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弱者等待機會,強者創造機會> 07 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你就是勇士

07 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你就是勇士

2024-10-08 20:24:16 作者: 郭海浩

  任何人來到這個世界,都不想碌碌無為地過一生,都想在這個世界上留下自己的痕跡,都夢想著自己有個精彩無悔的人生。可惜,走在理想前進的道路上,掉隊的人太多,面對一些不是不能克服的挫折,有些人也選擇了低頭妥協。「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還沒努力拼搏過,怎麼知道自己命里就沒有?

  館野泉是著名的日本古典音樂鋼琴家,1936年出生在東京的一個音樂家庭。受身為職業演奏家的父母的薰陶,館野泉也走上了音樂的道路,一生舉辦過3000場演奏會,灌錄過近100張唱片。

  2002年1月的一個晚上,66歲的館野泉在他慶祝演奏生涯40周年的鋼琴演奏會上演奏最後一支曲子時,突然感到右手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意識也有些模糊。館野泉堅持彈完最後一個音符後,就倒在地上,陷入了昏迷。隨後,他被緊急送往醫院,醫生診斷是突發腦溢血。雖然經過醫生的努力,館野泉被搶救了過來,擺脫了死神的魔掌,但他的右半身從此癱瘓。

  眾所周知,鋼琴演奏需要兩隻手協調配合,只剩左手,怎麼彈鋼琴?一開始,館野泉以為做一段時間的康復訓練就能夠使右手恢復正常了,並沒有在意。結果,出院一年後,右手仍然無法動彈,更不用說彈奏鋼琴。

  身體上的這一重大變化,讓館野泉培養了40多年的鋼琴演奏能力失去了用武之地,他感到非常痛苦。這時,有人寬慰他說:「能搶救過來已經是很慶幸的事了,既然右手動不了,那就認命吧。反正你也一把年紀了,也該享受晚年了。」

  館野泉不想就這麼結束自己的演奏生涯,他說:「我不想認命,也不知道怎麼認命。我想跟前40年一樣彈鋼琴,與別人分享我的音樂。」看到自己的右手康復效果始終沒有進展,館野泉有些焦躁、苦悶。

  妻子瑪利亞看出了丈夫的情緒變化,著急之下突然想出個辦法,對館野泉建議說:「既然右手康復沒有進展,要不要試試只用左手演奏?」開始,館野泉對於用左手彈奏鋼琴是抗拒的,他覺得鋼琴一定要用雙手彈奏才行,單手彈奏簡直是對鋼琴的褻瀆。直到有一天,館野泉發現了兒子悄悄給他準備的一本樂譜。

  那是英國作曲家弗蘭克·布里奇為一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失去右手的朋友譜寫的用左手彈奏的樂譜——《左手即興小品三首》。一方面是感動於兒子的有心,另一方面是覺得這本左手鋼琴譜帶有一份神聖的情感,於是館野泉開始嘗試彈奏這三支曲子。

  漸漸地,館野泉便沉浸在音樂的美妙氣氛和重新彈奏的愉悅中,忘了自己是在用左手彈奏。館野泉終於認識到:音樂就是音樂,不管用一隻手,還是兩隻手演奏,音樂都是一種情感傳達,表演方式只是一種形式。他決定開始練習左手演奏鋼琴,重新走上舞台。

  當時,單手演奏的樂譜大多都是為在戰爭中失去一條手臂的人創作的。這種樂譜最大的問題在於樂譜很短,不適合在音樂廳演奏。館野泉邀請幾個作曲家朋友幫他創作用左手彈奏的樂譜。當然,右手的康復訓練他也並未放棄。

  本書首發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2003年,館野泉在日本舉辦了一系列小型音樂會,用左手為聽眾演奏鋼琴曲。聽眾都為他左手嫻熟的演奏技巧和樂曲中所包含的情感所感動,更敬佩他不屈服於命運打擊重新振作起來的意志力。一些同樣因病導致半身不遂的老人甚至在聽過音樂會後受到鼓舞,專門去培訓班報名,積極進行康復訓練。

