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捌 開元名相齊登場 李隆基:新皇上任三把火
2024-10-08 18:58:04
作者: 九皋寒叟
古往今來,但凡新皇帝上任,第一件大事就是人事安排。
核心原則:提拔新勢力,打倒舊勢力。
唐睿宗時期,活躍在朝堂的有七位宰相:崔湜、蕭至忠、竇懷貞、岑羲、陸象先、魏知古、郭元振,前四個是太平公主的黨羽,在兵變中相繼被殺,能夠活到李隆基稱帝的,唯有陸象先、魏知古和郭元振三人。
沒有被李隆基殺死,說明他們的政治立場沒有致命的問題。然而,在政治鬥爭中,還有一種高端操作,叫二次洗牌!
陸象先(665—736),出身吳郡(今江蘇省蘇州吳中區人)陸氏,通過制舉(非常規科考試)考試入仕,為人很有骨氣,也很有才華,後來被吏部侍郎吉頊推薦為洛陽縣尉,官運亨通,一直做到中書侍郎的位置。
景雲二年(711),太平公主舉薦崔湜為宰相,不料崔湜提了個附加條件:陸象先素來就有威望,早就該拜相了,希望太平公主能夠成人之美。據史料記載,陸象先雖然做了宰相,可始終和太平公主保持著距離。有一段時間,太平公主想聯合宰相一起廢黜李隆基,陸象先帶頭反對,最終迫使太平公主只能罷手。
政變完事後,李隆基召見陸象先,對他當年阻撓太平公主的行為非常讚賞,並給予了「歲寒而知松柏」的高度評價。不可否認,李隆基原本很看好陸象先,可後來發生了一件事,讓李隆基對他的印象大打折扣。
原來,李隆基發動政變的時候,唐睿宗李旦跑到了承天門樓,他對身邊的大臣說過,如果他們擁護李旦,可以留下自己的名帖,如果不打算擁護李旦,可以立刻離開。當時,有些朝臣犯傻,留下了自己的名帖。事後,李隆基拿到了這份名單,並讓陸象先挨個審訊,可陸象先卻把名單給毀了!
李隆基萬分震怒,立刻讓陸象先前來解釋。
陸象先說道:「為君主分憂是臣子的本分,陛下以德行教化天下,怎能殺行義之人?臣所作所為,都是為了陛下考慮!」
話說得很漂亮,可李隆基卻像吃了蒼蠅一般噁心。此事過後,李隆基派人抓捕太平公主的黨羽,陸象先又在暗中保護,救了不少李隆基想殺的人。對李隆基來說,陸象先是優秀的臣子,可並不是他的臣子,李隆基可以包容陸象先,卻沒法說服自己接受他,更別說重用他。
先天二年(713)七月十四日,李隆基下詔:封尚書左丞張說為中書令。
先天二年(713)七月十九日,李隆基下詔:封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陸象先為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劍南道按察使。
先天二年(713)八月初二,李隆基下詔:封劉幽求為尚書左僕射、平章軍國大事。八天之後,劉幽求晉升為同中書門下三品,成了名副其實的宰相。
郭元振,魏州(今河北省邯鄲市)人,18歲的時候考中進士,被朝廷封為通泉(今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縣尉。據史料記載,郭元振雖然是個讀書人,卻在縣尉任上干盡了不法之事,鑄造私錢、掠賣人口,行徑之惡劣,堪比後世黑社會。後來,郭元振遭到百姓舉報,被押送到洛陽城問罪。
當時,武則天親自審訊他,交談之下,發現郭元振居然才華橫溢,而且做事情很有一套,於是將他任命為右武衛鎧曹參軍。自此以後,郭元振一直在軍中服役,還到邊境處理過和吐蕃的外交事務,建立了不少功勳。
