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在絕望中覺醒> 我們行為的最大困擾是偏見

我們行為的最大困擾是偏見

2024-10-09 00:56:59 作者: 大鵬

  你有偏見嗎?

  面對這一問題,相信不少人都會給出否定回答。但事實上,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抱有一些偏見,只是大多數人沒有察覺而已,「上海人都很斤斤計較」、「做IT的人很機械古板」、「路邊攤肯定沒什麼好貨」、「不愛讀書肯定沒出息」……以上這些偏見,你是不是占了一兩項?或者存有類似的偏見?

  本章節來源於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

  偏見是一種可怕的觀念,比無知還要可怕。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偏見是把某種既定的觀點過於絕對化,是對問題的一知半解,對事物的片面看待,帶有偏見的人大就像戴著墨鏡「行走」,往往「一葉障目」,不能心平氣和地面對眼前的人和事,這就走進了一個怪圈:越偏見越不理智。

  一個著名的測試就很能說明這一點。

  現在要選舉一名領袖,你這一票很關鍵,下面是三位候選人的情況:

  候選人A:跟一些不誠實的政客有來往,而且經常諮詢占星學家,他有婚外情,並且還是個老煙槍,甚至每天要喝8~10杯馬丁尼。

  候選人B:有兩次被解僱的紀錄,睡到中午才起床,大學時吸過鴉片,而且每天傍晚會喝一大誇特威士忌。

  候選人C:他機智勇敢、英俊瀟灑、慷慨大方,並熱心公益。他愛笑,不抽菸,在他周圍總是活躍著一群朋友。

  請問,你會在這三個候選人中選擇誰?相信大多數會選擇候選人C。理由很簡單,候選人A跟不誠實的政客來往、有婚外情,又是菸鬼、酒鬼,這都表明他的私生活混亂;候選人B兩次被解僱,愛睡懶覺,說明他很有可能能力不足;而候選人C身上所具備的品質,無疑都是優秀的。

  但當你知道,候選人A、候選人B、候選人C其實分別是美國前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英國前總統溫斯頓·邱吉爾和義大利最著名的強盜羅賓漢時,你是不是張大了嘴巴?反思自己的選擇,你會發現:事情並非簡單的非黑即白,人物也不是單純的非好即壞,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產生認知錯誤,關鍵就在於觀念里的偏見。

  其實,只要是人都有可能產生偏見,畢竟我們的認知能力有限,知識水平也很有限,很難保證對任何事物的看法都符合真實的實際情況。但事情的關鍵在於我們的觀念,當我們面對不同的觀點或面對不了解的事物時,能不能抱著一種求實的態度,不以偏概全,讓自己變成理智的思考者。

  一個美國白人有著強烈的種族主義,他從小就認為黑人低一等,是沒有素質、沒有涵養、粗暴無禮的,所以他從不和黑人交朋友,也不和他們說話,在大街上遇到黑人時他也會躲得遠遠的。甚至在舉辦的班級舞會上,他都會在請帖上明確註明「拒絕任何黑人參加」,而絲毫不考慮班裡那些黑人同學的感受。儘管身邊有人勸他不該不公平地對待黑人,可他依然不管不顧。

  後來眾人不幸地遭遇了一場車禍,雖然他大難不死,可是眼睛卻從此失明。他感到非常痛苦,後來求助於一位眼科醫生。這是一位善良而專業的醫生,他耐心地開導他,不停地鼓勵他,並且還教他如何靠手杖走路、學習盲文,等等。慢慢地,他終於走出了心理陰影,也能夠獨立生活了。他非常感謝和信賴這位醫生,並將對方看成自己的良師益友,直到很久以後他才知道,這位醫生是個黑人。他一開始有點氣惱,但很快就明白過來,膚色原來沒有那麼重要,黑人也沒有那麼糟糕。認識一個人,只知道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就可以了,至於膚色於我們而言毫無意義。

  從此以後,他的偏見就慢慢地完全消失了。他認識了幾個黑人朋友,他們的關係很好,並經常在一起聊天、唱歌等。後來,他還和一個黑人姑娘結了婚,生活得十分幸福。「我失去了視力,也失去了偏見,多麼幸福的事!」他大笑著說。

  行為的最大困擾是偏見,最大阻礙也是偏見。不斷改造內心的非理性觀念,理智客觀地看待問題,心平氣和地討論問題,是我們每個人應持有的覺醒。特別是在決策的時候,不要讓偏見和誤區誘導我們做出不恰當的決策,凡事多問自己幾次:「我還有沒想到的方面嗎?」

  當你不被偏見束縛時,你就越接近真理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