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弱者等待機會,強者創造機會> 02 有時候,放棄才會得到更多

02 有時候,放棄才會得到更多

2024-10-08 20:25:57 作者: 郭海浩

  很多人之所以會為選擇而感到苦惱,本質上都源於不懂得放棄、不甘心放棄。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有舍才會有得。正如獵人不可能同時追趕兩隻兔子一樣,為了得到一隻,就必須放棄另一隻。懂得選擇,勇於放棄,才是讓生命得以延續、得以平衡的重要準則。

  一生中我們會面臨數以萬計的各種選擇,左右為難的情形時常出現。是左是右、是取是舍,總會將人推入矛盾、糾結、無助、絕望的邊緣,我們也會因為有多種選擇而變得茫然困惑。其實,只要參透了得失的智慧,練就了取捨的本領,視野中就會展現出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景致。

  

  范蠡人稱「陶朱公」,不僅學識淵博,而且足智多謀。其一生大起大落,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三聚三散。面對得與失,他都能坦然面對。

  春秋時期,范蠡幫越王打敗了吳王,成就了霸業。勝利後,越王封范蠡為上將軍。但范蠡知道,勾踐跟自己只能共患難而不能共富貴,為了避免遭受兔死狗烹的下場,他毅然捨棄了自己參與開創的豐功偉業,乘坐一葉扁舟在夜色中離開。這就是「一聚一散」。

  范蠡來到齊國,改名換姓,在大海邊耕作。憑藉過人的商業頭腦,沒用幾年時間,就積累了十萬家產。齊國人都仰慕他的賢能,請他做宰相。范蠡感嘆說:「我家裡有了千金,做官還做到宰相,這是普通人的極限。總是名聲在外,卻是不祥的開始!」於是,范蠡歸還了宰相印,將家財分給鄉鄰,再次隱去。這就是「二聚二散」。

  范蠡來到陶地,看到該地是貿易要道,於是自稱陶朱公,留在了這裡,繼續從事商業經營活動。結果,沒用多長時間,又獲得了豐厚家產。這時,次子因殺人被囚禁在楚國。范蠡為了搭救兒子,打算派三兒子帶著一牛車黃金前去探視。可是,長子堅持要替弟弟去,並以自殺相威脅。范蠡只好同意。

  到了楚國後,長子沒有將事情辦好,致使次子死在了獄中。知道這一消息後,其他家人都悲痛萬分,只有范蠡笑著說:「我早就知道次子會被殺,不是長子不愛弟弟,是因為有些事情他不能忍受!他從小就與我在一起,知道生存的艱辛,不忍捨棄錢財;而少子出生在家道富裕時,不知道財富的來之不易,很容易捨棄錢財。開始的時候,我打算派少子去,就是因為他能捨棄錢財,而長子不能。最後,長子去了,次子卻死在楚國,也是情理中的,不用悲哀。」這就是「三聚三散」。

  陶朱公范蠡不僅能治國安邦,還善於商業經營,其眼界和境界確實非同一般。面對高官厚祿或富甲一方,他都坦然取之、坦然舍之;親人生死離別時,他又能平靜接受。這種對待人生大得大失的態度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其實,福禍只不過是生命中的正常經歷而已。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得而復失的過程,不用大喜大悲,坦然接受並習慣失去,才能從失去中有所獲得。

  懂得放棄是一種能力,明白自己應該堅持什麼、放棄什麼,是一種大格局的果敢和膽識。想獲得成功,又不想經歷磨難;想辭職在家,又擔心無所事事;為了得到高薪而找到一份好工作,又感到責任太重……總是這樣患得患失,怎能讓自己的內心獲得平靜,收穫快樂?

  快樂與痛苦從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福和禍永遠都是相依相襯的。想要得到,就要付出代價。多想想自己的所得,忘卻自己的所失,心中的不平衡自然就會減少甚至消失。只有學會選擇,懂得放棄,才能徹悟人生,才能擁有海闊天空的人生境界。

  有個女孩學習很刻苦,她的理想很現實,就是希望大學畢業後能繼續出國進修或找到一份待遇優厚的工作。可是,在夢想實現的那一刻,她卻沒有預想的欣喜,反而開始惆悵,因為當公費留學和好工作同時擺在面前時,她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了。

  為了慶祝,媽媽特意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席間,女兒把自己的煩惱告訴了媽媽。媽媽笑笑,隨手夾起女兒最喜歡吃的酸菜魚。可是,母親的眉宇間突然變得憂鬱起來,似乎遇到了什麼難事,握著筷子的手也停在空中。

  女兒立刻關切地詢問:「媽,您怎麼了?」

  媽媽看著另一盤女兒喜歡吃的口水雞,又看看用筷子夾住的酸菜魚,說:「我也想給你夾口水雞,可現在沒辦法做到。」

  女兒笑媽媽:「媽,你放下手裡的酸菜魚,不就可以夾到其他菜了嗎?」

  媽媽沒有說話,只是看著自己的女兒。瞬間,女兒似乎明白了什麼,低下了頭。

  媽媽認真地說:「沒有捨棄,就無所謂選擇。只有捨棄了手中的這種東西,才能拿起其他東西。每選一次,就等於捨棄一次,也可能遺憾一次。如果不選擇、不捨棄,就連遺憾的資格都沒有了。」

  聽完媽媽的話,女孩毅然放棄了待遇優厚的工作。五年後歸國,已然碩果纍纍。

  人生苦短,想要多得到一些,就要放棄一些。不做選擇,不敢放棄,只能讓自己深陷痛苦。

  智者曰:「兩弊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放棄和選擇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能否捨棄人生路上必須捨棄的東西,也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成熟、是否具有智慧的一個重要標準。因為只有當一個人能夠冷靜而準確地認識自己、認識環境時,能夠理性、客觀地規劃自己的理想與生活時,他才敢捨棄,他才能捨棄。

  捨棄是勇者與智者的修煉。禍福相依,得失相伴。人生沒有絕對的失去,更沒有永遠的擁有。擁有的時候,要珍惜它的美好;失去的時候,就要告訴自己:另一種新生活又在向我們招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