韋後當政的時候,郭元振受到宗楚客的排擠,一直在安西都護府任職,唐睿宗李旦登基之後,郭元振重新回到長安,擔任太僕卿,加銀青光祿大夫。沒過多久,李旦讓他取代宋璟,擔任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李旦對郭元振有知遇之恩。
當時,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斗得如火如荼,竇懷貞等人明確站隊,可郭元振卻選擇明哲保身,李隆基就已經很不滿了。李隆基發動政變的時候,郭元振又跟隨在唐睿宗李旦的身旁,為自己貼上了太上皇的標籤。
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李隆基不好多說什麼,還下詔封郭元振為代國公,食實封四百戶,賜布一千段,給足了面子。然而,李隆基沒想過重用郭元振,因此後來加封他為御史大夫,兼任朔方(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大總管,準備讓他前往邊境防禦突厥。
李隆基的任命已經透漏了很多信息,如果郭元振有點兒政治智慧,他應該主動請辭,給李隆基一個完美的台階。很遺憾,郭元振不是聰明人,或者還保留了些許念想,始終沒有主動走出這一步,這讓李隆基更為惱火。
先天二年(713)十月十三日,李隆基在驪山腳下舉行了一場隆重的軍事演習,共有二十萬將士參加,旌旗連綿五十餘里,場面非常壯觀。就在典禮進行的當口兒,李隆基對時任兵部尚書郭元振說道:「你看看,將士們在下面站得亂七八糟,軍容不整,如何禦敵?你這個兵部尚書做得很不稱職啊!」
此言一出,群臣譁然。
底下是二十萬大軍,難道皇帝想用整齊劃一的高級標準來要求他們?雞蛋裡面挑骨頭,骨頭裡面挑白菜,這明顯就是搞事情啊。郭元振看了看軍容,又看了看李隆基,心裡頓時忐忑。
李隆基一聲暴喝:「來人,把郭元振拉下去砍了!」
堂堂的宰相,在荒郊野外直接被判死刑?
在場的大臣面面相覷,搞不懂李隆基的套路。別的不說,郭元振長期在西域帶兵作戰,是吐蕃和突厥人的克星,堪稱朝中頂級的軍事人才。後來又擔任涼州都督,把涼州治理得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深得朝野上下的認可。如今,就因為軍容不整被處死,這豈不是大唐立國以來最大的笑話?
彼時,劉幽求和張說剛剛擔任宰相,他們覺得有必要出面勸諫,因此說道:「陛下,郭元振為大唐的江山社稷立下過汗馬功勞,不可輕易處死啊!」
其他朝臣也紛紛求情,希望李隆基能夠冷靜處事。
李隆基不咸不淡地說道:「軍隊的威儀關乎大唐的顏面,是國家大事,按照朕的意思,郭元振必須一死,既然眾位大臣為他求情,朕就赦免他吧!不過,郭元振不能再擔任兵部尚書,送往新州服役吧!」
李隆基:「給事中、知禮儀事唐紹何在?」
唐紹:「臣在。」
李隆基:「愛卿啊,你制定的演習禮儀不完善,按罪當斬!」
面對李隆基疾風暴雨般的摧殘,群臣徹底蒙了。看得出來,皇帝今天很有殺人的欲望,既然如此,大家也都懶得勸諫了。如此一來,李隆基未免有些尷尬了,他沒打算殺死唐紹,如果有人求情,他會立即赦免,然後將此事翻篇。
很遺憾,現場一片寂靜。有人抬頭看天,有人俯首望地,有人閉目養神,可就是沒人站出來為唐紹說話。就在此時,伺候在旁的金吾衛將軍李邈動手了,他命人把唐紹牽了下去,一副立馬就要送他上西天的模樣。
唐紹確實被殺了,死於李隆基弄假成真的拙劣表演。為了祭奠唐紹的英靈,李隆基下詔免除了李邈的所有官職,並放下狠話:永不續用!
