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
2024-10-08 19:19:22
作者: 烽武野
呂不韋雖是被人看不起的商人出身,卻有一顆想當文化人的心。
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文化事業蓬勃發展,各個學派經過幾百年的激烈廝殺,思想都已發展成熟。
就在呂不韋想著書的時候,隔壁韓國有位著名的才子正在對法家思想進行系統整理,他就是荀子的高徒——韓非子。他開始編寫先秦法家集大成之作,後世稱之為《韓非子》!
請記住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呂不韋心想,咱作為秦國相國,也不能落後呀!
著書這事本身就很累,領導又很忙,沒時間寫怎麼辦?不要緊,讓手下人寫,自己掛個名字。
領導讓下面人寫書,也是分情況的,有的領導是甩手掌柜;有的領導則設好主題思想,搭好內容框架,剩下的就交給手下寫了。
呂不韋想著一定要編寫一本最好的書,書里不光有法家,還要有諸子百家,還要邀請全天下最好的學者來編寫。
於是轟轟烈烈的編書運動開始了,呂不韋一共召集了三千多人,給予了優厚待遇。
《呂氏春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有組織有計劃編寫的文集。而之前諸子百家的書,很多都是作者死後弟子自發整理的書籍。
呂不韋:「為了顯示我們是有計劃地編寫,每個章節文章數量都要整整齊齊的。」
經過編者多年的奮戰,無數個通宵熬夜,公元前239年《呂氏春秋》隆重面世。
《呂氏春秋》裡面主要分三個單元,分別是「十二紀」「八覽」「六論」。
「十二紀」依次是「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八覽」依次是「有始覽」「孝行覽」「慎大覽」「先識覽」「審分覽」「審應覽」「離俗覽」「恃君覽」。
「六論」依次是「開春論」「慎行論」「貴直論」「不苟論」「似順論」「士容論」。
這本書糅合了先秦諸子多家思想的精華,非常像一本百科全書。
呂不韋不光想編一本傳世之作,更想編一部君王教科書。
裡面的「十二紀」是帝王行政日曆,告訴君王每一季具體要做什麼。
春季,萬物萌發的時候,君王要讓人與自然健康成長,少動用刑罰。
夏季,萬物繁榮成長的時候,君王要選拔合適的人才。
秋季,植物衰敗,有肅殺之氣,可以打仗,征討敵人。
冬季,要存儲保藏,統計國家可耕種的土地數量。
最搞笑的是,呂不韋居然提出了「義兵」的口號。過去秦人打仗,砍人頭是算軍功的。秦軍一到戰場,就像嗜血的虎狼一樣。這給東方人民留下了恐怖的印象。
咱們秦國以後是要統一天下的,怎麼能讓被統治的東方人民覺得我們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呢?
我們要重新包裝一下自己,徹底改變形象。我們秦人打仗的宗旨,是攻不義伐無道,剷除暴君救萬民於水火呀!在新征服的地區,我們不干擾當地百姓的生活,歸還戰俘,幫助當地重建。
總而言之,我們秦軍是正義之師。
大家試想一下,戰場上秦軍一邊割下敵人的首級算自己的軍功,一邊對敵人說,我們是來拯救你們於水火的,有人會信嗎?
秦軍說自己是義軍,沒人會信。
《呂氏春秋》寫好後,呂不韋決定搞一場隆重的新書發布會。
他把《呂氏春秋》全文掛在咸陽城門,上面懸掛一千金,誰要是能挑出書里的毛病,哪怕改一個字,這一千金就給他了。一字千金的成語就是這麼來的。
可是沒人去改,誰都知道這是呂不韋為自己新書宣傳造勢的手段,你要是上去改,不就是駁了相國的面子嗎?
的確《呂氏春秋》每部分內容整整齊齊的,各篇長短差不多,語言文字也屬上乘。
那麼《呂氏春秋》真的完美無缺嗎?
呂不韋是這本書的策劃,卻沒有認真校對裡面的內容。如果他讀完後,一定會把主編拉過來砍了。
有的文章讀完後,會發現在後面的章節里有它的下半部。比如「應同」與「召類」,「務大」與「諭大」,「去尤」與「去宥(yòu)」,就是將一篇文章上下割成兩篇,放在不同位置。
呂不韋:「主編,你告訴我,一篇文章為啥拆成兩篇,難道你想湊字數嗎?」
主編:「領導啊,我沒辦法啊。你是處女座還是有強迫症啊。每個章節文章都要數量一樣。十二季里,每一季裡面有五篇文章。八覽里,每一覽里有八篇文章。六論里,每一論里有六篇文章。所以我不是湊數字,我是湊篇數啊!」
呂不韋:……
作為自己的代表作,呂不韋要把這本書給嬴政看。
嬴政是一個不願意被約束的人,他作為君王,只有他開創規則,沒有人敢給他制定規則。他看到《呂氏春秋》後,一定在想:
「書裡面有儒、道、法、墨、陰陽這麼多家,這是一個大雜燴啊!治國理政總得選一個吧,仲父你是讓我做單選題,還是多選題啊?每個月我還得按照「十二紀」做該做的事,簡直神經病啊!」
性格沉穩陰鷙的嬴政,只相信強而有力的手段才能統一天下。《呂氏春秋》只是嬴政書櫃裡的藏書,而真正的枕邊書則是韓國韓非子寫的書。
著名哲學家馮友蘭認為《呂氏春秋》就是一本雜家之術,不過這本書也起到了資料收集的作用,一些諸子百家失傳的文章,也被它收錄了進去。
然而就在呂不韋向全國人民發布自己的著作時,秦國政局開始出現劇烈的變化,原本平靜的政治格局掀起波瀾,一場血雨腥風即將席捲咸陽。呂不韋的好日子即將到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