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2024-10-08 20:42:07 作者: 何炳松

  【葡萄牙的衰落】葡萄牙自19世紀初失去南美洲的巴西以後,國勢亦大為衰落。20世紀初葡萄牙國王專制而奢靡,遂引發了1910年的革命。次年葡萄牙制定憲法,改政體為共和,設總統和兩院制的國會,而且實行責任內閣制。但是國內黨派分歧嚴重,舊教教士又反對共和政府,財政極為混亂,工人常起騷亂,所以國內很不穩定。對外則唯英國馬首是瞻,像是英國的屬國一樣。

  【美國和拉丁美洲的關係】美國政府自從1823年發布所謂的門羅主義以來,很能貫徹阻止歐洲各國對於美洲實施侵略的主張。不過歐美兩洲間隔著大西洋,歐洲人想要遠渡重洋用武力去侵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曾於1864年趁美國南北戰爭時,派兵侵入過墨西哥,改建帝國。後來因為美國的抗議和墨西哥人民的反對,法國撤兵而帝制終歸失敗。

  【美國對於拉丁美洲的侵略】此後美國的勢力逐漸向南侵入墨西哥、美洲中南部和西印度群島。原來拉丁美洲各獨立的國家,自然資源極其豐富,工業卻極其落後,它們的民族大部分是歐洲拉丁族和土人的混合種,對於自治政體毫無經驗,所以亂事頻繁,內戰時起。美國是鄰國,又抱有野心,所以往往藉口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出兵加以干涉。拉丁美洲諸國雖然懷恨在心,但也無力反抗。美國自1889年以後雖然發起召開「全美洲會議」,請各國派遣代表集會於華盛頓,討論與共同利害有關的問題,但是拉丁美洲各國對於美國的侵略,始終不能諒解。

  【美元外交的成功】到20世紀初,西印度群島中的海地和聖多明各兩島,以及中美洲的尼加拉瓜,實際上已經變成美國的被保護國了。這就是美國「美元外交」的成功。所謂「美元外交」,就是美國政府對於美洲其他弱小國家的外債,有強迫其償清的義務。美國總統羅斯福在20世紀初曾主張:美國的門羅主義既然不許歐洲各國用武力向拉丁美洲討債,那麼美國政府顯然負有監督拉丁美洲諸國還債的責任。

  

  【墨西哥問題】墨西哥和美國國境毗連,美國政府自然把它當作自己的囊中物了。而且墨西哥的「革命」確實太多,財政也極為混亂,又給了美國充足的藉口。因此美國就宣布墨西哥已成為問題,不得不勉力去干涉它的內政了。這和歐洲列強對於巴爾幹半島、俄國對於土耳其、英法兩國對於埃及、英俄兩國對于波斯以及近年來日本對於中國,完全一樣。自從1913年以來,墨西哥的內亂時起,美國的武力干涉亦層出不窮,兩國間一直明爭暗鬥,沒有長久解決所謂「問題」的辦法。

  【拉丁美洲的未來】拉丁美洲各地,除墨西哥和尼加拉瓜等中美洲的小國已成為美國的附屬國,而加勒比海和墨西哥灣將成為美國的內海外,要以南美洲的阿根廷、巴西和智利三國較為安定而強盛。所以當1914年美國和墨西哥即將開戰時,這三國竟敢挺身出來調停,使得美國的氣焰不得不稍稍降低一些。美國此後亦深知它們不可輕侮,所以樂得暫息干戈,使得遠交近攻的政策可以實現。因此近年來美國政府對於中美洲各國的侵略雖然不肯放鬆,但對於南美洲各國的侵略已緩和多了。不過它們要想和美國並駕齊驅,還有待於自己的努力。

  第四節 日本的維新和雄霸

  【日本的閉關自守政策】自從歐洲人在15世紀末開通東航新路以後,亞洲各地無不先後進入歐洲帝國主義的範圍內。其中只有中國和日本能夠維持相對的獨立,而日本的突飛猛進,更足以為亞洲各民族爭光。日本自上古末年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而開化之後,雖然常和中國往來,但因孤處太平洋中,交通不便,所以大體上亦和中國一樣,一向採取閉關政策。直到16世紀中葉,才有葡萄牙的商人和天主教的教士來到日本,但是日本政府不久就將他們驅逐出國,禁止外人入境。此後二百年間,日本又恢復了閉關自守的狀態。

