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世界歷史常識> 第五十五章 歐洲新國的政情

第五十五章 歐洲新國的政情

2024-10-08 20:42:35 作者: 何炳松

  第一節 中歐的新國

  【歐洲中部的新形勢】世界大戰最大的後果之一,莫過於德國、俄國和奧匈帝國三大帝國的瓦解和政變,其中又以哈布斯堡族所統領的奧匈帝國的瓦解最為驚人。哈布斯堡族的領土在大戰前本來是歐洲第二大國,至此竟然被義大利、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和波蘭等四國各分得一部分,而中部則分為奧地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三國。奧地利的自然資源弄得不夠自給自足,匈牙利也只保留了一部分農地。只有捷克斯洛伐克擁有礦產和農地,經濟上相對好些。因此匈牙利人認為巴黎和約的規定不公平,時常要求修改。捷克斯洛伐克為了維持既得利益,於1920年和南斯拉夫聯盟,次年又和羅馬尼亞聯盟。而羅馬尼亞又於1921年和南斯拉夫結盟。這就是現代歐洲史上「小協約」訂立的過程,目的在於抵制匈牙利的修約野心。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

  【匈牙利的政變】1918年11月,匈牙利的舊國會中人成立了一個「人民共和國」,想實行民主立憲制度,以贏得境內各族的支持。可是時機不對,再加上政府過於屈從協約國的要求,因此引發了1919年的共產革命。加貝(Garbai)被推舉為蘇維埃政府的總統,不過實權是在貝拉孔之手。境內有農民和工人的反抗,境外有協約國軍隊的封鎖,前海軍少將霍爾蒂(Horthy)又領導了反革命的運動。1920年霍爾蒂率兵進入國都,改選國會,恢復王政。國會議決在前國王查理四世未回國以前,暫請霍爾蒂攝政,於是為了報復,就有了虐待和壓迫猶太人的舉動。1921年查理四世曾兩次回國,意圖復辟,最終因為「小協約」和「大協約」諸國的反對而沒有成功。匈牙利國內的財政也非常混亂,到1924年時得到了國際聯盟的幫助,兩年後國家財政才得以恢復。現在的匈牙利政府是一個代表中產階級的政府,一方面反對共產,另一方面反對復辟。就大體上來說,匈牙利的政治和社會與戰前差不多。

  【奧地利的立憲政治】1919年初期,俄國和匈牙利的共產黨雖然在維也納竭力鼓吹共產主義,但是奧地利的工人始終採取溫和的態度,不曾發生暴動。奧地利人原本就比匈牙利人更加傾心於民主,所以1919年的國會鄭重聲明奧地利應改為共和制,並將哈布斯堡族驅逐出境。戰後的奧地利可分為兩個區域:東部的維也納一帶為工業區,傾向於社會主義,以社會民主黨為代表;其他地方為農業區,鄉農和教士的勢力較大,傾向於保守主義,以基督教徒和社會黨為代表。1920年的憲法之所以採用瑞士的聯邦制,就是各省農民為了避免維也納民主黨人獨握政權後壓迫各省的一種策略。國會採取兩院制,共同選舉總統一人為行政元首,只不過大權掌握在對國會負責的內閣手中。

  【德、奧合併問題】奧地利發生政變之後,本想加入德國的聯邦,來作為自救的方法,但是因為法國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反對,沒有成功。巴黎和約中甚至明文規定,德、奧兩國非經國際聯盟理事會的許可,不得合併。後來奧地利人看到德國財政和經濟上的困難,就把此事擱置了。可是自1924年「道威斯計劃」實行後,奧地利人又有了和德國合併的想法。兩國的生產和關稅實行合作,兩國的法律亦保持一致的方向。1928年改選總統之後,新內閣中多數人以兩國合併為己任,結果引起了1930年後法國人的經濟高壓政策和德國的經濟危機,所以合併之事最終歸於失敗。奧地利人原本寄希望於民族自決的原則,但是法國害怕兩國合併後,德國的實力會大增,於己不利,所以非極力反對不可。這也可以看出國際上是不講公道的。

  【捷克斯洛伐克的繁榮和土地改革】中歐各新國中要以捷克斯洛伐克最為繁榮,這是因為其經濟狀況較為優越,統治的民族又採取寬大的態度,而且政府的領導者多有才能。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制定了兩院制的共和新憲法,並選舉大學教授馬薩里克(Masaryk)為總統。新政府最大的功績就是土地改革,這項事業開始於1919年,到1926年大功告成。從前的土地只屬於數百個大地主,現在五十萬以上的農民都擁有自己的田地了。

