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世界歷史常識> 第五十章 世界大戰的起源

第五十章 世界大戰的起源

2024-10-08 20:42:16 作者: 何炳松

  第一節 歐洲各國的軍備

  【世界大戰的規模】1914年8月,歐洲方面忽然發生了一場牽動世界的大戰,參戰的士兵數以百萬計,參戰的國家數以十計。軍器的銳利和影響的遠大,都是前所未有的。當時人們對於這次大戰的爆發固然在意料之中,但是爆發如此之驟卻在意料之外。歐洲各帝國主義國家的爭雄,以及帝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衝突,早已引起了現代史上許多國際的戰爭,但是這樣大規模的殘殺和破壞,真是大部分和平主義者想不到的。這也可以看出人類文明的進步到如今還沒有脫離野蠻爭奪的狀態。這場戰爭既然是世界史上空前的大戰,我們就不得不略述它發生的原因和目的。

  【德國的陸軍】西歐各國自從普法戰爭以後,經歷了四十餘年的太平。不過在這期間,各國政府無不年用巨費以訓練軍隊和準備軍器,而德國實為當時軍備競賽的首領。德國自耶拿一戰失敗以來,深知舊式的常備軍已不可恃,非全國皆兵不足以保證民族的生存,因此所有國民必須入伍,經過短期的訓練,乃退伍而為後備兵。一旦戰事發生,則士兵人數可以遠遠超過從前的常備軍,這就是現代所謂徵兵制的起源。五十年後,威廉一世在位時,普魯士的徵兵額和入伍年限無不增加,因此他於1870年以四十萬大軍統一了日耳曼各邦而建成了德意志帝國。

  【徵兵制的風行】普法戰爭以後,除英國外,歐洲各國莫不仿行德國的徵兵制,實現全國皆兵的理想;同時設很多常任的軍官,並年費巨款以購置日益改良的兵器。各國間軍備競賽的結果:一是各國陸軍的擴大;二是因擴充軍備導致人民負擔的增加;三是軍備既然都已充分,各國間遂成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的形勢。當世界大戰爆發時,德法兩國各有士兵四百萬人以上,俄國有六七百萬人,奧匈帝國有二百五十萬人,只有英美兩國因為實行志願募兵制而兵額較少。

  【英國的海軍】由於英國是島國,向來極為重視海軍,以能敵得過兩個最大的海軍強國為準則。這是因為英國本來是一個殖民地版圖最廣的國家,如果沒有實力,斷難控制。而且國內人多地少,所以糧食不得不取自海外,實業要想發達也不得不維持海外的商業。因此英國的海上霸權一旦失去,不但它的殖民帝國有瓦解的危險,就是本國領土也有被人征服的可能了。

  【德國的海軍】德國對於英國殖民地的廣大和商業的壟斷本不甘心,很想分得一杯羹,而且打算用海軍的力量去爭取,因此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即位之後,就屢次聲明,德國的前途全在海上。1897年之後,德國加快了海軍的建設,引起了英國人的猜忌。其他各國亦紛紛加入競爭,擴充自己的海軍。因此各國人民都不堪軍備的負擔,除陸軍的軍備外,又加上了海軍。而且科學不斷進步,軍器日有發明,各國政府不得不支出巨金以作為推陳出新之用,弄得各國財政幾乎無法維持了。

  第二節 世界和平運動

  【海牙和會召開的經過(1899年和1907年)】各國軍備的負擔日有增加,國際惡戰的危機又迫在眉睫,於是一班和平主義者發起了防止戰爭的運動。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就是這種運動的首倡者。他於1898年號召世界各國政府的代表在荷蘭的海牙開會,以便討論怎樣維持世界的和平和裁減各國的軍備。因此才有了1899年和1907年的兩次和會。

