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世界歷史常識> 第十六章 亞歐北方蠻族的南侵

第十六章 亞歐北方蠻族的南侵

2024-10-08 20:39:51 作者: 何炳松

  第一節 歐洲文化的元素

  【羅馬滅亡和西方史的關係】中古初年,亞洲東部的中國正在啟發朝鮮和日本的時候,歐洲南部的羅馬亦正在啟發日耳曼蠻族。通常以為5世紀時羅馬帝國西部的滅亡就是西方史上古文化的破產,中古時代的歐洲人因此不得不把文化重新建設起來。其實並非如此,古代文化上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並沒有受到什麼損害,而且不久便成為中古時代人的遺產。羅馬帝國的滅亡無非把歐洲的文化從南方移到北方,把羅馬人在社會上和智慧上的領袖資格移到日耳曼人。而且日耳曼民族的南下並不是山洪的暴發,把一切都掃蕩一空,而是河水的泛濫,帶了很肥沃的泥土同來。南下的蠻族好像河水退後留下來的一層新土,足以培養比從前還要美麗的花。我們現在先述北方蠻族怎樣南遷,再述亞歐兩洲的古文明怎樣去開化蠻族,造成現代世界文明的新局面。

  【歐洲文化的元素】我們要明了羅馬人傳給日耳曼人的究竟是一些什麼東西,先得要分析歐洲文化的元素。現代歐洲的文化大體是三個元素混合的結果,就是古典的元素、猶太的元素和日耳曼的元素。所謂古典的元素就是希臘人和羅馬人在美術上、科學上、文學上、法律上、風俗習慣上、觀念上、社會制度上、帝國組織和城市政府上全部的成就,這是中古時代和現代的歐洲人自希臘和羅馬兩方面得來的一種極有價值的遺產。所謂猶太的遺產就是基督教,這是現代歐洲文化中一種極有勢力的因素,羅馬帝國末年以來西方人的生活和制度差不多全受它的支配。它的教義最重要的是信仰一神,主張博愛和靈魂不滅。所謂日耳曼的元素就是指日耳曼民族本身。他們未曾南下以前雖然沒有美術、科學、哲學或文學,但是他們那種獨立自由的精神和無限發展的力量卻是他們的特質,所以終究成為歐洲的主人。把這三種文化的元素調和為一,交給近世的歐洲人,這就是日耳曼人的貢獻,而中古時代的一千年就是他們做這種調和工作的時期。此外亞洲的穆斯林在中古初期對於保存和傳播希臘的文化亦很有貢獻,所以可把他們當作歐洲文化上一個次要的元素。

  【中古史上其他重要的民族】當羅馬帝國滅亡時,歐洲最重要的民族為羅馬人和日耳曼人。此外在中古的世界史上占有相當地位的還有西歐白種人中的凱爾特人(Celts)、東歐白種人中的斯拉夫人(Slavs)、亞洲西部白種人中的阿拉伯人,以及東部黃種人中的中國人與中部黃種人中的蒙古人和突厥人。中古初年,凱爾特人已被日耳曼人逼到西歐一帶,兩族勢力不相上下,到如今英格蘭人和愛爾蘭人的深仇依然不解,就是這兩個民族衝突的餘波。大概在歐洲西南部的所謂拉丁民族就是凱爾特人的苗裔。住在東歐一帶的民族就是白種人中的斯拉夫人,他們在中古時代還不很重要,到了近世卻日漸發展起來。阿拉伯人向來藏在亞洲西南的沙漠中,到了7世紀時,他們忽然興起和歐洲人爭雄,所以在中古時代的世界上占有一個很重要的位置。蒙古人和突厥人向來隱伏在亞洲中部,到了10世紀後大部分信奉伊斯蘭教,建設了極偉大的國家,才和世界史發生聯繫。這班黃種的穆斯林後來竟繼白種的穆斯林而起,於15世紀時把君士坦丁堡攻陷了,建立了一個大帝國。至於中國人,因不在本書的範圍內,所以不去細述。中古時代將要告終時,東西方的交通日繁,又有新大陸被發現,因此世界史的範圍亦大大地擴展了。

