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李亨:活在悔恨之中
2024-10-08 19:02:16
作者: 九皋寒叟
李輔國調派禁衛軍對太上皇用強,甚至將他囚禁在甘露殿一事,全都是瞞著唐肅宗李亨進行的。當時,李輔國安置好李隆基後,和手下的六名禁衛軍將領身穿白衣素服,打算去向李亨請罪。
李亨素來以孝順著稱,如今太上皇的親信被就地解散,李隆基本人也被遷移到甘露殿,任誰都會覺得李亨在清算舊帳。李亨非常憤怒,可看到李輔國和禁衛軍將領堅韌自信的表情,他居然發虛了。
李亨安慰道:「你們辛苦了,興慶宮和太極宮沒什麼分別,你們也是擔心有小人搬弄是非,所以預防萬一,朕不會處罰你們的。」
選擇對李隆基動手,本就是李輔國的人生賭博,他賭定李亨雖然會生氣,卻會默認他的做法。不可否認,他確實賭對了。然而,李亨的沉默和退讓並沒有讓李輔國見好就收,反而讓他開始變本加厲地囂張跋扈起來。
李隆基遷到太極宮後,顏真卿率領群臣前去探望,結果遭到李輔國記恨,沒過幾天,李輔國便編造了一個罪名,將顏真卿貶為蓬州(今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長史。隨後,高力士被流放到巫州(今湖南省懷化市),昔日的禁衛軍首領陳玄禮被剝奪官職,強行進入退休狀態,王承恩被流放到播州(今貴州省遵義市),玉真公主則遷到了玉真觀當起了女道士。
自此,李隆基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客觀地說,打壓歸打壓,李輔國沒有虐待李隆基,李亨也沒有迫害父皇,所有的行動都是在為權力的穩定考慮,無可厚非。
為了安撫李隆基受傷的心靈,李亨給老爹送了一百多名女子,又將李隆基的萬安公主和咸宜公主召進宮中,專門負責他的衣食起居。至於全國各地進獻的御用物品,李亨一律先送到甘露殿,讓李隆基優先享用。
李亨也很無奈,他不想讓老爹回到興慶宮,只能用小事來求得原諒。然而,自此以後,李隆基就開始變得沉默寡言,精神也開始萎靡不振。對他來說,世間的一切都是虛幻的,唯有他記憶中的往事和故人是真實的。
此後,李隆基愛上了辟穀,也就是不碰葷腥、只吃素菜的一種養生方法,但是僅靠素菜根本滿足不了他的營養需求,再加上精神上的打擊,抵抗力每況愈下,疾病也就隨之而來。
將李隆基遷到甘露殿,雖然不是李亨授意的,卻和他的默認有直接的關係。如今老爹的身體每況愈下,原本和睦親愛的父子,也慢慢變成冷漠的路人,李亨的精神也備受打擊。
沒過多久,李亨憂思成疾,一病不起,他沒法再去看望李隆基,只好派人每天伺候,再將父皇的身體情況說給自己聽。
李亨躺在病床上,回憶著和父皇的點點滴滴,回憶在興慶宮父子暢談的美好時光,回憶父皇交出權力之後的坦誠和期許,心中想明白了一個道理:所謂興慶宮的謀逆,所謂的防微杜漸,也許都是李輔國的陰謀。
想通了這一切,李亨對李輔國的態度越來越惡劣,以至於到了厭惡的程度。李亨多次想找人除掉他,可他明白,想要除掉李輔國,必須動用禁衛軍,可想起幾大禁衛軍首領聯合李林甫將太上皇遷入甘露殿一事,李亨就心驚肉跳。如果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他們,萬一遭遇背叛,李輔國孤注一擲該怎麼辦?