  【會議的結果】海牙和會所提出限制軍備的主張最終因德國等竭力反對,而沒有結果。不過會議設立了一個長久的國際公斷法院,約定凡是和「國家榮譽或存亡」無關的國際爭執,都可以提請國際法院公斷。國際上雖然有公斷法院,但無法強迫各國必須提請公斷;而且足以引起戰爭的原因又被「國家榮譽或存亡」的條件所限制,而不容其他國家考慮。所以國際公斷法院雖然成立,實際上卻收不到什麼效果。第二次會議時,英國又提出限制軍備的問題,德奧兩國因為自覺實力還不夠強,加以反對。結果只是對地雷的埋藏、未修建炮台的城市的轟炸和戰時中立國的權利等,稍稍加以限制。但是如果參戰國不遵守,國際上還是無法制裁。世界大戰時德國將海上的商船任意炸沉,以及1932年時日本對於上海閘北的任意轟炸,就是明顯的實例。

  

  【國際公斷條約的締結】自第一次海牙和會以後,十年間世界各國所簽訂的公斷條約已有一百三十多份,似乎國際和平頗有用公斷方法來維持的趨勢。而且自20世紀初以來,各種國際會議年有增加,似乎各國人士逐漸覺悟到各國之間其實有著密切的關係,理應互相合作。不過從1914年的世界大戰和1931年後日本對於中國東三省和熱河的侵略來看,有這種覺悟的不過是少數人而已。

  第三節 國際的競爭

  【國際競爭的起源】歐洲各國的競爭並不開始於19世紀。其實自16世紀初以來,因為東航新路的開通,美洲大陸被發現之後,葡、西、荷、法、英五國早已前仆後繼,在東西兩半球上爭奪各地的資源和領土的霸權。18世紀末、19世紀初工業革命以後,歐洲列強的帝國主義競爭因為工業發達、資本剩餘,變得更加激烈起來。他們一方面占領亞、非、美各洲實業和文化都比較落後的國家;另一方面對於土耳其帝國虎視眈眈,希望一口吞下或分得一杯羹。這種明爭暗鬥差不多持續了五十年,終於在1914年算了一次總帳,不過仍然沒有算清。

  【非洲北部的競爭(一)法和意】對非洲的探險和瓜分的過程,我們已經述過了。法國人既然占領了非洲北部瀕臨地中海的地方,當然要和義大利、英國和德國等先後發生衝突了。法國人於1830年征服了非洲北部的阿爾及利亞,並於1870年到1874年間用武力完全占領了,於是和兩個土人所建的國家為鄰了,即東方的突尼西亞和西方的摩洛哥。到了1881年,法國又藉口土人的侵擾,派兵征服了突尼西亞。義大利久想吞併這塊地方,竟然被法國捷足先登了,心有不甘,乃於1882年秘密加入德奧兩國在1879年組成的聯盟,成為世界上著名的「三國同盟」(Triple Alliance)。

  【非洲北部的競爭(二)法和英】英法兩國在埃及的競爭,我們已經述過。自從英國獨得埃及財政的監督權後,法國怨念更深。當英國名將基欽納(Kitchener)於1898年收復甦丹時,法國探險家馬爾尚(Marchand)竟然在他未到蘇丹的法紹達(Fashoda)以前,就在當地豎起了法國的國旗。當這個消息傳到倫敦和巴黎兩地時,英法兩國的戰爭幾乎一觸即發。後來由於法國的讓步,這個「事件」才得以解決。

  【三國協約的起源(一)英法協約】不到四年的工夫,英法兩國的感情忽然為之一變。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於1901年即位時,深感德國實業的發達未免有些咄咄逼人,於是向法國表達親睦的意思。法國人也深感孤立無助的危險,極想博得英國人的歡心。結果英法兩國於1904年簽訂了協約,解決了一直以來在非洲方面的爭執問題。法國正式承認英國在埃及的利益,英國亦正式承認法國在摩洛哥的權利。從此歐洲國際上除三國同盟外,又產生了一個所謂的協約同盟,成相互對峙的局面。