  第二節 亞洲匈奴人的遷徙

  【亞洲北部民族的遷徙和世界史的關係】亞洲北部民族向西南兩個方向的遷徙,實為世界史上一件極可注意的史跡。他們的一舉一動往往發生銅山西崩、洛鐘東應的現象。例如上古安息人的西遷,推翻了亞洲西部希臘的勢力,阻止了羅馬勢力的東進。又如月氏人的西遷,傳播了印度的文明,把佛教廣傳於東亞,而且有調和東西方文化的大功。到4世紀以後,又有匈奴遺族西遷事跡的發生,他們對於文化雖無特殊貢獻,但是歐洲西羅馬帝國的滅亡、亞洲波斯薩珊王朝和印度笈多王朝的衰落,卻都受他們的影響。

  【亞洲匈奴民族的分支】亞洲北部的匈奴民族怎樣於公元前3世紀末和中國爭雄,怎樣於公元前2世紀時把月氏人逐到中亞,我們述印度史時已敘過。到了1世紀末年,這個龐大的匈奴帝國逐漸分裂而衰落。它的余裔一部分向西遷到亞歐交界的烏拉爾山南,到4世紀末年侵入羅馬帝國,進而引起日耳曼民族的遷徙和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另一部分則於5世紀初年遷到亞洲中部,成為波斯和印度的大患。關於歐洲方面的事跡,我們在下一節中去述,現在先述亞洲方面匈奴人活動的情形。

  【嚈噠人和波斯、印度的關係】匈奴遺族在5世紀初遷入中部亞洲,中國人稱他們為嚈噠,亦是月氏同族,後裔以王姓為國,所以稱為嚈噠。他們的風俗和後來的突厥相同,兄弟共一妻。西方史學家則稱他們為白匈奴。當嚈噠人西遷時先住在烏滸河外,地處波斯的東北,因此常和波斯為難。他們於420年後侵犯木鹿城而進波斯境,波斯皇帝瓦哈拉五世出其不意率兵於夜間攻之,嚈噠酋長陣亡,其妻被擄。二十年後波斯又打敗他們。但到470年波斯竟大敗而淪為附庸,484年後波斯皇帝又有陣亡或願為駙馬的事跡。當時嚈噠人的勢力真是盛極一時。同時他們於470年南入印度,占領了笈多王朝的領土。他們的酋長多羅摩拿(Toromana)入侵印度的中部。嚈噠人的版圖之廣,東自于闐,西達波斯東境,北自藥殺河起而達於印度北部,儼然大國規模。但到6世紀中葉時,北方有新起的突厥人的壓迫,南方有印度諸小王的叛亂,西方又有波斯名王卡斯諾斯一世當國,嚈噠人三面受敵,就此滅亡。

  

  【嚈噠人的文化】嚈噠人和從前的月氏人不同,對於文化的調和既無貢獻,又虐待佛教徒。只有他們兄弟共妻的制度到如今(1)還遺留於喜馬拉雅山附近的土人中。他們雖和月氏、突厥為同族,但仍舊和這二族死爭,這是因為他們較月氏等族更加勇猛而不善同化,或者因為得勢的時間不到百年而未遑同化。不過當時東羅馬的史學家卻多讚美他們,認為其是文明的民族。這恐怕是因為他們能夠夾攻波斯,與東羅馬人同調,所以才有這種溢美的論調。

  第三節 日耳曼民族的南下和羅馬的滅亡

  【日耳曼民族的起源】我們現在敘述北歐的蠻族怎樣受亞洲匈奴人的壓迫,南下割據羅馬帝國的西部,建立了許多小王國。這班蠻族就是北歐來的日耳曼人,原來亦是雅利安種的一支。他們自新石器時代以來,文化上沒有什麼進步,常為南方地中海方面文明區域的外患。他們入侵羅馬帝國不止一次了,到戴克里先時代才開始移居帝國的境內,他們是一個黃髮碧眼、身高力大的民族。他們生長在北方苦寒的地方,所以勇敢善戰,而且喜歡攜帶全家人四處遊動。每一村落各有武士約一百人為保護者,他們都是家長。他們雖然沒有受過訓練,但是因為血統的關係,所以團結力很強,為羅馬人所怕。當時羅馬帝國的軍隊已經不如從前那樣威武了。因為羅馬本國缺少兵士,歷代皇帝往往雇用蠻族來補充,後來竟允許他們全部遷入帝國境內。至於加入羅馬軍隊中的蠻族,則仍舊保留原來的組織,受本族領袖的指揮。