李亨思慮再三,決定先按兵不動。
上元二年(761)八月,李亨下旨:加封李輔國為兵部尚書。
兵部尚書是高級官員,有了這個職務,李輔國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走向前朝。李輔國非常興奮,養馬的出身,奮鬥了這麼多年終於坐到了尚書之位,虛榮心瞬間爆棚。為此,李輔國還專門邀請文武百官熱烈慶祝了一番。
然而,李輔國想成為大唐朝廷的重臣,兵部尚書之外,是否還缺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頭銜呢?李輔國心癢難耐,明確提出想晉升為宰相。
李亨身染疾病,心情本就不好,看到李輔國慾壑難填的嘴臉,頓時泛起了難以言說的噁心。可面對李輔國的淫威,李亨又不敢橫加拒絕,於是強壓心中的怒火,婉轉地說道:「以你的功勞,做什麼官都可以,只怕文武百官不同意。」
李輔國碰了釘子,心中極為不快。
你說百官不同意,那我就找幾個大官捧捧自己,到時候看你有什麼話好說。很快,李輔國就活動起來了,他攛掇了幾個高級官員,希望他們在上朝的時候能給自己戴戴高帽,推薦他為宰相,至於好處嘛,自不必多說。
李亨對李輔國的想法了如指掌,他暗中召見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崇文館大學士蕭華,語重心長地說道:「李輔國當了兵部尚書之後還不滿足,想當宰相,如果文武大臣的推薦奏章遞上來,那麼朕也拿他沒辦法了。」
蕭華知道李亨的苦衷,於是積極聯絡朝中大臣,想扼殺李輔國的幻想。他找到尚書右僕射裴冕,說李輔國是個野心家,堅決不能讓他做宰相。裴冕是李亨舊臣,為人正直可靠,他回應道:「李輔國已經找過我了,讓我推薦他當宰相,我沒有答應他。現在即便砍斷我的雙臂,我也不會推薦他當宰相。」
蕭華和裴冕都是宰相,他們兩人不表態,也就意味著李輔國的宰相夢徹底破滅。李輔國是個睚眥必報的人,得知自己升官這路被蕭華和裴冕二人阻攔,當即決定,要找個機會將他們除之後快。
上元二年(761)七月初一,天空出現了日食天象,整個長安城都陷入黑暗之中,人們紛紛猜測,恐怕不久之後就會有災難發生。李亨很有自知之明,他的第一反應就是自己是否做錯了事,這才引起上天震怒,降下異象警示自己。難道是沒有對太上皇盡忠盡孝?自己的功德配不上太上皇給的尊號?天下有什麼冤獄?朝廷用人不當?李亨心中的陰霾,久久揮之不去。
上元二年(761)九月二十一日,李亨下詔除去「乾元大聖光天文武孝感皇帝」的尊號,以後只稱皇帝。與此同時,宣布大赦天下,又在宮裡請了一堆和尚念經祈福,希望能夠減輕自己的過錯,祈求上天的原諒。
然而,這些並沒有給李亨帶來任何福氣。沒過多久,太極宮便傳出了消息:太上皇和當今聖上的病勢逐漸轉重。
病重之後,李亨幾乎沒有再處理公務,也很少和外臣見面。然而,最令他放心不下的就是地方軍鎮。安祿山和史思明雖然煙消雲散,史朝義也是秋後螞蚱,蹦躂不了幾天,可大亂之後,各地的節度使越發飛揚跋扈,朝廷已經快要難以節制了。為此,李亨單獨約談了郭子儀等人,勉勵他們好好為大唐江山盡忠。
寶應元年(762)年三月,京兆尹出缺,不少人都盯著這個肥缺。
李輔國想了想,不能讓這塊肥肉落到別人手中,於是想讓親信元載(李輔國的妻子元氏和元載是同宗)擔任京兆尹。沒想到,李輔國把關係疏通之後,元載居然拒絕擔任京兆尹,至於理由,編得漏洞百出。
起初,李輔國以為元載是謙虛,可後來發現不是這樣,於是找他談話,直接問他的想法。元載支支吾吾不肯回答,不說對官位沒興趣,也不說自己想幹嗎。李輔國這才明白,這小子是嫌棄京兆尹官職太小,想做宰相。
李輔國腦子轉了轉,大唐開國以來,還沒有宦官擔任宰相的先例。如今皇帝不鬆口,朝臣對自己又有意見,想要在短時間內衝擊宰相之職,難度確實不小。既然這樣,為什麼不扶持一個傀儡宰相呢?