  【三國協約的起源 (二)英俄協約】不久英國又向俄國示好。在1902年時英國曾忌憚俄國勢力的南下,所以特意和遠東的日本結盟。同時俄國的軍隊逐漸向中亞一帶移動,差一點就要侵入印度驅逐英國人。英國為了對付德國,竟然於1907年和俄國簽訂協約,解決兩國在西亞一帶相持不下的問題。此後兩國約定平分波斯,不再互相干涉。現代有名的「三國協約」(Triple Entente)竟然由於英國人的主動而成立。政體不同、觀念各異,且在遠東和近東問題上爭鬥不斷的兩個國家,竟然會攜起手來,我們由此不但可以看出英國對付德國的決心,也可以感覺到現代國際上的一切縱橫捭闔都以私利為目的,不以公理為標準。

  【摩洛哥問題的緊張】英國與法國、俄國原是世仇,竟然能互相諒解,而對同種族的德國卻因利害衝突而大加排斥,這當然是德國人難以忍受的。當時德國人就極力責備英國人,認為英國故意把德奧兩國包圍起來,想要置他們於死地。因此德國在1905年對英法兩國處置摩洛哥的方法提出了極大的抗議,認為其忽略了德國在此地的利益。一時戰爭的氣氛驟然緊張起來,很有一觸即發之勢。法國不得已答應在西班牙的阿爾赫西拉斯(Algeciras)召開一次國際會議共同討論。討論的結果是法國在摩洛哥擁有警察權,但必須確保摩洛哥的獨立。1911年德國派一巡洋艦到摩洛哥的阿加迪爾(Agadir),要求此後法國對摩洛哥有任何舉動都應事先徵求德國的同意。兩國又幾乎發生了衝突。後來因為法國把一部分剛果河上的領土相讓,德國才不再提起摩洛哥問題,而摩洛哥乃成為法國的殖民地。

  【摩洛哥問題的影響】我們細細思索一下摩洛哥問題,就可以明白現代西方人所謂的種種「問題」,大多是各帝國主義國家瓜分弱小民族相持不下的爭執。所以「阿加迪爾事件」不但引起了法國的恐慌,而且激起了英國的憤怒。英法兩國都以為德國這種大膽的行為顯然是一種公開的侮辱,不應該對它有絲毫的讓步;同時德國以為法國反而因為「阿加迪爾事件」而得到了摩洛哥,這是政府外交的失敗,以後非採取更強硬的手段不可。雙方爭持的結果就是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在軍備上的更大投入。

  第四節 所謂的近東問題

  【巴爾幹半島的糾紛】德國和協約國的衝突雖然於1911年暫時倖免,但這只是拖延了時日罷了,遲早會有爆發的一天。果然不久之後,俄國和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半島的爭雄竟然成了大戰的導火索,結果俄國的羅曼諾夫和奧匈帝國的哈布斯堡兩個皇族都終歸覆滅了。

  【土耳其帝國的瓦解】我們在前面已經述及,19世紀以來,歐洲其他各國怎樣因異種異教的關係,一定要把土耳其帝國消滅;巴爾幹半島上的白種民族,例如塞爾維亞、希臘、羅馬尼亞以及已和白種民族混合的保加利亞等國先後發生革命而獨立。我們也述及俄國怎樣藉口保護巴爾幹半島上同種同教的民族,屢次想南下吞併土耳其,從而發生了克里米亞戰爭;英法兩國怎樣因自身利害關係,反而出來幫助土耳其,打敗了俄國。我們又曾述及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怎樣受俄國的鼓動而起來作亂,從而發生了第二次俄土戰爭;英奧兩國怎樣出來干涉,把巴爾幹半島問題提到柏林的國際會議上去解決,會議決定準許塞爾維亞、羅馬尼亞和蒙特尼格羅(1)獨立,而保加利亞成為土耳其的納貢國;奧匈帝國怎樣在德國首相俾斯麥的幫助下,坐享其成地得到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兩州。

  【柏林會議的影響】當時各國對於柏林會議的決議都不太滿意,俄國尤其失望,因此俾斯麥計劃中的德俄奧三國同盟,就無法實現了,甚至俄奧兩國的關係也越來越差。不久後(1885年)保加利亞又向南奪取東魯米利亞(Eastern Rumelia)。1897年希臘亦妄想增加領土,冒險和土耳其發生戰爭,但終歸失敗了。當時土耳其帝國早已支離破碎,柏林會議只給它保留了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兩塊地方。土耳其對這些殘餘領土當然十分珍惜,不肯放手。但是柏林會議召開三十年後,巴爾幹半島上又發生了種種事端,經過六年的糾紛,最終引發了一場大戰。

