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有趣得讓人睡不著的歷史系列(套裝共7冊)> 貳 天子那些事:宋朝皇帝軼事 救李世民的是少林寺和尚,救趙匡胤的是哪裡的和尚?

貳 天子那些事:宋朝皇帝軼事 救李世民的是少林寺和尚,救趙匡胤的是哪裡的和尚?

2024-10-09 00:44:00 作者: 歷史君 醉罷君山 唐俑

  01

  20世紀80年代,一部名叫《少林寺》的電影火遍大江南北,不少看過那部電影的人至今還會哼唱其主題歌: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傑把你敬仰;少林少林,有多少神奇故事到處把你傳揚……

  電影《少林寺》講述和傳揚的,是少林寺僧兵救李世民的故事。只不過和電影的誇張橋段相比,真實的故事並無多少「神奇」之處,甚至可以說相當平淡,毫無戲劇色彩。

  坐落於河南嵩山的少林寺,本為翻譯佛經的清修之地。後來有了一個傳說:達摩師祖到少林寺修禪練武,那以後,寺里的僧人便把研習武術當作禪修之外的「第二職業」,寺里的高僧還邀請武林高手到寺里傳授武藝,之後還有了一支保護寺院的僧兵。

  歷史的長河流到隋朝,當權者並未把少林僧兵放在眼裡,只要不到社會上惹事,寺里有幾個舞槍弄棒的僧人有什麼關係?隋文帝還將洛陽與少林寺之間一個叫柏谷塢的地方賜給少林寺。此地距洛陽15里,距少林寺50里,是個交通要道,也是兵家必爭之地。少林寺經常安排一些僧人到柏谷塢去耕種,依靠這裡的收入,僧人們的日子還過得去。

  

  沒想到隋朝很快就到了末年,天下開始大亂。唐高祖李淵稱帝沒多久,原為隋朝官員的王世充在洛陽稱帝,企圖與李唐王朝分庭抗禮。王世充看上了柏谷塢這個好地方,將之作為軍事要塞,並改為州,派侄兒王仁則帶兵駐守。

  王世充這麼一搞,讓少林寺僧人很鬱悶,他們不僅不能繼續在此耕種,連在此地停留都不行了。當時已兵荒馬亂很多年,少林寺得到的施捨日益減少,幾乎全靠田產吃飯。如今千畝良田被占,等於被搶走了生活來源,這是其一。其二,王世充的駐軍離少林寺如此之近,一旦戰事爆發,寺里的僧人和建築難免受池魚之災。可是又拿他們毫無辦法,區區幾百個僧人和幾十個僧兵,與幾十萬如狼似虎的軍隊相比,那就是雞蛋和花崗石的差別。雞蛋碰花崗石這種事也許有人幹過,但是碰贏了的人還沒有過。

  怎麼辦?除了忍,沒有別的辦法,這一忍就是兩年。621年,李淵派大軍討伐王世充的消息傳到少林寺,僧人們暗暗高興。

  討伐大軍的統帥正是秦王李世民。他打仗之厲害,還真不是吹的。他帶領軍隊一路過關斬將,勢如破竹,把王世充的軍隊打得屁滾尿流。可是後來,王世充居然找來一個名叫竇建德的幫手。俗話說雙拳難敵四手,李世民再厲害,在兩個對手面前也占不到便宜,而且還吃了敗仗,內心焦慮不已。

  焦慮的還有少林寺的僧人——眼看王世充就要完蛋,他們被占的土地就能完璧歸趙,沒想到半道上殺出個程咬金,原本對李世民和少林寺有利的局面突然發生逆轉,叫他們情何以堪!不行,他們得幫李世民一把,幫李世民就是幫他們自己。

  621年四月二十七日,經過多日精心準備的少林寺僧兵行動了。他們事先聯絡好王仁則手下的州司馬趙孝宰,裡應外合奪了州城(也就是柏谷塢)。王仁則還沒反應過來,參與行動的少林寺僧人志操、曇宗帶領的僧兵就從天而降,分分鐘制服了他身邊的護衛,將他綁得如粽子一般,打開城門送到李世民帳前。喜出望外的李世民立刻派兵入駐州城,親率大軍圍攻竇建德,在武牢關打垮其主力,還活捉了竇建德,王世充直接投降。

