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儀式感,讓孩子幸福滿滿> 常回鄉看看,讓孩子知道自己來自哪裡

常回鄉看看,讓孩子知道自己來自哪裡

2024-10-08 23:54:01 作者: 路勇

  很多外出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慨:離開家鄉久了,我最親愛的故鄉變成遙不可及的遠方,遠方開始慢慢變成我的故鄉。而對於孩子來說,因為種種原因,可能很早就告別了故鄉,有些還留存著故鄉的點滴記憶,慢慢拼湊著故鄉的畫面,有些已經不太記得故鄉的樣子,甚至模糊得只剩下一個地名。更多的是,和孩子提到故鄉的時候,孩子會拼命地搖著頭說自己的家在這裡,這裡才是自己的家鄉。這個時候,只有經常帶孩子回鄉去看看,才能讓孩子知道自己還有一個故鄉。

  有一年臨近國慶,我們幾個同窗約著聚一下,聚會的地點提了好多,但都不中意,後來一個人說,我們的孩子都是在城市裡出生,平時很少回老家,即使去了也像是做客,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還有一個故鄉!我們就帶上孩子回老家聚一聚吧,不然這些孩子都快忘記自己的「祖宗」了。他的話馬上得到大家的認可,可不是,我們離開了那個小村子後,都在外面工作生活,娶妻生子,很少回到故鄉了,孩子對老家的事情更是知之甚少,是應該帶他們回去了解一下了。這樣想著,大家馬上統一了意見,聚會定在故鄉的濕地公園,大人們聚在一起談天說地,孩子們聚在一起摸魚捉蝦玩遊戲。

  我們大多在省城武漢,離家鄉的濕地公園也就一百多公里的路程,開車最多也就兩個小時的車程。唯獨阿槐在千里之外的南方,不要說每年國慶不能回家,有時候春節趕不回來,一家人在南方過年。這一次,阿槐卻堅持要回來,參加這樣一個臨時組織的聚會。阿槐說:「我兒子小廷三歲就離開了老家,現在已經九歲上四年級了,六年才回過兩次家。小廷現在說粵語、喝涼茶、不吃辣,都快變成地地道道的廣東人了。我參加這次聚會,不光是想和大家聚聚,讓小朋友一起聚聚,更希望小廷回老家看看,看看爸爸成長的地方,看看他出生的地方。」

  聚會如期舉行,阿槐也應約回到了故鄉,我們支起燒烤架烤肉串、烤魚、烤蔬菜。在遠處的小傢伙們玩累了,也聞著香味過來。我們喝著可樂吃著燒烤,小夥伴邊吃邊鬧還唱著歌。聚會轉眼就結束了,我們都說要趕緊回去,有一大堆的事情等著呢,可是阿槐卻說自己回來一次太不容易了,要多留兩日。

  阿槐帶著兒子留了下來,從他發的朋友圈可以看出,這兩日阿槐沒有白留,他幾乎是帶著兒子來了一個深度的故鄉游。後來阿槐說,這期間他做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是帶著小廷去了鄉下的老宅,拍了好多的照片。老宅已經年久失修,雨天漏雨,起風漏風,太陽天有陽光曬進來,還有幾個瘦弱的老鼠爬來爬去。那天剛好是晴天,也算是天公作美,就是老宅已經破敗得不像樣子,不過原貌還有跡可循,牆壁上有很久以前的掛曆畫,柜子里有獲獎證書,還有一些破舊的藏書。他的兒子早已經不記得老宅了,他只是在剛出生時和爺爺奶奶到這裡小住過,轉眼都是八年前的事情了,但是他看著眼前的一切,沒有絲毫嫌棄的表現,讓阿槐很欣慰。

