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王

2024-10-08 19:20:07 作者: 烽武野

  公元前209年,秦始皇死後第二年,陳勝吳廣起義,秦帝國東半部的國土失陷,起義大軍如同野草一樣瘋狂生長。而西半部的仍在秦帝國掌握之中,可是帝國的野戰軍分成南北兩支大軍,北方長城軍團戍守長城,南方大軍在遙遠的嶺南拱衛新征服的國土。秦帝國的內部極其空虛,處於不設防狀態。

  起義大軍如同開閘的洪水攻破函谷關湧入關中,好在一位在秦始皇陵當總工程師的章邯力挽狂瀾。帶著衛戍咸陽的部隊和驪山修建陵墓的刑徒,在戲水打敗起義軍,殺出函谷關,打得起義軍抱頭鼠竄。

  接著秦帝國的長城軍團在王離與章邯匯合,殺向巨鹿,眼看就要逆風翻盤,平定起義軍時,項羽出現了。他作為戰神,以弱勢兵力擊敗王離的長城兵團。見勢不妙的章邯也降了項羽。

  項羽坑殺二十萬秦軍,從此項羽與秦人結下深仇大恨!

  就在項羽獲得驚天戰績時,劉邦已經率先攻入咸陽。

  劉邦是平民出身,跟貴族出身的項羽不能比。他的開局只有一個亭,可是他的結局是獲得全天下。

  劉邦獲勝的原因是他和他重要的幫手蕭何,在秦朝時都是秦吏!

  

  劉邦是亭長,蕭何是主吏掾。作為秦帝國的公務員,他們深知秦法的好處。所以劉邦一進入咸陽,就約法三章,蕭何去搶重要的文檔資料。在他倆看來,獲得秦人的信任,手上有完備的政治制度,這才是統一天下的必備條件。

  作為起義軍領袖的項羽也進入關中,他大封十八路諸侯,天下再次回到戰國時代。劉邦被封到偏遠的漢中,當了漢王。

  有人會替劉邦打抱不平,可是對劉邦集團來說,這是天賜良機。

  因為那裡是秦國故地!這裡才是劉邦真正的龍興之地。

  劉邦向南取得蜀地,向北暗度陳倉,拿下關中沃野。劉邦手裡的版圖與秦國高度相似,秦國再現人間,只不過這次老闆不姓嬴,而姓劉!

  劉邦與蕭何熟知秦制,知道如何開動這台龐然大物。秦國故地成為劉邦遠勝於任何諸侯的戰爭基地。

  《伊索寓言》里有這麼一個故事,蝙蝠對鳥說自己是鳥,對野獸說自己是野獸。

  劉邦是漢王,卻可以說是蝙蝠王。漢王劉邦在與項羽打楚漢戰爭時,他有兩副面孔。

  對待秦人,劉邦化身解救他們於水火的天使,保護他們、尊重他們,運用秦制,驅動這台戰爭機器,帶領秦人向項羽復仇。對待東方諸侯故土的百姓,劉邦運用自己楚人的身份,又有曾經抗擊暴秦的功績,來籠絡人心。

  正是由於劉邦的雙重身份,才獲得全天下的支持。

  楚王雖雄難免烏江自刎,漢王雖弱卻有萬里江山。

  劉邦把秦滅東方諸侯的統一戰爭,又打了一遍。自己建了漢帝國!

  劉邦打敗項羽後,分封了那些曾和自己一起打敗項羽的異姓諸侯。

  可是劉邦也知道,讓異姓諸侯存在,無異於埋下叛亂的種子。

  接著劉邦又剿滅了異姓諸侯,他把秦滅東方諸侯的統一戰爭,打了第二遍。

  打累了,不想打了。劉邦本身就是楚國故地的百姓,他知道東方諸侯故土的百姓,並不認同一個天下,一個政府,一個君王。就像人吃慣了米飯,突然讓他天天吃漢堡,他也受不了。

  怎麼讓漢帝國不再重複秦帝國的悲劇呢?

