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考慮了,直接去嘗試
2024-10-08 19:51:17
作者: 黃熒
患得患失、瞻前顧後,都是因為你活得還不夠精彩!
在哈佛,幾乎人人都是敢於挑戰的「行動派」,因為他們不想浪費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去害怕,更不願跟自己的膽怯「糾纏不清」,白白錯過成功的機遇!哈佛教授常這樣評價那些沒膽量的學子:「患得患失、瞻前顧後,都是因為你活得還不夠精彩!」要想活得精彩、獲得成功,那想到什麼就立即去做,不要一想再想、諸多考慮。船到橋頭自然直,成功永遠都不會青睞沒膽識的人!
1973年,柯萊特考進了夢寐以求的哈佛大學,作為一名剛入學的新人,他對這座百年名校里的一切,都充滿了無限的熱愛和好奇。柯萊特在這裡努力地生活、學習和交友,希望能儘快融入這個新環境,而他在哈佛交到的第一個朋友,是一位18歲的美國青年,上課時,這個青年經常坐在他身邊,
他們彼此漸漸熟悉。
隨著深入地交往,柯萊特和青年成了摯友。大二那年,青年邀請柯萊特跟自己一起退學去開發Bit財務軟體。這讓柯萊特大吃一驚,他雖知道青年是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也知道對方一直都醉心於程序開發,可是為了程序開發這樣的「副業」,而放棄學習這份「正職」,這在柯萊特看來,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柯萊特知道,青年邀請他去參與研發的程序系統才剛起步,甚至可以說連最基本的雛形都沒有,這系統以後有沒有市場?未來境遇如何?自己的前途又將在哪裡?這些都讓柯萊特擔心不已。更何況對柯萊特來說,進入哈佛是他的夢想,好不容易才能進來,就這樣為了一個看不見的未來而退學,那也太不划算了!
柯萊特前思後想了好幾天,不但慎重分析了當前的形勢,還預估了今後的發展,最終決定拒絕青年的邀請。他覺得,只有自己在哈佛讀完了全部課程之後再去開發Bit財務軟體,才有能力去幫別人,時機才會更成熟,成功的概率也更高。於是他們兩人的人生軌跡,就此走向了兩個完全不同的境遇。
分別之後的十年,柯萊特和他自己預想的一樣,順利完成了大學的課程後,便一直從事Bit的開發工作,成了哈佛大學Bit領域的高手。而當時邀請他的那個青年呢?他則通過程序開發,把自己送上了美國億萬富翁的排行榜。如此大的差別,讓柯萊特在再次收到那個青年的邀請之後,又一次嘗到了驚訝的滋味。
但是此時的柯萊特並不灰心,他覺得自己終將超越對方,卻不知自己已經輸在了時機上。若干年後,當柯萊特認為自己的技術已純熟到可以開發Bit財務軟體時,那位年紀輕輕的億萬富翁早已放棄了Bit系統,他開發出了比Bit快1500倍的Eip財務軟體,而這個軟體問世僅僅兩周,就迅速占領了全球!
這個青年是誰呢?他就是家喻戶曉的前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現如今,蓋茨身上的光環熠熠生輝;而柯萊特只是眾多的程序開發者之一,平平無奇。兩人一比,柯萊特可以說是完敗。試想,若柯萊特當年選擇跟蓋茨一起退學去開發軟體,那麼他現在即使不是頂級富豪,最起碼也能混進富豪的「圈子」!
只可惜這個世界沒有如果,機會往往只有一次,錯過便無法挽回!世事難料,很多事都存在不確定性。當面對這些不確定性時,有些人選擇了「盡人事、聽天命」,在「天命」來臨之前,挑戰它、戰勝它、攻克它,將「人事」做到極致。但是也有些人會被種種不確定嚇倒,從而產生自我懷疑,以致思慮過多,於是他們在迎接挑戰時瞻前顧後,缺乏勇氣和信心。
當然,還有第三種人,他們過於追求完美,過於要求穩中取勝,他們挑戰前會做足準備,甚至非要等到時機完全成熟才肯去做。沒錯,面對未知的挑戰,周密的計劃、慎重的考慮有必要,但百密總有一疏,若過於放大那「一疏」,直接變得畏首畏尾,從而拒絕挑戰,那就註定與成功無緣。
當機遇展現在眼前,我們並沒有太多時間去思前想後,如果凡事都能按照預想的那樣發展,那這世界就不會有失敗一說。計劃永遠都沒有變化快,若總因所謂的條件不成熟而不敢挑戰,柯萊特便是前車之鑑:錯失了先機,失去的就不僅僅是成功,而是整個人生!所以,有挑戰就直接去嘗試,千萬不要瞻前顧後、左思右想,眼睜睜地看著好機會溜走!
學習日誌
人們常用「言語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來形容那些嘴巴上說得厲害,一到實際行動就偃旗息鼓的人。我們身邊除了言語上的巨人,也有很多思想上的巨人,每每遭遇困難,他們都在腦海中將方法預演千萬遍,生怕會有一點點偏差,發生一點點的疏漏,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浪費在了思考上。
其實很多事越往深處想,就會擔憂越多,與其這樣,還不如不想,直接就去行動,然後再根據事態的發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樣才能調動自己的積極性,去面對人生的每一次挑戰。當你用積極的心態去生活、去學習,並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你就會發現,成功也許不需要深思熟慮,都是當下一瞬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