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有趣得讓人睡不著的歷史系列(套裝共7冊)> 膽略不輸周瑜的名將力勸孫權占領巴蜀,孫權卻去徵求劉備意見

膽略不輸周瑜的名將力勸孫權占領巴蜀,孫權卻去徵求劉備意見

2024-10-09 00:26:25 作者: 歷史君 醉罷君山 唐俑

  01

  《三國志·吳書》記載了這樣一個小惡霸,說他天生神力,好遊俠,不務正業,招來一幫輕薄少年,組成一支比土匪還土匪的隊伍,自任首領。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

  這幫人經常群聚相隨,帶著弓箭,頭插鳥毛,身佩鈴鐺,四處遊蕩,高調得無以復加,生怕人們不知道是幹壞事的來了。

  他們確實整天不干好事,「輕俠殺人,藏舍亡命」的事跡,聞名全郡。

  「錦帆賊」三個字,是老百姓對他們的稱呼,源於他們出行,不是香車寶馬,就是豪華遊輪,人人身披錦繡,走到哪裡,哪裡的道路都會被他們的光彩照亮。

  這幫惡少,不但人披的是錦緞,繫船的「繩子」也是錦緞,船停則用錦緞繫船,船走就把錦緞割掉丟棄,「以示奢也」。

  人們便給他們起了個「錦帆賊」這個外號。

  當地地方官員,對他們的接待必須隆重,若能令他們滿意,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如果稍有怠慢,那就等著倒霉吧,輕則資財被搶,重則死於非命。

  這幫惡少的頭頭,竟然是三國時期孫吳名將甘寧。

  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今重慶)人,出身土豪之家,少年時期崇尚奢華,經常糾集一幫惡少,搶奪船隻財物,無惡不作,臭名遠揚。

  恐怕連老天爺都沒想到,二十歲一過,這個惡少突然改邪歸正。

  於是,他遣散隊伍,不再幹壞事,開始認真讀書學習,鑽研諸子百家,並立志建功立業。

  初次步入仕途,甘寧只當了個小小的計掾,但他不嫌官小,腳踏實地,勤勤懇懇,逐漸升遷,直到做到拿六百石薪水的郡丞。

  六百石薪水的官兒,已經不小了,當時一個州刺史的年俸,也才六百石呢,說明他還是混得不錯的,好好幹下去,不愁前程不遠大。

  但不知為何,當公元194年益州牧劉焉病死,其子劉璋繼任益州牧後,甘寧聽了荊州別駕從事劉闔的鼓動,與沈彌、婁發等人起兵反叛劉璋,卻又沒有成功。

  造反失敗後,甘寧帶領八百多人,投了荊州刺史劉表。

  然而,在劉表手下呆了一段時間,甘寧發現這個人不習軍事,將來必定沒出息,便想離開他。

  實際上,甘寧想離開劉表的真正原因,是得不到劉表的重用。

  02

  據《三國志·吳書》記載,投靠劉表後,不見進用的甘寧,轉投江夏太守黃祖。

  這一次更有意思,黃祖乾脆認為他是凡人一個,不要說重用他,能收留他,允許他在他那裡混飯吃,就已經不錯了。

  而黃祖眼裡的這個凡人,卻在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孫權攻江夏、黃祖大敗狼狽逃竄時,救了黃祖一命。

  當時的情況非常危急,但是擔任斷後任務的甘寧沉著冷靜,一箭射死孫權的破賊校尉凌操,使孫權不敢再追。

  儘管立下大功,並救了黃祖的命,甘寧仍得不到黃祖的重用,非常苦惱。

  這樣的老闆,當然不值得留戀,可是離開他後,又去投奔誰呢?新的老闆,會不會又是這樣呢?

  聽說孫權在江東「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魯肅、諸葛亮他哥諸葛瑾等名士,都到他碗裡去了,甘寧便想把自己的老闆也換成孫權。

  可他不知道,孫權會不會又是一個「有眼無珠」的老闆。

  甘寧的心思,被蘇飛看在眼裡。

  蘇飛,黃祖軍中都督,曾多次向黃祖推薦「雄猛逸才」的甘寧,黃祖都無動於衷。

  得知甘寧想離開黃祖,蘇飛主動請他喝酒,對他說:我曾薦你數次,主子都不肯加用,時間過得飛快,人生幾何,你遠走高飛吧,或可遇到知己。

  然後他給甘寧出了個主意,建議黃祖讓甘寧去黃岡西北,一個叫邾縣的小地方任職,先離開黃祖再說。

  黃祖雖然從來沒想過重用甘寧,但讓他去小小的邾縣當個小官,還是可以的,便同意了蘇飛的建議。

  說不定他巴不得甘寧離開呢,免得看到他就煩——有人多次推薦都看不起的人,對那人得有多煩啊。

  之前離去的一些手下,甘寧把他們召回來,加上另外一些願意跟他混的人,加起來有數百人,他帶著他們,離開黃祖後直接投了孫權。

  這一次跳槽,總算跳對了,加上周瑜、呂蒙兩位重量級人物的推薦,甘寧一到,就得到孫權器重,他這個新來的獲得的待遇,與老臣並無二致。

  心情愉快的甘寧,自然想儘快投桃報李,建議孫權去把荊州打下來,打下荊州,即可作為跳板,西進巴蜀。

  甘寧對孫權說,巴蜀雖然在劉表手裡,但根據他對劉表的了解,那人本事不大,更是缺乏深謀遠慮,手下又沒有得力幹將,肯定守不住,曹操若想攻取巴蜀,是很容易的事情。

  巴蜀那麼好的地方,不能落在曹操手裡,所以咱們應先下手為強,不然,將來就只能從曹操手裡去奪巴蜀,而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有可能,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而要奪取荊州,須先拿下黃祖的江夏。

  03

  在這之前,魯肅也是這個意見,如今甘寧與其不謀而合,還有什麼可猶豫的呢?