  【土耳其的革命運動(1908年)】20世紀初,土耳其國內出現了一班政治改革家,叫作青年土耳其黨。1908年他們看到了國家將亡,於是組成一個「統一進步委員會」向皇帝要求立憲,否則他們將組織軍隊向君士坦丁堡挺進。當時年老的皇帝哈米德無力抵抗,只得答應頒布憲法。於是國內進行選舉,新國會乃於1908年12月以極隆重的典禮正式召開。這次不流血的革命,大大引起了歐洲各國的注意。它們一方面認為這班青年黨人是年少氣盛之流,辦事急切,絕對成不了大事;另一方面又擔心這班青年的改革運動成功,那麼數百年來歐洲列強消滅土耳其的「努力」,豈不是要盡付東流了。

  【土耳其新政府所受的打擊】於是歐洲列強和巴爾幹半島諸國採取先發制人的辦法,使得土耳其人內部的改革無法進行。保加利亞乘機宣布絕對獨立,奧匈帝國也急將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兩州正式吞併。這兩州的人民本是斯拉夫人,塞爾維亞早想以同族人的資格得之而後甘,現在奧匈帝國先下手為強,把它們一口吞下,塞爾維亞對於奧匈帝國的怨恨可想而知。世界形勢到此乃更加危急。當時俄國在日俄戰爭後,元氣未復,所以不得不暫時隱忍,坐看奧匈帝國橫行。

  【義大利乘機侵略】當巴爾幹半島上的氣氛日趨緊張時,義大利又於1911年藉口非洲北部的黎波里的僑民受到了土耳其人的虐待,向土耳其宣戰。當時歐洲各國的輿論無不指責義大利的手段過於高壓,但義大利辯解稱其行動無非是按照其他國家的成例辦理而已——為了保護本國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對於內亂頻仍、毫無組織的國家,理應進行吞併。1931年日本發表的關於侵略中國的藉口,就是對這一套外交上的老文章的抄襲。土耳其當然不是義大利的對手,義大利軍隊逐漸占領了黎波里和羅德島。土耳其的新政府既無抵抗的能力又無屈服的勇氣,於是戰事拖延了一年之久,直到1912年10月,因為巴爾幹半島上的戰爭一觸即發的關係,土耳其才把的黎波里讓給義大利,而保留了寒不可衣、飢不可食的「宗主權」。羅德島亦歸義大利所有。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的爆發】當時希臘的名相維尼澤洛斯(Venizelos)秘密和保加利亞、塞爾維亞、蒙特尼格羅等國結盟,於1912年10月正式向土耳其宣戰。土耳其因為兵力不足,連戰連敗。保加利亞攻陷了阿德里安堡(Adrianople),希臘也攻入了馬其頓和色雷斯,而蒙特尼格羅和塞爾維亞則攻進了阿爾巴尼亞。

  【奧匈帝國的干涉】奧匈帝國看到塞爾維亞將向西到達亞得里亞海,於是出來干涉,不許它占領都拉佐海港(Durazzo)。塞爾維亞不得已只好照辦。各參戰國暫時停戰,在倫敦召開和會。歐洲各國竟然勸土耳其放棄除君士坦丁堡和西面附近一小部分地方外的所有領土,土耳其政府當然無法接受,只得拼命抵抗下去。因此1913年1月,戰爭再起。土耳其終因寡不敵眾,接連失利。5月雙方在倫敦議和,土耳其把馬其頓和克里特島讓給同盟諸國去瓜分。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後的分贓之戰】同盟中的塞爾維亞、希臘和保加利亞三國,向來有互相猜忌之心。土耳其既然交出了兩塊領土,它們將怎樣去平分呢?保加利亞首先反戈相向,對希臘和塞爾維亞宣戰。1913年7月,三方苦戰了一個月,甚至土耳其人和羅馬尼亞人也乘機向保加利亞進攻。這次保加利亞與其他各國的混戰,很像1914年德國與其他各國混戰的小規模演習呢!