  【宗教問題和少數民族問題】捷克斯洛伐克新政府的困難有兩個:一是教會問題,二是少數民族問題。在奧匈帝國統治時期,捷克斯洛伐克本來信奉羅馬天主教,教士大多屬於德國人,而且多用德語。1920年捷克人設有獨立的教會,改用捷克語,任用捷克的教士,而且另設學校,把宗教作為選學科目,因此引起了羅馬教皇的反對。就是如今(1),政教依然未能完全分離,政府和教皇也未能完全諒解。此外,最困難的問題就是國內民族的複雜。捷克斯洛伐克人雖然占大多數,但還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德國人、馬扎爾人、猶太人、波蘭人和魯德尼亞人等,各族間因為文化語言的不同,常起紛爭,其他民族的人對於捷克人的統治當然不免猜忌。不過馬薩里克的政策不但注重公平,而且設法使得全國人民不再感覺到種族的差異。因此1926年以後,各少數民族大多一改以前的反對態度,開始支持政府。政府也儘可能地任用少數民族的領袖,並與之共事;而且實行地方自治的政策,使得少數民族不再有不滿的意思。捷克斯洛伐克之所以在歐洲新國中進步最大,確實不得不歸功於政府當局廣闊的心胸。

  【小協約諸國的現狀】小協約諸國在1921年阻止了哈布斯堡族的復辟,匈牙利又在1922年加入國際聯盟時宣稱遵守巴黎和約,所謂的小協約其實已經失去存在的理由了。不過這個國際集團仍然存在著,大有以前哈布斯堡帝國的聲勢。不久波蘭也加入小協約集團,聲勢更盛。自1924年以後,小協約國的一致行動逐漸因為沒有必要而消失。因為義大利於1927年又和匈牙利簽訂了公斷條約,引起了小協約諸國的懷疑,法國就乘機將諸國收為自己的「被保護國」。1928年和1933年義大利屢有暗運軍火於奧、匈兩國的舉動,而且公開支持匈、德兩國修改巴黎和約的要求。因此不但小協約國之間更加團結,就是法國和它們的交情,也因為主張維持和約的意見一致而日漸親密了。

  第二節 東歐的新國

  【波羅的海各共和國(一)芬蘭】所謂東歐的新國,就是因為俄國瓦解而出現的六個國家。它們介於俄國和西歐中間,都有少數民族和土地改革的問題,亟待新政府來解決。在俄國西部瀕臨波羅的海的有四個新國: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我們可以總稱它們為波羅的海各共和國。最北邊且最強大的是黃種人所居住的芬蘭。芬蘭人的文化程度本來比俄國人要高,國內的文盲極少,所以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想同化他們而最終沒有結果。1917年,他們乘俄國內亂之際宣布獨立,先發生了共產黨的革命,接著有德國人侵入統治的時期,最終在1919年制定了共和憲法,次年又加入國際聯盟。芬蘭政府既然脫離了極右、極左的危險,就得以致力於土地的改革,國勢日趨隆盛。

  【波羅的海各共和國(二)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的獨立】芬蘭的南邊是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它們在經濟上一直受德國地主的剝削,在政治上一直受俄國官吏的壓迫。1917年以後,它們雖然已經宣布獨立,但還是受俄國共產黨和德國王室軍隊的夾攻。不過愛沙尼亞最終在1920年正式獨立,並成立共和政府;拉脫維亞亦於同年正式獨立,並於1922年成立共和政府。至於立陶宛,也曾在1918年迎立德國人為國王,不久就因為德國戰敗而王政取消。之後俄國共產黨又乘機攻入,直到1920年才得到俄國的承認而獨立。立陶宛的政情和以上三國稍有不同,因為它除了對付俄國的共產黨,還要對付南邊波蘭的侵略。維爾納(Vilna)城附近的地方,雖然被波蘭所占領,但如今(2)還是兩國爭持的焦點。

  【波蘭復國後的疆界問題】波蘭在18世紀末被俄、普、奧三國所瓜分,沒想到1918年竟然得以復國。新波蘭合併了俄、普、奧三國各一部分領土而成,內部極其渙散。最終由於政治家畢蘇斯基(Pitsudski)與音樂家帕代雷夫斯基(Paderewski)兩個人的努力,在1919年統一了全國。波蘭地勢平坦,並無天然的疆界,因此復國後最困難的問題莫過於和鄰國爭地一事。它既和西邊的德國爭但澤城和所謂的「波蘭走廊」(從波蘭直通波羅的海而把東普魯士和德國本境截斷的一個地帶),又和東南邊的烏克蘭爭加利西亞,還和北邊的立陶宛爭維爾納,此外也和俄國爭東邊的界線。直到1923年,這種邊界問題才勉強結束。

  【波蘭政局的混亂】1921年波蘭頒布了新憲法,大體上仿照法國的政體,設總統一人及兩院制的國會。1922年的新國會因為不喜歡畢蘇斯基的專權,竟然另選他人為正式總統。由於國內政黨過多,內閣屢次更迭,諸事不能順利進行。1926年畢蘇斯基率兵包圍都城華沙,發動政變,另選傀儡總統而自任總理。此後政治風波不斷,國無寧日。畢蘇斯基雖然於1930年辭職,但政局混亂的狀況並未有所改善。不過由于波蘭有法國的支持,所以還能勉強維持在國際上的地位。

