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氣度決定格局> 大智若愚,得理也要讓三分

大智若愚,得理也要讓三分

2024-10-08 19:41:20 作者: 王輝

  在生活中,常有些人喜歡時時處處彰顯自己的聰明,其實,這是最不聰明的做法。很多時候,伴隨智慧而來的不是聰明,更多的是愚蠢。有道是,大智若愚。真正聰明的人,外表往往看起來有些許的愚笨。

  宋代著名文學家蘇東坡在《賀歐陽少師致仕啟》一文亦云:「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可見「大智若愚」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大智若愚者秉承宇宙之靈氣,混混沌沌而與天地為一體,人在江湖,心如止水,故能以出世之大道成入世之偉業。

  大智若愚是一種故作糊塗的智慧。況鍾是明朝有名的好官,早年曾在尚書呂震屬下為小吏。況鍾雖是小吏,但頭腦精明,辦事忠誠。因有奇才,為呂震所重視,推薦他當主管,升郎中,最後出任蘇州知府。因為自己出身吏員,況鍾深知吏治中的積弊,也知道蘇州小吏的奸猾。

  但是,初到蘇州,況鍾並沒有立即著手吏治,而是假裝對政務一竅不通,凡事問這問那,府里的小吏們懷抱公文,個個圍著況鍾轉悠,請他批示。況鍾佯裝不知,左顧右問地詢問小吏,只按群吏的欲望辦事,群吏們都很高興,私下以為這位新任太守是很容易欺侮的。

  過了三天,況鍾召集全府上下官員,完全沒有往日的愚笨,大聲責罵道:「你們這些人中,有許多奸佞之徒,某某事可行,他卻橫加干涉,某某事不可行,他則慫恿我,以為我是個糊塗蟲,耍弄我,真是罪大惡極!」

  況鍾說罷,當即下令,將其中的幾個小吏捆綁起來,痛打一頓,再將其當街示眾。

  此舉讓其他屬下各個心驚膽戰,再也不敢肆意妄為了。從此,一府大震,人人奉公守法,人稱況鍾為「況青天」。

  「大智若愚」是「若愚」,並不是真的愚鈍。大智若愚的人可以利用他人以為的「笨拙」「愚蠢」來完成在「智慧」「巧妙」的情況下不容易辦成的事情。

  唐代名臣郭子儀是四朝紅人,他擔任天下兵馬大元帥之職,手握重兵,權傾朝野,一舉手、一投足都關係到大唐帝國的存亡,即便是皇帝都敬他三分,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然而,就是這樣一位位高權重的大人物,在自己的祖墳被人掘了的時候,卻氣不長出,面不改色。

  當時,於朝恩是皇帝身邊的宦官,為人很勢利,此人雖無才華,但是由於他擅長溜須拍馬,所以深為皇帝寵愛。

  本書首發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於朝恩對郭子儀的才幹、權勢心存嫉妒,曾多次在皇帝面前打小報告,誹謗攻擊郭子儀,卻沒有成功。憤怒之下竟暗中指使人盜挖郭家的祖墳。

  身在前線的郭子儀得知是於朝恩的卑劣手段,非常憤怒。當他從前線返回朝廷時,滿朝公卿都以為他必會有所動作,但是他並沒有因此大張旗鼓地實施報復,不僅如此,郭子儀還平靜地對皇帝說:「我多年帶兵,並不能完全禁止部下的殘暴行為,士兵毀壞別人墳墓的事也發生過不少。我家祖墳被掘,這是臣下不忠不孝,獲罪於上天的結果,並不是他人故意破壞。」

  很顯然,憑郭子儀在朝中的地位要除掉一名奸宦簡直不費吹灰之力。但他並沒有那樣去做,而是選擇忍讓,選擇了平和地對待。

  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衝突的發生多是因為一方或雙方糾纏不清或得理不讓人,一定要小事大鬧,分出個勝負,結果矛盾越鬧越大,事情搞得越來越僵。如果能夠學學郭子儀的做法,用寬容之心待人,那麼自然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菜根譚》說:「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食,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有理也讓三分,不僅可以化解矛盾,同時還可以加深彼此之間的了解,增進友誼,對於建立融洽和諧的人際關係能起到促進作用。做事要留有餘地,不可將事情做絕,於情不偏激,於理不過頭,得理之時,不妨讓人三分,做一個聰明的糊塗人。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