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寇四地蜂擁起,大勢渺茫去已極
2024-10-08 23:48:14
作者: 時拾史事
上回我們見到他的最後,正是他被平叛大軍追打到走投無路,和十幾個死黨逃進了陝西商洛山,創造了「十八騎入商洛山」這一在曲藝作品中上鏡率很高的事件。在深山老林的艱苦歲月里,這些死黨表示,他們願意為李自成的造反事業奮鬥終生,永不叛主,而表達的具體方式就是,紛紛跑回家把自己的妻子殺掉了。(——雖說是為了掃去家庭牽掛,但是這種動不動就殺妻殺子自詡英雄豪傑的人,實在很難讓我生出敬佩之意來)。
不過李自成對這樣的腦殘粉感到十分欣慰,他發誓有一天要和這些兄弟們東山再起。而值得高興的是,皇太極又來叫門了,朝廷追殺農民軍的隊伍一時間都被派到遼東跟八旗軍干架,這給了李自成喘息的機會。
過了一段時間,李自成歇過氣來了,他帶著身邊的死忠弟兄出山,進入了河南。那段時間河南災荒又厲害了很多,所以闖王這杆老字號大旗升起在中原大地上時,十餘萬災民便熱情地聚集在了他的身旁。而且最為關鍵的,這次來的有幾個文化人,有李岩、宋獻策等,這幾個文化人為李自成的造反實踐策劃了相應的科學理論支持——首先便是明確他們的戰爭性質,這不是造反,而是具有正義性的抗爭,是農民在無良統治者的壓迫盤剝之下,無奈走上反抗之路的勇敢與悲壯。其次便是根據當時大眾迫切的需求,提出來「均田地,免糧稅」的口號,並制定了一系列相應的改革政策——這幾點有文化的措施一執行,檔次看著就上來了,比起以前隨打隨跑的游擊戰就有效多了,再加上朝廷沒精力多搭理他,李自成總算在河南立住了足,所謂知識改變命運真是沒錯。
力量壯大的李自成又開始四處征戰,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這是農民軍由衰轉盛的關鍵一年,西南部張獻忠幾次出川,攻克襄陽,殺了襄王貴陽王,李自成也不甘落後,他將活動的重點範圍依然定在流民遍地的河南,這一年他帶著大軍把洛陽給打下來了,洛陽不僅是有著重要後備物資的關鍵城市,還住著一個比襄王還著名的人物,那就是福王朱常洵。朱常洵這個人大家應該都還記得,是萬曆與鄭貴妃所生的兒子,當年萬曆在位時與大臣們搞了一場拉鋸漫長的「國本之爭」,就是為了想將他立為太子,最後萬曆在言官和太后的壓迫之下不得已將皇長子朱常洛立儲,內心卻還是偏向他和鄭貴妃的這個「愛情結晶」,於是朱常洵在被封為福王定居洛陽之後,萬曆便想方設法把他搜刮來的財富往洛陽塞,把他這個兒子養得只知酒色,不解世事,還沒過中年就和萬曆一樣胖成了一頭營養過剩的大象。李自成自然也聽說過福王頗受萬曆偏愛,故而洛陽城的福王府邸格外富有,甚至超過了京城的皇宮,所以他毫不猶豫地沖往福王所在地,很快就打破了地方官和福王自己匆匆拼湊出來的防禦線,那個體重超過三百斤的大胖子福王目標太大,被起義軍抓起來要處死,李自成怒氣沖沖地詰問他,為什麼明知道河南災荒嚴重,你自己擁有這麼多的錢糧卻不想著開倉賑災?福王被李自成問得緊張兮兮,啞口無言,很快就成了李自成的刀下鬼。據一些民間故事傳聞,李自成在殺掉福王之後,還把他那三百多斤的大肥肉和鹿肉一起燉煮,稱為「福祿宴」以儆效尤,但事實上李自成雖莽,卻並沒有把福王遺體烹煮,在劫掠完洛陽之後,僅僅是俘虜了三千餘官兵,帶走了洛陽所貯藏的大量武器裝備,很快調轉馬頭去攻占南陽、開封等地了。
當崇禎聽說自己的胖叔叔被李自成差點燉了吃,再次氣得暴跳如雷,可是他別無他法,楊嗣昌當年為他定下用「四正六隅十張大網」三月了結十年危局的諾言,隨著張獻忠和李自成等人東山再起而徹底破滅,就連楊嗣昌本人也在驚懼交加中離開了人世,安內尚且沒有做到,關外與八旗軍的議和也沒有成功,皇太極如同不散的陰魂一樣又來了,崇禎不得不將心腹之地用來剿匪的隊伍分到遼東救火,可是心腹之地一空虛,農民軍便趁機翻江倒海,崇禎還有什麼辦法呢?他只能眼睜睜看著李自成蠶食鯨吞他的帝國,從河南到湖廣,從黃河到長江,等到崇禎意識到家賊要比皇太極還可怕的時候,李自成已經帶著他的智囊團和起義軍橫掃了陝西、河南、湖廣大片土地。
在局勢危困、人才奇缺之際,崇禎不得不啟用了曾因忤逆上意獲罪的前兵部尚書傅宗龍。傅宗龍曾經平定貴州民亂而受到重用,後來因為情商經常下線被崇禎罷免,這一次又因農民軍勢頭太大走上平叛的崗位,然而當時的李自成已經不是起兵時的李自成了,陝西河南湖廣等地的流民都認李自成這個招牌,幾個有文化的軍師出謀劃策,讓李自成迅速從毫無章法的打家劫舍,成為有理論指導的正義性起義了,那幾年河南旱災蝗災一場接著一場,無家可歸的貧民對李自成的呼聲也一浪高過一浪,傅宗龍所帶領的官軍終是無法抵禦廣大的人民戰爭,他在浩浩蕩蕩的起義軍之中敗下陣來,於項城被李自成徹底擊潰,傅宗龍本人也在這場戰役中犧牲。接下來替代傅宗龍征討農民軍的官員也一個一個宣告失敗,汪喬年、孫傳庭、左良玉,這些在明廷當中曾經立下赫赫戰功的將領卻沒有人能幫助崇禎對付得了日益壯大的農民軍。
活躍在全國各地的流寇頭目看到李自成的成功,也紛紛前來投奔,他們把「均田」和「免賦」作為兩桿大旗,不管是對苦於兼併流離失所的破產者來說,還是對深受稅賦壓迫時刻遊走在破產邊緣的小農戶來說,均田和免稅的吸引力太大了,不管今後李自成有沒有可能兌現,最起碼在現階段,就足夠代表怨聲載道的民眾之心,他們把對政府的不滿高高地揚起,李自成的蜂起便是把揚起的民怨狠狠地甩在了崇禎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