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 當你真正面對困難時,發現並沒那麼可怕

當你真正面對困難時,發現並沒那麼可怕

2024-10-08 22:16:03 作者: 麗莎編著

  有的人在面臨重重困難時,會在行動前進行有理有據的分析;有的人在分析問題時會立刻找到解決辦法,並且實施;而有的人則可能會在面對事情時頭腦發熱,錯誤判斷事情的發展,甚至把事情的難度放大。比如,將工作中有些困難放大到難以逾越的位置,將生活中某些苦難放大到自己完全沒法解決的位置。放大苦難的後果就是打擊自身的士氣,降低勇氣值,消沉意志。

  李傑剛剛進入一家報社工作,還是位實習記者。一次領導讓他單獨去採訪某著名藝術家,李傑看了很多這位受訪者的資料,越了解越不敢約出來採訪。按照資料描述,這位藝術家脾氣很差,不喜歡被採訪,而且住在深山裡,想要聯繫到他非常困難。

  本章節來源於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

  李傑尋求前輩幫助,前輩看了一眼受訪者的資料,說:「比這難採訪的人多了去了,你不試試怎麼知道不行?」

  李傑受到鼓舞,第二天拿起行李箱就往山里跑去。找了許久,問了好幾個村民才找到藝術家的房子。沒想到的是,藝術家見到李傑後爽快地接受了採訪邀請,原來這位藝術家溝通起來很隨和。

  生活中,有七成的恐懼是人類臆想出來的,因為內心的障礙或者害怕某些東西。這些障礙可能是怕被拒絕,怕因失敗而被嘲笑、譏諷,害怕自己的努力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

  實際上,困境不會永遠存在,每個難題都有它的盡頭。當你真正投入就會發現,其實事情並不困難,只是自己想的太多。

  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把馴養過的寵物放在沒有人看守的院子裡,即使它脖子上只拴著一根很細的繩子,它也不會逃脫。這是因為在寵物很小的時候,人們就開始用同樣的繩子來拴住寵物。長期對繩子的恐懼,使得寵物已經忘記了自己長大的事實。

  劉俊義被迫跟幾十個人參加夏令營,從小被父母嬌生慣養的他完全無法忍受夏令營的環境,吵鬧著要回家。但是送他們過來的汽車早已經開走,隊長組織大家分工勞動,劉俊義什麼也不會,被大家嫌棄在一旁。吃飯時,他也被夥伴們排擠。

  第二天,隊長帶著劉俊義去撿木柴、生火,劉俊義嫌棄地拿起隊長遞給他的木柴,兩個人把木柴架好,隊長拿起一小撮棉絮放在木頭堆旁邊,取出打火石遞給劉俊義。

  「試試看。」

  「我不會。」劉俊義勉為其難地拿起打火石,開始生火。半個小時過去了,一簇小火苗也沒有燒起來,劉俊義生氣地說:「我就不信了,今天一定要打著火。」最後劉俊義終於在滿頭大汗之下,點著一小簇火苗。

  「哈哈,看起來也不難。」

  「既然這樣,下次你跟我學著去采野果。」劉俊義聽後爽快地答應了隊長。

  沒對事情做出詳細的了解,就開始感性地評判,這樣很容易把事情的困難放大。這些心中的評判其實就是在試探性地跨越我們的理性,進而提高我們的恐懼值。面對困難,一個好的心態能夠緩解因不熟悉而緊張的心理。心態不夠好,再簡單的事情都能被想像成難如登天的困難。

  所以,能否戰勝自己的秘訣不在於有多少優勢,有多少準備,而在於心態好壞。要練出自我調節心態的能力,在即將面對害怕的事情時,馬上調節自己的情緒。

  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訓練來幫助自己克服未知的恐懼。

  首先,當我們認為自己完全不能勝任一件事情時,先堅持半個小時。因為只有在真正開始做時,我們才會知道事情有多困難。當我們體驗過事物真實的面貌後,就能知道自己是否適合做這些。沒準當我們開始嘗試後,對未知的恐懼會轉變成新鮮和好奇。

  其次,我們可以在精力最充沛的時間裡完成腦海里認為的最大的困難。精神充足時,人們的身體狀態更好,更願意接受新鮮事物,在行動時更加喜歡動腦子。反之,我們不要在情緒低落的狀態下進行新的嘗試,那會把不好的情緒帶入新的嘗試中,極易給新的體驗造成不好的開端,甚至會讓我們產生更深層次的厭惡和恐懼。保持充足精力的方式就是擁有充足的睡眠,無論發生什麼樣的事情,都要保證睡眠充足,以方便我們隨時行動,避免產生拖延和逃避等心理。

  最後,我們要在沒有獲得更好的回報時就果斷地去行動,不要因為困難而放棄,不然我們將會永遠停滯不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