  2006年,在一場演出中館野泉突然感覺自己右手好像狀態不錯,情不自禁地用右手彈奏了一段簡單旋律,居然成功了!在他的堅持下,右手終於也開始回應他的努力。

  這個案例中,右半身癱瘓的館野泉沒有放棄對音樂的喜愛,既然右手不能彈奏,就用左手,於是在之後的小型音樂會上就出現了一個用左手演奏鋼琴曲的人。這時,人們佩服的不再是他的琴技,而是那種重新振作的意志力。之後,他繼續努力,奇蹟般地喚醒了右手。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施正琴從小就很努力,可命運總是跟她開玩笑。為了讀書,她6歲起就開始幫父母幹活。到了賣柑橘的季節,她常常凌晨兩三點鐘就得起床,走十多里的山路,幫母親把柑橘背到街上,然後再趕到學校上課。即使這樣,她初中時還是被迫輟學了,因為家裡拿不出她的學費。

  為了改變命運,施正琴做過建築工人,擺過地攤,賣過小火鍋,承包荒山種苦竹,養雞,養豬……她嘗試過幾十個項目,但都以失敗告終,連自己也記不清到底經歷過多少次失敗。

  每次失敗,施正琴都這樣鼓勵自己:「一定不能倒下,一定要站起來。」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吃到了一種口感特別的蔬菜。這種蔬菜叫大頭菜,是芥菜的一種。她吃到的是朋友陳家華用祖傳的手藝醃製的,味道獨特,兼具麻辣咸香脆的特點,但又不像傳統醃製的大頭菜那麼咸。她想,如果能把它開發成醃製食品,一定會有很多人像自己一樣喜歡吃。

  施正琴向陳家華提出了合作開發大頭菜的想法,對方一口回絕。原來,陳家的手藝是祖傳的,陳家祖上有規矩,醃製大頭菜的獨門絕技都是直線單傳的,即使沒有孩子,也不允許外傳。

  這樣的拒絕,並沒有讓她灰心喪氣,因為她早已歷經失敗的磨礪,不會輕易地放棄。她多次去陳家,但沒有死纏爛打地天天講合作,只是幫忙做些家務,閒扯聊天。時間長了,她與陳家人越來越親近,陳家人終於被她的誠意所打動,同意合作辦一個大頭菜加工廠。

  初戰告捷,施正琴立刻用東拼西湊的4萬元購進了7噸大頭菜,在家裡開始了把大頭菜做成醃製食品的試驗。傳統製作醃菜的方法是:將大頭菜一個個串起來,掛在院子裡自然風乾。成噸的大頭菜都掛起來,太耗費人力,為了省工省力,他們決定改進工藝,全部平攤著晾曬。七八天後,當她興致勃勃地拿起大頭菜查看時,心就涼了半截。原來,大頭菜朝下的一面,不能跟空氣接觸,現在已經腐爛變質。

  7噸大頭菜,沒等醃製就全部被扔掉了。施正琴沒有氣餒,而是四處籌款,再次購進了5噸大頭菜,並研究調整晾曬方法。這次他們專門製作了一個鐵爐,在大頭菜霉變之前進行烘乾。然而,試驗還是失敗了。大頭菜一噸接著一噸地被倒掉,借來的錢也跟著打了水漂。

  朋友想打退堂鼓,施正琴也心疼,但沒路可退,也不能退。在她的堅持下,試驗再次啟動,只是回歸了最原始的辦法——人工串掛晾曬。為了節省人工,她成了主要勞力,為了最後的成功,她幾乎拼盡全力。有時干到凌晨,大家都受不了,倒下就睡,她非要把手頭的菜串完。

  串完的大頭菜需要掛在架子上,經過20天的晾曬才可以做醃菜。晾好的大頭菜,終於做成了醃製食品。當那麻辣鮮香的味道浸滿她的口中時,施正琴禁不住熱淚盈眶,之後便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宜賓市華銳食品有限公司。

  對正在創業旅途中苦苦拼搏的人來說,施正琴或許能給出一個令人欣慰的答案:機會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次倒下去,就不願起來。只要我們永不放棄,主動爭取,就能得到更多的好機會。

  「成功者永不放棄,放棄者永不成功」是美國著名成功學大師拿破崙·希爾說過的一句話。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只要在一件事情上多多付出,就會得到加倍的回報。就像一粒種子,經過播種、澆水、除草、施肥、殺蟲等環節後,就能收穫幾十倍的回報。所以,一定要懂得付出,不要急功近利。只有永不放棄,才能爭取到更多的機會。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