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公主下嫁吐蕃

2024-10-08 18:59:22 作者: 九皋寒叟

  如果要問唐朝的歷代皇帝,周邊哪幾個少數民族政權最讓他們頭疼,我想答案肯定非常一致:高句麗、突厥、吐蕃。

  曾幾何時,高句麗和突厥是多麼的不可一世,他們仗著地緣優勢,讓中原政權疲於奔命,屢次折戟沉沙,以至於天威掃地,國內變亂。然而,高句麗和突厥最終還是倒在了大唐的鐵騎之下,為中原王朝「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鐵血規律做了最好的詮釋。

  本章節來源於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

  恐怕誰也想不到,大唐王朝的厄運並沒有結束,西南邊陲的吐蕃經歷了數十年的發展,成了中晚唐時期的霸主,大唐帝王們的噩夢。如果世間還有什麼詞能形容吐蕃政權,那一定是陰魂不散、出爾反爾。

  在唐朝三百年的歷史中,一共有兩位公主下嫁吐蕃,分別是太宗朝的文成公主,中宗朝的金城公主。

  金城公主(698—739),本名李奴奴,父親是邠王李守禮,也就是唐高宗李治的嫡孫,章懷太子李賢的次子。

  當年,李賢因為忤逆武則天,被貶為庶民,8歲的李守禮跟隨父親一同被發配到巴州。四年後,李賢被迫在巴州自盡,武則天這才恢復李賢的雍王爵位,命他的家人返回長安居住。然而,李賢一家並沒有因此獲得自由,回到長安之後,李守禮和叔叔李顯的家人一同被監禁起來。

  據史料記載,在巴州生活的日子,李守禮經常遭受毒打,以至於全身遍體鱗傷,每逢天氣變化的時候,居然能靠傷口準確地預判天氣。貴為天潢貴胄,卻沒有享受到該有的貴族教育,再加上年輕的時候顛沛流離,嘗盡了萬般苦頭,讓李守禮的生存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回長安之後,李守禮不問世事,專心做一個好逸惡勞的貴族。他娶了數十個老婆,即便如此,依然在外面眠花宿柳,以至於膝下竟有六十個子女。

  唐中宗李顯有感於哥哥李賢的悲慘命運,他決定將李奴奴收養到皇宮中。在宮內生活數年,李奴奴越來越有皇室的端莊氣質,她十分感念叔叔李顯的悉心照料,對他的依戀甚至超過了親生父親。

  不可否認,李顯的愛是真的,可皇室公主的命運向來不受自己的控制,接受帝王寵愛的同時,就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比如和親,拉攏政治家族。

  當時,吐蕃政權屢次派遣使者前往中原,又是進獻戰馬,又是進獻黃金,就想請大唐皇室賜一位公主和親。很明顯,吐蕃是在施加壓力,如果李唐皇室答應和親,就有討好吐蕃,委曲求全的意思。

  事實上,李顯登基之前,武則天也拿吐蕃沒有辦法,但是面對吐蕃的求親,武則天的態度強硬無比:就是不行,大唐決不答應和你們和親。然而,李顯妥協了,他選中了年僅9歲的金城公主,由她入藏和親。

  景雲元年(710)正月,李顯在朝中挑選送親的使臣,第一次定的是紀處訥,此人卻嚴詞拒絕,不去吐蕃送親。第二次定的是趙彥昭,此人依舊態度強硬,不願意送金城公主入藏。李顯沒辦法,最後挑選了一位武將:左驍衛大將軍楊矩。

  景雲元年(710)正月二十七日,李顯擺出皇帝御駕,親自將金城公主送到長安西邊的始平縣,李顯在這裡支起了帳篷,舉辦了盛大的晚會,流著淚對吐蕃的使者說,金城公主是他的掌上明珠,送她到吐蕃是他做出的最艱難的決定,希望吐蕃方面一定要善待金城公主。當時,不少宮廷的御用詩人都記載了這一盛況。

  據史料記載,金城公主沿著當年文成公主走過的路,慢慢向吐蕃進發,途中經過一個叫「九曲」的地方。此地位於黃河上游的北邊,在青海湖和西寧市的東南方向。金城公主到達九曲的時候正是春季,放眼望去,天高雲淡,草色青青,黃河美景盡收眼底,以至於金城公主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金城公主的心思,被吐蕃使臣和楊矩看在了眼裡。

  使團到達拉薩後,吐蕃按照李顯的要求,專門給金城公主修建了新的宮殿,還舉辦了盛大的婚禮,吐蕃上下舉國歡騰,一切都看似美好。

  沒過多久,大唐高層發生了內亂,唐中宗李顯被韋後毒殺,李隆基發動軍事政變誅殺韋後和上官婉兒,協助李旦登上皇位。左驍衛大將軍楊矩回朝之後,被李旦封為鄯州都督,奉命鎮守邊關。

