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贏在格局,輸在計較> 沒有錢,也可以創出大事業

沒有錢,也可以創出大事業

2024-10-09 00:05:19 作者: 王輝

  人們常說:錢是萬能的。但是,金錢卻不是幸福、成功的唯一途徑。沒有金錢,依然可以獲得幸福;沒有金錢,依然可以做出一番大事業。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要將金錢看得太重,不要將錢作為自己不成功的藉口。

  具備創造性思維的人,一般都敢於打破常規,進行逆向思維。習慣性讓我們長時間使用一種思想去觀察和解決問題,也就為自己戴上了枷鎖,一旦形成一種思維定式,就會阻礙前進的步伐。其實,成功離我們並不遙遠,只要我們反過來重新想一想。

  今天,錢被賦予了幾乎萬能的地位,很多人之所以會不斷地努力,僅僅是為了掙到足夠的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有錢了,就去旅遊;有錢了,就去創業;有錢了,就買房子結婚……把錢變成達成夢想的唯一通道,眼裡也就只有掙錢了。

  很多人寧願委屈自己,也不去想其他方法。說是沒錢,其實是沒有下定決心去做某件事,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如此,別人做到了,自己就會憤憤地想:他那麼有錢,當然能做到!擁有「沒錢,我也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氣魄,覺得不可能的事也會變成可能。

  海德·瑪麗是個奇怪的人。她既沒有住房,也沒有醫療保險和汽車,別說是帳戶,她甚至連一個錢包都沒有,她是一個窮困潦倒的失業者嗎?不!在德國,即使是失業者,每個月也會收到300多歐元的社會救濟金,再加上,國家提供的住房和醫療保險。更何況海德·瑪麗曾經是享有政府官員待遇的小學老師,同時還當過心理醫生……可是,她卻什麼也沒有。海德·瑪麗之所以會一無所有,並不是因為她失去了工作能力,或拿不到國家提供的福利金,而是她打算過一種沒錢的生活,整整10年。在全德國都在討論社會救濟金過低、是否已經出現貧窮階層的時候,「身無分文」的海德·瑪麗卻認為自己很富有。

  1942年,東普魯士的一個咖啡廠廠長迎來了他們的第三個孩子,女孩長著一頭金髮,起名為海德·瑪麗。

  海德·瑪麗在保姆和兩個哥哥的陪伴下愉快地成長,兩歲時二戰的戰火燒到了她的家鄉。廠長應徵入伍,上了戰場。為了求生,媽媽帶著幾個孩子踏上了逃亡之路。當一家人逃到了艾克福爾德市時,衣服破爛,一無所有。

  海德·瑪麗經歷了從富有跌入貧窮的人生波浪,可是她沒有停止學習,畢業後當了老師。在德國,老師可是一份終生職業,可以讓她的生活衣食無憂。工作了15年後,海德·瑪麗竟主動放棄了這份工作,改行做了心理醫生。之後,一個偶然的機會改變了她的一生。

  請記住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一天,海德·瑪麗在廣播中聽到,一家公司突然倒閉,當地人都失業了。為了自助,人們組成了服務互換圈,也就是「你幫我修車,我幫你做飯、打掃衛生」。受到這條新聞的啟發,海德·瑪麗也建立起一個服務互換圈,每天的工作就是:收集地址、將各圈友能提供的服務記錄下來。

  4年後,海德·瑪麗離開互換圈,打算過真正沒有錢的生活。她退掉租住的房子,把用不著的東西都送給別人,只留了一些衣物存放在朋友家。之後,她建立了一個純私人服務互換圈,其運作模式是:為別人輔導俄語課,可以換取一個手機卡;為超市打掃衛生,可以換取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幫眼鏡店的老闆照看寵物狗,可以換一副眼鏡;有人出門度假時,幫他們看家,可以住在對方家裡,解決住宿問題……她卻始終都堅持一個原則:絕不接受金錢。

  開始的時候,互換圈的範圍只局限在當地,但很快就發展到整個德國。海德·瑪麗的故事,吸引了人們的注意,一家出版社為她出了自傳——《福從天降的試驗》。這本書的出版,讓海德·瑪麗一夜成名。西班牙、荷蘭、韓國和日本等出版商紛紛出版她的作品,榮譽和金錢從天而降,海德·瑪麗成了電視座談節目的座上賓,頻繁地到各地演講。可是,她依然不接受其他的金錢報酬,僅收下了出版社的稿費。

  人們常說:錢是萬能的,但是千萬不要讓沒錢局限了你的人生。沒有錢,只要具備富人思維、懂得創新,依然可以創出大事業。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