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世界歷史常識> 第四十五章 德國和法國

第四十五章 德國和法國

2024-10-08 20:41:54 作者: 何炳松

  第一節 世界大戰前的德意志帝國

  

  【普魯士的優勢】1866年所組成的北部日耳曼聯邦,幾乎全由普魯士構成,日耳曼南部諸邦加入聯邦組成德意志帝國以後,普魯士的面積和人口仍占帝國全部面積和人口的三分之一。俾斯麥本是深信武力和君主專制的一個人,所以他親自製定的帝國新憲法仍把優越的地位給予了普魯士,使它暗中掌管帝國的一切權力。

  【皇帝的權力】德意志帝國的「元首」規定由普魯士國王兼任。普魯士國王被稱為「皇帝」,理論上他並沒有皇帝的權力。依照憲法規定,皇帝雖然不能直接否決帝國國會所通過的議案,但是他的地位幾乎和專制君主一樣,因為他有任免帝國首相、統率帝國海陸軍以及任免海陸軍軍官等重要的權力。

  【聯邦參議院】依照憲法的規定,德意志帝國的統治權本屬於帝國中全體各邦君主,各邦君主的代表機關就是由各邦君主派遣代表所組成的聯邦參議院(Bundesrat)。這個參議院遠比歐美其他各國的上議院重要,因為重大的議案都由這個機關提出,而且擔任參議院主席的往往就是帝國的首相。由於普魯士國王在參議院中占有大部分的議員名額,因此他在參議院中享有很大的權力,可以為所欲為。

  【國會】帝國的下議院叫作國會(Reichstag),由全國成年男子選出代表約四百人組成,國會會員的任期定為五年。如果皇帝得到參議院的同意,就可以隨時把下議院解散。因此這個下議院雖然號稱代表民意,但是它的權力遠不如英美兩國的下議院。而且帝國的城市發展很快,所以這個機關也不能真正地去代表民意,例如柏林的人口已增長到幾百萬,可它的代表只有兩名。政府方面生怕社會主義者得勢,始終不肯把代表的名額加以變動。

  【統一帝國的法律】憲法中規定聯邦政府擁有規劃全國商業、鐵路、郵電、幣制和刑民諸法的權力。在俾斯麥的指導之下,各邦的舊法都用新制定的全國統一的法規來代替。從前各地方複雜混亂的錢幣都一掃而空,而以馬克(Mark)來作為全國的主幣。關稅制度亦改為全國統一的形式,以便和外貨競爭,從而促進本國工業的發展。德意志帝國雖然成立不久,但是憑著上述的種種努力,竟然從中古時代那個衰弱混亂的神聖羅馬帝國中蛻化出來,成為一個組織嚴密、勢力強大的現代化國家了。

  【俾斯麥和社會黨的關係】工業革命雖然早已從英國傳到法國,但是直到19世紀中葉後才傳入德國。德意志帝國成立前後,其工業上發生了迅速且重大的變化。工業發達的城市紛紛興起,鐵路興建得很快,於是各地的勞工階級逐漸覺得有組織團體來對抗廠主從而謀求自衛的必要,因此社會主義亦和別處一樣應運而生。當時德國除工會外,還產生了一個以馬克思主義做綱領的社會民主勞工黨。俾斯麥看到這種情形,認為足以危害國家,大為恐慌。他於1878年通過了一種禁止社會黨人擾亂秩序的法律,而且把主要的社會主義者都拘禁了起來。

  【國家社會主義】法律的限制雖嚴,但社會主義的宣傳仍在秘密進行,而且非常努力。俾斯麥才覺得要想消除勞工階級的不滿,非得由政府主動去實施一部分社會主義的政策不可。他對於鐵路礦產等國有財產和天然資源由國家去管理的主張本不反對,因此德國國有產業的價值在世界大戰以前,竟達一百四十億銀元之多,每年的收入亦達六億元之巨。聯邦政府還規定了工人的種種保險,如殘廢、疾病、年老等都加以保險,由僱主提供一部分的保險費。德國工人享有這種利益的共有幾千萬人,這就是現代所謂的「國家社會主義」。但是社會主義者以為這種社會主義並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不過是普魯士傳統的保育政策而已。在這種主義之下,資本主義制度仍然存在,而工人的勢力也沒有增加,所以社會黨人始終不能滿意。可是德國極端社會主義者的勢力終究因為俾斯麥釜底抽薪的方法,不免大受影響。