驪山軍事演習,李隆基確實理虧在先。後來,他為了補償郭元振,將他提拔為饒州司馬,然而郭元振經歷了人生打擊,一直鬱鬱寡歡,恨意難平。在前往饒州的路上,郭元振因病去世,享年57歲。十年之後,李隆基下詔追封他為太子少保,算是為當年的事情致上了最誠摯的歉意。
七大宰相,魏知古堪稱結局最完美的一位。原因很簡單:他把太平公主發動兵變的日期告訴給了李隆基。陸象先和郭元振被打壓的時候,魏知古穩如泰山,直到李隆基起用姚崇,魏知古和他發生矛盾,這才被貶為工部尚書。
宰相接連被貶,其實傳遞了兩個重要的信息:新皇帝有自己的獨立思想,有自己的用人標準;新皇帝擼掉舊臣,肯定是為新人騰出位置。不可否認,郭元振的下野,其實是為姚崇的回京讓路。
姚崇(650—721),原名姚元崇,出身官宦之家,父親姚懿曾是巂(guī)州(今四川省西昌市)都督。
據史料記載,姚崇年輕的時候,對武術非常痴迷,而且生性灑脫,很有遊俠的氣質。到了20歲的時候,姚崇突然對讀書產生了興趣。唐朝是個好時代,學習成績好可以做官,功夫練到家也可以做官,可姚崇恐怕沒有想到,自己居然是通過抬棺材的方式入仕!文雅一點的說法,其實是「挽郎」。
在唐朝,如果皇帝、皇后或者皇子去世,朝廷會挑選一批年輕的官宦子弟,由禮部對他們進行集中培訓,教會他們抬棺材、唱輓歌、做表情等技能。皇室成員下葬的時候,他們的正式身份就是「挽郎」。當然,朝廷除了管吃管住,還會在喪禮完事後,把他們的個人資料移交給吏部,由吏部給他們安排工作,或者編入後備幹部的序列,作為他們抬棺材的回報。
就這樣,姚崇憑「挽郎」的身份晉級為國家公務員,後來中了「下筆成章」舉,被授予濮州司倉參軍一職,一直做到兵部郎中。武周萬歲通天元年(696),契丹入侵河北,武則天召集大臣商議對策,姚崇對答如流,武則天將他提拔為兵部侍郎。兩年之後,姚崇晉級為同鳳閣鸞台平章事,相王府長史,成了名副其實的宰相。
準確地說,武則天還是很欣賞姚崇的。長安四年(704),姚崇的母親病逝,姚崇回家丁憂,因此極力請辭,武則天為他保留了相王府長史的頭銜。沒過多久,武則天就重新起用他為兵部尚書、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姚崇說了,我執掌兵權,又是相王府的官員,這樣對相王李旦很不好,武則天將他調任禮部尚書。
當時,張易之兄弟把持朝政,姚崇身為宰相,免不了和他們發生衝突。武則天為了保護姚崇,特意保留了他的宰相頭銜,讓他前往靈武道擔任大總管。武則天對姚崇有知遇之恩,更有保護之恩,姚崇一直感念著這位女皇。
後來,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姚崇參與了謀劃,事後被封為梁縣侯,實封二百戶。彼時,姚崇雖然年過花甲,卻始終保持著率真的性格。當同事們都在慶祝反武大勝的時候,姚崇找了個僻靜的角落,獨自坐在那裡哭泣,感念武則天昔日的恩情。很遺憾,這種行為讓剛剛上位的唐中宗李顯略顯尷尬,沒過多久,李顯就將他貶為亳州刺史。
古話說得好,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
第一福:姚崇遠離了中央,卻也逃過了李顯清洗功臣的政治運動。
第二福:在亳州刺史任上,姚崇親身紮根到一線,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經驗,對基層疾苦和民生大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第三福:李隆基一直在暗中觀察,姚崇忠君愛國、不畏權貴的品質,剛好是中唐時期文官集團最缺乏的氣質。僅此一條,李隆基就想重用姚崇。
李旦登基之後,將姚崇調入長安,封他做了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然而,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為了爭奪最高統治權,把朝堂攪得天翻地覆,姚崇堅定地站到了李隆基這邊,甘願充當打壓太平公主的急先鋒。
出山第一戰,姚崇炮打「斜封官員」。不幸的是,姚崇的激進行為幾乎惹惱了半數朝臣。太平公主以此事為由,對李隆基發動了強烈的攻勢,在唐睿宗李旦的干預下,姚崇被貶他鄉,隨後輾轉到同州做了刺史。