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最難的事,是把容易的事持之以恆> 有時候,快就是慢,慢就是快

有時候,快就是慢,慢就是快

2024-10-09 01:37:43 作者: 麗莎編著

  台灣著名作家吳淡如曾經說:「最重要的路程應該慢慢跑完,而不是剛開始跑得有多快,跑得過快,用力過猛,提前消耗所有的耐力、毅力,甚至無法到達終點。」

  本章節來源於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

  她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在她讀大學的時候,和她一個宿舍的一個女孩,每天都堅持學習日語半個小時,學習的成果很好。她非常羨慕,同樣也有點嫉妒。就決定也開始學習日語,她給自己每天訂一個計劃,學習兩個小時。她想:我每天學習兩個小時,一定能夠超過她。於是,她就開始堅持每天學習兩個小時日語。

  堅持了幾天後,她發現自己很難抽出兩個小時的時間,特別是在她比較忙的時候。她感到自己很累,很快就放棄了堅持。而那個女孩卻堅持了四年,並最終去了日本留學。

  有些時候,看起來你做得很慢,實際上卻很快。這是因為,你做的時候效率是比較高的,而看起來做得比較快的,反而會沒有效率。這樣看似很慢,實際上卻很快。「欲速則不達」,追求快反而會在慌亂中出現嚴重的錯誤。

  2004年在雅典奧運會上,舉行的110米跨欄項目中。劉翔和被譽為「劉翔一生敵人」的法國名將杜庫雷爭奪冠軍。當杜庫雷落後劉翔的時候,他就做出了一個非常錯誤的決定,強行把自己的速度提高到跟劉翔的速度一樣。結果當他跨越最後一個欄時,由於自己的速度太快了,差點就摔倒了。

  杜庫雷是非常有機會跟劉翔爭奪冠軍的,卻因為自己盲目地追求快,而最終卻失敗了。一味地追求快速,反而會讓我們變慢。比如:上班族為了趕時間,看到公交車來了,就立馬上去,也不看是往哪個方向的。結果車開了好幾站後,才發現自己坐錯方向了。趕快下車,然後再往回坐。

  快是需要跟質量相結合的,大量的事實表明,速度和質量是成反比的。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先生,曾經在自己自學成長的道路上,也犯過這樣的錯誤。當時,他為了快速提高自己的知識,看書講究速度,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看了很多本書。可是當他看完這些書以後,發現自己什麼都沒學會。最終,不得不重新把這些書慢慢地仔細再研究一遍。

  做一件事情,只想快速地得到成果,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最大化,短期或許能夠如你所願,但這種短期的成果,往往會使你失去長期的目標。最終,不能走得長遠。

  孫浩的頭腦比較靈活。當他的好朋友們因為工作經驗比較少,公司給他們開3000元工資時,他就能找到4000元的工作。當他的好朋友的工資漲到5000元的時候,他已經換了6000元的工作。過了幾年,好朋友的工資漲到6000元的時候,他的工資已經是7000元了。

  他經常跳槽,一個工作幹了沒有兩個月,就換別的工作。他通過不斷地跳槽,來不斷地讓自己的工資提高。他的朋友有些羨慕他,但是並沒有人嫉妒他,相反,他的朋友們都按照自己的節奏來,一直努力著。

  五年以後,他的朋友都成了公司的骨幹和領導了,拿著月工資過萬的收入,而他卻還是月薪8000元。當他再一次跳槽的時候,沒有公司再願意要他。

  不斷地跳槽,讓孫浩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去跟新公司的同事重新建立關係,同樣也浪費了時間在學習新的崗位知識上。這樣反而拖累了他繼續成長,當他的朋友在自己的崗位上,不斷地進步、發展時,他卻在原地踏步。

  雖然孫浩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賺到的工資都比他的朋友多,且賺錢的速度快。但是,隨著時間不斷地流逝,慢慢積累下的經驗就變成了財富,幫助他的朋友迅速超越他賺錢的速度。

  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追求快速,迫切地希望得到成果,在追求速度的過程中,反而迷失了自我,漸漸地速度也慢了下來。因此,有時候,慢慢來,反而速度會更快。無論在任何時候,都要把眼光放長遠些,不要局限於當前。堅持做自己的事情,不要停下腳步,最終,走向勝利的往往是那些慢慢走的人。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