  劉邦雖然是平民出身,但是他理解問題的能力遠高於秦始皇。

  分封老劉家的子弟吧!

  如果你翻開漢初劉邦分封劉家子弟的地圖時,你明白了郭于越才是對的。

  劉邦把東方諸侯故地分封給了自己劉姓的子弟;自己只保留西方秦國故地,並施行郡縣制。郡縣制與分封制,這兩種矛盾的制度,在漢朝前期,一直共同存在。

  而劉邦自己治下的土地,與秦王政發動統一戰爭前秦國的領土高度相似。劉邦在秦國故地,「復故爵田宅」,再次確立秦國二十級爵位,並承認秦人在秦帝國時期的爵位與田宅。

  劉邦只是把當初郭于越沒有被秦始皇採納的意見,重新採納而已。

  其實,也不能怪秦始皇與李斯,畢竟大一統,誰都沒有經歷過,試錯是難免的。可惜秦始皇試錯的成本太高。劉邦吸取了秦始皇的教訓,統一應一步步來。

  漢初,帝國中央控制的區域與東方諸侯的控制區域,仿佛又回到了秦滅六國之前的態勢,只不過皇帝與諸侯王都姓劉,一家人,還是客客氣氣的。

  可是時間久了,感情生疏了,再親的人也要為利益而爭。

  劉邦的孫子漢景帝劉啟時期,東方諸侯爆發七國之亂,劉啟把秦滅東方諸侯的統一戰爭,打了第三遍。

  到了漢武帝,他對殘存的諸侯國施行推恩令,過去諸侯王死後,國土由嫡長子繼承。現在兒子們都有繼承權。殘存的諸侯國越分越小,最後就沒了。

  再也沒有獨立皇權之外的諸侯國存在了,漢武帝時期迎來了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

  先秦時,各地方的人見面會說自己是某國人,他們意識里自己從屬於一個諸侯國。漢武帝時,各地方的人見面會說自己是某地人,他們意識里自己從屬於偉大的漢帝國。

  秦漢時期的大一統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歷經無數政治家反覆論證與實踐,是用無數生命換來的。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統一是中華文明的主旋律,任何阻擋統一步伐的對抗勢力,終將被歷史的車輪碾成齏粉。

  漢承秦制,漢帝國並不是對秦帝國拙劣地模仿,更是對秦帝國進行了救贖。

  戰國時代是中國思想文化的一次史無前例的大高潮,大師層出不窮。可是作為文化毀滅者的秦始皇,禁錮思想,讓中華文明就要變成荒蕪的沙漠。

  到了漢代,文化思想再次繁榮,這和作為皇室的老劉家不無關係。

  《史記》里雖然把劉邦描繪成好酒及色、不務正業、一副流氓無賴的樣子。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劉邦如果真是不學無術的人,肯定得不了天下。劉邦寫過兩首詩,分別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大風歌》與《鴻鵠歌》。隨便去中文系拉一學生,讓他現場寫詩,未必有劉邦寫得好。劉邦的弟弟劉交更是漢初著名的文人,熟讀《詩經》與先秦典籍。所以劉邦家庭的文化氛圍是一點兒也不差。漢帝國尊重文化,漢賦、散文、音樂、詩歌蓬勃發展,大量散失的典籍被重新發現。

  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歷著一亂一治的死循環,每次亂世對於百姓來說是黑暗的,可是哪個亂世有戰國如此輝煌奪目,大量有才華的平民百姓得以登上歷史舞台,創造屬於他們自己的歷史篇章。

  秦帝國只有一個貴族,那就是秦始皇自己,他的政府官員幾乎都是平民出身的人。可惜他追求一個完美的帝國,並親手葬送了它。

  建立漢帝國的人全是草根平民,一個從未見過的平民政府出現在地球上。而地球上的其他國度,還是由王族、貴族統治著。

  所謂的貴族,早就在兩千多年前,跟著秦帝國一起埋入黃土。

  普普通通的平民才是歷史真正的推動者!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