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學習—— 未來正來,與時俱進 你要做出自己的品牌
2024-10-08 19:43:00
作者: 王輝
在《聖經》馬太福音中有一段話: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凡沒有的,連他有的也要奪去。心理學家羅伯特·莫頓用這句話概括了一個心理現象——馬太效應。
通過研究,莫頓發現,相對於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聲名顯赫的科學家通常會獲得更高的聲望,即使二者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樣,在同一個項目上,聲譽通常會給予那些已經出名的研究者。
請記住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上學的時候,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由於成績優秀,經常受到老師和家長的稱讚,即使某次他犯了錯誤,老師也不會批評他,而會幫助他,並不認為他是個壞學生;而那些被老師和同學們公認為是壞孩子的學生,即使某次他做了一件好事,大家也不一定會關注他,始終認為他不過是個壞孩子。
這種現象在工作中也廣泛存在。小琪和小寒同是一個公司的業務員,推廣同樣的產品。小寒因為業績優秀,連續被公司評為模範標兵,在行業圈子裡,他也被人稱為優秀的銷售員,已經名聲在外;而小琪只是一個普通的業務員,銷售業績不如小寒,客戶關係也不如他,雖然每個月都能完成銷售業績,但顯然是跟小寒沒辦法比的。
有一次,小琪費了很大的勁兒,費盡心思地連續跟進一個項目一個多月,終於要為公司拿下這個大項目了。當小琪向領導匯報的時候,領導先是表揚小琪,讚賞小琪,然後告訴小琪,小琪的經驗和能力還不足以最終拿下這個項目。為了萬無一失,這個項目還是交給經驗豐富的小寒去做吧,讓小琪跟著小寒多學習一些東西。
小琪感到很委屈,明明是自己跟進的項目,憑什麼要交給別人去做,但是委屈,並不代表這種事情就不會發生。
領導站在整體利益的角度去考慮,當然希望這個項目穩拿下來。這個時候,他當然需要經驗豐富的員工出馬,而小琪之前成績平平,還不足以給領導信心。
社會就是這樣,強者恆強,弱者恆弱。不需要對此感到無奈,因為這種心理誰都會有。比如你到超市去買東西,在價格相當的情況下,你會選擇一些大品牌,理由很簡單,大品牌值得信賴。儘管你的朋友向你推薦一些新品牌,但你都會持懷疑的態度,質量如何啦?會不會有不良影響啦?
這個思路其實同樣適用於人身上。你作為一個消費者,選擇某一品牌往往代表已確認了該產品的安全性,以及它的使用價值。品牌也意味著風險的降低和對產品獨特性的認可。同樣,你要得到別人的認可,就需要形成自己的品牌,讓自己變成強者。只有這樣,你的東西才不會被強於你的人奪走,你才能獲得更多的東西。
美國管理學者華德士提出:21世紀的工作生存法則就是建立個人品牌。個人品牌是一種差異化,讓你可以從芸芸眾生中迅速脫穎而出:它代表著個人能力、信譽、才幹等,可以為個人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當你的個人品牌被廣泛認可的時候,你必將「名利雙收」,你也自然而然地成為品牌最大的受益者。
現在,你應該知道,有那麼多經驗豐富的員工失去他們的工作,為什麼?因為他們缺乏個人品牌,使得他們的名字無法在職場上閃光。
要建立個人品牌,首先要客觀地了解自己。個人品牌不是十項全能,要了解自己的局限與弱點,一個品牌不是所有領域的品牌,個人品牌一定要專注於某一領地。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頻繁地更換職業、工作,這是不會形成個人品牌的。個人要忠誠於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可以換工作但是不能經常換職業,那樣成不了專家,也建立不了個人品牌。因此,要找准自己喜歡的領域,再努力在這個領域做大,做強。
其次,要建立自己的特色形象。品牌總是因它的獨特性而存在,所以你要展示給別人的就是這種不同。一種產品要想在同類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尋找合理訴求點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好比寶潔公司的洗髮水,海飛絲以「去屑」著名,潘婷靠「滋潤」立足,飄柔因「柔順」獲得青睞。在眾多的競爭者中,你靠什麼勝出一籌?創新,認真,果斷,還是有專業特長?
再次,言行一致才會形成良好的品牌。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工作中會有失誤,但是個人品質上一定要注意,一旦有了閃失就會造成終身污點,對建立個人品牌非常不利。
最後,要不斷地學習,多積累。個人品牌是一個慢慢培養和積累的過程,因此需要不斷地學習。你可以根據個人的人生目標、興趣愛好以及自身財力來制訂學習計劃,必要時可以向相關人員做適當的諮詢,以保證學習內容的科學性以及最終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