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術

2024-10-08 19:11:05 作者: 烽武野

  戰國時期,游士遍地,他們就像現在待業的大學生一樣,都想找一個穩定的好工作。商鞅是游士里的佼佼者,他在秦國找到了一份高薪工作,一直穩居秦國高層,並毫無保留地奉獻給秦國。由於商鞅在權力核心的地位太穩了,結果被新老闆給宰了。

  商鞅的死,讓全天下找工作的游士明白了,幹得再好,那都是老闆的。自己只是個打工仔,找個好老闆,混個好職位,多賺點錢才是正道。沒有必要為了偉大的政治理想,把自己的小命搭進去。

  於是一群縱橫家粉墨登場。對於縱橫家來說,自己既不屬於某一學派,也不是一個政治團體,而是一群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看似毫無原則、無底線的縱橫家,為什麼不僅能在亂世中獲得重用,還能左右國家的興衰呢?靠的就是「縱橫術」,這是他們引以為傲的「屠龍之術」。

  「縱橫術」是由「合縱」與「連橫」兩塊思想組成的。

  合縱,六國為了抵禦秦國,結盟成一道貫穿南北的縱線,堵死秦國向東的出路。

  連橫,以西方的秦國為起點,向東聯盟諸侯,形成一道連接東西的橫線。秦國的目的是破壞六國聯盟,從而入主中原。

  縱橫術和現在的外交學很類似。

  本書首發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我們看外交家在國際社會縱橫捭闔,利用自己的智慧與謀略,不僅讓兩個敵對國化干戈為玉帛,又能讓兩國攜手發展親如兄弟。

  然而,戰國時的縱橫家與現在的外交家有一個本質區別:縱橫家搞外交是為了一己之利,外交家搞外交是為了祖國的利益。縱橫家明確地知道自己只是打工仔,只要國君能給足待遇,去哪國上班都無所謂。如果待遇下降,立馬兩腳抹油,帶著核心機密跑去競爭對手那兒上班。

  戰國時代,七國大亂鬥,每個諸侯都想結盟,畢竟單打獨鬥太累,但結盟的情誼很難長久。每個國家都想找能和自己玩得來的,可惜每個諸侯國都心懷鬼胎,就算有和自己玩得來的,也不是什麼好東西。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許多諸侯國為了自己的利益,今天搞合縱,明天搞連橫。

  魏國人公孫衍到秦國求職前,他在魏國已經混到了高級職務——「犀首」。因此,公孫衍在魏國又被人尊稱為「犀首」。

  自從馬陵之戰魏國大敗後,魏國從天下首屈一指的大國,淪落為三流的小國。對於公孫衍來說,這如同從上市公司的副總一下跌落成小商鋪的夥計。

  自己雖然混得很好,但畢竟是個打工仔。公孫衍為了給自己謀個更好的出路,決定跳槽。於是他瞄準了新興崛起的秦國,這是一家發展勢頭良好的公司,吸引著全天下的人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只要認真努力,無論底層員工還是高級經理,都能獲得自己想要的回報。

  懷揣著秦國夢的公孫衍,偷渡到了秦國。

  公孫衍在魏國高層混跡多年,掌握了魏國的核心機密。他到了秦國,秦惠文王樂開了花,這是上天賜給他一個帶路黨啊!公孫衍立刻被任命為大良造,成為秦國的二號人物。

  為了報答新任老闆,公孫衍決定給老闆來個大驚喜,讓秦君得到夢寐以求的河西地區。

  戰國時代拉開帷幕後,河西地區就在秦魏兩國手中反覆爭奪,兩國勢力在河西地區犬牙交錯。為了把魏國勢力從河西徹底清除出去,公孫衍決定對魏國發起雷霆一擊。

  馬陵之戰後,魏國國力大跳水,在河西地區與秦軍的對峙中,魏國處於下風。魏惠王只能派大將龍賈在河西地區修長城,其中雕陰是魏軍重點防禦的軍事重鎮。

  公元前330年,帶路黨公孫衍率領秦軍發動雕陰之戰。

  擔任過犀首的公孫衍了解魏國長城的弱點,戰役進行得很順利。魏軍四萬五千人被全殲,將軍龍賈被俘,大部分河西地區被秦國拿下。打順手的公孫衍並沒有停下腳步,他帶著秦軍跨過黃河,攻占魏國在河東的大片土地。魏惠王無力對抗秦國的攻勢,割讓15座城池,並將勢力退至崤山以東,戰略要道崤函道落入秦人手裡。

  秦國不但占領了大片土地,更打通了秦國東進中原的崤函道,從而實現了秦國數百年東進中原的夢想。並不滿足的秦人在崤函道上修建了威武雄壯的函谷關,成為秦國堅固的大門,將崤山以東的來犯諸侯拒之門外。

