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時間也有「馬太效應」
2024-10-08 19:37:07
作者: 麗罡
小暢是個很好學的六年級學生,學習成績卻不是很理想。眼看小升初之戰已經開始了,除了老師在學校加緊督促之外,小暢媽媽也積極配合輔導工作。誰知,一段時間後小暢的成績不升反降,而且性格也變得有些內向。這讓老師有些焦急,連忙聯繫小暢媽媽,詢問這段時間是否在積極輔導小暢的學習。
「老師,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小暢媽媽似乎有一肚子委屈,「為了讓小暢能夠好好學習,洗衣服、疊被子等這些家務活,我從來都不讓她做,就是為了讓她將全部時間用在學習上。現在,我晚上要安排小暢至少學習三小時,天天如此,我和她爸爸已經一個多月沒有看電視了」。
本章節來源於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對此,小暢也顯得憂心忡忡:「媽媽,我把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卻依然學不好。我同桌明明每天比我學習的時間少,可是她的成績比我還好。您說,我是不是一個笨孩子?」
小暢的問題究竟出在哪兒呢?想必很多人都很不解吧。對此,我們想用一句話解釋:學習時間長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效率。
在實際教育中,不少父母存在這樣一個通病,總是希望孩子能夠固定在書桌上認真學習,而且花在學習上的時間越多越好。孩子們學習時間越長,他們就會越欣慰。然而,學習時間也有「馬太效應」。所謂「馬太效應」,就是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這種效應的顯現在學習中隨處可見。
仔細觀察,我們就會發現,平日學習成績本來就好,樂於學習的孩子,因為知識掌握熟練所以看書做題很輕鬆,每天有大量的時間可以再次分配,越有時間學,學得就越好。相反,為學習苦惱的人,因為看書做題都很痛苦,效率低下,只能越來越痛苦,學習成績的「貧富差距」越拉越大。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它就像是一根彈簧,有一個彈性限度。高強度的學習會讓人身心疲倦、無法集中注意力、學習效率大幅度下降,那麼這種效率上的差距只會更大。
在這裡,提及教育界一個著名的研究:
研究人員將一群孩子放在教室內進行長達五個小時的學習,老師每隔一小時對孩子們的學習成果和學習態度進行檢查。結果是:效率最高、學習態度最認真的通常是第一個小時。到了第二個小時,孩子們的注意力會稍微分散,所學習到的東西也逐步減少。第三個小時,許多知識只是形式般地從孩子們的大腦過一遍,真正記住的微乎其微。第四個小時和第五個小時,孩子們不僅什麼都學不進去,學習態度也越發渙散。第二天,孩子們甚至想不起之前到底學了什麼。
所以,抓緊孩子的學習是必須的,但時間上要講究適度原則。千萬不能不管孩子時間是否充足,精力是否充沛,主觀上是否願意,讓孩子大搞「持久戰」。
那麼,具體如何避開學習時間上的「馬太效應」呢?
別長時間連續學習,要勞逸結合
學習是個艱苦勞動的過程,要想保持清醒敏捷的頭腦,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勞逸結合。就像任何一個人都不能把所有時間都用於做事一樣,任何一個學生也不能把所有時間都用於學習,一般不要連續學習超過兩個小時,應該像學校的課時安排一樣,學習一段時間應安排一點休息間隙,協調好學習和娛樂活動時間,進而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學習狀態之中,才能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被稱為「萬世師表」「至聖先師」,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孔子以及其弟子為何能取得顯赫成就?除了他們不怕吃苦、勤奮好學之外,也在於在緊張的學習之餘,他們時常在大自然中嬉戲,在河中游泳,在田野上唱歌跳舞,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勞逸結合得好。
不同科目交替學習,效率更高
有研究表明,當我們在學習不同的內容時,興奮點會在大腦皮層的不同區域產生。比如學習語文時,它的興奮點出現在大腦皮層的左邊。學習英語時,它的興奮點會產生在大腦皮層的右邊。倘若長時間地學習同一項內容,就會給大腦皮層的神經細胞造成負擔,出現厭倦和牴觸等低效率的學習狀態。
這就需要我們父母教會孩子一種新的學習方法——交替學習。所謂「交替法」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各個學科之間的輪番交替學習,即在一定時間內,輪換學習(包括作題)各門學科,學完語文看科學,做完數學看英語等。不時變化學習內容,有助於「轉換大腦的興奮中心」,如此可使大腦得到充分休息,使注意力保持高強度、持久性的集中,增進大腦的工作效率,學習起來自然事半功倍。
所以,我們看到有的孩子學習十分刻苦,整日一本書翻不到頭不罷休,分分秒秒都捨不得浪費,「三點半,連軸轉,半頓飯」,日復一日,弄得筋疲力盡,結果效果甚微;而有些學生則不然,桌子上放著兩三門學科的書,每隔一段時間就換換學習內容,看似沒用多少功,卻效果驚人,成績突出。
只靠延長學習時間,就想取得好的學習效果,是難以奏效的。
給孩子布置家庭作業,是多一些好,還是少一些好?
孩子學習較長時間了,是鼓勵他繼續努力,還是提醒他休息比較好?
……
對於這些疑問,相信大家心中已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