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拿得起放不下的中國史.2> 海瑞:說我「有道德沒能力」?先問問大上海同意不?

海瑞:說我「有道德沒能力」?先問問大上海同意不?

2024-10-08 19:24:50 作者: 朝文社

  提起明朝的海瑞,總會有人脫口而出:「海瑞?就是那個修理徐階的大清官吧?」

  清廉,似乎成了海瑞身上最顯眼的標籤。為官一世的海瑞小心翼翼地藏起了自己的功績,低調到讓人誤以為他只不過是個有道德沒能力的迂腐書生罷了。其實,歷史上真實的海瑞絕非人們想像中的迂腐書生,今日繁花似錦的大上海便是海瑞能力的見證者。

  1.江南水患

  上海地處東海之濱,原為泥沙沉積形成的河口三角洲,自古便水患不斷。早在朱元璋時期,就有「七月崑山海風,峻阜高陡皆為漂沒,三州一千七百餘家,盡葬魚腹;太倉庚午海溢,漂沒民田;吳縣七月大風拔木,揚沙,埠邱園皆坍沒」的沉痛記載,一場水災瞬間就可以奪走上千條人命,可見水患對江南百姓的影響之大。

  永樂時期,明廷也想解決江南水患,為此朱棣專門派夏元吉前去治水。可江南水患並不容易治理,單是浩大的工程預算款,就讓正處於永樂盛世的明王朝肉疼了好一陣。

  令人遺憾的是,縱使花了一大筆錢,明王朝依舊沒有治理好江南水患。正如夏元吉在《蘇松水利疏》中所說:「前代屢疏導之。然當潮汐之沖,沙泥淤積,屢浚屢塞,不能經久。」

  此後,江南的水患就如同一隻準備噬人的怪獸一般,時刻威脅著千千萬萬的百姓。

  江南是天下糧倉,一旦受災,將對明朝財政產生嚴重影響。為此,當海瑞擔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外放應天巡撫,統管十府後,立刻開始著手治理江南水患。

  2.以工代賑

  

  為了徹底解決江南水患這個「老大難」,海瑞一到上海,就親自乘著小船勘察吳淞江段各處,記錄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

  隨後,海瑞又潛心研究了《禹貢》《三吳水利錄》等水利學專著,並結合前人夏元吉的思想,制定了通過縮窄江面,借吳淞江的水勢衝擊疏通上海淤地的治水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海瑞在制定治水方案時極具戰略性地提出了「黃浦奪淞」是大勢所趨,並以超前的眼光提出了「由黃浦入海」的方針,時至今日,仍有遺惠。

  方案定好後,經費問題又成了擋在海瑞面前的攔路虎。治理水患的龐大花費即便放在永樂年間也是一筆巨款,更何況是財務狀況嚴重惡化的隆慶時代呢。

  但這些困難根本難不倒海瑞。通過實地走訪,海瑞發現災年饑民遍地,人力工資低廉。於是海瑞大膽地採用「以工代賑」的模式,將除水患和濟饑民有機結合起來。

  靠著這一極具巧思的行動,海瑞先後任用了十三萬災民,既防止了災民流離失所,又以低廉的費用完成了浩大的工程,真可謂一舉兩得。

  解決了經費問題後,海瑞又開始處理官場上的人際關係。由於海瑞秉公執法、為官清廉,惹得一名按院覺得海瑞是故意為難自己,一怒之下,這名按院不僅不配合海瑞治水,還處處和海瑞唱反調。對此海瑞絲毫不放在心上,治水中涉及的問題,海瑞全都一手抓,沒幾個月就完成了治水的工程。直到此時,當初刁難海瑞的按院才驚嘆道:「萬世功被他成了!」

  自從海瑞治水後,整個隆慶年間,上海再也沒有發生過大的水患。就連與海瑞不和的松江鄉官何良俊也說:「前年海剛峰(海瑞號剛峰)來巡撫,逐一力開吳淞江,隆慶四年、五年皆有大水,不至病農,即開吳淞江之力也,非海公肯擔當,安能了此一大事哉?」

  如果不是海瑞在隆慶三年(1569)治理了水患,只怕之後兩年的大水還會給江南一帶造成不小的損失。由此看來,海瑞並非只會空談經史子集的迂腐文人,治水這項極具技術含量的工程,就是海瑞能力的最好證明。

  3.後世影響

  吳淞江疏浚成功後,困擾明王朝百年的水災問題終於得以圓滿解決。江南再度恢復了活力,成為物阜民豐的魚米之鄉。

  同時,隨著水患消除,吳淞口漸漸成為一處海運樞紐,越來越繁榮發達。隨著經濟的發展,四方聚集之人越來越多,終於吳淞口開埠設城,成了如今赫赫有名的上海。

  海瑞可謂是上海的奠基人,難怪就連清代的巡撫馬枯也說「修復水利,兼行賑濟,水災寧息,事功告成,刊載典章,斑斑可考也」,充分肯定了海瑞治水的功勞。

  江南當地百姓更是對海瑞由衷愛戴,百姓們在民謠里親切地唱道:「要開吳淞江,須等海龍王。」憑藉出眾的實幹能力,海瑞成了百姓心中的「海龍王」,萬世傳唱至今。可見,為百姓做事的人,百姓會永遠記在心裡。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