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勇敢是其他美德的基礎
2024-10-08 20:24:30
作者: 郭海浩
人們常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敢想、不敢幹,那就很難做出什麼成就,只有勇敢的人,才能獲得更多的機會。
《西遊記》中,齊天大聖孫悟空大鬧天宮,與天界諸神對抗時曾說:「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孫悟空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說的,更是這麼幹的。他把玉帝嚇得驚慌失措,把天界諸神打得落花流水,這才入了如來佛的法眼,最終歷經八十一難修成正果,被封為鬥戰勝佛。而豬八戒呢?一路上只知道吃喝玩樂,遇到妖魔鬼怪就嚇得只想逃回高老莊,結果只能做個淨壇使者。
我們知道,佛教中地位最高的是佛,菩薩次之,阿羅漢再次之,護法諸神再次之。算上白龍馬,在師徒五人中,除了師父唐僧成佛,只有膽子最大的孫悟空成佛,不惹事不怕事的沙和尚成了金身羅漢,沒參加戰鬥但膽子也不算小的小白龍成了護法神中的八部天龍,只有豬八戒只能做個普通的淨壇使者。
豬八戒武藝真的最差嗎?孫悟空學的是七十二般地煞神通,豬八戒修的是三十六般天罡神通,更何況天蓬元帥還是鼎鼎大名的道教護法神北極四聖之一,武藝定然很高。只能說,豬八戒和其他人的差距就是有膽和沒膽的差距。
《西遊記》雖然只是神話小說,但道理是相通的。不是要膽大妄為,但要勇於挑戰,要敢為天下先。想要儘早地獲得成功,就要下定決心,為實現自己的目標付出一切,這需要極大的勇氣。
溫斯頓·邱吉爾曾經說過:「勇敢是所有美德中最重要的一條,因為它是其他美德的基礎。」懦弱者總是害怕機遇,因為他們不喜歡迎接挑戰;他們從機遇中看到的是風險,在真正的風險中,他們又看不到機遇。
恐懼讓人對很多事情望而卻步,但是應該明白:恐懼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出生的時候我們是無所畏懼的、自由自在的。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和周圍的人教會了我們恐懼。比如,當兒時的我們開始探索周圍世界時,他們會說:「停下!離開那兒!」「不要碰那個東西!」「把那個放下!」「不要去那兒!」……他們使用最頻繁的否定句就是:「不!你不能做那個!」於是,在很小的時候,我們就在無意中形成了一種思想:我年齡太小、太軟弱,不能嘗試任何新事物,不能做任何沒有做過的事情。
在長大成人後,有些人就會強化這種負面信念。無論遇上什麼新鮮的或具有挑戰性的事物,都會對自己說:「這件事情我做不了」「我不聰明」「我沒有創造力」「我的受教育水平不高」「我不夠好」「我不行」……這樣的人,面臨從未遇到過的事情時,第一反應可能就是為自己找個理由,說服自己不能做這件事情。
許多人之所以遲遲不能開創自己的事業,就是因為害怕遭到別人的反對或嘲笑,寧願什麼也不做,也不願讓別人不喜歡或不讚賞自己。結果,什麼也不做,最終一事無成。
肯德基快餐店的創始人桑德斯上校原本是個生性懦弱的人,在平淡的幾十年生活里,相繼失業、離婚、失去了小女兒的監護權。他曾妄想把小女兒綁架回自己的身邊,但軟弱的他,在前妻的房子外面埋伏了一天,錯過了不下一百次機會,最後還是放棄了這個看起來違法的行為。
當桑德斯收到第一筆失業保險金的時候,終於克服所有的恐懼,毅然決然地在其他人退休的年齡開始了創業,最終將自己的連鎖店開到了世界的每個角落。
勇敢,是所有關於成功的規則中最重要的一個。一個人越是感到憂慮、迷茫,擔心的事情就越多。經常為錢擔憂的人,在金錢方面一定有問題;經常否定別人的人,在人際關係方面一定有問題;經常抱怨公司和工作的人,他們的工作總是麻煩不斷。要想成功,就要將那些令人不快的事情從腦海中除去。
愛默生曾經說過,他所學過的最重要的一課就是「做你不敢做的事情,讓心裡的恐懼消失得無影無蹤」。牛頓的慣性定律告訴我們:「運動中的物體如果不受外力的影響,會一直保持運動狀態;而靜止中的物體,如果不受外力的影響,會一直保持靜止狀態。」將這一定律應用於人的習慣和行為方式中,可以理解為:除非發生一些事情改變了前進的方向,否則人們會一直做同樣事情,繼續與同樣的人交往,賺同樣多的錢,獲得同樣的成就。不下決心改變現狀,或者沒有外界因素迫使他改變現狀,他就會一直這樣生活下去,不會出現任何改變。
失業、離婚、投資失敗……看起來失敗了,但只要敢於應對,重新來過,也不失為一件好事,它迫使人們不再安於現狀,為了擺脫這種僵化的生活就會積極努力。任何一種打擊都能使人驚醒,只有敢於面對的人、敢於付出的人,才能改變自己的生活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