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7 高情商父母的自我修煉——好好說話,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家風 性格不好,其實就是情商不夠
2024-10-08 19:54:46
作者: 朱凌 常清
為什麼我常常情緒失控,對孩子大吼大叫?
為什麼當領導質疑我的時候,我會跳起來,甚至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想要辭職?
為什麼我一開口朋友就「開躲」,不願意跟我說話的人越來越多?
…………
這些全部關乎於情商。
在智商過剩的21世紀,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實質上就是情商的比拼:誰的情商高,誰就更容易受到領導及客戶的青睞;誰的情商高,誰就搶占更多的人脈資源與潛在機會。所以,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情商的高低通常就是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我們經常所說的情商到底是什麼呢?情商是一個人自我情緒管理以及管理他人情緒的能力指數,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控制、情感表達、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從最簡單的層次上下定義,情商就是管理自我情緒、與他人相處的能力。
情商高低可以通過一系列的能力表現出來。「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和其他研究者認為,情商是由以下五大能力構成的:
第一,了解自我——監視情緒時時刻刻的變化,能夠察覺某種情緒的出現,觀察和審視自己的內心體驗;它是情商的核心,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成為自己生活的主宰。
第二,管理自我——調控自己的情緒,使之適時適度地表現出來,即能夠安撫自己,擺脫焦慮、抑鬱、悲傷等不良情緒,即使遇到大的挫折,也能迅速調整自己的狀態。
第三,激勵自我——調動、指揮情緒的能力,即能夠勇敢面對困難,堅持信念,勇往直前,它能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發。
第四,識別他人情緒——富有同理心,能夠通過細微的社會信號敏感地體會到他人的情緒與立場,察覺到他人的需求與欲望,這是與他人正常交往,實現順利溝通的基礎。
第五,處理人際關係——調控自己與他人的情緒反應的技巧,是獲得成功與幸福的必要因素。
可見,情商高不是說只關注別人,或者只關注自己,而是關注「我們」。所以,在人際關係中,情商其實是一個合作的態度。
簡書人氣作者晴朵在其被網友瘋狂轉載的文章《說實話,不會控制情緒的人其實就是情商低》中講到這樣一件事。
杉杉其實是個挺可愛的姑娘,可是就在她那看似可愛文靜的外表下,卻埋藏著她的臭脾氣壞情緒,稍有些不順意的事,她張口就能來,愣是能把一個人說得一無是處,臉色蒼白。而杉杉的男友阿森呢,又是個比較固執理性的工科男。
當一個脾氣特大、特擰巴的姑娘遇上了一個固執且蠻理性的男友時,這摩擦出來的氣焰火花肯定是不小的,要麼彼此足夠體諒著,要麼彼此相互擰巴著。
有一次,倆人因為一點兒小事鬧起了矛盾,在大馬路上就吵得不可開交,指手畫腳、吐沫橫飛著。看阿森遲遲沒有跟自己低頭認錯,杉杉直接就脫口而出:「那行啊,我今天可算是看清你了,你什麼都不用說了,分手吧!」
阿森聽到杉杉這話,本來就覺得在無理取鬧的人是她,又一直不聽自己講了什麼,只要自己低頭跟她認錯才肯罷休,自己也算忍了她不少了,結果她還振振有詞的樣子簡直就讓阿森受不了:「好啊,分就分,你別後悔就行,有什麼大不了的啊……」
說罷倆人就轉身而去,背道而馳,漸行漸遠。
這一次衝動且充滿情緒化的爭吵,最後還是為他們的感情畫上了句號。
其實,在大多數人看來,杉杉和阿森因為芝麻綠豆般的小事爭吵不休而分手,兩人在這件事的處理上都存在著問題。在情緒管理方面,他們做不到自我調整,因為一點小事就吵得不可開交;在情感表達方面,又做不到對自己的話負責,「分手」兩個字脫口就出。所以,兩個人分開不過是早晚的事。
有句話說得對,「人不是靠心情活著,而是靠心態活著」,所以,我們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與自己的情緒友好相處。
當有情緒時,我們首先要學著接受這個有情緒的自己,允許自己難過、傷心或者憤怒等。然後,我們可以選擇在自己房間安靜地待會,好好回想最近有關的事情,找到令自己難過、傷心或憤怒的根源。最後,給自己心理暗示,「我接納你,無條件地接受這樣的有著壞情緒的自己」,使心情慢慢趨於平靜。
冷靜下來之後,我們再分析這些導致自己此刻情緒不好的事情背後心理層面的原因,找出自己性格上或心理上潛藏著的、你平時未注意到的性格上的弱點,看清楚自己內在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這是令自己幸福快樂的關鍵,也是自由解脫的唯一路徑。
華語世界首席身心靈暢銷書作家張德芬老師曾說過,「覺察和自省是一切成長的開始,謙卑和感恩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萬靈丹。」並舉例如下:
有一次我和一個閨蜜有了爭執,在過程中,我一反常態地沒有生氣、反唇相譏,反而是耐著性子聽她罵我,跟她道歉,因為她在那個當下脾氣上來了,無法說理。然而心高氣傲的我,平常是不會接受別人這種無理謾罵的行為的。我當時允許自己的小我被縮減,看著自己胸腔內翻騰的各種情緒,但不發作。很奇怪,事情過後,我發現,另外一個困擾我多時的感受(與她毫不相關的)居然也就放下了。
張德芬老師突然頓悟:「當你接受小我受打擊,不去壯大它,允許它被縮減的時候,你的整體生命的質量都會提高,困難也容易解決。」為什麼呢?「因為所有生命的困境,幾乎都和小我求生存、要面子、求存在感有關。如果在一件事情或是一個層面上,你允許小我被打擊、縮減,那麼其他層面的問題你不需要去做什麼,就會出現改變。」
我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情緒的力量,甚至覺得「認識自己的情緒、管理自己的情緒、體察他人的情緒」似乎就是整個人際關係的軸心。情緒處理得好,可以將阻力化為助力,令工作或事情變得得心應手;情緒若處理得不好,便容易產生一些非理性的言行舉止,誤事受挫,甚至違法亂紀。很多時候,與人相處就是和自己的情緒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