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拿得起放不下的中國史.2> 衛青:被文人恥笑,由岳飛還公道

衛青:被文人恥笑,由岳飛還公道

2024-10-08 19:24:21 作者: 朝文社

  中國歷代名將,若論有誰常惹後人不服,就得說說西漢名將衛青。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

  這位漢武帝的小舅子兼愛將,一生七次吊打匈奴,在功成名就後的上千年裡,不停有好事者湊熱鬧吐槽。唐朝詩人王維笑他「衛青不敗由天幸」,就是說衛青是命好才能青史留名;北宋詞人蘇軾更是惡毒補刀,說他「若青奴才,雅宜舐痔」,命好?他就是個靠拍馬屁跪舔上位的奴才。

  總之,戰無不勝的衛青,在後人文采飛揚的筆下,就是個憑裙帶關係扶搖直上,走好運才稀里糊塗打了幾個勝仗的馬屁精。

  但是,到了南宋山河破碎的烽火年代,正在與金國鐵騎浴血奮戰的大英雄岳飛,忙裡偷閒讀過這「馬屁精」的「好運」事跡後,卻是一聲擊節叫好:「戰法革新破匈奴,衛青始!」

  只有岳飛這般真正經歷過戰爭血火的鐵漢,才能看出一生備受爭議的衛青那無可爭議的榮耀:戰法革新破匈奴。甚至就以岳飛這句評語,粗略梳理衛青的戎馬一生,足可見其歷歷輝煌時刻,從無半點僥倖!

  1.看似「僥倖」的揚名之戰

  西漢元光六年(前129),呼嘯的匈奴鐵騎似狂風驟來,作為漢武帝的小舅子,在漢武帝身邊做了十年侍中的衛青,火線就任車騎將軍,率一萬騎兵從上谷出塞,打響反擊匈奴第一戰。

  比起其他三路將軍來,衛青當時確實是個菜鳥。輕車將軍公孫賀,騎將軍公孫敖,驍騎將軍李廣,全是戰場上拼出來的老將。尤其是李廣,那是草原上匈奴老兵聽到都哆嗦的強悍人物。衛青?不過新兵一枚。

  當時大多數人並未想到,雖說都是血戰匈奴,這一次,卻是與以往漢匈邊境衝突截然不同的戰爭模式。這次不再是依託長城被動防禦,相反要深入草原殲滅匈奴的有生力量。這就好比做生意,過去只需要守住店面即可,這次卻要深入拓展市場,如果不轉換思路,鐵板釘釘要吃血虧!

  結果,其他三路戰場的「老司機」表現分別如下:公孫賀部兜了一圈,沒瞧見敵人,就匆匆跑了回來;公孫敖撞上了匈奴主力,傷亡過半後慌忙收兵;李廣則一頭扎進了匈奴布下的口袋裡,血拼一天一夜後全軍覆沒,只剩自己被俘後冒死越獄逃回。三位將軍此戰可謂個個都是灰頭土臉。

  這是漢朝騎兵軍團第一次深入草原攻殺,經驗幾乎為零。實戰不少的公孫賀,更是走到暈頭轉向腳發軟,想著與其損兵折將獲罪,不如全須全尾撤回來保平安。理論上說,最沒經驗的衛青,才最該這麼做。

  但衛青做出了最勇敢的抉擇,哪怕前方是莫測的草原,他依然縱馬在前,帶領大漢熱血男兒闖一闖。而接下來的事實證明,他一定做了最為細緻的勘測準備,所以才可以選擇一條近乎直線的突擊線路,輕兵突進四百里,暗箭般直搗匈奴祭天聖地龍城,然後虐菜之戰開打:一萬騎兵圍毆千餘匈奴守軍,斬殺匈奴兵七百多人,然後在匈奴主力回援前瀟灑撤離。就這樣往返奔襲八百里,給了囂張的匈奴狠狠一刀!

  雖說比起李廣全軍覆沒,公孫敖七千多人的傷亡,衛青這場小勝只是小小的找回了場子,但在漢匈戰爭的大局裡,這卻是一個轉折般的信號:弓強馬快不再是匈奴人的專利,大漢朝的復仇刀鋒即將呼嘯而來!

  所謂「僥倖」,卻是一個慷慨有擔當的青年將軍以精準的眼光判斷,扼住了命運的咽喉!

  2.無可爭議的「戰法破匈奴」

  在奇襲龍城的這場「幸運」之戰後,衛青的好運就從此不停。先是奇襲河南地(黃河河套地區)一戰,霸氣收復自漢初就淪陷的河套草原,在大漢北疆架起反擊匈奴的強力跳板,然後呼嘯出擊,一舉擊潰匈奴精銳的右賢王部,單俘虜就抓了一萬五千多人。喜得漢武帝直接派使者飛跑到軍中,當場加封衛青為統率全部漢軍的大將軍。漢朝抗匈戰爭第一人的名號,就此奠定!

  但這段輝煌戰史里,也有個令人不服的槽點:衛青能打不假,卻也多虧別人給他搭台。收復河套之戰時,漢軍在東線多路出擊,與匈奴軍殺成一團,只安排衛青一部避實擊虛,才一舉拿下河套草原。漠南血戰右賢王一戰,也是李息、張次公部浴血出擊,在右北平死死拖住匈奴援軍,這才給衛青創造了致命一擊匈奴的機會,打出叫匈奴人吐血的重拳。似乎是大家輪番跑龍套,只捧衛青一個主角。但是,這「主角」有這麼好當嗎?