  儘管遭到重臣張昭反對,孫權仍然決定立即用兵,攻取江夏。

  建安十二年,孫權再度西征黃祖,「虜其人民而還」。

  遺憾的是,由於孫權母親病危,此次西征不得不半途而廢,但是第二年一開春,孫權就來了個第三次西征黃祖,雖然戰鬥非常激烈,最後還是贏了,抓了黃祖。

  據《三國志·吳書》記載,早在191年,黃祖就與孫家結下深仇大恨,那一年,袁術派孫權父親孫堅攻打劉表,劉表派黃祖迎戰,被孫堅擊敗,乘勝追擊的孫堅還渡過漢水,把襄陽包圍了,黃祖再敗後逃到峴山,孫堅繼續追擊,卻被黃祖部將從竹林中發出的暗箭射中身亡。

  黃祖之於孫權,實際上相當於殺父仇人,如今落到孫權手裡,自然活不了。

  打敗黃祖後,孫權做了兩個盒子,一個用來裝黃祖的腦袋,一個用來裝蘇飛的腦袋,蘇飛知道後,急忙托人告訴甘寧。

  甘寧說,蘇飛即使不說,我也知道怎麼做,他的恩情,我怎麼能忘呢?

  在慶功宴上,為了替蘇飛說情,甘寧給孫權磕頭,磕得血涕交流,邊磕邊說,當初若不是蘇飛,我甘寧也不知早就死在哪條溝壑里了,怎麼可能替將軍效力?蘇飛雖然罪當殺頭,「然寧特向將軍乞保其命」。

  孫權被甘寧感動了,但是他說,我可以為你赦了蘇飛,但如果他逃走,怎麼辦呢?甘寧說將軍您不殺他,對他來說就是再生之恩,他怎麼可能那麼傻,哪怕趕他走,他也不會走的,如果他真的不識好歹逃跑了,就把我的腦袋砍下來,代替他的腦袋裝在盒子裡。

  於是,孫權赦了蘇飛。

  韓信封侯後報一飯之恩,被譽為知恩必報的榜樣,甘寧發達後不忘蘇飛指點迷津之恩,以性命擔保救他,又何嘗不是?

  拿下黃祖後,甘寧又隨周瑜參加了赤壁之戰,大敗曹操,立下戰功。

  赤壁之戰後,曹操狼狽逃回北方,卻命曹仁和徐晃留守江陵,像顆釘子那樣釘在那裡。

  04

  拔出這顆釘子的任務,落到了甘寧頭上,但卻未能成功。

  硬取拿不下,他想智取。

  甘寧曾在劉表手下效力十年,對夷陵(今湖北宜昌)那個地方非常了解,他明白,如果派一支軍隊占領夷陵,再與周瑜對曹仁來個東西夾擊,曹仁這顆釘子再牢固,拔掉它也不是問題。

  周瑜同意了他的方案。甘寧便自告奮勇,率兵日夜兼程,走小路攻占了夷陵。

  夷陵是個戰略要地,甘寧占領後,即使達不到東西夾擊曹仁、迫使其北撤的目的,也不能有失,所以曹仁非常重視,急忙派五六千人圍攻夷陵,企圖一舉奪回。

  甘寧手中只有數百士兵,加上破城後新增的,也不到一千人。

  然而,甘寧卻率領這點兵力,打退了曹仁一次又一次強攻。

  強攻不成,曹仁改變戰術,在城外搭設高台,命令士兵在高台上向城內射箭,連續幾天「箭密如雨」,軍吏們嚇得發抖,甘寧談笑自若。

  當然了,這點人馬想和對方拼消耗,肯定是拼不過的,甘寧派人向周瑜求援,周瑜派來援軍,解了甘寧之圍,曹仁只好撤回北方。

  此戰過後,甘寧和周瑜又力勸孫權西取巴蜀,猶豫不決的孫權,竟然向劉備徵求意見。

  那時的劉備,像條喪家犬一樣,又像個居無定所的流浪漢,今天這裡明天那裡,沒有一塊穩固的根據地,巴蜀那個地方,他也早有占據之心。

  雖然暫時心有餘而力不足,但在劉備心裡,巴蜀已是他的「盤中餐」,不容他人惦記,所以當孫權來向他徵求意見時,他當然要對他說,那個地方去不得。

  至於如何去不得、劉備具體如何勸阻孫權的,有關史料未予記載,我們知道的是,孫權竟然輕易相信了劉備的鬼話。

  直到後來劉備占了巴蜀,孫權才明白被劉備忽悠了,追悔莫及。

  雖然孫權沒有採納其建議,但這件事充分說明,甘寧不僅僅是一個只能衝鋒陷陣的武將,這位陳壽眼中的「江表之虎臣」,通觀全局的戰略眼光,他也是有的,膽略並不比周瑜遜色。

  只可惜,孫權同樣沒有給他充分發揮的機會。

  當然了,甘寧自身也有很多缺點,比如性情急躁,容易激動,動輒發怒,發怒就打人乃至殺人,有時還不聽孫權指揮,雖有大將之才,卻無大將風度。

  不然,公元210年大都督周瑜病逝後,接替周瑜的,很可能是甘寧。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