  李世民自然對少林寺感激不盡,特派下屬李安遠持秦王令前往少林寺,給每位僧人賜僧袍一襲,除了把柏谷塢的田產歸還給少林寺,還特別贈送了一具水碾……這就是「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

  有人說少林寺僧兵幫李世民打了勝仗的故事只是民間傳說,但這事兒被記錄在《唐太宗賜少林寺教書》《少林寺牒》《皇唐嵩岳少林寺碑》等少林寺碑文中,想必不是空穴來風。如果這一切真的是子虛烏有,相信少林寺也不敢貪天之功為己有,更不可能「刻石記事」。

  無獨有偶,另一位風流人物也為和尚所救,從而「救」出另一個盛世。

  誰?宋太祖趙匡胤。

  02

  趙匡胤是如何為和尚所救的呢?事情還得從他父親說起。

  趙匡胤的父親是當時的中央警衛團團長,家裡衣食無憂,趙匡胤雖然是官二代,卻不想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自小胸懷大志的他決心干出一番事業。21歲那年,趙匡胤辭別父母,正式開啟了闖蕩江湖之旅。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白手起家,談何容易。無奈之下,趙匡胤不得不去投靠父親的朋友,隨州刺史董宗本。為人豪爽、精通武藝的趙匡胤很快贏得隨州官員的喜愛,他們認為這小子不錯,好好干一定有前途。深受眾人喜愛的趙匡胤卻惹怒了董宗本的兒子,遭到他的排擠,不得不離開隨州。身無分文的趙匡胤(在隨州打工數月,老闆董宗本只管飯不給工資)只好學秦瓊賣馬,總算來到鳳翔府,找到節度使王彥超——這位也是他父親的朋友。可是在這個長輩眼裡,趙匡胤只不過是個紈絝子弟,一個遊手好閒的官二代,他可不養閒人。他請趙匡胤飽餐一頓,然後端出十貫錢:「小趙啊,叔叔這裡沒編制了,你看……」

  趙匡胤只好再次告辭。去哪裡呢?天下之大,何處是我的歸宿?此時的他突然感到一陣恐懼,一種走投無路的恐懼。在家千日好,出門時時難,丟臉事小,餓死事大,算了還是回家吧。既然江湖險惡,處處不留我,我就退一步海闊天空。可是一摸錢包,空空如也,走的時候老媽雖然給了不少錢,然而早就花光了;由於戰亂頻繁,物價飛漲,王彥超送的十貫錢一點兒也不經花,沒吃幾天飽飯就沒了。

  趙匡胤靠吃野菜打野物,半飢半飽地走了很多天,到了離開封百來里的地方,打算弄點兒東西吃。然而,由於連年戰亂,赤地千里,開封城外不僅野菜被人吃光了,連鳥獸都看不到一隻……

  03

  後漢乾祐元年(948),一個不速之客來到開封郊外的一座破廟。

  月黑風高,廟裡一個正在睡覺的老和尚被窗外菜地里的聲音驚醒——該死的野豬又來了!菜地是老衲的命根子呢!

  老和尚翻身坐起,點亮燈火去查看。結果他看到一個黑影,便撿起一塊石頭朝黑影砸去,砸中的卻不是野豬,是一個人。

  老和尚砸中的,正是走投無路到菜地里偷菜的趙匡胤。他偷的是一種名叫萵苣的蔬菜,可以生吃。

  老和尚聽了他的故事,不僅沒有怪罪他,還把僅有的一點糧食拿出來做飯,讓他飽餐了一頓,然後又讓他去洗澡。洗完澡的趙匡胤換上老和尚的僧袍,美美地睡了一覺。

  第二天趙匡胤辭行時,老和尚又送他幾個菜餅在路上吃,把他感動得不行:「他日我若得志,一定為大師建一座大廟!」他發跡後果然為老和尚修了一座大廟,即皇家寺廟普安寺。

  趙匡胤一輩子唯一的一首詩,據說就是聽從老和尚投軍的建議後,在投軍的路上寫的:

  欲出未出光辣撻,千山萬山如火發。

  須臾走向天上來,逐卻流星趕卻月。

  這首詩叫《日》。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