  只要看一看河套之戰衛青的行軍路線圖,就知道這「主角」有多難:在這黃金般的突擊時間裡,衛青需要先向西攻克高闕(今內蒙古杭錦後旗),然後再快速南下隴西郡,形成一個巨大的包圍圈。單是這一個快速大迂迴,換成其他二流部隊,就足以跑到人困馬乏。但衛青大軍在抵達指定位置後,立刻馬不停蹄發起總攻,將養精蓄銳的匈奴白羊王、樓煩王一舉擊潰,打包拿下河套草原。只有一支千錘百鍊的王者之師,才能打出這樣高難度的仗!

  西漢官員曹梁親眼見證,衛青帶兵不但紀律嚴明,凝聚力更堅硬如鐵。每當部隊紮寨時,將士們沒有喝上水,他絕對不會喝;部隊班師渡河時,他一定是最後一個斷後渡河的人。這樣的部隊,莫說是幾萬人,就是十萬百萬,衛青麾下也是永遠整齊劃一,戰力堅定!

  韓信曾說自己點兵多多益善。韓信之後,西漢王朝的衛青,當屬第一位追近這一境界的人物!

  擊潰右賢王的漠南之戰,是衛青面臨的另一高難度戰爭:在兄弟部隊前仆後繼浴血廝殺時,衛青的部隊起初只是慢慢行進,直到匈奴右賢王徹底麻痹後,才突然高速發力,再度一夜奔襲數百里,然後發起深夜奇襲,以極小的代價徹底殲滅了右賢王主力。用「靜若處子,動若脫兔」的境界形容這一戰,可謂十分生動。

  比起衛青一輩子常被人拿來與之比較的李廣,就更能見證這是一種什麼境界:幾年後李廣出擊左賢王,一樣是騎兵高速突擊,而且配合李廣作戰的是剛從西域跋涉回來的張騫,等於是自帶草原「活地圖」。可如此大好條件,李廣卻立刻撒歡,狂奔著朝草原深處扎,反被左賢王重兵圍困,幸虧張騫幾天後趕到,才把左賢王懟走,可全殲左賢王的大好機會也就這麼給懟沒了。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發力的用兵道理,當時除了衛青,真不是誰都懂得的。

  所以,這個「主角」,從漢匈戰爭爆發後,漢武帝就沒有找錯。

  西漢元狩四年(前119),在漢匈那場史詩般的漠北大決戰上,擔當對匈奴單于關鍵一擊的衛青,更是證明了他另一個當之無愧的品質:他的腦筋,沒有一刻停止過對戰爭的思考!

  在與匈奴的多次搏殺中,面對仗越打越精的衛青,匈奴也越來越乖。右賢王一戰時,匈奴想用重兵碾壓,沒想到被衛青一拳打蒙圈;定襄之戰時,又變成了咬一口就跑的游擊戰;漠北之戰更換了誘敵深入的套路,把長途奔襲的衛青引到了以逸待勞的決戰地。可惜,當匈奴騎兵兇殘殺來時,又碰到了鐵壁:衛青的武剛車防線環繞為營,令匈奴人養精蓄銳的優勢頓時在一天的拉鋸戰中變為無用功。然後趁著漫天黃沙,蓄力已久的漢軍騎兵主力暴烈逆襲,在匈奴人的地盤上將匈奴最精銳的單于主力殺得嗷嗷北逃!

  輸給這樣一個聰明且時刻努力的對手,實在不能怪命不好!

  3.千年後的英雄相惜

  比起從騎奴到戰神的勵志奮鬥史,衛青同樣被矮化的還有他那高貴的人品。

  比起好些野史影視劇里說話唯唯諾諾的衛青,生活在一代雄主漢武帝目光下的卻是個坦坦蕩蕩的衛青。他一生位極人臣,榮耀無人可比,卻從不藏私養賓客。大漢朝的軍界圈裡,跟隨衛青打過仗的一抓一把,可誰是衛青的心腹?好些漢史研究者一輩子挖空心思研究,都沒找出來一位。一輩子,衛青都是這麼一個敞亮人。

  當然,這個敞亮人也有「藏私」的時候,比如李廣那段公案。鐵血將軍李廣在漠北之戰中迷失道路,返兵後,衛青以長官身份給李廣安排酒食並進行例行訊問,誰知剛烈的李廣卻選擇了自殺。衛青與李廣在這件事上,一個以軍人方式安排下屬,一個以軍人方式選擇結局,本身都無錯。可事後李廣的兒子李敢跑到衛青家裡撒潑,差點一劍刺死衛青。受了這「躺槍」氣的衛青卻默默壓下了此事。他被大臣汲黯吐槽,最後卻與汲黯結成好友,晚年兩人常一起飲酒縱論。憋屈與豪情,足以見證一個男人的襟懷氣度!

  甚至在好些事關名譽的抉擇面前,這個常被後世文人吐槽為「奴才」的男人,更展現出不可思議的擔當:衛青一輩子吃虧最大的定襄之戰上,由於部下趙信叛變,導致蘇建部全軍覆沒。明明可以讓蘇建來背鍋,衛青卻不甩不推,慨然給漢武帝寫明了事情的真實經過:我是主帥,有罪大家一起擔!

  比起這些對衛青的嘲笑,衛青的敵人卻給他的人品做了最精確的概括。淮南王劉安憋著壞造反時,劉安的謀士伍被就給劉安潑冷水:「衛青能夠優雅禮遇士大夫,對待每一個士兵都像親人,且不說他的個人武力謀略,就論這人格魅力,您想造反?還是死了這條心吧!」

  這位兩千年來,被文人嘲笑過很多次的漢朝將軍,就是一位有著如此人格魅力的英雄。也正是這樣的英雄,才能換得南宋山河破碎的烽火時代,岳飛那一聲穿越時空的擊節長嘆:「戰法革新破匈奴,自衛青始!」

  在煌煌史冊的無數種歷史聲音里,這一聲,是彌補珍貴的、震撼如黃鐘大呂的英雄相惜。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