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拿得起放不下的大唐史·伍> 官軍兵敗鄴城,安慶緒重燃鬥志

官軍兵敗鄴城,安慶緒重燃鬥志

2024-10-08 19:01:52 作者: 九皋寒叟

  乾元二年(759)正月初一,史思明在魏州城北建造祭壇,自稱大聖燕王。

  安氏父子的國號是大燕,而史思明自稱大聖燕王,擺明了是來兌現安慶緒對自己的承諾的。一來,安慶緒被官軍團團圍住,史思明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稱王,想必安慶緒不敢持反對意見。二來,史思明也想試探一下安慶緒的態度,如果一個大聖燕王就讓他暴跳如雷,以後的合作就沒什麼可談的了。

  安慶緒很冷靜,不反對,也不恭賀。

  安慶緒坐守孤城,史思明忙著稱王大典,唐軍呢?

  據史料記載,此次平叛,七大節度使共同圍困鄴城,李亨卻沒有指定主帥。想想看,這幫人都是地方大佬,桀驁不馴的人物,誰也不服誰。郭子儀的威望和地位最高,李光弼次之,大家尊敬他們,可誰也不願意聽從他們的調度。於是,戰場上出現了奇怪的一幕:大家各自為戰,進退不一。

  史思明稱王后,李光弼曾經提議,他帶著朔方軍和史思明對峙,其餘的幾大節度使一起圍攻鄴城,等到安慶緒被拿下,史思明便成了砧板上的肥肉。

  這確實是很好的提議,可宦官魚朝恩卻不以為然。在他看來,唐軍只需要繼續圍困安慶緒,遲早有一天,叛軍會不戰而降。

  太監看問題的角度,永遠讓人耳目一新。

  魚朝恩是天子使者,說出的話有分量,更何況聽從李光弼的建議,功勞算誰的?沉默,成了所有人的共同態度。不過,也有人不服魚朝恩的見解,比如李嗣業,就在李光弼提議幾天以後,李嗣業率領本部大軍前去攻打鄴城了。

  李嗣業手拿一口陌刀,衝鋒陷陣,勇往直前。安慶緒聽說過李嗣業的勇猛,不想和他硬碰硬,因此調集了一批弓箭手對著李嗣業狂射。可憐李嗣業,就算勇冠三軍,也夠不著敵軍半分,幾番衝鋒後,李嗣業身上插滿箭枝,當場身亡。

  請記住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一代大將,竟然以這種方式落幕,可惜可嘆。

  令人惱怒的是,所有人都知道鄴城已經變成強弩之末,可就是沒人率先衝鋒,大家都等著撿現成的便宜。也不知道是誰帶了頭,各路大軍紛紛聚集在鄴城附近挖壕溝。正值冬天,士兵們吃飽了沒事幹,為了讓身體更加暖和,一個比一個賣力,到最後竟然形成了三道數米寬的超級壕溝。

  玩笑歸玩笑,唐軍挖壕溝還是有用的。

  乾元二年(759)二月,壕溝正式竣工,官軍隨即將漳河之水灌入鄴城。安慶緒慌張了,城中軍民加起來有數萬人,經過數十天的堅守,早已經彈盡糧絕,一隻老鼠都可以賣到四千文。為了保持騎兵的戰鬥力,安慶緒下令,將城內的房屋和牆壁統統拆掉,拿出裡面的秸稈來餵馬。時值天寒地凍,又遭逢漳河之水入城,幾乎所有人都絕望了。然而,即便是這樣,唐軍也沒有下令攻城。

  安慶緒的日子不好過,唐軍又能好到哪裡去?

  六十萬大軍集結在鄴城外,每日的糧食耗費就是天文數字,李亨只能從河南各地緊急徵調軍糧前往鄴城,以至於運糧大軍絡繹不絕。

  史思明預感到,機會來了。

  就在當月,史思明下令從魏州城拔營起寨,向鄴城進發。臨行之前,史思明吩咐各營的統軍將領,讓他們在距離鄴城五十里地駐紮,營中自備三百面河北大鼓,每天夜晚不定時地表演。當然,史思明也會不定期地送上一套「大鼓套餐」,保證讓唐軍將士神經緊繃,集體崩潰。

  與此同時,史思明精心挑選了五百名騎兵,每日在唐軍軍營不遠處騷擾,官軍一旦追趕,這些人便分散逃跑;官軍如果視而不見,他們就在營帳外挑釁滋事。唐軍人數眾多,每天都得派人出去砍柴挑水,又不能派大軍護衛,叛軍找準時機就偷襲。久而久之,官軍人心惶惶,誰也不敢輕易離營。

  讓唐軍最頭疼的是,史思明一直在打糧道的主意。

  此時,從江淮、并州過來運送糧食的部隊絡繹不絕,史思明派人換上官軍的服飾,打著官軍的旗幟,假裝督促運糧。如果碰到官督民運的隊伍,史思明的手下就裝作督運軍糧的唐軍,老百姓稍有不滿或者動作遲緩,叛軍便格殺勿論。如果碰到官軍運糧,史思明則是探聽虛實,直接派大軍前去燒糧。