  大勝回朝的公孫衍成為秦國萬眾矚目的焦點,受到無數賞賜。

  公孫衍跳槽之後,迎來了職業生涯的輝煌,他的故事影響了無數有夢想的人。

  其中一位是魏國人張儀。

  論忽悠的能力,張儀算得上是戰國第一縱橫家。他以三寸不爛之舌,把一個諸侯國忽悠瘸了,騙得連褲頭都不剩。

  張儀之所以一張嘴能敵百萬兵,是因為他有一個特別厲害的老師——鬼谷子。

  鬼谷子是一位半人半仙的隱者。他之前的兩位學生龐涓與孫臏,二人通過軍事較量,改變了天下格局。而張儀比龐涓、孫臏更厲害,僅憑一張嘴,就改變了地緣政治格局。

  張儀從鬼谷子那裡學成之後,下山找工作。他首選的就業地點並不是自己的祖國魏國,而是楚國。

  當時楚國在楚威王的統治之下,成為南天一霸,占據了天下的一半。張儀心想,楚國作為天下排名第一的超級大公司,工資待遇應該是不錯的。然而,剛離開師父的張儀,就遭到了社會的毒打。

  作為一名高級人才,剛到楚國的張儀受到了禮遇。有一次他參加楚國令尹的飯局,令尹吃完飯後,回到家發現身上佩戴的貴重玉佩不見了,他到處找也沒有找到。

  一位門客懷疑是張儀偷的,理由很簡單,張儀是個窮鬼。

  在沒有證據、沒有線索的情況下,令尹竟然相信了這一奇葩理由。於是派人嚴刑拷打張儀,張儀死活不承認,因為就是承認了,他也沒有玉佩啊!無奈之下,令尹只能把張儀放走了。

  被打成血人的張儀爬回了家,他的老婆被嚇得半死,還以為是具會爬動的血屍。張儀的妻子一邊抱著張儀,一邊哭訴:「你要是不讀書,不來楚國,就不會落此下場了。」

  張儀望著老婆,張開滿嘴是血的嘴巴,用力地說:「你看我的舌頭還在嗎?」

  「在!」

  「有舌頭在,這就足夠了。我遲早要他們還回來。」張儀苦笑道。

  張儀的妻子緊緊地抱著他,「楚國,咱們不待了,等你傷養好了,我們走。」

  傷養好後的張儀頭也不回地離開了楚國,若干年之後,再次回到楚國的張儀把楚國上下玩弄於股掌之中。

  公元前329年,張儀來到了秦國,拜見秦惠文王后,直接露了一手。

  之前,秦國在公孫衍的率領下,獲得魏國大片領土。然而卻有一座城池像一顆釘子一樣插在秦國胸口上,它就是位於河西的少梁城。少梁城是魏國在河西唯一的軍事重鎮,對於占據河西大片土地的秦軍來說,簡直是如鯁在喉。

  如果硬取少梁城,秦軍將損失巨大。張儀想出了一招,先圍攻魏國兵力較少的蒲陽,拿下蒲陽後再與魏國談判。只要魏國願意把少梁送給秦國,秦國願意送還蒲陽,還附贈一名公子當人質。

  弱國無外交,魏惠王很無奈。不答應吧,秦國會繼續發動進攻奪取少梁;答應吧,至少還能換回一座蒲陽和一個人質。兩害相權取其輕,魏惠王選擇了屈服。

  秦國得到少梁後,徹底將河西收入囊中,秦惠文王覺得張儀是個人才,於是任命張儀為相國。

  此時不淡定的是公孫衍。

  「我為了秦國,背叛了祖國,更為秦國開疆擴土。張儀這小子憑什麼能一步登天,爬在我的頭上?我和張儀都是魏國人,沒想到,老鄉見老鄉,背後來一槍。老子不幹了!」

  渾身都是負能量的公孫衍跑了,這次他偷渡回到了魏國。從那以後,公孫衍成為張儀最大的敵人,兩人將用縱橫術開展生死斗。很多人認為按照《史記》的記載,張儀的最大對手是蘇秦。根據現在的出土文獻與專家考證,張儀與蘇秦其實是生活在不同時期的人物。

  苦心支撐魏國的魏惠王見公孫衍跳槽回來了,也沒過多地責怪他,而是讓他官復原位。魏惠王不是不想找公孫衍算帳,而是因為魏國現在日漸衰落,天下英才都不願來這裡就業,招一個曾經有經驗的高級經理回來,總比招一個沒工作經驗的人強。

  面對公孫衍的離職,秦惠文王並沒有挽留。在秦君眼裡,公孫衍是一個政壇老油條,老奸巨猾,是為了利益可以賣主求榮的人。他可以背叛魏國,也可以背叛秦國,這樣的人放在身邊太危險。一旦有更合適的人來秦國,公孫衍就會被立刻換掉。

  秦國之所以能統一天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從秦孝公開始到秦始皇之間的七代國君,他們個個慧眼識人。只要是他們看中的人才,不管出身如何,一律放心大膽地任用。在秦國沒有熬資歷這一說,只要能力強,一步登天不是沒有可能。

  商鞅通過變法讓秦國富強,而張儀靠著三寸不爛之舌讓秦國開疆擴土。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在張儀的慫恿下,正式稱王。