  【羅馬尼亞的困難】羅馬尼亞在世界大戰後,領土增加了一倍,反而因此發生了領土的爭執和少數民族的自決運動,應付起來非常困難。再加上新領土中人民的文化程度本來就高於本國人,1923年的新憲法規定普遍選舉後,各地農民又驟然解放,勢力大增,因此戰後十年間國內常起黨爭,而代表中產階級的自由黨主政十年,實行高壓政策,頗失民心。幾經內亂,到1928年時,真正代表民眾利益的農民黨才出來主政,此後編制預算,整頓幣制,並請法國專家來整理公債和修建鐵路。羅馬尼亞本來是落後的國家,至此乃踏上了發展的大路。

  【東歐各新國的共同問題】以上所述的各新國除各自的特殊困難外,還有幾個共同的問題:土地問題、少數民族問題和安全問題。各新國因為和俄國為鄰,當然對於平均地權不能不格外注意,因此各國政府都有限制大地主的田產、將其餘田產分給農民的舉動,藉以鞏固農民階級的基礎。至於各新國領土的劃定,在巴黎和會上討論時就感覺極其困難,因為歐洲東部原本是五方雜處的情形,要想絕對劃清,極難辦到。再加上各少數民族的文化程度又高於境內統治的民族,屈居人下,亦難甘心。巴黎和會和國際聯盟雖然曾強迫各新國政府應該尊重境內少數民族的權利,但現在的少數民族往往就是從前的壓迫者,一旦主客形勢有變,那麼被壓迫者不免存有報復之心。少數民族受到虐待,自會傾心並遷入鄰近同族的國家,因此又發生了許多國際間的衝突。這種情形對於各新國對內的統一和對外的和平都明顯有害,但一時也無法解決。此外,各新國的領土多屬於舊日的俄國,而俄國對於這一部分領土始終不肯承認,所以各新國就有了安全的問題,於是想要合力以求自保。因此先有羅馬尼亞和波蘭的聯盟,之後有芬蘭發起的波羅的海諸國的聯合。1922年後,俄國屢次和各新國簽訂互相解除武裝和互不侵犯的條約。不過直到1928年巴黎《非戰公約》簽訂後,俄國和西邊各新國的爭執才算有和平解決的希望。

  第三節 巴爾幹半島上的混亂

  【希臘的混亂】世界大戰雖然開始於巴爾幹半島上的混亂,但大戰結束後,仍然不能從根本上消除它的混亂。希臘政局的混亂就是一例。戰後的希臘史基本上就是政治家凡尼濟羅斯的勢力消長史,他在戰後的幾年聲勢極盛,直到1920年王室復闢為止。不久希臘又被土耳其打敗,王室乃於1923年退位。次年國會宣布實行共和制,此後政局異常混亂。1928年凡尼濟羅斯又重組內閣,著手於建設的工作。共和政體的基礎因此而更加鞏固。

  【南斯拉夫王國的內爭】戰後的塞爾維亞包括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乃改名為南斯拉夫王國。這三族人雖然同屬於斯拉夫種,但風俗、文化等很不相同,要組成一家、和衷共濟,確實不容易。因此國內各民族對於政治有兩種不同的主張:塞爾維亞人主張中央集權,1921年的憲法就包含這種精神;而克羅埃西亞各族則認為新憲法是塞爾維亞一族專政的工具,不肯贊同,竭力從事自主的運動。雙方相持不下,公然破裂。1929年國王亞歷山大為了應急,宣布廢除憲法,解散國會,暫時由各族代表組成內閣,統治國家。不過戰後塞爾維亞的政治家比較缺乏政治才能,他們能否編制新憲法來滿足各族自主的要求,還是個問題。

  【阿爾巴尼亞的王政】南斯拉夫和希臘的西邊是1913年成立的阿爾巴尼亞王國。世界大戰爆發以後,王室遁走。當時列強想把它瓜分了,後來義大利又想收歸代管,希臘和南斯拉夫亦想兩國平分了。直到1920年,國際聯盟讓它加入,它才得以繼續獨立。1925年定國體為共和,1928年仍改為王政。

  【保加利亞】保加利亞的政府因為參戰失敗而解散,農民起而主政,專以壓迫中產階級為事,終於引起了1923年中產階級聯合奪取政權的事變。此後國內常常發生共產黨的暴動,政府也以殘酷的方法來對付極端的黨人。不過保加利亞的小地主人數較多,所以土地問題不像其他東歐各國那樣複雜而困難,因此共產革命不易得手。此外,保加利亞因為馬其頓自主問題和直通愛琴海問題,常常和希臘、南斯拉夫諸國發生衝突,到如今(3)還沒有從根本上加以解決。

  (1) 指作者撰寫本書之時。——編者注

  (2) 指作者撰寫本書之時。——編者注

  (3) 指作者撰寫本書之時。——編者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