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有趣得讓人睡不著的歷史系列(套裝共7冊)> 他是乾隆最佩服的皇帝,連敵人都捨不得他死!

他是乾隆最佩服的皇帝,連敵人都捨不得他死!

2024-10-09 00:44:05 作者: 歷史君 醉罷君山 唐俑

  1063年,一個好人去世了。消息傳開,首都開封成了一座哭城:衣衫襤褸的乞丐大哭,斯文的書生大哭,做買賣的小販大哭,甚至連稚氣的孩子也大哭……第二天,焚燒紙錢送別皇帝的煙霧飄滿了城市上空,天日無光。消息傳到敵國遼國,遼國皇帝也大吃一驚,淚流滿面,表示要為他建衣冠冢,寄託哀思。

  本書首發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他是誰?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趙禎,自視甚高的乾隆皇帝心中的偶像——乾隆最佩服的三個帝王之一。乾隆最佩服的三個帝王是:他爺爺康熙,唐太宗李世民,還有就是這個宋仁宗。

  01

  宋仁宗「天性仁孝」,對人寬厚和善。大中祥符七年(1014)封為慶國公,翌年封為壽春郡王,講學於資善堂。天禧元年(1017)兼中書令,天禧二年(1018)晉封升王,九月初八冊封為皇太子,任參知政事李迪兼太子賓客;十四日朝拜太廟。乾興元年(1022)二月十九日,宋真宗逝世,遺詔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為皇太后,代行處理軍國事務。乾興元年(1022)繼帝位,年僅13歲。初由太后劉娥垂簾聽政,明道二年(1033)太后死,1033年開始親政。

  宋仁宗在位幾十年,對下屬寬厚以待,讓百姓休養生息,使宋朝達到一個發展的頂峰。宋仁宗知人善用,在位時期名臣輩出,國家安定太平,經濟繁榮,科學技術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仁宗皇帝當政期間,政府正式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官交子」(相對於「私交子」而言)。

  在中國歷史上,他是第一個被尊稱為「仁宗」的皇帝,因造就了一世繁華被認為是「最成功的皇帝」。他所處的時代,也被譽為「文人最好的時代」,在「唐宋八大家」里,除了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其他6人都活躍於宋仁宗時期;中國四大發明中的三大發明——活字印刷術、火藥、指南針,都出現於他那個時代。

  從貧民到敵人都捨不得他死,做皇帝做到這個份兒上,堪稱帝王楷模。他能得到這樣的獎賞,正是一個「仁」字成就了他。那麼,他到底有多「仁」呢?

  02

  嘉祐二年(1057),蘇轍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在這次晉級進士的考試中,年輕氣盛的蘇轍在試卷里寫道:「我在路上聽人說,宮中美女數以千計,整天歌舞飲酒,紙醉金迷。皇上既不關心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們商量治國安邦的大計。」

  簡直是胡說八道!考官們認為蘇轍無中生有、惡意誹謗,應該嚴懲,宋仁宗卻說:「朕設立科舉考試,本來就是要歡迎敢言之士。蘇轍一個小官,敢於如此直言,應特與功名。」

  蘇轍僅僅依據道聽途說,便在科舉考試中「妄議」朝政,且矛頭直指皇帝,即便是在「康乾盛世」,也難逃被滅九族的命運。宋仁宗卻不以為忤,反而認為應該「特與功名」。歷代帝王成百上千,哪一個能夠如此寬厚仁慈?

  03

  當時四川有個讀書人,獻詩給成都太守,有「把斷劍門燒棧閣,成都別是一乾坤」之句。成都太守嚇得冷汗直冒,這不是明目張胆地煽動造反麼?簡直是大逆不道,死罪啊!太守便綁了那個讀書人,押送京城,請朝廷制裁。這種有煽動造反嫌疑的,歷代都是掉腦袋的大罪。宋仁宗卻不以為意,就事論事地說:「這是老秀才做官心切,寫首詩泄泄憤,治啥子罪嘛,他想做官,就滿足他吧。」結果,這個讀書人不僅未被追究,反而被授予司戶參軍的職位。

  04

  當時,朝鮮半島的封建王朝高麗是宋朝的屬國,歲歲向北宋進貢。有一次,使者回來報告說高麗的貢物越來越少,看來不出兵教訓它是不行了,便請求皇帝出兵教訓高麗。宋仁宗說別動不動就教訓這個教訓那個,他們就算是故意的,也只是高麗國王的罪過。出兵教訓不一定殺得了國王,無數百姓卻要遭殃,還是算了吧。

  05

  有一次,宋仁宗散步時不時回頭看,隨從們都不知道皇帝在看什麼,後面也沒有人啊。回宮後仁宗對嬪妃說:「朕渴壞了,快倒水來!」嬪妃覺得奇怪,問皇上為什麼在外面的時候不讓隨從伺候飲水,宋仁宗回答說:「朕屢屢回頭,但沒有看見他們準備水壺,要是問的話,就有人會被處罰,朕就忍住口渴回來再喝水——反正也渴不死。」

  06

  對下人尚且如此,對待百姓如何呢?

  據《宋史》記載,一天夜裡,宋仁宗加班批閱奏章,完事後已經深夜了。又累又餓的他非常想喝一碗羊肉湯。對一位皇帝來說,如果這也是個問題,那簡直會讓人笑掉大牙。但對宋仁宗來說,它真的是一個問題,所以他憋了一夜沒吭聲。皇后知道後覺得好笑,宋仁宗嚴肅地說:宮裡有個不成文的規定,無論什麼東西,只要皇帝皇后索要一次,就會成為慣例。昨晚朕要是喝了羊肉湯,御膳房以後就會天天殺只羊備著,一年下來就會殺掉300多頭羊,因此啊,朕寧肯餓一次,也不幹這種勞民傷財、塗炭生靈的事。

  07

  仁者愛人,沒有愛就沒有仁。

  作為重要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仁」從來都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更不是麻醉人的口號,而是有其具體的表現方式:以博大寬厚的胸懷來愛護民眾,即「泛愛眾而親仁」;作為價值主體內在精神狀態的反映,「仁」是實現理想人格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東西,只有內心以「仁」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來考察自己的思想,才能達到真善美的崇高境界。

  和其他帝王不同的是,宋仁宗既懂得了「仁」的真諦,也以實際行動做到了「仁」,連敵人都會對其死亡感到痛惜,一點兒也不奇怪。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