想通了這一切,李輔國便找到李亨,請求他罷免蕭華、裴冕的宰相職務。李亨雖然生病,可腦子不糊塗,他拒絕了李輔國的無理要求。誰料想,李輔國咬定青山不放鬆,一會兒在李亨面前軟磨硬泡,一會兒言語威脅,李亨最終還是表現出了軟弱的本性,開始向李輔國妥協:罷免蕭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職,降為禮部尚書,任命元載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李亨的妥協並沒有換得李輔國的感激,沒過幾天,李輔國就將蕭華貶為陝州司空。緊接著,李輔國用同樣的手段將裴冕貶為冕州刺史,逐出了京師。
很多人可能很奇怪,李輔國為何會如此猖狂,以至於李亨也不敢動他?
這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話題。
安史之亂,改變了大唐的國運,也改變了大唐的權力秩序。在此之前,中央朝廷很強勢,又遇上幾個賢明的君主,一批敢說話,敢做事的朝臣,所以大唐才會如此強盛。安史之亂爆發後,朝廷的政治秩序完全混亂。
長安以外,一切以拳頭說話,奉行誰實力強,誰就有地位的江湖秩序,長安城內,李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一切以穩定和平為主。再加上李亨性格懦弱,擔心政局變動會讓自己陷入危險,對許多事情都奉行「鴕鳥」政策,這才讓李輔國越發猖狂,逐漸失去了控制。
簡單來說,其實就兩條:李輔國掌握禁衛軍,李亨怕死,怕出逃,怕動盪。想想看,皇帝都怕了,朝臣還能怎麼辦,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看著李輔國繼續飛揚跋扈,不可一世。
寶應元年(762)四月初三,楚州刺史崔侁給朝廷上了一道奏表:
楚州有個叫真如的尼姑,恍惚之間好像到了天庭,見到了玉帝,玉帝給了她十三枚寶石,分別是玄黃天符、玉雞、谷璧、西王母白環、碧色寶、如意寶珠、紅靺鞨、琅玕珠、玉玦、玉印、皇后採桑鉤、雷公石斧、闕,把這十三寶放在陽光下,就會出現白氣沖天的異象,玉帝對她說:「大唐將會有災難發生,可用我給你的十三寶來鎮災。」
大家都知道,這是地方官員迎合皇帝的政治投機。鑑於兩位皇帝病入膏肓,大家也就沒有拆穿。不僅如此,群臣不約而同,紛紛給皇帝上表祝賀,說是皇帝先前的詔書感動天帝,這是上天對大唐的護佑,以後的日子一定會慢慢好起來。
然而,在生老病死面前,再美麗的謊言也無濟於事。寶應元年(762)四月初五,也就是祥瑞報上來的第三天,一代聖主李隆基在太極宮駕崩,享年78歲。
聽聞太上皇駕崩,李亨追悔不已。李隆基晚年遭受的痛苦是他一手造成的,這是李亨揮之不去的隱痛。李亨特別想去看李隆基最後一眼,可病入膏肓的他沒法再起身,只能在御榻上不停地追悔和流淚。
當時,幾乎一半的朝臣都受過李隆基的教誨,聽聞昔日帝王晏駕,紛紛痛哭流涕,百姓也自發地身穿素服為李隆基默哀。更有甚者,四百多名少數民族的大臣以刀割面(民族禮儀),以示對李隆基的尊敬和哀悼。
很快,李亨的身體狀況也急轉直下,他公開頒布了詔書:聖駕即日起前往華清宮靜養,命太子李豫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