  【歐洲匈奴人的出現】匈奴人初見於歐洲史,始於372年,當時他們的酋長巴拉密(Balamir)開始從裏海北方西遷,沿途征服各地民族。兩年後乃達日耳曼民族中哥特人(Goths)的居地。東哥特人屢戰屢敗,終於不得不屈服為匈奴人的附庸。於是匈奴人更西向逼迫西哥特人。西哥特人不得已於376年求得羅馬皇帝的允許渡多瑙河而南,遷往羅馬帝國境內。但是他們和羅馬的官吏忽然起了衝突,於是有了378年的一戰,大敗羅馬人而且殺死羅馬皇帝瓦林斯(Valens)。這次阿德里安堡(Adrianople)的戰爭其實是日耳曼人征服羅馬帝國的先聲。但是此後這班西哥特人仍和羅馬媾和,而且有一部分加入羅馬的軍隊中。

  【阿拉里克占據羅馬城】羅馬軍隊中有一個得勢的西哥特蠻族軍官,叫作阿拉里克(Alaric),因為不滿意皇帝的待遇,他就帶領同族的軍人西向入侵義大利,最後於410年攻陷羅馬城,大肆劫掠。阿拉里克雖然沒有把羅馬城完全破壞,但是單就羅馬城的陷落這件事來說,在羅馬史上已是別開生面了。

  【西哥特人和汪達爾人的遷居】阿拉里克去世以後,西哥特人就向高盧和西班牙諸地遷移,當時西班牙境內原已有日耳曼民族中的汪達爾人(Vandals)遷居於那個地方,現在為西哥特人所逼,他們就向南渡海遷入北非,建立一個王國。西哥特人既把汪達爾人逐出,就占領了西班牙。他們原已征服南高盧,因此他們的領土就從羅亞爾河(Loire)起直到直布羅陀海峽(Gibraltar)為止。此外還有許多別的日耳曼民族在5世紀時往來遷徙,我們不必詳細去敘述。總而言之,西歐各地都受到了他們的蹂躪,甚至不列顛島亦有日耳曼民族中的盎格魯人和撒克遜人的入侵。

  【阿提拉的聲勢】自從西哥特人被迫遷入羅馬境內大肆騷擾之後,匈奴人卻不立即入侵羅馬。凡五十年間,匈奴人一面略定多瑙河北之地,一面力助羅馬來抵抗西哥特人。但自432年後,匈奴勢力大盛,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二世(Theodosius Ⅱ)竟不得不年貢金幣三百五十鎊(合現代英鎊一萬四千鎊),而且封匈奴酋長為上將軍。不久阿提拉(Attila)繼任為匈奴酋長,羅馬的貢金竟加至兩倍。到447年他應非洲汪達爾人之請,大舉東征,兵臨君士坦丁堡城下,而羅馬貢金乃加至三倍。當時因國庫空虛,東部貴人不得不出賣妻女的首飾以供納貢之用。

  【阿提拉的西征和去世】阿提拉自命為古代和中國爭雄的匈奴後裔,部下有雄兵七十萬人,雄踞歐亞兩洲,儼然大國的君主,羅馬和波斯兩大帝國的命運無不操控在他的手中。當時東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二世的孫女自願嫁給阿提拉,曾贈一指環給他。後來東羅馬皇帝因孫女和宮中侍臣通姦,把她幽禁了起來。450年狄奧多西二世去世後,阿提拉乃藉口為情人復仇,於次年西征高盧,再轉入義大利北部,想奪得羅馬帝國的西部以泄憤。西羅馬皇帝急於452年派羅馬主教利奧一世(Leo I)等北上求和,允諾賠款,並允送嫁妝。阿提拉勉允之,乃東還多瑙河上。次年新娶一日耳曼女子為妃,於新婚的當晚,忽然血管爆裂而死,有人疑是被新婦刺死的。

  【匈奴的瓦解】阿提拉死後,匈奴境內諸王子爭立,治下各民族紛紛叛離。所謂的匈奴帝國亦和亞洲同族所建的嚈噠帝國一樣,得勢不到百年便驟然瓦解。他們一部分留居於巴爾幹半島,大部分回到歐亞兩洲交界處,和其他民族混成6世紀時遷入巴爾幹半島的保加利亞人和10世紀時遷入匈牙利的馬扎爾人(Magyars)。至於阿提拉的英名和逸事,則依稀留存於中古時代北歐日耳曼的傳說中。