  景雲元年(710)十二月,幾個中原人打扮的吐蕃人偷偷潛進了鄯州都督府邸,隨行的還有十餘個大箱子,裡面塞滿了金銀珠寶。

  吐蕃使者:「楊將軍,吐蕃贊普和金城公主求您幫忙做件事。」

  楊矩:「大唐和吐蕃是親家,談什麼求不求的,直接說吧。」

  吐蕃使者:「您也知道,金城公主入藏前,曾經在九曲停留了很長時間,公主對這裡的美景非常留戀。臨行之前,公主特別交代,希望大唐能將這個地方賜給公主,作為她的『湯沐之所』,這樣也能讓她時常感懷大唐皇室的恩德!」

  楊矩:「這……」

  吐蕃使者:「將軍,吐蕃贊普十分仰慕將軍的風采,臨行之前特意準備了吐蕃的特產,說是給將軍享用!」

  楊矩這才露出了笑容:「這事好說,我一定代為轉達!」

  吐蕃人打得一手好算盤。

  想想看,九曲水草資源豐富,可以為軍隊提供充足的糧草,也可以作為進攻大唐的軍事跳板。當時,金城公主年紀還小,因為喜歡故土而默許了這件事,左驍衛大將軍楊矩卻是為了好處費,這才為吐蕃政權轉達了這份請求。

  偌大一個朝堂,所有人都在忙著爭權奪利,沒有任何一位朝臣看出黃河九曲對大唐王朝的戰略意義,君臣就這樣稀里糊塗地將戰略要地讓給了吐蕃。

  唐朝下嫁金城公主,本意是為了拉攏吐蕃王朝,尋求邊境的和平。然而,黃河九曲的拱手相讓,給吐蕃軍隊搭了一個完美的跳板。

  其後的數十年,吐蕃王朝給中原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災難發生之後,不少朝臣都質疑楊矩當年為吐蕃說好話的舉動,楊矩自知犯下了彌天大錯,最後選擇畏罪自殺,以謝天下百姓!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得了九曲之地後,吐蕃舉國歡騰,借著這個機會瘋狂發展,隨時準備入侵中原。開元二年(714)五月,吐蕃宰相坌達延給大唐寫了一封信,希望李隆基派解琬前往渭源地區(今甘肅省定西市境內,渭水發源地),和吐蕃一道勘定兩國邊界,然後訂立盟約(吐蕃每逢更換宰相就喜歡和大唐重新簽訂和平盟約,這是慣例)。

  解琬是大唐名將,一生都在邊境服役,擔任過朔方軍大總管,對突厥、吐蕃了如指掌。解琬發話了,讓他前往渭源可以,但是朝廷一定要在秦州、渭州(今甘肅隴西、定西、漳縣等地)等地屯兵十萬,以防不測。

  很遺憾,解琬的話並沒有引起李隆基的足夠重視。吐蕃怎麼可能無恥到如此地步,趁兩國勘定邊界的機會發動突然襲擊呢。然而,事情果然不出解琬的預料,吐蕃的確很無恥!

  開元二年(714)八月二十日,坌達延、乞力徐率領十萬精兵突然進犯,他們將大軍駐屯在蘭州附近,隨後派人前往渭源地區掠奪牧馬。

  這事兒幹得太不厚道,以至於讓李隆基顏面盡失。

  李隆基當即下詔:封薛訥為隴右防禦使,兼任左羽林將軍,任命右驍衛將軍郭知運為隴右防禦副使,率領禁衛軍前去迎敵。隨後,李隆基在隴右、河東、河西搞起了戰爭總動員,發動百姓積極投軍。

  然而,等李隆基做出這番布置,吐蕃早已經搶得盆滿缽滿,從容退軍而去。並非吐蕃害怕唐軍,實在是將士們搶了太多的財物,沒法騰出手和唐軍交戰。吐蕃軍隊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將搶奪而來的戰馬和金銀珠寶運送到大後方,然後來了個軍民同歡,隨後便再度啟程,前往河源地區。

  吐蕃的挑釁和反覆無常讓李隆基十分憤怒。

  開元二年(714)十月初二,憤怒無比的李隆基放出狠話,讓朝廷有關部門組織十萬精兵,四萬匹戰馬,他準備御駕親征。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這句話可以理解為讓敵人伏屍,也可以理解為讓唐軍將領人頭落地。說白了,李隆基的憤怒是做給自己人看的,如果李隆基真的御駕親征,隴右防禦使薛訥等人也就沒有了存在的價值。

