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拿得起放不下的大唐史·肆> 李隆基與楊玉環:纏綿悱惻的愛情

李隆基與楊玉環:纏綿悱惻的愛情

2024-10-08 19:00:05 作者: 九皋寒叟

  問題是,李隆基為何會對楊貴妃如此青睞呢?

  第一,相貌出眾,身材完美,舉止優雅。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描述楊玉環「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在驪山行宮,李隆基賜給湯浴,「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中國古代有無數美女,只有沉魚的西施、閉月的貂蟬、落雁的王昭君、羞花的楊貴妃能被評為四大美女,可見她的容貌確實是世間罕有。

  第二,興趣相似,尤其在音樂和舞蹈上有共同話題。

  前面已經說過,楊貴妃精通音律,擅長舞蹈、琵琶,是唐朝殿堂級的音樂家和表演家,至於李隆基,也精於音樂舞蹈。

  根據唐人楊巨源《吹笛記》記載,有一次李隆基上朝的時候,手指不停地在腹部上下按動,群臣覺得莫名其妙。事後,高力士不無擔憂地問李隆基:「陛下,您的手指時常在腹部按壓,莫非龍體不適?」

  李隆基笑呵呵地說道:「當然不是!昨天晚上,朕在夢中遊玩月宮,眾位仙子為朕演奏的音樂十分奇特,令朕陶醉其中。離別的時候,眾仙奏樂送朕歸來,音樂淒楚動人,感人肺腑。回來之後,朕想用玉笛演奏此曲,卻擔心坐朝的時候忘記,因此將玉笛裝在懷裡,用手上下按壓演奏……」

  這份痴迷,在歷朝歷代的皇帝中都是極為罕見的。

  不得不說,唐朝的音樂水平能夠達到極高的成就,與統治者的提倡和支持有著莫大的關係。李世民統治時期,宰相杜淹曾經進言,聲稱歷代王朝的興衰都是因為音樂,陳朝覆滅的時候,出現了《玉樹後庭花》,北齊覆滅的時候,出現了《伴侶曲》,人們聽了這些亡國之音,因此喪失鬥志,政權這才滅亡。

  李世民卻不以為然,他認為決定百姓哀樂的不是音樂本身,只不過國家即將滅亡的時候,老百姓的內心悲傷欲絕,聽了《玉樹後庭花》等曲,只不過會更加哀傷而已,說音樂是悲哀之音、亡國之音,根本就站不住腳。

  換句話說,搞政治沒問題,但是文藝事業絕不能輕易放棄。

  唐朝的歷代君主繼承先祖的雅志,竭力倡導文藝的發展,他們在宮廷設立教坊、梨園等音樂機構,親自作曲、演奏、指揮和表演,對唐代音樂的高度繁榮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更是催生了許和子、李龜年、康崑崙、段善本、陳康士等一批傑出的音樂家。

  最值得一提的便是梨園,它是李隆基設立的宮廷音樂機構,因為地點在大明宮梨園而得名。梨園設立之初,李隆基親自挑選了三百名出色的藝人,讓他們集中學習音律、舞蹈、表演等專業知識,還給他們配備了公孫大娘、雷海青等一流的表演藝術家。每當閒暇之餘,李隆基都會前去梨園指揮藝人排練。

  據史料記載,就算梨園數百人的樂隊一起演奏,李隆基也能發現其中個別人的錯誤,這種造詣,就算放在當代也是宗師級的水平。

  李隆基不僅有極高的音樂鑑賞水平,還經常下場比畫。在戲曲表演中,他最喜歡扮演「丑角」,演出的時候特意在臉上掛一小塊白玉片兒。後來,丑角藝人凡是表演,都會效仿李隆基在臉上畫這麼一個白色「豆腐塊兒」,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我們今天戲曲舞台上的丑角「臉譜」。

  因為李隆基扮演過丑角,以至於戲班中丑角的地位非常之高,根據梨園的前輩描述,過去戲班裡的演員,無論你唱得再好、演技再高,在班子裡的地位也是老二,因為唱「小花臉」的丑角演員才算老一,因為尊「丑」就是尊皇帝。

  在諸多樂器中,李隆基最喜愛的就是羯鼓。羯鼓又稱兩杖鼓,兩面蒙著公羊皮,腰部細,兩頭粗,起初在西域諸國流行,南北朝時期流傳到中原,廣泛用於龜茲、高昌、疏勒、天絲等樂部中。

  有一次,李隆基和音樂家李龜年聊天,問他打斷了多少鼓杖,李龜年說已經有五十多支,李隆基卻回應道:朕打斷的鼓杖已經堆了四個柜子。

  宰相宋璟也是羯鼓的忠實愛好者,他曾經對李隆基說過,擊打羯鼓的時候,一定要做到「頭如青山峰,手如白雨點」,意思是頭部要保持固定的姿勢,而手上要做到急如雨點的效果。李隆基認為,羯鼓音色「焦殺鳴烈」「透空碎遠」,堪稱八音之領袖,每當秋高氣爽,明月清風,李隆基就喜歡獨坐高樓,演奏自創的《秋風高》《春光好》等鼓曲。