  【布加勒斯特條約】保加利亞軍事上不斷失利,乃同意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Bucharest)開會,簽訂和約。結果土耳其帝國在歐洲的領土只剩下君士坦丁堡和向西到達阿德里安堡一帶,其餘領土由希臘、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和蒙特尼格羅四國瓜分。希臘得到薩洛尼卡(Salonika)要港、克里特島和馬其頓的一部分;保加利亞的領土到此南達愛琴海;塞爾維亞和蒙特尼格羅的領土到此各擴大一倍;至於阿爾巴尼亞,奧匈帝國堅持准許其獨立成為王國,藉以阻止塞爾維亞將勢力擴展到亞得里亞海。

  【大日耳曼主義和大斯拉夫主義的暗鬥】在這些五花八門的明爭之下,還有兩大民族主義的暗鬥,就是現代史上所謂的「大日耳曼主義」和「大斯拉夫主義」。這兩種主義的首腦分別為德國和俄國,它們的幫手分別為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它們鬥爭的場所為巴爾幹半島。所以20世紀初,歐洲的國際形勢中除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對壘之外,還有兩大民族主義的爭雄。

  【(一)俄奧爭雄】奧匈帝國在歐洲本是一個民族最為複雜的國家,境內除日耳曼人和黃種的馬扎爾人外,要數斯拉夫人最多。因此自19世紀時俄國人以斯拉夫族的名義,向南號召巴爾幹半島上土耳其屬地的人民以來,奧匈帝國就大感不安,屢次設法阻止這種大斯拉夫主義的實現。俄國與土耳其的戰爭頻頻失利,都是因為受到了奧匈帝國的影響。而且奧匈帝國多是日耳曼人和馬扎爾人,他們對於北部的捷克斯洛伐克人和南部的南斯拉夫人不免進行壓迫,引起後者的不滿。後來奧匈帝國因為受到德國的援助而態度更加強硬,俄國也向塞爾維亞人和南斯拉夫人表達同族的感情,雙方的旗幟日益鮮明。1908年奧匈帝國吞併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兩州以後,德國公然宣布願鼎力相助。俄國對這兩州雖然抱有種族上的同情,但有心無力,只好袖手旁觀。

  【(二)奧塞爭雄】在塞爾維亞人看來,奧匈帝國的這次舉動,不但公然壓迫他們的同胞,而且大有置塞爾維亞於死地的意思,因為此後塞爾維亞的國境不但沒有到達海上的希望,它的物產要想輸出國外亦不得不經過敵境的多瑙河。它豈不是要變成奧匈帝國的屬地?當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結束時,塞爾維亞的領土雖然因獲勝而大有增加,但是通海的希望又因為阿爾巴尼亞的獨立而不能實現,所以它對奧匈帝國的阻止極為不滿。奧匈帝國則以為,塞爾維亞的領土既然已大增,勢將實現其聯合南斯拉夫人建立大規模王國的計劃,奧匈帝國的南部就有了瓦解的危險,因此奧匈帝國總是竭力壓制塞爾維亞的發展。

  【(三)德俄爭雄】德國雖然自柏林會議以來就竭力向奧匈帝國和土耳其示好,但是直到威廉二世即位以後,才有意向東方發展,盡力和土耳其交好,想利用它來壯德奧兩國的聲威。果然德國和土耳其的感情日趨深厚,到1899年時土耳其竟然有把直通歐亞兩洲的巴格達鐵路讓給德國來修建的舉動。英俄兩國在東歐和西亞本來都有很大的利益關係,因此認為德國的這種舉動明顯有雄霸歐亞、打倒英俄的野心,未免欺人太甚。三國協約的成立更是刻不容緩了。同時德國也擔心俄國勢力借塞爾維亞而向南延伸,足以阻斷巴格達鐵路直通柏林的計劃,因此德國就極力幫助奧匈帝國去抵制俄國和塞爾維亞的發展。