  【重開海禁】1853年美國海軍准將佩里(Perry)攜帶美國國書,到日本請求合力保護美國人在海上遇險時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並要求准許通商。當時日本是幕府當權的時代,遂答應了他的要求,開兩個口岸和英美兩國人通商。日本海禁的重開,是日本第一次脫離中古時代的生活而轉入現代的潮流中。當時日本天皇不贊成幕府的開禁,人民也常有排斥外國人的行為。1862年,英國軍艦因為日本人殺一英國人而炮擊鹿兒島,日本人才知道歐洲人武力的可怕,心想若不急起直追,輸入西方的科學與發明,必將和中國的命運一樣。日本人於是下定開放門戶、銳意改革的決心,從前輸入中國文化的熱心,到此乃變為輸入西方文化的努力。

  【明治維新】1867年明治天皇即位,首先下令國人不得再有排外的行為。同時國內發生了政變,幕府的政權不得不交還給天皇;國內各地的藩王亦多放棄他們的稱號和特權。日本的封建制度到1871年遂正式被廢止。國都從西京移往江戶,改名東京。海陸軍依西方的軍隊制度改組。國內的工商業雖然多行舊法,但是大規模的新式工業亦次第發展。政府又派遣學生前往歐美各國留學,以備回國改良各種制度之用。並且改良舊式教育,開辦專門學校。不到二十年,國內紗廠林立,鐵路四通,繁盛的城市蔚然興起。一個中國式的國家驟然變為西方式的新國。日本人模仿力之強,和隋唐時代一樣,再次完全表現出來了。1889年日本天皇頒布憲法,仿照英國制度,設兩院制的國會,次年國會召開,日本是亞洲古國中第一個仿行西方憲政的國家。

  【中日戰爭】日本自明治天皇維新以來,軍力驟然強盛,工業亦驟然發達,遂進一步模仿歐美各國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當時朝鮮半島首當其衝,成為日本侵略的目標。朝鮮本來也是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國家,和中國關係密切。日本想奪取朝鮮,必先和中國相爭,因此引發了1894年的中日戰爭。中國當時的清政府腐敗無能、苟安自大,國民既不團結,軍隊又極為陳腐,自然無法和日本新軍相抗衡。結果不但朝鮮半島全入日本人的手中,東三省的南部也被他們所占領。後經俄、法、德三國的干涉,日本才退出東三省;但是在1895年簽訂的《馬關條約》中,中國已不得不承認朝鮮為獨立的國家,並且割讓台灣等島及繳付巨額賠款給日本。中國自這次失敗以後,歐洲各國紛紛向它租借重要港口或劃定勢力範圍,幾乎有完全被瓜分的危險。因為這許多史實非本書範圍,故不多贅述了。

  【日俄戰爭的起因】俄國干涉日本占領遼東半島,其實是別有用心的。原來俄國自彼得大帝以來,就有向各方奪取海上重要港口的野心。它先前向西和瑞典發生戰爭,想得到波羅的海的出路;後來和土耳其對戰,想得到黑海和地中海的出路;再後來侵略西伯利亞,並修建了世界上最長的一條鐵路,想得到太平洋上的出口。所以俄國對遼東半島早有占領的野心。因此中日戰爭之後,它就出來干涉日本占領遼東半島,一方面可示惠於中國,一方面可保留自己的目標,真是一舉兩得。此後俄國不但得到中國的允許,把西伯利亞鐵路貫穿東三省,以達海參崴(2),而且另修支路以向南到達由中國租來的旅順口。俄國數百年來對於不凍海口的尋求,到此乃達到目的。1900年以後,俄國在東三省的勢力逐漸增大,足以和日本爭雄了。當時日本自然非常憤恨,就連英國也大為震驚,因此英國不但向中國租借威海衛,而且於1902年和日本結盟。日本的國際地位和聲勢都為之提高,日俄的戰爭遂不可免。

  【日俄戰爭的結果】俄國的勢力因軍隊入駐東三省而益大,於是開始向朝鮮北方發展。日本自戰勝中國以後,本已認朝鮮為屬國,因此屢向俄國抗議,結果引發了1904年的日俄戰爭。日本距離戰場較近,戰備又比俄國精良;俄國則政府腐敗,國內又有革命,跨國遠攻,自無勝算。因此俄國的海陸軍先後失敗,終於在1905年於美國的樸茨茅斯休戰講和。俄國答應將東三省南部所取得的權利,如鐵路和租借地等,一概轉讓給日本,中國因為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亦只能俯首承認。同時俄國把庫頁島的南半部割讓給日本,並承認日本在朝鮮的勢力。此後日本遂全力經營朝鮮,雖然有朝鮮義勇軍的拼死抵抗,但朝鮮還是在1910年正式被日本所吞併。而中國的東三省南部,亦因為日本占有俄國讓與的鐵路,逐漸成為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目標。中國雖然自1912年後改建了共和政府,但因為地勢較廣、舊習很深,革新的力量不容易團結起來,所以此後的日本就採取侵略的政策,造成了遠東國際上極嚴重的形勢。關於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侵略中國的情形,後面再去詳述。