  魏惠王看到隔壁鄰居也學自己自行升級為「王」,滿滿求生欲的魏惠王,在公孫衍的幫助下,開展了積極的外交結盟。就在秦君稱王的同一年,魏惠王拉上與自己相愛相殺的小夥伴韓國,在巫沙尊韓君為王。同時,魏惠王也拉上齊國一同商議對付秦國。

  張儀看到魏國拉幫結派,自己也動了心思:

  「齊威王想學齊桓公,楚威王想雄霸天下,秦國想東進中原。這三個大國,都有自己的小算盤,都願意看到中原小國成為一盤散沙,從而方便自己吞噬。」

  公元前323年,張儀施展了「連橫」策略,在江蘇沛縣,秦國與齊、楚兩國結盟。三個大國結盟,讓小國們不寒而慄,秦、楚、齊在地圖上形成一道橫線,這是要把小國一鍋端呀。

  公孫衍看破了秦國的陰謀,施展了「合縱」的策略,拉上趙、韓、燕、中山五國一起結盟,互尊對方為王,史稱「五國相王」。五國從南北方向形成一道縱線,共同抵禦大國的威脅。可惜公孫衍搞得合縱非常水,立馬遭到大國的連環暴擊。

  齊國、楚國蒙了,沒想到魏國會來這一手。

  齊國強烈抗議,你們稱王,我不反對,但是巴掌大的中山國也配稱王?

  楚國反應更激烈,啥也不說直接派兵拿下魏國八座城池!

  魏惠王不淡定了,八座城池啊!

  說好五國一起相互尊王,就是為了相互結盟,結果沒一個來幫忙的!

  惱羞成怒的魏惠王,發現自己從一開始就被惠施忽悠了,向齊國尊王;接著又被公孫衍忽悠了個更大的,來了個「五國相王」。

  魏惠王把惠施與公孫衍定性為兩個騙子。

  此時的魏惠王已經人近黃昏了,回想一生,感覺這輩子太荒誕了。年輕時他把自己當作無冕天子,現在卻成為落魄的小諸侯。不想折騰,也沒精力去折騰的他,只想安安穩穩地過完餘下的時光。

  此時,張儀找上了魏惠王,魏惠王蒙了,張儀在秦國事業發展得很好,為什麼來不斷虧損的魏國呢?

  就在魏惠王百思不得其解時,張儀開始忽悠了。

  縱橫家要想將君王玩弄於股掌之中,讓他心甘情願地為自己的智商付費,就要準確把握住對方的惰性、欲望,接著製造焦慮恐慌,讓對方覺得只有你是為他著想的,然後為他提供一套精心炮製的解決方案。最後對方會喪失理智,不惜血本去購買方案。

  張儀對魏惠王說:「大王,我是著名成功學之神鬼谷子的高徒,秦王曾在我的指導下,國家得到飛速發展。我心懷天下,再加上我是魏國人,我的根在這裡。所以我回到魏國,就是來幫助大王脫離困境,救蒼生於水火。」

  年邁的魏惠王聽到後,眼睛開始放光,思維衰退的他相信了張儀。

  「大王,魏國地勢平坦,交通方便,就像車輪輻條都聚集在車軸上,周邊連高山大川都沒有。魏國周邊都是強國,一旦敵人從四面進攻,那魏國將被四分五裂。之前,魏國就多次遭到敵人的多方向進攻。」

  魏惠王聽完開始焦慮了,長嘆了口氣,「先生說的沒錯!」

  張儀:「之前公孫衍搞得五國相王,合縱聯盟聲勢浩大,可最後慘遭失敗。這並不意外,畢竟親兄弟也會為家產的事發生糾紛。大王不如與秦國結盟,有秦國做靠山,就沒人敢欺負魏國了。只要秦魏結合,大王您就能開啟新的篇章,再次邁向成功人生。」

  魏惠王:「先生說的,我也知道,可是秦魏之間一直交戰,秦王同意嗎?」

  張儀笑了笑:「秦王不計前嫌,一直希望與魏王攜手共進。而那些搞合縱的人,只會誇誇其談,四處遊說,為自己撈足名利。大王,你吃的虧還少嗎?」

  此時的魏國處於風雨飄搖之中,之前走的外交路線全部失敗,現在拜秦國當大哥,魏國獲得庇護,雖然丟失了尊嚴,但是換回了安全。

  魏惠王激動地說:「我之前的決策都是錯誤的,魏國願意與秦國結盟,每年春秋兩季都向秦國進貢。」

  同時,魏惠王回饋了張儀一份大禮。

  「我任命張儀為新任相國!」魏惠王鄭重地說道。

  張儀釀造的毒藥,卻被魏惠王當作了蜜糖。魏惠王與秦國結盟,那是把靈魂交給了魔鬼。

  張儀當上了相國,公孫衍和惠施不得不逃離魏國。

  政壇失意的惠施並沒有太傷心,他終於有時間去找老友好好聊聊,這位老友就是莊子。就在惠施與莊子探討人生哲學時,魏國再次陷入危機。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