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2024-10-09 04:37:13 作者: 吳思

  一、關於這本書

  在上本書《潛規則》里,我描述了造就潛規則的力量,那是一種低成本傷害能力,在官吏手裡就是合法傷害權。後來,我繼續追尋這種能力的蹤跡,追究隱藏在各種規則深處的規則。在追究過程中,我看到了一些前人未曾命名的事物,草擬了一些名稱,如灰牢、白員、隱身份、劉瑾潛流等等,並寫了專門的介紹文章。在這輪追究的最後階段,我碰到了更深層的規則,決定規則的規則。

  

  本書最後完成的幾篇文章,提出了血酬和元規則等概念,這些概念代表了我力所能及的深度。所謂血酬,即流血拼命所得的酬報,體現著生命與生存資源的交換關係。從晚清到民國,吃這碗飯的人比產業工人多得多。血酬的價值,取決於所拼搶的東西,這就是「血酬定律」。這個道理很淺顯,卻可以推出許多驚人的結論。如果再引入一些因素,一層一層地推論下去,還可以解釋書中的其他概念,成為貫穿全書的基本邏輯。因此,我把「血酬定律」當作書名。

  「元規則」這個概念比「血酬定律」提出得更晚,也更加深入。這個概念觸及了生命、生存資源和資源分配規則三者之間的關係。文中的原話是:「所有規則的設立,說到底,都遵循一條根本規則:暴力最強者說了算。這是一條元規則,決定規則的規則。」如此簡略地點到,只能算探針的一刺。不過,一針刺出,我感到了心臟的抽縮。全身隨之扭動變形。以前所寫的文章頓時有了不同的意義,原先想定的本書結構也改變了。

  從生存競爭的角度看來,那些有生命的個體或團體,投入自己或他人的性命,動用各種策略,爭奪生存資源。競爭造就了資源分配的規則體系,在體系中的真實位置又註定了個體或團體的性質。依據這種看法,本書的文章可以分為五類。

  第一類:官,合法暴力的代理集團。他們對生存資源的占有,這個集團的性質和擴張策略。這類文章有三篇:1、劉瑾潛流,2、縣官的隱身份,3、灰牢考略。

  第二類:民,農工商生產集團。他們對環境的適應,生存策略和結果。這類文章有四篇:1、庶民用暗器,2、出售英雄,3、硬伙企業,4、洋旗的價值。

  第三類:「賊」,仰仗暴力謀生的非法團體。包括三篇文章:1、地霸發跡的歷程,2、我認出了一個小物種,3、白員的勝局。

  第四類:文化夢想中的暴力:金庸給我們編了什麼夢。

  第五類:綜合。暴力競爭的計算邏輯——生命與生存資源的換算,條件的改變導致結果的改變,暴力對規則的決定作用。這類文章有三篇:1、匪變:血酬定律及其推想,2、命價考略,3、正式規則與潛規則切換的秘密。

  本書目錄就是按照上述方式編排的,但是把相對枯燥的綜合類提到了前邊,以便讀者一上來就可以俯瞰全局。所謂全局,其實也是「打哪兒指哪兒」。這些文章的寫作各有初衷,前後相距三年多,結構是後來追認和拼湊的,難免有牽強之處,聊勝於胡亂堆放而已。

  與《潛規則》比起來,我覺得本書又深入了一層,開掘的範圍也有所擴展。但本書的開掘又有不夠系統完整的感覺,好似描繪全豹身上的斑斑點點。這都是功力不足又急躁冒進的緣故。我對中國歷史全貌滿心好奇,按捺不住地做過各種想像,三年前還根據管窺到的斑點拼湊出一幅草圖:《中國通史的一種讀法》。這幅草圖是個人臨時性工作假說,隨著對元規則的了解,隨著對牽連著生產力的破壞力的了解,我已看出草圖的不足。若干年後,這張草圖應該繪製得更精確,更少猜想成分。但我捨不得丟掉全局性視野,姑且把草圖附在書後,權充後記。

  另有幾篇文章,讀來還有些意思,也一併收入,是為雜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