  第五節 帝國主義在亞洲的競爭

  【俄國】我們在敘述世界帝國主義興起以後,應該再略述20世紀初帝國主義在亞洲競爭的情形。占領亞洲領土最多的是俄國,它的版圖北沿北冰洋,西自烏拉山,東到太平洋,南與土耳其的亞美尼亞、波斯、阿富汗、中國的蒙古和東三省、日本所占的朝鮮接壤。因此它就與英國和日本產生了衝突,後來英國約定俄國的發展以波斯北部和外蒙古(今蒙古國)為限。

  【英國】和亞洲北部的俄國遙遙相對且並駕齊驅的是英國。它的亞洲領土有極富庶的印度;印度的西邊有已收歸的俾路支、半獨立的阿富汗和波斯南部的「勢力範圍」;印度的北邊有尼泊爾、不丹和中國的西藏;印度的東邊有已被征服的緬甸、已受保護的馬來半島諸邦,還有英國皇室直轄的海峽殖民地。在中國占有香港,租有威海衛(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交還給中國),而且有長江流域作為「勢力範圍」。再向西有阿拉伯的亞丁,向南有錫蘭島,還有南洋群島中的北婆羅洲,以及澳大利亞、紐西蘭島和塔斯馬尼亞島等。其中當然以印度為精華,是英國帝國主義最可貴的戰利品。若把英國的印度和俄國的西伯利亞相比較,那麼俄國所得的亞洲領土天寒地凍,不免相形見絀了。

  【法國】法國在亞洲的領土面積小得多了,但它在印度有五個商站,占地約二百平方英里。不過印度支那半島的東部是它寶貴的殖民地,派一個總督和一萬歐洲兵來維持就秩序井然了。一個擁有三千六百萬法郎資本的東方匯理銀行,就足夠發展安南一帶財政上、工業上、商業上的一切事業了。印度支那半島的西邊為暹羅,由於英法兩國相持不下,能夠以緩衝國的身份而倖存。法國自從向中國租得廣州灣後,更有了向中國北方發展的機會。

  【荷蘭】荷蘭在亞洲的領土自從1798年由東印度公司交給政府統治後,在拿破崙時代被英國奪去了不少。但是在南洋群島中它依然占有許多島嶼,爪哇一島已大過荷蘭本國四倍,人口也四倍有餘。此外還有蘇門答臘、西里伯斯、婆羅洲諸島。但是在這許多南洋諸島上,歐洲人只有八萬左右。南洋的主要商品有香料、咖啡、蔗糖、菸草、靛藍等,幾乎都被荷蘭商民壟斷。

  【德國和美國】德國在亞洲的殖民事業起步較晚,但當時也占有了中國的膠州灣,是東方海軍和商業侵略的中心;太平洋上也有許多小島足以作為航海裝煤的地點;此外還有紐幾內亞島的一部分。美國雖然口稱不要東方的領土,但它還是於1898年用計取得了夏威夷群島;又於同年用武力奪得菲律賓群島。菲律賓群島實行民主政體,設有立法機關,但上議院議員由美國政府指派,下議院的選民在八百萬人中只有十萬人。美國人雖然宣稱將允許菲律賓群島獨立,但是美國的商人在遠東的「利害關係」很大,能否放手是個問題。

  【亞洲民族的反抗】整個亞洲幾乎被歐洲列強所瓜分,亞洲各民族自然要大起反抗。日本因反抗而維新,因維新而強盛,一方面固然足以自救,但另一方面也仿效歐洲帝國主義的侵略而壓迫中國。中國對於列強的侵略,因為政治腐敗、民智未開,所以反對有心,而抵抗無力。至于波斯,名義上雖然獨立,其實完全在英俄兩國的掌控之中。此外如暹羅、尼泊爾、不丹、阿富汗和阿曼等小國,雖然也有獨立之名,其實都在歐洲勢力的籠罩之下。還有土耳其帝國在亞洲西部的領土,北自高加索山,南達紅海和波斯灣,亦為英俄兩國所欲得的地方。總而言之,亞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已經成為世界帝國主義角逐的場所,而中國因為地大物博,更成為現代列強爭奪的重點。所以世界列強,尤其是日本,最不願意看到中國的復興。不過我們能否解決所謂的「遠東問題」,首先要看中國能否發奮圖強,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日本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土耳其一樣,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自由平等地加入世界列強的行列。

  (1) 指著者寫作該書的年代,即20世紀30年代。——編者注

  (2) 清咸豐十年(1860年),沙俄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條約》,海參崴被沙俄割占,改名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為「控制東方」。——編者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