  【歐洲備戰益急】歐洲各國的備戰到1913年更加緊急。德國先將常備軍的兵額增加;法國把徵兵入伍的期限由二年延長到三年;俄國把軍備預算增加,並請法國名將霞飛(Joffre)代為制訂改組軍隊的計劃;奧匈帝國增強炮隊的力量;英國大量擴充海軍;甚至比利時也考慮到德國軍隊可能會通過國境而破壞中立,實行徵兵制度了。

  第五節 大戰的爆發

  【奧匈帝國皇太子被刺】就上述情形來看,世界大戰的爆發早已箭在弦上。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的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偕其妻出遊波士尼亞,竟然被刺身亡。塞爾維亞政府曾經勸說奧匈帝國的皇太子不要出遊該地,現在竟然被刺,奧匈帝國政府遂認定塞爾維亞有主使的嫌疑,要對這次暗殺事件負全部責任。

  【奧匈帝國發出最後通牒】奧匈帝國乃於7月23日向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限於四十八小時內同意下列條件:塞爾維亞境內的所有報紙、學校及各種團體等反對奧匈帝國的宣傳,應一律禁止;凡仇視奧匈帝國的文武官吏,應一律免職;審判兇手時,應准許奧匈帝國的官員出席參加審判。塞爾維亞對於奧匈帝國的要求,除最後一條外,都予以答應,而且願意將此事提到海牙國際法院中去公斷。但是奧匈帝國以為此事關係重大,不肯同意。

  【其他各國的態度】當時俄國不能對塞爾維亞坐視不管,德國又因為三國同盟關係,不得不出手幫助奧匈帝國。英法諸國的政府一方面主張把此事提到海牙法院公斷,一方面又聲稱這是奧匈帝國一國的事情,德國不應該參與。但是德國以為事已至此,已經無法挽回,而且英法諸國又偏袒俄國,實難再忍。因此國際調解終歸無效。

  【各國的宣戰】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正式宣戰,俄國隨即動員。德國亦於8月1日向俄國宣戰,同時詢問法國將採取何種態度,法國回答說將因自身利害關係而有所行動,於是也下了動員令。德國乃於8月3日正式向法國宣戰。其實德國軍隊已提前一天向法國進軍,並占領了中立的盧森堡。因為比利時接近法國,當天德國又向其下達通牒,要求准許德國軍隊借道。比利時是保持中立的國家,此時乃以中立為理由,拒絕了德國的要求。當時英國政府也向法國承諾,若德國海軍南下法國,英國會協助抵抗。後來英國聽到德國侵犯中立國比利時的消息,認為其違反了國際信義,乃於8月4日正式向德國宣戰。8月下旬,日本亦乘機加入協約國一方,侵犯中立的中國,以武力奪取了德國在山東省的權利。土耳其則於11月初加入德奧兩國的陣營。

  【1914年的參戰國】因此在三個月內,一方為德國、奧匈帝國和土耳其,另一方為塞爾維亞、俄國、法國、比利時、英國、蒙特尼格羅和日本七國,成相互對峙的局面。義大利雖然是德奧兩國的同盟國,但因為和奧匈帝國是世仇,而且從前加入同盟國原本是受到法國的刺激所致,故藉口三國同盟的宗旨在於自衛而不在於攻敵,竟然不肯參戰。

  【戰爭的責任問題】戰爭既然已經爆發,雙方為了獲得其他中立國的支持,無不盡力宣傳,把戰爭的責任推到對手身上去。德國人說如果英國能夠事先阻止俄國參戰,則戰爭就不至於擴大,所以這次戰爭的爆發,完全是英國的責任。而英國人則以為他們素愛和平,如果德國不推波助瀾,那麼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之間的重大事件尚有調解的餘地。雙方的唇槍舌劍到現在還未停止。其實就19世紀時歐洲國際形勢的變化來看,一方面有帝國主義的競爭,一方面又有民族主義的運動,再加上它們之間的互相利用和衝突,「戰爭」的形勢早已形成。所以我們不能就1914年7、8月份那段時間各國的舉動,來斷定這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是誰。總而言之,各國都應該負有戰爭的責任,而根本上還是人類的同情心未能普及世界的緣故。

  (1) 今稱黑山。——編者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