  【羅馬帝國西部的滅亡】476年,一般以為是西羅馬帝國滅亡的一年,亦是中古時代的開端。其實羅馬帝國西部的皇帝大都庸弱無能,所以日耳曼民族早已來往自如,不受什麼約束,而且羅馬軍隊中的蠻人亦常常隨自己的意思廢立皇帝。到了476年,義大利有一個最有勢力的日耳曼軍官名叫奧多亞塞(Odoacer),竟公然把羅馬帝國西部的皇帝驅逐出境,自稱國王。這是一種未曾有過的革命舉動。

  【狄奧多里克建立東哥特王國】奧多亞塞在義大利所建立的王國並沒能持久,因為他不久又被東哥特人的領袖狄奧多里克(Theodoric)打敗了(493年)。狄奧多里克幼年時曾經在君士坦丁堡住過十年,熟悉羅馬的生活,而且和東羅馬的皇帝感情很好。他很羨慕羅馬的法律和制度,所以當他入主義大利時盡力地去保存它們。舊日的官職一概照舊,哥特人和羅馬人享有平等的待遇。境內秩序得到了很好的維持,同時又能獎勵學術。他選定羅馬附近的拉韋納(Ravenna)為都城,美麗的建築如今還有遺址存在。

  【查士丁尼的法典】狄奧多里克去世後十年,羅馬東部有一個英明的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在君士坦丁堡即位(527年—565年)。他派一個很有學問的法學家把千年來羅馬的各種法律編成一部偉大的法典。這部法典中的判例成為後代法律的基礎,如今在歐洲大陸諸國的法學上還很有影響。此外查士丁尼還派遣軍隊去收復非洲和義大利兩處汪達爾人和東哥特人所占據的地方。他於534年消滅了北部非洲的汪達爾王國,又於553年大敗哥特人,把他們逐出義大利。

  【倫巴底人占據義大利】羅馬東部皇帝查士丁尼去世以後,又有日耳曼民族中的倫巴底人(Lombards)入侵義大利,這是日耳曼民族入侵羅馬帝國境內的最後一支。他們先占據波河以北的地方,這地方後來就叫作倫巴底(Lombardy)。他們後來又逐漸南侵。但是羅馬和拉韋納兩城以及南部義大利始終隸屬於羅馬東部的皇帝,沒有被他們征服。他們的王國存在了二百餘年,終被日耳曼民族中法蘭克人(Franks)的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所滅。

  【法蘭克人和他們的武功】當狄奧多里克在義大利建立東哥特王國時,高盧亦為日耳曼民族中最強的一支所占領,這就是法蘭克人。原來日耳曼民族各酋長在羅馬帝國境內所建王國的壽命往往都很短,唯有法蘭克人所征服的領土比西哥特人、東哥特人、汪達爾人和倫巴底人所占領的更大,所建立的帝國亦比他們的王國更為穩固。法蘭克人原住在萊茵河的下游,即從科隆(Cologne)到北海一帶的地方。到了5世紀的前半期,他們已經占領現在的比利時。486年時他們跟隨他們的領袖克洛維(Clovis)向南戰勝了羅馬的軍隊,直到羅亞爾河為止,因此就和西哥特王國北境接壤了。克洛維後來再向東於496年征服康斯坦斯湖(Constance)、黑森林(Black Forest)一帶的日耳曼民族中的阿勒曼尼人(Alemanni)。

  【克洛維改奉基督教】496年的戰爭其實為克洛維平生最重要的一次。原來克洛維本是一個異教徒,但是他的妻子早已改奉基督教。在戰爭時,他看見他的軍隊已經不能堅持了,就宣誓倘若他能戰勝敵人,當一心改信基督教。後來他的軍隊果然獲勝了,他就和他的三千士兵同時領受洗禮改奉基督教。克洛維於511年死於巴黎。他和他的子孫持續擴充領土,最後竟涵蓋了現在的法國、比利時、荷蘭和德國的西部。

  (1) 指作者撰寫本書之時。——編者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