  據史料記載,薛訥等人聞訊後,立即部署了新的作戰方略。

  開元二年(714)十月初十,吐蕃大軍駐屯在大來谷(今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武街南面二十餘里處),共有十萬將士。薛訥和隴右群牧使王晙挑選了七百名精銳士兵,讓他們身穿吐蕃的軍服待命,隨後在軍營準備了無數的戰鼓和號角。

  夜半三更,周遭一片黑寂,七百名敢死隊員偷偷摸摸來到了吐蕃軍營,隨後在營中放起了大火,大聲叫嚷著唐軍來襲。此時,唐軍陣營的戰鼓和號角應景地響起,一時間聲勢震天,吐蕃大軍當即亂成了一團。

  接下來的一幕,令吐蕃軍士徹底震驚了:昔日稱兄道弟的吐蕃將士突然間開始了自相殘殺。事實上,這是唐軍敢死隊正在乘機搗亂。當人的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根本來不及思索對方是什麼身份,吐蕃將士當即抽出腰刀,砍向了昔日的同胞手足!據史料記載,吐蕃大軍經過一夜自相殘殺,傷亡一萬多人!

  隨後,唐軍迅速組織反擊,在渭源地區連敗吐蕃,殺敵數萬。

  當年,吐蕃將河曲之地騙到手之後,便給唐睿宗李旦說好話,希望在黃河上面搭建一座浮橋,甚至還在黃河之南設置了獨山、九曲兩支正規軍。吐蕃把正規軍的營帳名正言順地搬到大唐腹地,這是什麼概念?

  由此可見,唐中宗和唐睿宗兩任政權有多麼的昏庸無能。

  這一次,吐蕃的無恥入侵讓開元朝的君臣幡然醒悟,在姚崇的建議下,李隆基命人撤掉了黃河之上的浮橋,將吐蕃驅逐出境。隨後,李隆基命左驍衛郎將尉遲瓌前往吐蕃,一方面代表娘家慰問金城公主,另一方面自然是譴責她,希望她能夠對吐蕃贊普施加壓力,別再繼續入侵大唐。

  十月底,吐蕃使者宗俄因矛到達長安城,希望和大唐握手言和,而且還提了一個條件:兩國以對等的身份簽署和平協議。

  開什麼玩笑,大唐送了一個皇室公主,還被忽悠割讓了九曲之地,最後又被吐蕃搶了一頓,到頭來就換一張這樣的和談書?

  不答應!說什麼也不答應!

  兩國交戰時,誰打贏了誰就有強硬的話語權,吐蕃落敗,自然不敢和大唐繼續橫下去,於是乖乖地退回本土,休養生息去了。隨後的兩年,吐蕃多次入侵中原,可始終沒討到什麼好處。

  開元六年(718)十一月,吐蕃使者又來了,發言還是老一套,希望兩國繼續維持和平關係,並請求兩國君主和宰相在盟約上簽字。李隆基礙於大國顏面,只派遣了宰相前去簽署盟約,自己並未出馬。

  開元七年(719)六月,吐蕃使者又來了,兩國和好是肯定的,但他們希望李隆基能親筆簽署兩國和解的誓文。這就有點厚顏無恥了,還懂不懂規矩了?

  李隆基下詔:兩國在去年就已經簽署了盟約,假如你們真想相安無事,何必簽那麼多盟約,假如你們無心求和,簽再多也沒啥用,還是消停些吧!

  李隆基說這話是有底氣的,當時經過姚崇、宋璟等人的治理,大唐的戶籍數量急速上升,各地官倉爆滿,可謂國富民強。

  面對強大的唐朝,吐蕃只能服軟,在隨後的幾年,吐蕃軍隊再也沒有大規模入侵中原腹地,反而時常騷擾周邊的小國,尤其是親唐派的少數民族政權。開元十年(722)九月十五日,吐蕃派遣大軍入侵小勃律國,並奪取了九座城池。

  小勃律國,位於克什米爾西北部,首都叫孽多城(今吉爾吉特),國王名叫沒謹忙。在吐蕃鐵騎的面前,沒謹忙完全沒有還手之力,只能苦哈哈地找時任北庭節度使張嵩幫忙。

  當時,大唐和吐蕃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爆發過軍事衝突,如果唐軍出兵,就意味著重新開啟兩國的戰火。然而,張嵩心裡明白,吐蕃是狼子野心,眼下的蟄伏是為了未來的雄起,如果放任他們欺負小勃律國,後果不堪設想。再者說,大唐已經不是昔日的大唐,就算教訓你一頓,又能如何?

  張嵩來不及向長安方面請示,他當機立斷,派遣疏勒副使張思禮率領漢、胡步騎兵四千人,星夜兼程趕往救援,在兩國的夾擊下,吐蕃軍隊再次留下數萬具屍體,隨後倉皇離去。此後數年,吐蕃再也不敢踏入中原一步。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