  【威廉二世即位(1888年)】和俾斯麥共同建立德意志帝國的皇帝威廉一世於1888年去世,其皇孫威廉二世繼任皇帝,為後來世界大戰時的雄君。新皇帝年少氣盛,俾斯麥知道不能合作,乃於1890年辭職隱退。此後德國的宰相雖然常有變動,但是要想再得到一個像俾斯麥那樣剛毅果決的「鐵血宰相」,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德國的殖民地】統一後的德國和統一後的義大利一樣,很能努力於殖民政策的實現。雖然俾斯麥最初不太關注殖民的事業,但在他當國末年,德國還是在非洲西岸獲得了很多殖民地。後來德國人取得德屬非洲西南部,其面積遠比本國大;不久又取得更大的德屬非洲東部。但是德國人移往殖民地去的為數不多,又因為德國人和殖民地土人不和,常起騷亂,所以德國在非洲的殖民事業大多得不償失。到了1897年,德國人又向中國強借膠州灣,開始和英法諸國競爭殖民地的發展。不過1914年世界大戰開始以後,德國的殖民地完全被協約諸國所瓜分,始終不能恢復。

  【德國的隆盛】威廉二世在位時,德國的國勢日益隆盛,財富和人口都大有增加。1870年德國本有四千萬人,到了1914年竟增長到六千八百萬人,人口增長率在歐洲諸國中要數第一。宏大美麗的新城市林立國中,舊城市的窄巷變成大道,簡陋的住屋改造一新,城市郊外也鋪設了寬廣的林蔭大道。大規模的輪船公司受政府有力的補助,紛紛成立,航線幾乎遍及全世界的海洋。航運既然便利,海外市場日有推廣,海外商業亦因之日漸發展;國內的農民和製造家莫不大受其利,喜形於色。因此德國在20世紀初工商業的發展和海陸軍的強盛,幾乎已經超過了英法諸國。英法諸國看到這種情形,當然會生出猜忌的心思。諸國間一方面努力於海外商業的競爭,一方面又拼命於國防軍備的發展,終於導致了一場曠日持久的世界大戰。

  第二節 世界大戰前的法蘭西共和國

  【1870年的巴黎暴動】當1870年9月1日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在色當被俘的消息傳到巴黎之後,法國的一部分共和黨人就宣布帝制的取消和共和政府的成立。他們立即組織臨時政府去維持對德的戰事。戰事告終以後,法國人乃於1870年2月選舉代表組織國民議會來主持對德國的和議。但是和議將要結束時,巴黎市民忽起暴動。他們以為國民議會的代表多是保王黨人,生怕帝制復起,所以組織一個和大革命時期一樣的市政府,以便保衛巴黎市和反抗護國軍。此後雙方相持不下,戰鬥極其慘烈,無辜被殺的人很多。政府軍隊無所不用其極,經過兩個月的紛亂和多次流血的巷戰,巴黎市政府的勢力最終被政府軍隊所打倒。暴動的慘劇在血泊中宣布結束。

  【法國的復興】國民議會在政治家梯也爾(Thiers)的領導之下,最終將巨大的賠款付給德國,讓德國的駐軍退出國境。法國人竟能於三年之內把五十億法郎的賠款悉數付清,當時人無不驚嘆。此後法國人努力於國運復興的工作,改組軍隊,實行徵兵制度,規定全國人民都有當五年常備兵、十五年後備兵的義務。

  【共和憲法】國民議會同時著手制定一種新憲法。最初幾年,議會中人對於新憲法的主張總是舉棋不定,後來因為保王黨的內部產生了派別,各不相讓,保王黨中又沒有有威望的人物受人擁戴,所以主張改帝制為共和制的人最終獲得勝利。1875年國民議會通過了三種關於政府組織的法律,而共和政體就此確定。這三種法律雖然沒有憲法的名稱,但實際上就是法國現行的新憲法。根據這種新憲法組成的法國,就是現代通常所稱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依照新憲法的規定,法國總統由參議院和代表院召開聯席會議時選舉出來,任期七年;總統之下設內閣總理,是實際上的行政元首;內閣總理和各部部長組成內閣;並仿照英國的辦法,內閣對國會負責。國會分上下兩院:參議院和代表院。參議院議員用複選制選舉出來,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選一百人;代表院議員任期四年,由全國成年男子普選出來。法國國會的形式雖然和英國相同,但實際的情形卻大為不同。英國的國會向來為兩大政黨所把持,此起彼伏,形勢分明;同時英國的內閣一向由國會中多數黨人組成,內閣和國會幾乎沆瀣一氣。至於法國國會中的政黨多達十幾個,從極右的保王黨到極左的共產黨,都各持己見、各有政綱,所以內閣總理要想在國會中得到多數人的支持非常困難,往往不得不多方遷就,勉強拉攏,暫時形成占據多數的局面。法國內閣的更迭遠比英國頻繁,法國內閣和國會的關係遠不如英國那樣嚴密,原因就在於此。

  【政府和教會的衝突】法國舊教的教士對於共和政府向來仇視,因為共和黨人的主張,如國民教育應由政府主持,不應歸教會辦理;出版、言論應該自由等,在舊教教士看來,都是足以危害教會權威的理論。不過法國的共和政府還是制定了一種公立學校制度,不許教士在這種學校中擔任教師。至於教會所設的私立學校,則由政府進行嚴密的監督。後來由於各派修道士多反對這種種壓迫教會的法律的實施,國會竟然更進一步地去關閉他們的學校,解散他們的團體。結果有許多男女修道士離開法國,逃避到別國去了。

