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農抑商
2024-10-08 19:08:47
作者: 烽武野
針對第一個問題,李悝的回答是「必須從農業入手」。
古代沒有現在的重工業,除了農業就是商業,有的國家選擇重農,有的國家選擇重商。無論重農還是重商,都要解決最根本的吃飯問題。
商業可以通過彼此貿易來獲得巨大利潤,再通過貿易交換糧食。最典型的要數古代地中海周圍的文明,腓尼基人、古希臘人、迦太基人通過航海在地中海區域開展貿易,購買糧食。
可是戰國時,華夏大地上的諸侯國可以重商嗎?答案是,不可以!
從環境來講,地中海就是一個內湖,非常平靜,豎起帆、盪起雙槳就能做生意了。
那時日本人還處在使用石器的繩文時代,他們當時的生產力發展程度不及古代中國,可以用來和我們交換的東西不多。從運費來看,那時沒有包郵一說。重商就要靠貿易來購買糧食,運糧食是要考慮成本的,最便宜的是水運,只要有船就能節省成本。如果沒有船,僅靠人推馬拉,那拉的糧食是沒有船多的,而且運糧食的人也要吃糧食,最慘的就是糧沒運到,先被運糧的人吃光了。所以後來中國人為什麼要修大運河,很大的原因就是用河運糧食的成本低。
而李悝變法的魏國,深處內陸,黃河旁邊。魏國人連海長什麼模樣都沒見過。
在李悝看來,魏國必須重農,提高糧食產量才是王道,指望商業來提高國力還是洗洗睡吧。再說人都跑去做生意了,找誰徵兵,找誰修黃河堤壩。中國古代君王最討厭的就是流動人口。
魏國走重農主義路線,就必須提高糧食產量,才能把蛋糕做大。首先要保障農民的權益與積極性。
魏國作為獨資企業,魏文侯作為老闆兼唯一股東,獨自擁有所有的土地與百姓,他絕不會分給中層幹部。而魏國的基層員工都是小農,魏文侯是堅決杜絕大地主存在的。
國君作為全國最大且唯一的地主,是小農經濟的堅定捍衛者!趙、魏、韓三家在瓜分晉國前,就開始把自己領地上的土地授予老百姓耕種,自己收租子當地主,這就是「授田制」。
自家的地都是祖上分封和用命搶來的,又怎會允許老百姓私自販賣?
退一萬步來說,如果允許私自販賣土地,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有錢的人就會炒地皮,大量兼併土地,自己當地主。人都有個天災人禍,急需用錢的時候,小農把地賣給地主後,就變成了佃農。佃農給地主打工,耕種地主的地,交租子。萬一地主是個黃世仁,抬高租子,逼得佃農活不下去,佃戶跑了咋辦?
如果國內出現地主,國君徵收賦稅時,該找地主還是找佃農?更可怕的是,大量土地兼併,會導致基層百姓流離失所,到時去哪裡徵兵?另外,如果土地被地主兼併了,哪還有土地獎勵那些有戰功的軍人?
縱觀中國歷史,我們可以看到,當一個王朝土地兼併嚴重時,它就開始由盛轉衰,財政難以為繼,徵兵征不上來,只能搞募兵制,結果將領擁兵自重。
在李悝眼中,魏國基層員工家庭最理想的模式,是五口之家。
李悝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歲收畝一石半,為粟百五十石。」意思是:一家五口人,可以種一百畝的地,一畝地一年可以上交國家糧食一石半,一百畝地合計上交一百五十石糧食。
只有保護好小農,才能穩定魏國的基層,糧食、兵源也會滾滾而來。
為了穩定魏國的經濟基礎,李悝頒布影響後世的法令——《平糴(dí)法》。
糧食市場上一直有這麼個怪圈,那就是「穀賤傷農,谷貴傷民」。意思是,糧價太便宜了,農民入不敷出;糧價太貴,城市居民負擔不起。只要糧食價格存在波動,商人就會囤積居奇,投機倒把,最後國家財政困難,農民破產。
糧食豐收時,糧食多了,價格會下跌。為避免下跌,政府會根據豐收情況買進農民手中多餘的糧食,然後儲備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糧食歉收時,糧食少了,價格會暴漲。為避免老百姓吃不起糧食,政府會根據歉收情況,平價出售糧食,避免糧食價格暴漲。
李悝不光頒布《平糴法》,從法令角度保護小農,更在政策上鼓勵農民自力更生,豐衣足食。
這一政策叫「盡地力之教」!
啥意思呢?說通俗點,就是只要是能種的農作物全都種上,不留一塊空地。
李悝要求田裡要種上小米、黍子、麥子、大豆、麻五種作物。萬一其中一種農作物遇到災害,靠其他農作物也不會餓死。住宅的四周也不能空著,全部種上。樹不能亂種,種的必須是桑樹,院子裡要多種些瓜果蔬菜。
如果對戰國時期炒地皮的人和商人做一項調查,問他們最痛恨的人是誰?李悝肯定高票當選。可正是李悝,確保了百姓安居樂業,壯大了小農經濟,提升了魏國國力。
魏國蛋糕做大了,下面怎麼切蛋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