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中的價值判斷
2024-10-09 01:12:01
作者: 謝宗博
現在,我們理解了價值是主觀的,而且是與每個人個體的主觀稀缺性相關的,那麼在我們投資和生活的很多時候,就有了一些別樣的作用。
本書首發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首先,我們在投資時,必須以大眾的價值判斷為基準,避免因為個人的價值判斷影響了投資的回報。
為什麼我又說要遵循大眾的價值判斷呢?
既然是交易,就必須有對手方。要想加價賣出去,就必須有人認同它的更高價值。越多人認同,也就越容易賣出去。如果只有自己認同這個價值,就比如我在小溪里撿到的那塊石頭,雖然我認為是無價之寶,但是估計賣10塊錢也沒人肯買,也就失去了投資的意義,只能用於個人收藏了。
比如,某位直男聽說現在品牌包包不僅可以自用,還具有保值增值效用,用了幾年甚至可以加價賣掉。於是他心生一計,決定給女朋友買個包包,選來選去,看中了一個H&M的限量款背包,興沖沖地拿回去送給女朋友。
結果可想而知。
為什麼有的包包可以增值,有的只能是消費品呢?
愛馬仕鉑金包是無數女生的夢想,在她們眼中,共同賦予了鉑金包以極高的價值,那麼也就能夠輕易以高價售出。而對於一些沒有在眾多女生心中樹立起共同價值認知的包包,自然也就只能成為消費品。
投資中也是如此。你買進一隻股票,必須考慮這隻股票流通性好不好,市場上其他人對這隻股票的認可價值是多少?如果你認為某隻股票價值20元,現在市價是10元,於是買進來。結果才發現市價10元都少有流通量,因為大家的共同認知只有8元,你的認知找不到可以接納的對手方,那麼你以自己個人價值判斷做出的投資決策也就是完全失敗的。
其次,我們在銷售的時候,必須以消費者的個人價值判斷為基準,才能打動消費者,實現銷售最大化。
這個恰恰跟我們做投資是相反的邏輯。投資面對的是市場,沒有具體的個人;但銷售面對的是消費者,是一個個獨立而鮮活的個人。個人主觀的喜好、價值判斷,決定了他們對這個產品是不是有高的價值認定,是不是有購買慾望,也就決定了能不能達成交易。
我們明白了價值來源於客觀效用×主觀稀缺性,客觀效用是一個產品在一開始就已經確定且不可更改的,那麼就應該在主觀稀缺性上充分展示。主觀稀缺性來源於個人的喜好,如果一個銷售能一開始就把握住這位消費者的喜好,特別是他對這類產品的關注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產品展示,是不是就能提升消費者心裡的價值感了?
比如,一款高檔的美容養顏產品,各種品質都是頂級的,唯一的缺點就是貴(但也沒辦法,好的品質就意味著高昂的成本),你該如何賣?
對於一個注重健康的消費者,你應該重點突出產品原料的純天然和養顏功效的由內而外;對於一個注重美麗的消費者,你應該突出產品超出其他同類產品的煥顏功效;對於一個注重尊貴品質的消費者,你應該突出產品來源的稀缺和工藝的品質保證;對於一個不注重品質只想省錢的消費者,你應該勸她「女人要對自己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