  運送糧食的本就是官府僱傭的老百姓,送一次糧食賺不到什麼錢,還會白白地丟掉性命,以至於最後誰都不敢為唐軍送糧。自古以來,糧道是軍隊存亡的命脈,軍隊一旦缺少軍糧,後果不堪設想。

  危急時刻,郭子儀和李光弼聯手了,他們不顧魚朝恩的反對,力排眾議,決定和史思明展開最終的決戰。而郭子儀的決定,正是史思明樂於見到的。

  乾元二年(759)三月初六,郭子儀、李光弼聯合下令,讓各軍在安陽河(鄴城城的北邊)的北邊布陣,準備和史思明展開決戰。然而,史思明卻只派了五萬人迎戰,他賭的便是唐軍進退無據,難成氣候。

  據史料記載,唐軍六十萬大軍集結在安陽河之北,聲勢滔天,氣勢甚至讓河水阻斷。官軍將士看到對面稀稀拉拉幾萬人,都以為這是史思明的機動部隊,因此懶得去排兵布陣,紛紛嘲笑史思明帶軍無能。

  是啊,一比十二的懸殊軍力,在中國戰爭史上也是少見的。

  然而,就在唐軍鬆懈之際,史思明傳達了第一道軍令:五萬騎兵只管衝鋒,不可戀戰,只需要衝垮唐軍的陣腳即可。

  這幫騎兵都是史思明從范陽帶過來的嫡系部隊,身上背負著對朝廷的仇恨,眼下這些仇恨情緒全部化作了爆發力,摧枯拉朽般地向唐軍裹挾而去。

  史思明賭對了,官軍就是紙老虎,仗著人多勢眾,耍耍嘴皮子還可以,一旦交戰,幾乎毫無戰鬥力可言。回紇騎兵不在,鳴鏑羽箭不在,官軍根本不知道如何作戰。以李光弼、王思禮、魯炅為首的主力部隊開始向後撤退,坐鎮中軍的郭子儀聞訊後立即支援,可還沒趕到戰場,天色驟然黑了下來,一場沙塵暴降臨了戰場,狂風大作,飛沙走石,猶如惡魔降臨一般。

  在天災面前,誰能傲然自立?

  據史料記載,官軍將士在狂風中站立不住,眼睜不開,紛紛丟棄輜重瘋狂逃命,就連最寶貴的戰馬都沒工夫去搭理。郭子儀的部隊在大軍的背後,因此最先潰逃,隨後唐軍如潮水般湧向陽河橋,無數的士兵被擠落到河水之中淹死,景象慘不忍睹。

  郭子儀內心是崩潰的,局勢已然失控,如果放任史思明的部隊過河,洛陽城恐怕也會失守。危急時刻,郭子儀下令砍斷陽河橋,將還沒來得及過河的官軍,以及史思明的五萬騎兵全部阻隔在陽河橋以北。

  戰爭給百姓帶來的創傷是難以彌補的。在百姓看來,范陽叛軍才是這個王朝戰鬥力最強的軍隊,大家聽說六十萬官軍被五萬范陽騎兵打得丟盔卸甲,第一個反應就是洛陽城要丟了,長安城要丟了,大唐要完蛋了。

  以東都留守崔園、河南尹蘇震為首的洛陽首腦瞬間崩潰,他們直接放棄洛陽,投奔襄陽和鄧州而去,百姓們為求自保,紛紛遁入山林求生。

  留在洛陽城無非兩個選擇,自殺身亡,以身殉國,或者賣身投敵,繼續做官。可細細想來,哪條路不是死路呢?今天官軍打過去,明天叛軍打回來,只要你不自殺,總歸是死路一條。也許,遁入其他州縣,確實是洛陽官員們最好的選擇。

  節度使又是什麼選擇呢?

  拿淮西節度使魯炅來說,他的部隊被衝散之後,一路逃回節度使駐地,士兵們在路上無人約束,猶如土匪一般,劫掠百姓,大發戰爭橫財。不少地方官員彈劾魯炅治軍無方,請求朝廷給予處罰,魯炅最終服毒自殺,平息了眾怒。

  李光弼和王思禮在潰敗後並沒有向洛陽靠攏,他們為了保存實力,各自帶兵回到駐地,等待局勢進一步明朗。

  最鬱悶的就是郭子儀,此次潰敗雖然不是他的責任,但是在逃跑的時候他卻走在最前面。按照慣例,他才是責任最大的人。其他人可以撂挑子不干,郭子儀必須留下來,他在洛陽東北的河陽縣(今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穩住陣腳,從河陽周邊抓了一批百姓補充兵源,同時修建工事,就地築城,希望能夠挽回頹勢。

  就在此時,詩聖杜甫途經洛陽,剛好看到了郭子儀徵兵,百姓家破人亡的慘景,就此寫下《三吏》和《三別》,算是對當時的有力見證。

  鄴城之戰,最大的輸家是朝廷,最大的贏家卻是安慶緒。

  當唐軍潰敗的時候,安慶緒派了一支部隊前往官軍軍營,將七萬擔軍糧全部搶回鄴城。正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面對兵力耗損的史思明和毫無戰鬥力的官軍,安慶緒的雄心壯志似乎又燃燒起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