  李隆基是個作曲天才(若製作諸曲,隨意即成),一生創作了上百首音樂作品。登基稱帝之前,李隆基創作過《還京樂》《夜半樂》,這些作品都是為了紀念誅殺韋、武朋黨集團的宮廷政變而作。登基稱帝後,李隆基開創「開元之治」,因此創作和改編了不少宣揚君權神授、歌頌文治武功和太平盛世的作品,如《聖壽樂》《小破陣樂》《光聖樂》等等。晚年時期,李隆基的作品大多是回憶和思念之作,比如追憶馬嵬坡之行的《雨霖鈴》,懷念張九齡的《謫仙怨》等等。

  當然,最著名的就是《霓裳羽衣曲》,此曲代表了中國古代歌舞音樂的最高水平,已成為流傳千古的不朽佳作。對李隆基來說,《霓裳羽衣曲》是他一生最引以為傲的作品(不管是李隆基的原創,還是經過改編,都凝聚了李隆基不少心血),這首曲子的特點是通過虛無縹緲的樂感和現場舞蹈,營造一種道家的神秘氛圍,李隆基就是想通過這首樂曲,表達自己對月宮、月中仙女的嚮往。

  遺憾的是,《霓裳羽衣曲》創作完成後,李隆基一直都沒有找到這種道家的神秘感覺,直到楊貴妃出現,他才找到了理想中的感覺:貌若月中仙子,舞姿輕盈飄逸,身材曼妙多姿,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

  白居易的《長恨歌》也有過一段描述: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試想,這樣的女子,怎能不讓李隆基傾心?

  當然,只要是情侶,總會有鬧矛盾的時候,李隆基雖然寵愛楊貴妃,有時候也會因為楊貴妃的任性而惱火。更何況,李隆基後宮嬪妃眾多,也不可能每天都和楊貴妃膩歪在一起。每逢李隆基關愛偏少或者耐心不夠的時候,楊貴妃就喜歡鬧情緒,惹得李隆基十分不悅。

  天寶五年(746)七月,李隆基覺得楊貴妃太過敏感,喜歡妒忌後宮其他嬪妃,因此將她送回到哥哥楊銛的府邸。然而,楊貴妃回娘家沒多久,李隆基的內心便生出了無盡的空虛感,仿佛失去了人生中最珍貴的無價之寶。

  據史料記載,李隆基性格寬厚,平日裡對宮女和宦官還不錯,可自從楊貴妃出宮,這些下人天天被李隆基訓斥,運氣不好的甚至會遭受鞭笞。首席太監高力士心知肚明,他看火候差不多了,於是試探著問道:「陛下,貴妃平日裡尊貴慣了,如今住在楊府深有不便,要不將貴妃的起居物品送到楊府?」

  李隆基讚賞地說道:「你立即去辦!對了,將朕的御膳分一半給貴妃送去!」

  如此一來,就算李隆基先認了錯。天黑的時候,高力士便將楊貴妃從楊府接了回來。楊貴妃非常懂事,剛剛進入宮殿,便匍匐在李隆基的面前認罪,態度十分誠懇,李隆基找回了面子,事情又順利解決,心情自然大好。

  正所謂,小別勝新婚,夫妻間的感情自然變得更加濃郁。

  天寶九年(750),楊貴妃再次忤逆李隆基的聖意,被遣送回楊銛的府邸。

  據說,這次鬧得很嚴重,許多人都在看這場好戲如何收場,高力士勸了李隆基幾回,最後也無可奈何,於是找戶部郎中吉溫想辦法。

  吉溫奏道:「陛下,女人沒多少智慧見識,這才讓您生氣。不過貴妃久承聖恩,出了門便代表皇室的尊嚴,如今無家可歸,豈不是讓人看笑話嗎?」

  說白了,夫妻床頭吵架床尾和,就是別讓人看笑話。

  果然,李隆基回心轉意了,他讓太監張韜光前去給楊貴妃送御膳,一方面了解貴妃的心態,另一方面則向她示好。

  楊貴妃也著急,她擔心李隆基移情別戀,自己徹底失寵,每日都派人前去探問消息,好不容易等來了皇帝的使者,怎能輕易放棄呢。據史料記載,楊貴妃當著太監的面哭訴,並讓他轉告李隆基:妾犯了陛下的忌諱,陛下卻不忍心殺妾,如今遠離宮廷,唯有將頭髮送給陛下,以求寬恕!

  李隆基握著貴妃的頭髮,感觸良多,當即讓高力士將她接回了皇宮。經歷了兩次分手危機,楊貴妃開始學聰明了,她不再輕易吃醋,也不再頂撞李隆基,反而將自己最溫柔的一面展現給李隆基,二人的感情再一次得到升華。

  古代的帝王雖然都很好色,卻也不乏對愛情有執著追求的,像李隆基這種痴情的帝王確實非常少見,也難怪時人會用「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來稱讚李隆基和楊貴妃忠誠不渝的浪漫愛情!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