾騶傳》。

  [100] 錢秉鐙《所知錄》卷二。按,張調鼎反正前,先任清廣東海道,接替袁彭年任廣東學道。

  [101] 順治四年五月初三日兩廣總督佟養甲為「懇恩具題搬取家屬以免內顧事」揭帖,見《明清檔案》第五冊,A5—168號。

  [102] 《嶺表紀年》卷二記:「成棟差接家眷旗鼓范承恩,為王得仁留署數月,至是回住南雄,寄稟云:『江西兵實強盛不可當。』成棟意益決。」可見,李成棟反正前確實曾經派人到松江接家眷,途經江西。

  [103] 鄺露《鄺海雪集箋》卷六《趙夫人歌》並序。鄺露曾參加紹武政權,成棟反清時他正在廣州,順治七年尚可喜、耿繼茂兵再破廣州,遇害。按,台灣《大陸雜誌史學叢書》第四輯第五冊收簡又文撰《南明民族女英雄張玉喬考證》,論證何吾騶作傳、鄺露作歌的趙夫人就是陳子壯的遺妾張氏,即長於廣州的名妓張二喬之妹張玉喬。何、鄺寫作「趙」氏乃為子壯諱。這種說法自然有一些影子,但並不僅僅是改名換姓的問題,歌中情節也同原居廣州的張氏不合。簡氏引徐鼒《小腆紀年》、江日升《台灣外紀》等書為證,而推徐鼒為此說之「濫觴」「最早提出」者。其實,江日升為康熙時人,徐鼒為道光前後人,兩書相距一百五十餘年,徐說本於江氏而雜取諸家尸諫之說。這種考證上的疏漏,難以信服。

  [104] 李成棟遣人往松江接家眷,並不排除他在松江仍留有部分眷屬、家產。《吳城日記》卷中記:「松鎮李虎子(指成棟)領兵在閩(粵),與金聲桓合,其家口尚留松江。土公(指清江寧巡撫土國寶)於十月中往松江,出不意執其家眷,送江寧羈留之。」《過墟志》述籍沒成棟家得劉氏女,後為清某王之妃,當為好事者之戲作。

  [105] 錢秉鐙《端州擬上第二疏》,見《藏山閣文存》卷一。

  [106] 華復蠡《粵中偶記》(是書又名《兩廣紀略》)。

  [107] 魯可藻《嶺表紀年》卷二。永曆三年瞿式耜在《請力破積習疏》中也說:「昨年勛臣李成棟反正之後,聖駕蹕東。成棟取東粵全省官吏造冊送部,疏請聖裁,忠摯?謙,尊君守禮。乃廟堂之上,因循沿習,以待西勛(指慶國公陳邦傅)者待成棟,豈成棟之志哉!臣猶聞梧州知府束玉受委之日,勛臣成棟命之曰:『爾至地方,須要清廉潔已做好官,反正一番,事事以遵朝廷,奉皇上為主,朝廷若選新守來,汝即讓之,勿與抗也。』即此一端,成棟忠謹之心亦可見矣。」見《瞿式耜集》卷一,奏疏。

  [108] 蒙正發《三湘從事錄》。

  [109] 沈佳《存信編》卷二。

  [110] 《嶺表紀年》卷二記十一月殺佟養甲於白沐洲頭;《存信編》卷二記十月初十日殺於楊柳沙。

  [111] 魯可藻《嶺表紀年》卷二。

  [112] 錢秉鐙《藏山閣文存》卷一《初至端州行在第一疏》;參見其《所知錄》卷二。

  [113] 劉武元《虔南奏議》卷一;參見《明清檔案》第九冊,A9—162號,南贛等處巡撫劉武元奏疏殘件。

  [114] 《明清檔案》第九冊,A9—162號,南贛等處巡撫劉武元奏疏殘件。

  [115] 魯可藻《嶺表紀年》卷二。

  [116] 上引南贛巡撫劉武元奏疏中說,李成棟「烏合十餘萬眾於十月初一日突犯我贛」。初二日出城反擊,「斬殺萬計,活擒數百,而盔甲、大炮、馬騾、器械半歸我有」。清方奏報數字不免誇大,但說明成棟的主力並未被殲。

  [117] 前引清方奏報,贛州總兵力為七千,其中徐啟元所轄一千降明,在金聲桓、王得仁攻城時也必然有傷亡。

  [118] 《明清檔案》第九冊,A9—162號,南贛巡撫劉武元奏疏殘件。

  [119] 魯可藻《嶺表紀年》卷二。

  [120] 順治六年三月二十七日胡有升題本、二十九日劉武元題本中均云:「李逆在信豐,有偽伯董、張等賊已犯雩都下贛去訖」,成棟部將中封伯者有博興伯張月、鎮安伯張道瀛,不能確定張姓者為誰。

  [121] 康熙五十九年《西江志》卷三十三,武事五記:「大軍屠信豐。」

  [122] 順治六年三月二十七日南贛總兵胡有升「為匯報滿漢官兵剿滅廣逆恢復信豐異常奇捷事」題本,見《鎮虔奏疏》卷上;《明清檔案》第十冊,A10—86號即為此件揭帖,但後半部分已殘缺。同月二十九日南贛巡撫劉武元有同一內容的題本,見《虔南奏議》卷二。

  [123] 錢秉鐙《所知錄》卷三等書記載成棟渡河至中流時,「人馬俱沉」,略誤。魯可藻《嶺表紀年》卷三記於二月,云:「成棟札營信豐,分兵取各縣,意在孤贛之援以困之也。贛偵知,分兵單趨信豐。成棟度不支,合各鎮走。自飲火酒十餘甌,渡河投水死,輜重器具無一存者。虜騎掠至南雄而回。」

  [124] 錢秉鐙時在廣州,親見其事。所引見《藏山閣詩存》卷十一《行朝集·己丑·廣州雜詩》。

  [125] 錢秉鐙《藏山閣文存》卷五《粵論》。

  [126] 魯可藻《嶺表紀年》卷三記:五月,「以董方策守羅定,楊大甫守梧州,馬寶守德慶。雖云為忠貞入粵,實各勛鎮與杜永和不相下,不肯聽其調度,求入內地養閒也」。新泰伯郝尚久在上年(1648)即由李成棟派駐潮州。張月、羅成耀等均隨杜永和遁回廣州。可見,成棟身亡後,部下主力除武陟伯閻可義率部鎮守南雄外,其他都駐紮於廣東南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