  後來,阿槐還帶著小廷去田間地頭轉了轉。村口有一棵幾十年的大槐樹,阿槐指著大槐樹告訴小廷,自己的名字就是因為它取的,這是村子裡唯一的一棵槐樹,也是唯一一棵生長了很久的樹,爺爺便給自己起了這個名字,希望自己平平安安,順順利利,長命百歲。當時阿槐回來的時候,正是棉花豐收的季節,留守的村民都在採摘棉花,有上百人,小廷從來沒有看見這樣多的人一起幹活,馬上被黏住了腳步,他更沒看見過大朵大朵比白雲還要白的棉花,高興地告訴阿槐,棉花真是太漂亮了。看兒子興致這樣高,阿槐趁機指著村民黝黑的脊背告訴小廷,農民伯伯工作非常辛苦,要忍受風吹日曬,還要忍受暴雨,蟲害等天災,所以我們要珍惜我們擁有的一切,不能造成一點浪費。

  阿槐還讓小廷寫日記,並把日記曬在了朋友圈裡,日記里記錄著小廷回到老家的點點滴滴,筆法雖然稚嫩,但是對故鄉的了解,喜愛和熱愛卻在這稚嫩的筆下一一呈現了出來。看得我們都有些後悔,應該也多留兩日,讓孩子好好了解一下故鄉,這該是多麼有意義的一堂教育課啊。「回來」不是「來過」,老家也是家,不管有多遠,總有一天要再回來。無疑,阿槐的回家之旅是值得的,他不僅自己回了一次故鄉,也讓小廷體驗了回家的滋味,那是一種身臨其境才能體會的幸福。

  可能有人說,故鄉都是在農村,各方麵條件都不行,我們是好不容易從那個地方出來的,還回去幹什麼?故鄉早已經不是我們記憶中的故鄉了,回去真的沒有太多的意義。這樣想就錯了,對於一個人來說,最深的思念就是故鄉,帶孩子回鄉,能夠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裡。都說追根溯源,讓孩子知道自己從哪裡來,自己的根在哪裡,本身就是滿滿的儀式感。

  請記住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我的家鄉是一個小村子,可以說除了十里八鄉,沒有人知道這個村莊的名字,小時候我努力學習,就是為了離開這個地方。可是我通過努力離開了這裡,多年以後卻分外地想念這裡,尤其是有了寶貝女兒之後,這種感覺更加強烈。我非常想帶著女兒回家去看看,讓她看看我常玩的那座小橋,常翻的那堵矮牆,和她捉一下蛐蛐,見一見故鄉的長輩。於是女兒大一點兒的時候,我就迫不及待地帶她回了故鄉。

  我原以為女兒是城市裡長大的孩子,對故鄉不會有太多感情,可是事情卻出乎意料,女兒驚訝地問我:「爸爸,你就是在這裡長大的嗎?我好喜歡這裡。」驚訝過後,不僅讓我帶她去我小時候上學的學校,還讓我帶她爬我在故事中講了很多次的小山,還吩咐我給她拍照,說回去的時候一定要給小朋友看看,這就是她的老家。離開前的一個晚上,戀戀不捨地問我:「爸爸,您能還帶我回來玩嗎?」

  我告訴她當然可以。雖然她回來更多的是為了玩,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玩也能成為一種眷戀,玩,是故鄉留給她的最直觀和最真切的體驗。

  有一次女兒的班級進行口頭作文練習,練習的主題是:我可愛的家鄉。都是一群城市長大的孩子,說到家鄉,除了動物園、遊樂場、商場,再也說不出什麼來了,女兒卻津津有味地把回老家的故事大講特講了一番,不僅同學們聽得興奮不已,連老師都對她豎起了大拇指,說她講得情真意切,生動自然,有生活。

  回不去的地方是故鄉。不僅僅拼搏在外的成年人需要故鄉,需要這一份鄉愁,孩子也一樣需要故鄉的滋養,需要故鄉來告訴他,自己的父輩是從什麼地方走出來的,告訴他,自己是從哪裡來的。帶孩子看一眼老宅,在田間地頭,在熟悉的地方走一走,孩子也會明白鄉情的可貴和物產的不易。親不親家鄉人,美不美家鄉水,讓孩子明白家鄉和自己的聯繫,那是永遠割不斷的情誼。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