  【政教的分離】政府對付教會的嚴厲辦法並不以此為止。原來按照1801年拿破崙和羅馬教皇的協定,國內的主教由政府任命,所有教士的俸金亦由政府支給,因此法國的教士兼有官吏的性質,當然勢力更加龐大。但是經過了一百年的時間,法國共和黨人已經不肯相信教會中人所宣傳的教義了,他們最終於1905年通過了一種政教分離的法律。此後政府對於教士不再負有支給俸金的責任,只不過把教堂和一切用具交給教士去自行處置罷了。同時為了懲罰違抗新法的教士,政府就把主教的住宅和神學院改為學校和醫院。法國自中古時代以來權大位尊的舊教教會到此竟一落千丈,此後的教士就全靠教徒的捐助來維持他們的事業和生活了。

  【法國的進步】法國在第三共和政府的統治下進步很大。法國人本來就以節儉著稱,法國的財富日有增加,國內農民的儲蓄為數很大,因此巴黎的大銀行常有巨款借給他國,其中借給俄國的尤多。巴黎因此成為和英國的倫敦、美國的紐約一樣的世界金融重鎮。法國的軍隊早已改良,國家財富又日益增加,所以雖然經歷過普法戰爭的重創,但是到了20世紀初,它又成了一個兵精糧足的國家,準備向德國報仇了。

  【勞工運動】法國政府雖然致力於軍備和財政的發展與管理,但是對於勞工狀況的改良卻遠比德國緩慢。這是因為法國的富人能夠聯合起來取得國會中多數的表決權,所以凡是增加富人負擔、有利於貧民生活的法律往往不能通過。法國的工人雖然繼續選舉社會黨人去代表他們出席國會,但是對於政府主動增加工人福利早已絕望了。他們更信賴所謂的「工團主義」(syndicalism),努力於工會的團結,用所謂的「直接行動」,也就是同盟罷工,去強迫資本家答應他們所提出的要求。法國內部雖然常有這類勞資間的糾紛,但法國的國運卻日趨隆盛,非洲和亞洲的殖民地發展亦很迅速,因此不免和德國發生種種衝突,導致了將來的大戰。關於爭奪非洲的情形,我們之後再述,現在先述法國是怎樣從中國手中取得印度支那半島的領土的。

  【印度支那半島上中國文化的得勢】我們在前面已經述及中國的文化怎樣逐漸向南傳到安南,印度文化怎樣逐漸向西傳到緬甸、暹羅、柬埔寨和占婆一帶,和代表中國文化的安南相持。我們又曾述及占婆到15世紀怎樣為安南所滅,柬埔寨的高棉族怎樣於14世紀後受安南和暹羅的壓迫而領土日蹙,暹羅人怎樣於13世紀後乘機脫離柬埔寨而自立。總而言之,到中古末年時,印度支那半島上的中國文化已經取代了印度文化,占婆早已滅亡,柬埔寨亦苟延殘喘,只留下一個由中國西南部遷移過去的暹羅民族,和東面的安南對壘。

  【法國勢力入侵的開始】我們亦曾述及1802年以後,阮福映怎樣統一安南。但是這次安南的統一其實已經種下亡國的禍根,因為這次統一的成功,實源於法國教士貝漢的援助。原來當時法國在印度的勢力既然被英國人推倒,本就想取償於東方的安南;而安南鄭、阮兩族爭雄時,阮氏又早已和法國簽訂割地求援的條約。從此法國的勢力就因為安南的引狼入室而侵入印度支那半島中。不過直到1863年時,常受安南、暹羅兩國夾攻的柬埔寨,才受法國人的威脅利誘,最終答應受法國的保護以抵制暹羅,這是法國占有印度支那半島領土的開始。古代高棉人所建的文明國家到此乃亡。同時法國占領了東邊交趾一帶,將之收為領土。

  【安南東京的滅亡】法國既然得到柬埔寨,基礎已固,乃乘中國太平天國運動之際,想奪取安南北部富含礦產的東京。當時法國一方面藉口受太平天國餘眾的騷擾,一方面藉口售軍火於中國雲南的官吏,向安南提出通過東京紅河的要求。安南人不允,雙方遂於1873年宣戰。安南人乃求援於太平天國的餘黨劉永福,迭次大敗法國軍。後來安南又求援於中國的政府,法國遂於1883年向中國開戰,奪取台灣諸島。但是中國的「黑旗兵」在東京北面的諒山,仍屢次大敗法國軍。法國在當時進退失據。英國人羅伯特·赫德(Robert Hart)時任中國總稅務司,出面調停,中國政府竟和法國於1885年簽訂《中法新約》,承認法國為安南的保護國。不久後法國又從暹羅手中奪得湄公河以東的寮國,加上東京、安南、柬埔寨和交趾,都成為法國在印度支那半島上的領土。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